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医用正压式防护头套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8-11 07:42: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专利涉及医用防护头套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医用正压式防护头套装置。


背景技术:

2.医护人员在工作前需要穿戴防护用具,从而防止医护人员被病毒感染,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安全性,常见的防护用具有防护衣、防护裤、头罩、手套以及鞋套等。
3.目前,防护头套包括头罩和头箍,通过头罩与送风器配合,佩戴头罩时,实现头罩的气流循环,提高头罩的使用舒适性。
4.现有技术中,头罩包括面罩部,面罩部朝向脸部布置,使用时,由于医护人员进行呼吸,易导致面罩部起雾,影响医护人员的正常工作;并且,现有的头罩和头箍呈一体固定,每次使用后都需要消毒,易出现卫生死角,且加重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医用正压式防护头套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头罩起雾影响工作的问题。
6.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医用正压式防护头套装置,包括头套件、头箍体以及送风机,所述送风机用于输送正压气流,所述头套件套设所述头箍体布置,且所述头套件和所述头箍体同步佩戴头部布置,所述头套件包括面罩部,所述面罩部朝向面部布置;所述头箍体的内部形成输气风道和主风道,所述输气风道与所述主风道的内端呈连通布置,所述主风道的外端与所述送风机呈连接且连通布置;所述头箍体具有头部送风口和至少一个面部送风口,所述头部送风口和所述面部送风口分别与所述输气风道呈连通布置,所述头部送风口朝向头部布置,所述面部送风口朝向所述面罩部布置。
7.进一步的,所述头箍体具有下箍面,所述下箍面形成有所述面部送风口,沿背离所述面罩部方向,所述下箍面呈逐渐朝下倾斜布置。
8.进一步的,所述下箍面形成两个侧位部,两个所述侧位部沿中心呈对称布置,两个所述侧位部分别形成有所述面部送风口;佩戴所述头箍体时,两个所述侧位部对应头部两侧布置,且所述侧位部与眼部呈错位布置。
9.进一步的,所述头箍体包括头箍段,所述头箍段呈环状布置;所述头箍段包括第一箍段、第二箍段以及进风段,所述输气风道包括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箍段的内部形成所述第一风道,所述第二箍段的内部形成所述第二风道,所述进风段的内部形成所述主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分别与所述主风道呈连通布置;所述第一箍段、所述第二箍段和所述进风段呈一体成型布置,所述下箍面具有第一箍面和第二箍面,所述第一箍段具有所述第一箍面,所述第二箍段具有所述第二箍面,所述第一箍面和所述第二箍面呈一体成型布置,沿背离面罩部方向,所述第一箍面和所述第二箍面分别呈逐渐朝下倾斜布置,且所述第一箍面和所述第二箍面分别形成有所述面部送风口。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箍段的内端形成第一分离段,所述第一分离段朝下延伸呈倾斜布置,且所述第一分离段与所述进风段呈连接且导通布置,所述第二箍段的内端形成第二分离段,所述第二分离段朝下延伸呈倾斜布置,且所述第二分离段与所述进风段呈连接且导通布置,所述第一分离段和所述第二分离段呈间隔对应布置;所述第一箍段的外端与所述第二箍段的外端汇集形成汇合段,所述汇合段沿背离所述进风段方向呈拱起弧形布置,且所述汇合段呈扁平布置,所述汇合段具有汇合面,沿自下而上方向,所述汇合面朝向所述进风段方向呈倾斜布置,所述面部送风口和所述头部送风口分别处于所述汇合面的下方布置。
11.进一步的,所述头箍体具有镂空部,所述镂空部呈中空布置,所述第一箍段与所述第二箍段围合所述镂空部布置;所述镂空部具有主镂空区和副镂空区,所述主镂空区和所述副镂空区呈连通布置,所述副镂空区沿背离所述主镂空区方向呈逐渐朝下延伸布置;佩戴时,所述主镂空区与头部的顶部呈上下对应布置,所述副镂空区与头部的后端呈上下对应布置。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箍段的顶面形成第一顶箍面,所述第一顶箍面沿背离所述镂空部方向呈逐渐朝下倾斜布置,所述第二箍段的顶面形成第二顶箍面,所述第二顶箍面沿背离所述镂空部方向呈逐渐朝下倾斜布置;所述第一顶箍面形成有第一粘合区,所述第二顶箍面形成有第二粘合区,所述第一粘合区和所述第二粘合区呈对应布置,且所述第一粘合区和所述第二粘合区分别用于与所述头套件呈粘合布置。
