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充电电路、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2022-08-02 20:21: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充电电路、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由于电子设备框架限制等原因,手机等体积较小的电子设备中的多个电池的容量一般不同。并且,体积较小的电子设备中用于电池的空间有限,电池的体积受限,导致电池容量也受限。因而,电池容量资源非常宝贵。现有技术中,同时为容量不同的电池充电时,会造成电池容量损失,浪费宝贵的电池容量资源。如何为多个不同容量的电池充电,降低电池容量损失,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电路、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能够同时为不同容量的电池充电,在不牺牲充电速度的条件下,使得多个电池同时充满,避免电池容量损失,节约电池容量资源。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电路,包括: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用于向电池组充电;电池组包括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串联;第一电池的容量为第一值,第二电池的容量为第二值,第一值小于第二值;也就是说两个电池的容量是不同的。第一电路的一端与充电器的供电端耦合,另一端与第一电池的正极耦合;第二电路与第一电池并联。第一电路,用于向第一电池输入第一充电电流;第一电池的第一充电电流输出至第二电池;第二电路,用于向第二电池输入第二充电电流;流过第一电池的第一充电电流和第二电路输出的第二充电电流一起输入第二电池,第二电池的充电电流为第三充电电流(第三充电电流为第一充电电流与第二充电电流之和);输入第一电池的第一充电电流与输入第二电池的第三充电电流的比例,和第一值与第二值的比例相等。
5.这样,两个电池的充电电流的比例与两个电池容量的比例相等;两个不同容量的电池可以同时充满,避免了电池容量的损失。
6.根据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电路的一端与第一电池的正极耦合,另一端与第一电池的负极耦合;以实现第二电路与第一电池并联。
7.根据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电路的一端与充电器的供电端耦合,另一端与第一电池的负极耦合;以实现第二电路与第一电池并联。
8.根据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充电电流的值为第一电流值;第二充电电流的值为第二电流值;充电电路还包括控制器,用于向第一电路发送第一电流值;还用于向第二电路发送第二电流值。
9.在该实施方式中,控制器控制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的充电电流的比例。
10.根据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充电电路还包括采样电路,采样电路的一端与第一电池的负极耦合,采样电路的另一端与第二电路的输出端耦合;采样电路通过
控制器与第一电路通信连接;采样电路,用于检测第一充电电流的检测值;第一电路,还用于根据第一充电电流的检测值和第一电流值调节输出电流,使得第一充电电流的值为第一电流值。
11.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采样电路实时获取第一电池的充电电流的值,并调节第一电路的输出电流;如果第一充电电流的当前值小于预设的第一电流值,则增大第一电路的输出电流;如果第一充电电流的当前值大于预设的第一电流值,则减小第一电路的输出电流;以使得第一充电电流的值等于预设的第一电流值。
12.根据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充电电流的值为第一电流值,充电电路还控制器和采样电路,采样电路的一端与第一电池的负极耦合,采样电路的另一端与第二电路的输出端耦合;采样电路,用于检测第一充电电流的检测值;采样电路,还用于向控制器发送第一充电电流的检测值;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一充电电流的检测值和第一电流值控制第一电路调节输出电流,使得第一充电电流的值为第一电流值。
13.根据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电路为直充电路或升压电路,第二电路为降压电路。
14.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方法,应用于充电电路,充电电路包括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用于向电池组充电;电池组包括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串联;第一电池的容量为第一值,第二电池的容量为第二值,第一值小于第二值;第一电路的一端与充电器的供电端耦合,另一端与第一电池的正极耦合;第二电路与第一电池并联;该方法包括:第一电路向第一电池输入第一充电电流;第一电池的第一充电电流输出至第二电池;第二电路向第二电池输入第二充电电流;其中,输入第一电池的第一充电电流与输入第二电池的第三充电电流的比例,和第一值与第二值的比例相等;其中,第三充电电流为第一充电电流与第二充电电流之和。
15.这样,两个电池的充电电流的比例与两个电池容量的比例相等;两个不同容量的电池可以同时充满,避免了电池容量的损失。
16.根据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电路的一端与第一电池的正极耦合,另一端与第一电池的负极耦合,第一电路向第一电池输入第一充电电流包括:第一电路接收充电器的供电电流,输出第一输出电流;第一输出电流包括第一充电电流和第二输出电流;第二电路向第二电池输入第二充电电流包括:第二电路接收第二输出电流,输出第二充电电流。
17.根据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电路的一端与充电器的供电端耦合,另一端与第一电池的负极耦合,第一电路向第一电池输入第一充电电流包括:第一电路接收充电器的第一供电电流,输出第一充电电流;第二电路向第二电池输入第二充电电流包括:第二电路接收充电器的第二供电电流,输出第二充电电流。
18.根据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充电电流的值为第一电流值,第二充电电流的值为第二电流值,充电电路还包括控制器,该方法还包括:控制器向第一电路发送第一电流值,向第二电路发送第二电流值。
19.在该方法中,控制器控制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的充电电流的比例。
20.根据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充电电路还包括采样电路,采样电路的一端与第一电池的负极耦合,采样电路的另一端与第二电路的输出端耦合,该方法还包括:
采样电路检测第一充电电流的检测值,向控制器发送第一充电电流的检测值;控制器根据第一充电电流的检测值和第一电流值控制第一电路调节输出电流,使得第一充电电流的值为第一电流值。
21.在该方法中,控制器通过采样电路实时获取第一电池的充电电流的值,并控制第一电路调节输出电流;如果第一充电电流的当前值小于预设的第一电流值,则增大第一电路的输出电流;如果第一充电电流的当前值大于预设的第一电流值,则减小第一电路的输出电流;以使得第一充电电流的值等于预设的第一电流值。
22.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方法,应用于充电电路,充电电路包括第一电路、第二电路和控制器;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用于向电池组充电;电池组包括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串联;第一电池的容量为第一值,第二电池的容量为第二值,第一值小于第二值;第一电路的一端与充电器的供电端耦合,另一端与第一电池的正极耦合;第二电路与第一电池并联;该方法包括:控制器向第一电路发送第一电流值,向第二电路发送第二电流值;第一电路向第一电池输入第一充电电流;第一电池的第一充电电流输出至第二电池;第一充电电流的值为第一电流值;第二电路向第二电池输入第二充电电流;第二充电电流的值为第二电流值;其中,输入第二电池的第三充电电流的值为第三电流值,第三电流值为第一电流值与第二电流值之和;第一电流值与第三电流值的比例,和第一值与第二值的比例相等。
