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摩擦挡片及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2-08-03 22:53: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动机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摩擦挡片及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2.摩擦挡片的作用之一是将齿轮与定位挡板间隔开,具体地,齿轮运转时会产生轴向力或弯矩,迫使齿轮沿轴向力方向轴向运动或者沿弯矩方向转动,使得齿轮、摩擦挡片与定位挡板之间处于压紧的状态,由于齿轮与定位挡板之间存在较大的转速差,使得两者有相对旋转运动,需要在摩擦挡片两侧形成尺寸足够的润滑油油膜才能将因转速差产生的摩擦热量带走,避免齿轮或者定位挡板失效。
3.现有技术中的摩擦挡片,由于其截面通常为矩形,在齿轮运转时产生的轴向力或弯矩的作用下,易使齿轮、摩擦挡片和定位挡板之间被完全压紧,使齿轮摩擦挡片两侧的油膜消失,当三者相对高速运转时,三者之间磨损、摩擦发热严重,而使三者焊接成一体或者失效。另外,当齿轮和定位挡板之间的轴向力或弯矩改变或消失后,因为吸附作用,实际上摩擦挡片、齿轮或摩擦挡片、定位挡板还是吸附在一起摩擦发热和产生噪音,特别是二者之间在有润滑油存在时吸附力更大,当高速相对运转时,摩擦发热会更严重,这不仅降低了传动效率,而且使摩擦片使用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摩擦挡片及传动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摩擦挡片润滑不良、寿命短等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摩擦挡片,包括:挡片本体,挡片本体为环形结构,挡片本体的两侧分别为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侧具有第一环形平面和第一环形外斜面,第一环形外斜面从第一环形平面的外周缘延伸至挡片本体的外周面,第二侧具有第二环形平面和第二环形外斜面,第二环形外斜面从第二环形平面的外周缘延伸至挡片本体的外周面;其中,第一环形平面和第二环形平面平行设置,从挡片本体的内周面到挡片本体的外周面方向上,第一环形外斜面和第二环形外斜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6.进一步地,第一侧还具有第一环形内斜面,第一环形内斜面从第一环形平面的内周缘延伸至挡片本体的内周面,第二侧还具有第二环形内斜面,第二环形内斜面从第二环形平面的内周缘延伸至挡片本体的内周面;其中,从挡片本体的外周面到挡片本体的内周面方向上,第一环形内斜面和第二环形内斜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7.进一步地,第一环形外斜面和第二环形外斜面之间的夹角为a,第一环形内斜面和第二环形内斜面之间的夹角为b,a>b。
8.进一步地,挡片本体具有预设的对称面,第一环形外斜面和第二环形外斜面相对于对称面对称设置,第一环形内斜面和第二环形内斜面相对于对称面对称设置。
9.进一步地,挡片本体的第一侧分布有多个第一沟槽,挡片本体的第二侧分布有多
个第二沟槽,多个第一沟槽和多个第二沟槽在挡片本体的周向交替设置。
10.进一步地,第一沟槽穿过第一环形平面,第一沟槽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环形外斜面和第一环形内斜面;第二沟槽穿过第二环形平面,第二沟槽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二环形外斜面和第二环形内斜面。
11.进一步地,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均沿挡片本体的径向延伸,在挡片本体的周向上,任意相邻的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之间的夹角均相等。
12.进一步地,第一沟槽的深度为0.15mm~0.2mm,第二沟槽的深度为0.15mm~0.2mm。
13.进一步地,第一侧和第二侧的表面经过硬化处理,第一侧和第二侧的表面粗糙度大于12.5μm。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配合轴、轴承、齿轮、第一定位挡板、第二定位挡板和至少两个上述的摩擦挡片,其中,轴承、第一定位挡板、第二定位挡板和两个摩擦挡片均套设在配合轴上,齿轮套设在轴承上,一个摩擦挡片位于齿轮的一侧和第一定位挡板之间,另一个摩擦挡片位于齿轮的另一侧和第二定位挡板之间。