13.进一步的,所述进风段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箍段和所述第二箍段呈连通布置,所述进风段的下端形成螺纹部和封堵环,所述螺纹部用于与所述送风机呈螺纹连接布置,所述封堵环呈环状布置,且所述封堵环呈凸起布置;所述头套件具有套口,所述螺纹部贯穿所述套口延伸至外部,所述封堵环处于所述头套件的内部布置,所述封堵环的口径大于所述套口的口径布置,所述封堵环具有外环面,所述外环面呈环状布置,沿背离所述套口方向,所述外环面呈前小后大状锥台状布置,且所述外环面用于平铺抵触头套件布置。
14.进一步的,所述头箍体具有佩戴腔,头部嵌设所述佩戴腔布置,沿自上而下方向,所述佩戴腔呈下大上下状布置。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箍段形成第一绑带部和第一收紧部,所述第二箍段形成第二绑带部和第二收紧部,所述第一绑带部和所述第二绑带部呈对应布置,所述第一收紧部和所述第二收紧部呈对应布置;所述医用正压式防护头套装置包括紧固绳,所述紧固绳包括第一侧箍带、第二侧箍带、收紧带以及下颚带,所述收紧带呈紧缩或放松状态布置,所述收紧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收紧部和第二收紧部呈连接布置,所述下颚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收紧带呈连接布置,且所述下颚带用于支撑医护人员的下颚,所述第一侧箍带的上部与所述第一绑带部呈连接布置,所述第一侧箍带的下部与所述收紧带连接布置,所述第二侧箍带的上部与所述第二绑带部呈连接布置,所述第二侧箍带的下部与所述收紧带连接布置,且所述第一侧箍带和所述第二侧箍带沿头部两侧对应布置。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医用正压式防护头套装置,医护人员使用头箍时,将头箍体与头套件呈套设布置,将通过送风机输送正压气流,实现对工作的防护,工作结束后,可以将头箍体替换,这样,医护人员无需进行头箍体消毒、擦拭等操作,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并且,具体使用时,送风机通过主风道输送的正压气流至输气风道,正压气流再
从头部出风口吹出,对头部起到降温作用,同时,正压气流从面部送风口吹出,对面罩部起到除雾作用,避免面罩部起雾,避免影响医护人员的视线,有效保障医护人员的正常工作,并且,正压气流有效防止环境气流进入头套件的内部,避免外部细菌进入防护空间,有效避免细菌感染,提高工作安全性。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医用正压式防护头套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18.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医用正压式防护头套装置的佩戴示意图;
19.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医用正压式防护头套装置的头箍体与紧固绳的配合立体示意图;
20.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医用正压式防护头套装置的头箍体的粘固件的布局立体示意图;
21.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医用正压式防护头套装置的头箍体的立体示意图;
22.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医用正压式防护头套装置的头箍体的后视示意图;
23.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医用正压式防护头套装置的佩戴过程一的立体示意图;
24.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医用正压式防护头套装置的佩戴过程二的立体示意图;
25.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医用正压式防护头套装置的佩戴过程三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27.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28.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29.参照图1-9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30.医用正压式防护头套装置,包括头套件2、头箍体1以及送风机3,送风机3用于输送正压气流,头套件2套设头箍体1布置,且头套件2和头箍体1同步佩戴头部布置,头套件2包括面罩部21,面罩部21朝向面部布置;头箍体1的内部形成输气风道和主风道,输气风道与主风道的内端呈连通布置,主风道的外端与送风机3呈连接且连通布置;头箍体1具有头部送风口17和至少一个面部送风口16,头部送风口17和面部送风口16分别与输气风道呈连通布置,头部送风口17朝向头部布置,面部送风口16朝向面罩部21布置。
