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双层密集架的制作方法

2022-08-10 20:43:0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密集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层密集架。


背景技术:

2.密集架(又称密集柜)主要用于档案资料、证券凭证等的存放,具有保密封闭、空间利用率高、存取方便等优点。为了方便管理和节约空间,现有的很多密集架被设置为可移动。为了增加密集架的储放档案的数量势必对其架体进行加高以获得更多的储放档案的层数和空间,相应的,为了适应加高了的密集架,势必要引入诸如登高台和梯子之类的辅助设置。
3.公告号为cn204751207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带梯子的密集架,平时每个密集架配套的一个梯子储放于密集架一侧的一个竖直狭长的储梯空间内,使用时可以将梯子从储梯空间内抽出,然后旋转并吊挂于密集架上部的一根滑竿上进行滑移以方便的将梯子放置于使用者想要依靠梯子爬高的任意位置,梯子还可以方便的延长其长度以与地面形成倾斜角度方便使用者的爬高。梯子使用完毕即可将梯子的长度缩回并沿滑竿滑向密集架一侧的储梯空间,然后旋转并侧身插放于储梯空间内。
4.上述的密集架虽然有利于存放更多的档案资料,但是加高的密集架在移动时容易出现倾倒现象,移动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层密集架,加高的密集架能存放更多档案资料的同时能便于查阅或拿取,在移动密集架时,还能有效避免其倾倒,提高移动稳定性。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层密集架,包括两个密集架固定列和多个密集架移动列,多个所述密集架移动列移动设置在两个密集架固定列之间,所述密集架移动列的底部设有用于移动密集架移动列的移动机构,两个所述密集架固定列之间还设有多个连接梁,所述连接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密集架固定列的中部,所述连接梁贯穿所述密集架移动列,所述密集架移动列移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梁上,多个所述连接梁上铺设有用于使人员行走的第一踏板,所述第一踏板贯穿所述密集架移动列,两个所述密集架固定列的外侧设有用于使人员从地面到第一踏板的楼梯结构。
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连接梁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密集架固定列上,使连接梁连接稳定,连接梁贯穿密集架移动列且与密集架移动列移动连接,能有效防止密集架移动列的倾倒,提高密集架移动列的移动稳定性,在多个连接梁上铺设第一踏板,能供人员行走,且通过设置楼梯结构,利于人员快速上到第一踏板上,便于查阅或拿取密集架高处的资料档案。
8.优选的,所述密集架移动列包括多个支撑立柱,所述连接梁的侧壁上设有轨道凹槽,所述轨道凹槽延伸至连接梁的两端,所述支撑立柱的中部设有用于与所述轨道凹槽配
合移动连接的连接部。通过采用上述结构,使支撑立柱上的连接部能在连接梁上的轨道凹槽内移动,从而连接梁能为密集架移动列提供移动时的有效支撑,防止密集架移动列倾倒。
9.优选的,所述连接部包括设置在支撑立柱上的滑块,所述滑块嵌入在轨道凹槽内且与轨道凹槽滑动连接。通过滑块与轨道凹槽的稳定滑动连接,实现连接梁对密集架移动列的滑动支撑,提高密集架移动列的移动稳定性。
10.优选的,所述连接部包括设置在支撑立柱上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远离支撑立柱的一端转动设有滚轮,所述滚轮滚动设置在所述轨道凹槽内。通过滚轮滚动设置在轨道凹槽内,实现连接梁对密集架移动列的移动支撑,且滚动设置能减少摩擦力,使密集架移动列的移动顺畅,提高移动效率。
11.优选的,所述楼梯结构包括楼梯架体,所述楼梯架体与密集架固定列可拆卸连接,所述楼梯架体上铺设有用于使人员行走的第二踏板,所述第二踏板的水平高度与所述第一踏板的水平高度相同,所述楼梯架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踏板连接的楼梯道。通过采用上述结构,使人员通过楼梯道上到第二踏板,再从第二踏板进入第一踏板,实现人员从地面到第一踏板的转移,便于人员快速查阅密集架高处的资料。
12.优选的,所述第二踏板和楼梯道上设有防护栏。通过采用上述结构,防止人员从第二踏板或楼梯道上跌落,提高安全性。
13.优选的,两个所述密集架固定列之间设有供密集架移动列移动的移动轨道,所述移动轨道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密集架固定列的底部,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移动框架,所述移动框架内转动设有主动转轴和从动转轴,所述从动转轴上固定设有滚动轮,所述滚动轮滚动设置在移动轨道上,所述主动转轴通过第一传动件与从动转轴传动连接,所述密集架移动列上设有用于驱动主动转轴转动的驱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在使用时,驱动组件驱动主动转轴转动,主动转轴通过第一传动件带动从动转轴转动,从动转轴再带动滚动轮在移动轨道上滚动,实现密集架移动列在两个密集架固定列之间移动,结构连接稳定,提高密集架移动列的移动稳定性。
14.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密集架移动列侧壁上的手摇柄,所述手摇柄通过第二传动件与所述主动转轴传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转动手摇柄,手摇柄通过第二传动件实现带动主动转轴转动,有效移动密集架移动列,使用方便。