15.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摩擦挡片,包括:挡片本体,挡片本体为环形结构,挡片本体的两侧分别为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侧具有第一环形平面和第一环形外斜面,第一环形外斜面从第一环形平面的外周缘延伸至挡片本体的外周面,第二侧具有第二环形平面和第二环形外斜面,第二环形外斜面从第二环形平面的外周缘延伸至挡片本体的外周面;其中,第一环形平面和第二环形平面平行设置,从挡片本体的内周面到挡片本体的外周面方向上,第一环形外斜面和第二环形外斜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采用该方案,通过设置第一环形外斜面和第二环形外斜面,使得挡片本体的截面形状的两侧均为斜线段加直线段,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挡片本体的截面形状为单一矩形的情况,减小了挡片本体分别和定位挡板、齿轮的接触面积,很大程度上减缓了齿轮转动时,齿轮、挡片本体和定位挡板两两之间的压紧程度,减小了处于压紧状态的挡片本体、齿轮和定位挡板之间的磨损和摩擦发热情况,提高了摩擦挡片的使用寿命。同时这样设置,在加入润滑油时,润滑油能够沿着第一环形外斜面和第二环形外斜面分别流向第一环形平面和第二环形平面,有利于润滑油分别流入到挡片本体、定位挡板之间的间隙内以及挡片本体、齿轮的间隙内,由于挡片本体的截面形状对压紧程度减缓影响,使得第一环形外斜面、第一环形平面上以及第二环形外斜面、第二环形平面上均能够形成足够且稳定的油膜,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挡片本体截面为矩形时油膜易消失的情况,提高了润滑效果,进一步避免了摩擦挡片被磨损、受摩擦发热的情况。
附图说明
16.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7.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摩擦挡片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示出了图1的摩擦挡片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示出了图1的摩擦挡片的剖视图;
20.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1.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22.10、挡片本体;11、第一环形平面;12、第一环形外斜面;13、第二环形平面;14、第二环形外斜面;15、第一环形内斜面;16、第二环形内斜面;17、对称面;18、第一沟槽;19、第二沟槽;21、配合轴;22、轴承;23、齿轮;24、第一定位挡板;25、第二定位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摩擦挡片,包括:挡片本体10,挡片本体10为环形结构,挡片本体10的两侧分别为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侧具有第一环形平面11和第一环形外斜面12,第一环形外斜面12从第一环形平面11的外周缘延伸至挡片本体10的外周面,第二侧具有第二环形平面13和第二环形外斜面14,第二环形外斜面14从第二环形平面13的外周缘延伸至挡片本体10的外周面;其中,第一环形平面11和第二环形平面13平行设置,从挡片本体10的内周面到挡片本体10的外周面方向上,第一环形外斜面12和第二环形外斜面14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25.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环形外斜面12和第二环形外斜面14,使得挡片本体10的截面形状的两侧均为斜线段加直线段,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挡片本体的截面形状为单一矩形的情况,减小了挡片本体10分别和定位挡板、齿轮23的接触面积,很大程度上减缓了齿轮23转动时,齿轮23、挡片本体10和定位挡板两两之间的压紧程度,减小了处于压紧状态的挡片本体10、齿轮23和定位挡板之间的磨损和摩擦发热情况,提高了摩擦挡片的使用寿命。同时这样设置,在加入润滑油时,润滑油能够沿着第一环形外斜面12和第二环形外斜面14分别流向第一环形平面11和第二环形平面13,有利于润滑油分别流入到挡片本体10、定位挡板之间的间隙内以及挡片本体10、齿轮23的间隙内,由于挡片本体10的截面形状对压紧程度减缓影响,使得第一环形外斜面12、第一环形平面11上以及第二环形外斜面14、第二环形平面13上均能够形成足够且稳定的油膜,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挡片本体截面为矩形时油膜易消失的情况,提高了润滑效果,进一步避免了摩擦挡片被磨损、受摩擦发热的情况。