31.上述的医用正压式防护头套装置,医护人员使用头箍时,将头箍体1与头套件2呈套设布置,将通过送风机3输送正压气流,实现对工作的防护,工作结束后,可以将头箍体1替换,这样,医护人员无需进行头箍体1消毒、擦拭等操作,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并且,
具体使用时,送风机3通过主风道输送的正压气流至输气风道,正压气流再从头部出风口吹出,对头部起到降温作用,同时,正压气流从面部送风口16吹出,对面罩部21起到除雾作用,避免面罩部21起雾,避免影响医护人员的视线,有效保障医护人员的正常工作,并且,正压气流有效防止环境气流进入头套件的内部,避免外部细菌进入防护空间,有效避免细菌感染,提高工作安全性。
32.头箍体1的后端形成进风口14,送风机3通过进风口14输入正压气流至头套件2的内部,对头套件2的内部空间起到换气作用。
33.头箍体1具有下箍面,下箍面形成有面部送风口16,沿背离面罩部21方向,下箍面呈逐渐朝下倾斜布置;这样,正压气流从面部送风口16吹出时,下箍面起到导向作用,便于正压气流朝向面罩部21吹送,提高面罩部21的除雾效果。
34.下箍面形成两个侧位部,两个侧位部沿中心呈对称布置,两个侧位部分别形成有面部送风口16;保障具备足够的正压气流,保障面罩部21的除雾效果。
35.佩戴头箍体1时,两个侧位部对应头部两侧布置,且侧位部与眼部呈错位布置,避免正压气流朝向眼部输送,避免造成医护人员的不适感。
36.采用正压气流,避免气流倒流,且有效避免环境气流进入头箍体1和头套件2的防护范围,提高防护效果。
37.正压气流的气压大于环境大气压,大于的范围值为50-150pa。
38.头箍体1包括头箍段,头箍段呈环状布置,便于对头部环绕覆盖,便于头箍体1与头部的配合,也便于头箍段的佩戴;并且,便于头箍段与头套件2之间的套设和配合。
39.头箍段包括第一箍段11、第二箍段12以及进风段15,输气风道包括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第一箍段11的内部形成第一风道,第二箍段12的内部形成第二风道,进风段15的内部形成主风道,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分别与主风道呈连通布置;正压气流通过进风段15的主风道后,在分散进入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通过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对正压气流进行分流,降低气流传输的噪音,提高医护人员的使用舒适性。
40.第一箍段11、第二箍段12和进风段15呈一体成型布置,便于成产制造,且有助于保障气流密闭性,保障正压气流的传输。
41.下箍面具有第一箍面和第二箍面,第一箍段11具有第一箍面,第二箍段12具有第二箍面,第一箍面和第二箍面呈一体成型布置,沿背离面罩部21方向,第一箍面和第二箍面分别呈逐渐朝下倾斜布置,且第一箍面和第二箍面分别形成有面部送风口16;通过第一箍面和第二箍面的面部送风口16,同步输送正压气流,促进防护空间的气流流动,提高气流的流动性,提高医护人员的使用舒适性。
42.第一箍段11的内端形成第一分离段,第一分离段朝下延伸呈倾斜布置,且第一分离段与进风段15呈连接且导通布置,第二箍段12的内端形成第二分离段,第二分离段朝下延伸呈倾斜布置,且第二分离段与进风段15呈连接且导通布置,第一分离段和第二分离段呈间隔对应布置;佩戴时,第一分离段和第二分离段分别对应头部的后端布置,提高头箍体1的佩戴稳固性,并且,第一分离段和第二分离段沿头部轮廓布置,便于头箍体1与头部的配合,提高佩戴舒适性。
43.第一箍段11的外端与第二箍段12的外端汇集形成汇合段,汇合段沿背离进风段15方向呈拱起弧形布置,增大汇合段的空间,便于正压气流的输送,且汇合段呈扁平布置,降
低汇合段的厚度,促使重心下移,提高佩戴稳固性。
44.汇合段具有汇合面,沿自下而上方向,汇合面朝向进风段15方向呈倾斜布置,面部送风口16和头部送风口17分别处于汇合面的下方布置;这样,汇合面对正压气流起到导向作用,便于将正压气流朝向面部送风口16和头部送风口17方向输送,便于正压气流输送至面罩部21和头部。
45.头箍体1具有镂空部13,镂空部13呈中空布置,第一箍段11与第二箍段12围合镂空部13布置;在镂空部13的作用下,便于医护人员头部的散热,增大医护人员的裸露面积,医护人员的头部产生的热量通过镂空部13散发至防护空间,再通过气流流通实现热量的携带,进而避免医护人员受高温困扰,极大降低中暑等情况发生。