23.在该方法中,控制器控制两个电池的充电比例,使得两个电池的充电电流的比例与两个电池容量的比例相等;两个不同容量的电池可以同时充满,避免了电池容量的损失。
24.根据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充电电路还包括采样电路,采样电路的一端与第一电池的负极耦合,采样电路的另一端与第二电路的输出端耦合,该方法还包括:采样电路检测第一充电电流的检测值,向控制器发送第一充电电流的检测值;控制器根据第一充电电流的检测值和第一电流值控制第一电路调节输出电流,使得第一充电电流的值为第一电流值。
25.在该方法中,控制器通过采样电路实时获取第一电池的充电电流的值,并控制第一电路调节输出电流;如果第一充电电流的当前值小于预设的第一电流值,则增大第一电路的输出电流;如果第一充电电流的当前值大于预设的第一电流值,则减小第一电路的输出电流;以使得第一充电电流的值等于预设的第一电流值。
26.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方面及其任意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充电电路,以及电池组,电池组包括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串联;第一电池的容量为第一值,第二电池的容量为第二值,第一值小于第二值。
27.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二方面及其任意一种实施方式或第三方面及其任意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方法。
28.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二方面及其任意一种实施方式或第三方面及其任意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方法。
29.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装置(例如,该装置可以是芯片系统),该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电子设备实现上述第二方面及其任意一种实施方式或第三方面及其任意一种实
施方式所涉及的功能。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电子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装置是芯片系统时,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30.其中,第四方面至第七方面中任意一种实施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中不同实施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3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系统架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充电系统架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充电电路示意图;图5为另一种充电电路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电路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电路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电路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电路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放电电路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放电电路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电路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放电电路示意图;图1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放电电路示意图;图1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放电电路示意图;图1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放电电路示意图;图1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关结构示意图;图2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关结构示意图;图2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放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放电电路示意图;图2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量计示意图;图2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量计示意图;图2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量计示意图;图2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量计示意图;图2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量计示意图;图2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示意图;图2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
的目的,而并非旨在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在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单数表达形式“一种”、“所述”、“上述”、“该”和“这一”旨在也包括例如“一个或多个”这种表达形式,除非其上下文中明确地有相反指示。还应当理解,在本技术以下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一个或多个”是指一个或两个以上(包含两个)。术语“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33.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连接”包括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除非另外说明。“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3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35.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的术语“耦合”、“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指物理上的直接连接,也可以指通过电子器件实现的间接连接,例如通过电阻、电感、电容或其他电子器件实现的连接。
36.电池容量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比如,放电率,温度,终止电压等),电池可以放出的电量。比如,电池在规定的电流下能放电的时间长度即该电池的容量;通常以安培
·
小时为单位(以a
·
h表示)。譬如说,容量为5a
·
h的电池,在用1a电流放电时,能够工作大约5小时的时间。
37.目前,手机等体积较小的电子设备中的多个电池的容量一般不同。示例性的,如图1和图2所示,电子设备10包括电池11和电池12;其中,电池11和电池12的电池容量不同。在一种示例中,电池11的容量小于电池12的容量。比如,电池11的容量为2000毫安
·
小时(ma
·
h),电池12的容量为3000 ma
·
h。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以电子设备10包括电池11和电池12为例进行介绍。可以理解的,电子设备10中还可以包括更多数量的电池。当包括更多数量电池时,实现原理与包括电池11和电池12类似,本技术实施例中不再一一举例。