26.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侧还具有第一环形内斜面15,第一环形内斜面15从第一环形平面11的内周缘延伸至挡片本体10的内周面,第二侧还具有第二环形内斜面16,第二环形内斜面16从第二环形平面13的内周缘延伸至挡片本体10的内周面;其中,从挡片本体10的外周面到挡片本体10的内周面方向上,第一环形内斜面15和第二环形内斜面16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2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环形内斜面15和第二环形内斜面16进一步使得挡片本体10的截面形状为斜线段加直线段,具体地,挡片本体10的截面形状的一侧为依次连接的斜线段、直线段和斜线段。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挡片本体的截面形状为单一矩形的情况,进一步减小了挡片本体10分别和定位挡板、齿轮23或轴承22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减缓了齿轮
23转动时,齿轮23、挡片本体10和定位挡板两两之间的压紧程度,进一步减小了处于压紧状态的挡片本体10、齿轮23和定位挡板之间的磨损和摩擦发热情况,提高了摩擦挡片的使用寿命。同时这样设置,在加入润滑油时,润滑油能够沿着第一环形内斜面15和第二环形内斜面16分别从第一环形平面11和第二环形平面13流出,且由于挡片本体10的截面形状对压紧程度减缓影响,使得第一环形平面11、第一环形内斜面15上以及第二环形平面13、第二环形内斜面16上均能够形成足够且稳定的油膜,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挡片本体截面为矩形时油膜易消失的情况,提高了润滑效果,进一步避免了摩擦挡片被磨损、受摩擦发热的情况。
28.如图3所示,第一环形外斜面12和第二环形外斜面14之间的夹角为a,第一环形内斜面15和第二环形内斜面16之间的夹角为b,a>b。这样设置,可以确保润滑油流入、流出挡片本体10的速度均匀,保证润滑的可靠性。
29.具体地,挡片本体10具有预设的对称面17,第一环形外斜面12和第二环形外斜面14相对于对称面17对称设置,第一环形内斜面15和第二环形内斜面16相对于对称面17对称设置。这样设置,便于对挡片本体10的加工成型,提高挡片本体10的生产效率,同时保证了挡片本体10的第一侧和第二侧起到的效果相同。
30.如图1所示,挡片本体10的第一侧分布有多个第一沟槽18,挡片本体10的第二侧分布有多个第二沟槽19,多个第一沟槽18和多个第二沟槽19在挡片本体10的周向交替设置。
31.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沟槽18和多个第二沟槽19均具有一定的储油功能(油为润滑油),通过设置多个第一沟槽18和多个第二沟槽19有利于保证对挡片本体10、齿轮23和定位挡板之间的间隙的良好润滑,保证润滑效果。同时,多个第一沟槽18和多个第二沟槽19周向交替设置,避免第一沟槽18和第二沟槽19干涉连通的情况,保证第一沟槽18、第二沟槽19分别对挡片本体10两侧的润滑效果。
32.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沟槽18穿过第一环形平面11,第一沟槽18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环形外斜面12和第一环形内斜面15;第二沟槽19穿过第二环形平面13,第二沟槽19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二环形外斜面14和第二环形内斜面16。这样设置,防止出现未设置沟槽的部分平面润滑效果不佳的情况,进一步保证了第一沟槽18、第二沟槽19对挡片本体10两侧的润滑效果。