46.镂空部13具有主镂空区和副镂空区,主镂空区和副镂空区呈连通布置,副镂空区沿背离主镂空区方向呈逐渐朝下延伸布置;佩戴时,主镂空区与头部的顶部呈上下对应布置,副镂空区与头部的后端呈上下对应布置;通过主镂空区和副镂空区的配合,便于气流沿主镂空区和副镂空区流通,提高对头部的散热效果。
47.第一箍段11具有第一入风口113,第一入风口113靠近第一箍段11的内端布置,第一入风口113与第一风道呈连通布置,第一入风口113与镂空部13呈导通布置,这样,正压气流沿第一风道输送时,头部对应的镂空部13的气流通过第一入风口113进入第一风道,正压气流携带镂空部13的气流进行气流交互,提高头套件2的内部气流交互效果,由于头部与镂空部1313呈对应布置,头发散发的热量随镂空部13的气流进行交互,极大提高头部降温效果。
48.第二箍段12具有第二入风口123,第二入风口123靠近第二箍段12的内端布置,第二入风口123与第二风道呈连通布置,第二入风口123与镂空部13呈导通布置;这样,正压气流沿第二风道输送时,镂空部13的气流通过第二入风口123进入第二风道,正压气流携带镂空部13的气流进行气流交互,提高头套件2的气流交互效果,由于头部与镂空部13呈对应布置,头发散发的热量随镂空部13的气流进行交互,极大提高头部降温效果。
49.第一箍段11的顶面形成第一顶箍面,第一顶箍面沿背离镂空部13方向呈逐渐朝下倾斜布置,第二箍段12的顶面形成第二顶箍面,第二顶箍面沿背离镂空部13方向呈逐渐朝下倾斜布置;第一顶箍面形成有第一粘合区,第二顶箍面形成有第二粘合区,第一粘合区和第二粘合区呈对应布置,且第一粘合区和第二粘合区分别用于与头套件2呈粘合布置。
50.这样,通过第一粘合区和第二粘合区与头套件2的配合,实现头箍体1与头套件2呈相对固定布置,避免医护人员在工作时,头箍体1与头套件2之间的相对偏移,保障头箍体1和头套件2的稳固佩戴。
51.头箍体1设有粘固件5,粘固件5分别设置在第一粘合区和第二粘合区,粘固件5用于与头套件2呈粘合布置,粘固件5可以是魔术贴,粘固件5也可以是双面胶。
52.另外,由于第一顶箍面和第二顶箍面分别沿背离镂空部13方向呈逐渐朝下倾斜布置,头套件2套设头箍体1时,头套件2的顶套部同步平铺第一顶箍面和第二顶箍面,是整体重心趋向中部;提高头箍体1与头套件2之间的配合效果。
53.进风段15的上端分别与第一箍段11和第二箍段12呈连通布置,进风段15的下端形成螺纹部和封堵环,螺纹部用于与送风机3呈螺纹连接布置,封堵环呈环状布置,且封堵环呈凸起布置;头套件2具有套口,螺纹部贯穿套口延伸至外部,封堵环处于头套件2的内部布
置,封堵环的口径大于套口的口径布置,封堵环具有外环面,外环面呈环状布置,沿背离套口方向,外环面呈前小后大状锥台状布置,且外环面用于平铺抵触头套件2布置。
54.这样,在螺纹部的作用下,实现进风段15与送风机3之间的螺纹连接,保障正压气流的输送;在封堵环的作用下,提高防护空间的密封效果,避免环境气流进入头箍体1和头套件2的防护范围,提高防护效果。
55.套口呈倾斜布置,便于进风段15嵌设套口,便于头套件2与头箍体1之间的配合和组装。
56.套口呈内嵌布置,头套件2具有外延部,外延部处于套口的正上方布置,外延部呈软质布置,当进风段15嵌设套口时,外延部沿自上而下抵压进风段15布置,且外延段呈弧形套设进风段15布置;这样,在外延部的作用下,增强套口的密封性。
57.头套件2具有加厚部,加厚部呈硬质布置,外延部与加厚部呈上下对应布置,当进风段15嵌设套口时,加厚部用于承载进风段15,提高头套件2的承载力,降低套口撕裂风险,提高头套件2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套口的气密性。
58.外环面与头套件2呈平铺抵触布置,在外环面的作用下,起到封堵作用,避免环境气流进入头箍体1和头套件2的防护范围,提高防护效果。
59.头箍体1具有佩戴腔,头部嵌设佩戴腔布置,沿自上而下方向,佩戴腔呈下大上下状布置;便于头箍体1与头部的配合,且提高头箍体1与头部的佩戴稳固性。
60.第一箍段11形成第一绑带部112和第一收紧部111,第二箍段12形成第二绑带部122和第二收紧部121,第一绑带部112和第二绑带部122呈对应布置,第一收紧部111和第二收紧部121呈对应布置;医用正压式防护头套装置包括紧固绳4,紧固绳4包括第一侧箍带43、第二侧箍带、收紧带41以及下颚带42,收紧带41呈紧缩或放松状态布置,收紧带4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收紧部111和第二收紧部121呈连接布置,下颚带42的两端分别与收紧带41呈连接布置,且下颚带42用于支撑医护人员的下颚,第一侧箍带43的上部与第一绑带部112呈连接布置,第一侧箍带43的下部与收紧带41连接布置,第二侧箍带的上部与第二绑带部122呈连接布置,第二侧箍带的下部与收紧带41连接布置,且第一侧箍带43和第二侧箍带沿头部两侧对应布置。
61.这样,在第一侧箍带43、第二侧箍带、收紧带41和下颚带42的配合作用下,增强头箍体1的佩戴稳固性,避免头箍体1误脱落,同时,在收紧带41的作用下,提高头箍体1的实用性,满足不同头部大小的医护人员使用。
6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