15.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密集架移动列底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第三传动件与所述主动转轴传动连接,所述密集架固定列的侧壁上设有控制仪表,所述控制仪表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控制仪表控制驱动电机运行,驱动电机通过第三传动件实现带动主动转轴转动,有效移动密集架移动列,驱动方便的同时,能提高密集架移动列的移动精度。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图1的正视图;
18.图3是实施例一的密集架移动列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实施例一的连接梁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实施例一的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是实施例二的密集架移动列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说明:
23.1、密集架固定列;2、密集架移动列;21、支撑立柱;211、滑块;212、连接轴;213、滚轮;22、通孔;3、移动机构;31、移动框架;32、主动转轴;33、从动转轴;34、滚动轮;35、第一传动件;4、连接梁;41、轨道凹槽;5、第一踏板;6、楼梯结构;61、楼梯架体;62、第二踏板;63、楼梯道;64、防护栏;7、移动轨道;8、手摇柄;9、控制仪表。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2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6.实施例一
27.如图1-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层密集架,包括两个密集架固定列1和多个密集架移动列2,多个所述密集架移动列2移动设置在两个密集架固定列1之间,两个所述密集架固定列1之间设有供密集架移动列2移动的移动轨道7,所述移动轨道7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密集架固定列1的底部,所述密集架移动列2的底部设有用于移动密集架移动列2的移动机构3,所述移动机构3包括移动框架31,所述移动框架31内转动设有主动转轴32和从动转轴33,所述从动转轴33上固定设有滚动轮34,所述滚动轮34滚动设置在移动轨道7上,所述主动转轴32通过第一传动件35与从动转轴33传动连接,所述密集架移动列2上设有用于驱动主动转轴32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密集架移动列2侧壁上的手摇柄8,所述手摇柄8通过第二传动件与所述主动转轴32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设置密集架移动列2底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第三传动件与所述主动转轴32传动连接,所述密集架固定列1的侧壁上设有控制仪表9,所述控制仪表9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
28.为了提高密集架移动列2的移动稳定性,防止密集架移动列2倾倒,所述密集架移动列2包括多个支撑立柱21,两个所述密集架固定列1之间还设有多个连接梁4,所述连接梁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密集架固定列1的中部,所述连接梁4贯穿所述密集架移动列2,所述密集架移动列2上设有通孔22,所述连接梁4穿设在所述通孔22内,所述密集架移动列2移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梁4上,所述连接梁4的侧壁上设有轨道凹槽41,所述轨道凹槽41延伸至连接梁4的两端,所述支撑立柱21的中部设有用于与所述轨道凹槽41配合移动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设置在支撑立柱21上的连接轴212,所述连接轴212远离支撑立柱21的一端转动设有滚轮213,所述滚轮213滚动设置在所述轨道凹槽41内。
29.为了便于查阅或拿取密集架高处的资料,在多个所述连接梁4上铺设有用于使人员行走的第一踏板5,所述第一踏板5贯穿所述密集架移动列2且固定设置在连接梁4上,所述第一踏板5穿设在所述通孔22内,两个所述密集架固定列1的外侧设有用于使人员从地面到第一踏板5的楼梯结构6,所述楼梯结构6包括楼梯架体61,所述楼梯架体61与密集架固定列1可拆卸连接,所述楼梯架体61上铺设有用于使人员行走的第二踏板62,所述第二踏板62
的水平高度与所述第一踏板5的水平高度相同,所述楼梯架体61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踏板62连接的楼梯道63,为了提高安全,所述第二踏板62和楼梯道63上设有防护栏64。
30.实施例二
31.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设置在支撑立柱21上的滑块211,所述滑块211嵌入在轨道凹槽41内且与轨道凹槽41滑动连接。
32.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