33.具体地,第一沟槽18和第二沟槽19均沿挡片本体10的径向延伸,在挡片本体10的周向上,任意相邻的第一沟槽18和第二沟槽19之间的夹角均相等。这样设置,便于对挡片本体10上的第一沟槽18和第二沟槽19的加工,同时保证了挡片本体10在转动过程中,挡片本体10的任意一侧在周向上的润滑效果相同,保证润滑的可靠性。
34.进一步地,第一沟槽18的深度为0.15mm~0.2mm,第二沟槽19的深度为0.15mm~0.2mm。在本实施例中,若第一沟槽18、第二沟槽19的深度过小,即第一沟槽18、第二沟槽19的深度均小于0.15mm时,会使第一沟槽18、第二沟槽19的储油效果不佳,可能会出现挡片本体10尚未完成一圈的转动,第一沟槽18、第二沟槽19内的润滑油就消耗完的情况,导致润滑效果不良。若第一沟槽18、第二沟槽19的深度过大,即第一沟槽18、第二沟槽19的深度均大于0.2mm时,会使第一沟槽18、第二沟槽19的储油效果过佳,可能会出现挡片本体10转动过程中,位于第一沟槽18、第二沟槽19内部的润滑油无法流入起润滑作用的情况,导致润滑效果不良,同时若深度过大,也会降低挡片本体10的整体结构强度。这样设置,将第一沟槽18、第二沟槽19的深度限定在0.15mm~0.2mm,在保证挡片本体10结构强度的同时提高了润滑
效果。
35.可选地,第一沟槽18和第二沟槽19的形状为矩形、平行四边形或螺旋形。
36.具体地,第一侧和第二侧的表面经过硬化处理,第一侧和第二侧的表面粗糙度大于12.5μm。这样设置,便于对挡片本体10的加工。可选地,第一侧和第二侧的表面拉毛处理。
37.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配合轴21、轴承22、齿轮23、第一定位挡板24、第二定位挡板25和至少两个上述的摩擦挡片,其中,轴承22、第一定位挡板24、第二定位挡板25和两个摩擦挡片均套设在配合轴21上,齿轮23套设在轴承22上,一个摩擦挡片位于齿轮23的一侧和第一定位挡板24之间,另一个摩擦挡片位于齿轮23的另一侧和第二定位挡板25之间。
38.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环形外斜面12和第二环形外斜面14,使得挡片本体10的截面形状的两侧均为斜线段加直线段,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挡片本体的截面形状为单一矩形的情况,减小了挡片本体10分别和第一定位挡板24、齿轮23、第二定位挡板25的接触面积,很大程度上减缓了齿轮23转动时,齿轮23、挡片本体10、第一定位挡板24和第二定位挡板25两两之间的压紧程度,减小了处于压紧状态的挡片本体10、齿轮23、第一定位挡板24和第二定位挡板25之间的磨损和摩擦发热情况,提高了摩擦挡片的使用寿命。同时这样设置,在加入润滑油时,润滑油能够沿着第一环形外斜面12和第二环形外斜面14分别流向第一环形平面11和第二环形平面13,有利于润滑油分别流入到挡片本体10、第一定位挡板24和第二定位挡板25两两之间的间隙内以及挡片本体10、齿轮23的间隙内,由于挡片本体10的截面形状的对压紧程度减缓影响,使得第一环形外斜面12、第一环形平面11上以及第二环形外斜面14、第二环形平面13上均能够形成足够且稳定的油膜,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挡片本体截面为矩形时油膜易消失的情况,提高了润滑效果,进一步避免了摩擦挡片被磨损、受摩擦发热的情况。具体地,一部分润滑油进入到齿轮23和配合轴21之间,润滑轴承22,避免轴承22因得不到足够的润滑油润滑,出现轴承22剥落而失效的现象,提高了齿轮23的传动效率。具体地,如图4所示,在齿轮23运转时产生的轴向力为f,弯矩为m。
39.本方案经过实际应用检测证实:在传动机构高速运行工况环境下,使用本技术的摩擦挡片后其发热明显减少,噪音明显降低。在未使用本技术方案前,用一般的摩擦挡片,需要每年更换一次,而采用本技术的摩擦挡片后,无需更换。另外经过测试,采用本技术方案,摩擦挡片相对转动的线速度可达50m/s,运行时发热量也较小,达到了十分理想的效果。
40.可选地,摩擦挡片的材料和齿轮23的材料相同,或摩擦挡片的材料和第一定位挡板24、第二定位挡板25的材料相同。这样设置,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铜基材料的摩擦挡片材料硬度低、耐磨性差、寿命较短,需要定期维护和更换的情况,采用本技术的方案,材料相同的摩擦挡片和齿轮23或定位挡板,经过热处理达到了相同的一定的硬度,摩擦挡片两平面经过磨加工达到一定光洁度、尺寸精度和形位公差,减小了摩擦挡片、齿轮23和定位挡板之间的摩擦,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同时降低了产品的成本。
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