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翻盖式电缆T接箱的制作方法

2022-08-11 02:59:0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翻盖式电缆t接箱
技术领域
1.本技术涉及电缆连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翻盖式电缆t接箱。


背景技术:

2.在现代电缆布置中,电缆t接是一种常见的配电方式,通常使用t接箱完成电缆的t接,既可以保护电路,又安装方便且便于检修。
3.现有技术中,电缆t接箱一般包括箱体,箱体开设有用于将电缆插入的插口,箱体内部设置有接线座,在布置电缆时,通常会预留出一部分电缆用于接线,将电缆的预留部分从插口插入电缆t接箱内,再连接于接线座处。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将电缆插入t接箱内时,需要对电缆进行一定程度的折弯才能将电缆插入箱内,而由于电缆较粗且硬度较高,不易折弯,从而使电缆在插入t接箱时费时费力,进而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翻盖式电缆t接箱。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翻盖式电缆t接箱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翻盖式电缆t接箱,包括有箱体,所述箱体高度方向两端均设置有翻盖,所述翻盖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下盖与所述上盖均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所述翻盖远离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处的一端以及所述箱体高度方向两端均开设有若干用于插接电缆的插口。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箱体设置于墙体,当对电缆进行t接时,旋转打开翻盖,将电缆直接放入箱体内并嵌入箱体上的插口,再将翻盖旋转闭合,使翻盖上的插口贴合电缆,无需弯折电缆,在施工时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8.可选的,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均包括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第一侧封板和第二侧封板,所述第一盖板宽度方向一端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盖板宽度方向一端与所述第一盖板宽度方向远离所述箱体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插口开设于所述第二盖板宽度方向远离所述第一盖板一端,若干所述插口沿所述第二盖板长度方向分布,所述第一侧封板有两个且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盖板长度方向两端,所述第二侧封板有两个且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盖板长度方向两端,所述第一侧封板远离所述第一盖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封板远离所述第二盖板的一端转动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打开上盖或下盖时,推动两个侧封板相向转动,此时带动第二盖板转动靠近第一盖板,从而使打开的翻盖进行折叠,减少了打开翻盖后翻盖对空间的占用,同时降低了工作人员碰撞到翻盖的概率。
10.可选的,所述箱体与所述翻盖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翻盖固定的限位装置。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翻盖折叠后,转动第一盖板,使第一盖板带动第二盖板至水平方向,此时限位装置将第二盖板固定,方便工作人员放置检修工具等物品。
12.可选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安装板、楔形插块和复位弹簧,所述安装板沿所述箱体
高度方向竖直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安装板开设有若干第一插接口,所述楔形插块有若干,所述楔形插块沿所述安装板高度方向竖直滑移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且位于所述第一插接口处,若干所述楔形插块沿所述安装板长度方向分布,所述复位弹簧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板,所述复位弹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楔形插块,所述复位弹簧驱动所述楔形插块朝向所述第一插接口中心滑移,所述插口之间的第二盖板均开设有第二插接口,所述第二盖板转动使所述插口之间的部分插入所述第一插接口,所述楔形插块的斜坡面背离所述箱体内部。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盖板带动第二盖板转至水平后,第二盖板上插口之间的部分插入第一插接口,并沿楔形插块的斜坡面将楔形插块挤开,当第二插接口正对于楔形插块的时候,楔形插块插入第二插接口,从而将第二盖板固定,方便快捷。
14.可选的,所述楔形插块之间设置有连接杆。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打开限位装置使第二盖板转动时,驱动连接杆滑移带动楔形插块抬升脱离第二插接口,方便快捷。
16.可选的,所述第一盖板开设有检修口。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工作人员对箱体内进行检修。
18.可选的,所述检修口处滑移设置有封板,所述封板沿所述第一盖板长度方向滑移。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了有杂物从检修口进入箱体内的概率。
