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速升速降气阀的制作方法

2022-08-03 06:38: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领域,具体的是气阀领域,再具体的就是一种速升速降气阀。


背景技术:

2.在现代生活中,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必备的交通工具,人们在选购汽车的时候,对于汽车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座椅的舒适度,作为用户最切身的感受,尤为重要。
3.空气弹簧因其弹性可调节可恢复,被安装在各种汽车座椅上。为了实现座椅快速升降的功能,空气弹簧一般都会单独配备一个速升速降的气阀,现有速升速降气阀很多气密性并不怎么好,结构复杂,精度要求较高,不易于拆卸,严重影响座椅舒适度的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速升速降气阀。
5.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速升速降气阀。
6.优选地,所述速升速降气阀包括固定座、外壳、阀杆、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消音器,所述固定座用于固定所述速升速降气阀。
7.优选地,所述外壳为空心圆柱;
8.所述外壳顶部边缘可与所述固定座自适应连接,所述外壳顶部设置通孔,用于所述阀杆上下移动;
9.所述外壳设置进气孔和充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气源相连,用于控制气体输入,所述充气孔与气囊相连,用于控制气体输出;
10.所述外壳底部设置通孔,用于气体排出。
11.优选地,所述阀杆整体直径小于所述外壳顶部通孔直径,可以穿过通孔;
12.所述阀杆中部和底部各设置两个圆环,所述圆环外径大于所述外壳顶部通孔直径,所述圆环外径小于所述外壳内径,所述圆环可以在所述外壳内部自由移动。
13.优选地,所述阀杆上部和下部各设置两个圆环,所述第一密封圈被限制在所述阀杆上部两个圆环内,所述第二密封圈被限制在所述阀杆下部两个圆环内,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为富有弹性软质材料,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外径大于所述外壳内径,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自适应挤压所述外壳内侧,以限制气体通过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
14.优选地,所述消音器为圆柱形,设置在所述外壳底部,用于消除所述速升速降气阀内部气体排出发出的噪音。
15.优选地,当所述速升速降气阀处于速升状态时,所述阀杆被压入所述速升速降气阀底部,所述第一密封圈处于所述进气孔上部,所述第二密封圈处于所述充气孔下部;
16.所述气源的气体进入所述外壳内部受到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限制,
只能通过所述充气孔进入所述气囊充气。
17.优选地,当所述速升速降气阀处于速降状态时,所述阀杆被拉离所述速升速降气阀底部,所述第一密封圈处于所述进气孔上部,所述第二密封圈处于所述进气孔和所述充气孔之间;
18.所述气源的气体进入所述速升速降气阀内部受到所述第二密封圈限制,不能通过所述充气孔进入所述气囊内部,所述气囊内部的气体通过所述充气孔进入所述速升速降气阀内部,随后气体通过所述消音器消音被排入所述速升速降气阀外部。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该速升速降气阀,可以有效解决空气弹簧快速充气放气问题,其自身结构简单便于拆卸,精度要求不高,但气密性良好,成本较低。
20.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21.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22.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一种速升速降气阀立体结构图;
23.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一种速升速降气阀俯视图;
24.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速升状态速升速降气阀剖面图;
25.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速降状态速升速降气阀剖面图;
26.附图标记:
27.1、固定座
28.2、外壳
29.2-1、进气孔
30.2-2、充气孔
31.3、阀杆
32.4-1、第一密封圈
33.4-2、第二密封圈
34.5、消音器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3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设计了一种速升速降气阀,如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一种速升速降气阀立体结构图,所述速升速降气阀包括固定座1、外壳2、阀杆3、第一密封圈4-1、第二密封圈4-2 和消音器5,所述固定座1为特殊结构,用于
固定所述速升速降气阀。
37.可见,该速升速降气阀结构设计简单,便于后期拆卸替换维护。
3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仍如图1所示,所述外壳2为空心圆柱;
39.具体地,所述外壳2顶部边缘设置特殊结构,可与所述固定座1自适应连接,所述外壳2顶部设置通孔,用于所述阀杆3上下移动;
40.具体地,所述外壳设置进气孔2-1和充气孔2-2,所述进气孔2-1与气源相连,用于控制气体输入,所述充气孔2-2与气囊相连,用于控制气体输出;
41.具体地,所述外壳2底部为特殊结构,设置通孔,用于气体排出。
42.可见,该外壳2和固定座1的特殊设计,有利于速升速降气阀的固定,适应各种特殊环境,同时也因其特殊的组合方式,便于后期拆卸。
4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速升状态速升速降气阀剖面图,所述阀杆3整体直径小于所述外壳2 顶部通孔直径,可以穿过通孔;
44.具体地,所述阀杆3中部和底部各设置两个圆环,所述圆环外径大于所述外壳2顶部通孔直径,所述圆环外径小于所述外壳2内径,以保证所述圆环可以在所述外壳2内部自由移动。
4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仍如图3所示,所述阀杆3上部和下部各设置两个圆环,所述第一密封圈4-1被限制在所述阀杆3上部两个圆环内,所述第二密封圈4-2被限制在所述阀杆3下部两个圆环内,所述第一密封圈 4-1和所述第二密封圈4-2为富有弹性软质材料,所述第一密封圈4-1和所述第二密封圈4-2外径大于所述外壳2内径,所述第一密封圈4-1和所述第二密封圈4-2自适应挤压所述外壳2内侧,以限制气体通过所述第一密封圈4-1 和所述第二密封圈4-2。
46.可见,该阀杆和密封圈的设计,可以保证该速升速降气阀快速充放气功能的实现,阀杆上设置的圆环,可以有效固定密封圈的位置,增加该速升速降气阀的气密性。
4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仍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消音器5为圆柱形,设置在所述外壳2底部,用于消除所述速升速降气阀内部气体排出发出的噪音。
48.可见,该消音器的设置,有利于消除杂音,减少噪音污染。
4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仍如图1所示,当所述速升速降气阀处于速升状态时,所述阀杆3被压入所述速升速降气阀底部,所述第一密封圈 4-1处于所述进气孔2-1上部,所述第二密封圈4-2处于所述充气孔2-2下部;
50.具体地,所述气源的气体进入所述外壳2内部受到所述第一密封圈4-1 和所述第二密封圈4-2限制,只能通过所述充气孔2-2进入所述气囊充气。
51.可见,这种结构的设计,可以保证速升速降气阀正常实现充气功能,却不会漏气。
5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速降状态速升速降气阀剖面图,当所述速升速降气阀处于速降状态时,所述阀杆3被拉离所述速升速降气阀底部,所述第一密封圈4-1处于所述进气孔2-1上部,所述第二密封圈4-2处于所述进气孔2-1和所述充气孔2-2之间;
53.具体地,所述气源的气体进入所述速升速降气阀内部受到所述第二密封圈4-2限制,不能通过所述充气孔2-2进入所述气囊内部,所述气囊内部的气体通过所述充气孔2-2
进入所述速升速降气阀内部,随后气体通过所述消音器5消音被排入所述速升速降气阀外部。
54.可见,这种结构的设计,可以保证速升速降气阀正常实现排气功能。
55.综上所述,采用该速升速降气阀,可以有效解决空气弹簧快速充气放气问题,其自身结构简单便于拆卸,精度要求不高,但气密性良好,成本较低。
56.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