20.可选的,所述封板设置有连接块,所述上盖处的连接块设置有限位块,所述下盖处的连接块设置有限位槽,所述上盖处的连接块与所述下盖处的连接块相互错位设置且均朝向所述箱体外。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同时打开上盖和下盖时,上盖处的连接块侧壁与下盖处的连接块侧壁相互抵接,从而使限位块插入限位槽内,上盖与下盖处的限位装置相互拉扯,进一布提高了翻盖在工作人员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通过连接块便于打开封板。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提高工作效率。
23.2.减少空间的占用。
24.3.便于工作人员检修。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27.图3为本实施例其他角度局部剖视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箱体;2、接线座;3、翻盖;301、上盖;302、下盖;4、插口;5、锁紧插销;6、第一盖板;7、第二盖板;8、第一侧封板;9、第二侧封板;10、限位装置;1001、安装板;1002、楔形插块;1003、复位弹簧;11、第一插接口;12、第二插接口;13、连接杆;14、拉环;15、检修口;16、封板;17、连接块;18、收纳槽;19、调节弹簧;20、限位块;21、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翻盖式电缆t接箱。
31.一种翻盖3式电缆t接箱,参照图1、图2和图3,包括有布置于墙体的箱体1,箱体1内设置有接线座2,箱体1高度方向两端均设置有翻盖3,翻盖3包括转动连接于箱体1的上盖301和转动连接于箱体1的下盖302,上盖301与下盖302对称设置,翻盖3远离与箱体1转动连接处的一端以及箱体1高度方向两端均开设有若干用于插接电缆的插口4,插口4均为半圆形,当翻盖3转动盖设于箱体1时,两个插口4形成圆形,箱体1与翻盖3之间可拆卸插设有锁紧插销5,当对电缆进行t接时,旋转打开翻盖3,将电缆直接放入箱体1内并嵌入箱体1上的插口4,再将翻盖3旋转闭合,使翻盖3上的插口4贴合电缆,无需弯折电缆,在施工时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32.参照图1、图2和图3,上盖301与下盖302均包括设置于箱体1的第一盖板6、设置于第一盖板6的第二盖板7、设置于第一盖板6的第一侧封板8和设置于第二盖板7的第二侧封板9,第一盖板6宽度方向一端与箱体1转动连接,第二盖板7宽度方向一端与第一盖板6宽度方向远离箱体1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盖板7长度大于第一盖板6长度,位于翻盖3处的插口4开设于第二盖板7宽度方向远离第一盖板6一端,若干插口4沿第二盖板7长度方向分布,第一侧封板8有两个且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一盖板6长度方向两端,第二侧封板9有两个且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二盖板7长度方向两端,第一侧封板8远离第一盖板6的一端与第二侧封板9远离第二盖板7的一端转动连接,当转动打开上盖301或下盖302时,推动两个侧封板16相向转动,此时带动第二盖板7转动靠近第一盖板6,从而使打开的翻盖3进行折叠,减少了打开翻盖3后翻盖3对空间的占用,同时降低了工作人员碰撞到翻盖3的概率。
33.参照图1、图2和图3,箱体1与翻盖3之间设置有用于将翻盖3固定的限位装置10,当翻盖3折叠后,转动第一盖板6,使第一盖板6带动第二盖板7至水平方向,此时限位装置10将第二盖板7固定,方便工作人员放置检修工具等物品,限位装置10包括设置于箱体1内的安装板1001、设置于安装板1001的楔形插块1002和设置于安装板1001与楔形插块1002之间的复位弹簧1003,安装板1001沿箱体1高度方向竖直固设于箱体1内,安装板1001开设有若干第一插接口11,楔形插块1002有若干且与若干第一插接口11一一对应,楔形插块1002沿安装板1001高度方向竖直滑移设置于安装板1001且位于第一插接口11处,上盖301处的楔形插块1002与下盖302处的楔形插块1002滑移方向相反,若干楔形插块1002沿安装板1001长度方向分布,复位弹簧1003一端固定连接于安装板1001,复位弹簧1003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楔形插块1002,复位弹簧1003驱动楔形插块1002朝向第一插接口11中心滑移,第一插接口11的高度大于第二盖板7的厚度,插口4之间的第二盖板7均开设有第二插接口12,第二盖板7转动使插口4之间的部分插入第一插接口11,楔形插块1002的斜坡面背离箱体1内部,当第一盖板6带动第二盖板7转至水平后,第二盖板7上插口4之间的部分插入第一插接口11,并沿楔形插块1002的斜坡面将楔形插块1002挤开,当第二插接口12正对于楔形插块1002的时候,楔形插块1002插入第二插接口12,从而将第二盖板7固定,方便快捷。
34.参照图1、图2和图3,楔形插块1002之间固设有连接杆13,连接杆13固设有拉环14,连接杆13沿箱体1高度方向滑移,需要打开限位装置10使第二盖板7转动时,通过拉环14驱动连接杆13滑移带动楔形插块1002抬升或下降脱离第二插接口12,方便快捷。
35.参照图1、图2和图3,第一盖板6开设有检修口15,便于工作人员对箱体1内进行检修,检修口15处滑移设置有封板16,封板16沿第一盖板6长度方向滑移,降低了有杂物从检修口15进入箱体1内的概率。
36.参照图1、图2和图3,封板16固设有连接块17,上盖301处的连接块17侧壁开设有收纳槽18,收纳槽18内设置有调节弹簧19,调节弹簧19一端固设于收纳槽18底部,调节弹簧19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0,限位块20为球形,下盖302处的连接块17开设有限位槽21,限位槽21为球形凹槽,上盖301处的连接块17与下盖302处的连接块17相互错位设置且均朝向箱体1外,当同时打开上盖301和下盖302时,上盖301处的连接块17侧壁与下盖302处的连接块17侧壁相互抵接,从而使限位块20插入限位槽21内,上盖301与下盖302处的限位装置10相互拉扯,进一布提高了翻盖3在工作人员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通过连接块17便于打开封板16。
37.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进行电缆t接时,根据需要转动打开上盖301或者下盖302,随后推动第一侧封板8以及第二侧封板9对翻盖3进行折叠,将电缆放置于t接箱内,在将电缆连接于接线座2时,根据需求转动翻盖3使第二盖板7插于第一插接口11内,充当工作台。
38.以上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