38.电子设备10可以通过图1或图2所示的充电器20进行充电。充电器20可以为图1中所示的有线充电器,或者为图2中所示的无线充电器,或者其它形态的充电器。当充电时,图1中所示的充电器20通过有线方式与电子设备10相连接,图2中所示的充电器20通过无线方式(例如电磁感应)与电子设备10中的无线充电线圈(见图3中的无线充电线圈142)相耦合。
3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包括多个电池的电子设备。上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pc)、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手持计算机、上网本、智能家居设备(比
input/output,gpio)接口、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接口和/或usb接口等。
48.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实施例示意的各模块间的接口连接关系,只是示意性说明,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10的结构限定。在本技术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10也可以采用上述实施方式中不同的接口连接方式,或多种接口连接方式的组合。
49.电子设备10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
50.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电子设备10中的每个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不同的天线还可以复用,以提高天线的利用率。例如:可以将天线1复用为无线局域网的分集天线。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天线可以和调谐开关结合使用。
51.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10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10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10的天线1和移动通信模块150耦合,天线2和无线通信模块160耦合,使得电子设备1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
52.电子设备10通过gpu、显示屏1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显示功能。gpu为图像处理的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屏194和应用处理器。gpu用于执行数学和几何计算,用于图形渲染。处理器1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gpu,其执行程序指令以生成或改变显示信息。
53.显示屏194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显示屏194包括显示面板。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10可以包括1个或n个显示屏194,n为大于1的正整数。
54.电子设备10可以通过isp、摄像头193、视频编解码器、gpu、显示屏1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拍摄功能。isp 用于处理摄像头193反馈的数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isp可以设置在摄像头193中。摄像头193用于捕获静态图像或视频。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10可以包括1个或n个摄像头193,n为大于1的正整数。
55.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可以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卡,例如微闪迪(micro sandisk,micro sd)卡,实现扩展电子设备10的存储能力。外部存储卡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120与处理器110通信,实现数据存储功能。例如将音乐,视频等文件保存在外部存储卡中。
56.内部存储器121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处理器110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121的指令,从而执行电子设备1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此外,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 flash storage,ufs)等。
57.电子设备10可以通过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音频功能。例如音乐播放,录音等。
58.音频模块170用于将数字音频信息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输出,也用于将模拟音频输入转换为数字音频信号。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音频模块170可以设置于处理器110中,或将
音频模块170的部分功能模块设置于处理器110中。扬声器170a,也称“喇叭”,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受话器170b,也称“听筒”,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麦克风170c,也称“话筒”,“传声器”,用于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电子设备10可以设置至少一个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用于连接有线耳机。耳机接口170d可以是usb接口130,也可以是3.5mm的开放移动终端平台(open mobile terminal platform,omtp)标准接口,美国蜂窝电信工业协会(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the usa,ctia)标准接口。
59.按键190包括开机键、音量键等。按键190可以是机械按键。也可以是触摸式按键。电子设备10可以接收按键输入,产生与电子设备1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马达191可以产生振动提示。马达191可以用于来电振动提示,也可以用于触摸振动反馈。指示器192可以是指示灯,可以用于指示充电状态,电量变化,也可以用于指示消息、未接来电、通知等。sim卡接口195用于连接sim卡。sim卡可以通过插入sim卡接口195,或从sim卡接口195拔出,实现和电子设备10的接触和分离。电子设备10可以支持1个或n个sim卡接口,n为大于1的正整数。sim卡接口195可以支持纳sim(nano sim)卡、微sim(micro sim)卡、sim卡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10采用嵌入式(embedded sim,esim)卡,esim卡可以嵌在电子设备10中,不能和电子设备10分离。
60.电源管理模块140用于从充电器接收充电输入。其中,充电器可以是无线充电器(如电子设备10的无线充电底座或者其他可以为电子设备10无线充电的设备),也可以是有线充电器。例如,电源管理模块140可以通过usb接口130接收有线充电器的充电输入。电源管理模块140可以通过电子设备10的无线充电线圈142接收无线充电输入。
61.其中,电源管理模块140为电池141充电的同时,还可以为电子设备10供电。电源管理模块140接收电池141的输入,为处理器110、内部存储器121、外部存储器接口120、显示屏194、摄像头193和无线通信模块160等供电。电源管理模块140还可以用于监测电池141的电池容量、电池循环次数、电池健康状态(漏电、阻抗)等参数。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源管理模块140也可以设置于处理器110中。
62.电池141可以包括多个不同容量的电池。目前,当电子设备包括多个电池时,通常将多个电池进行串联充电,或者将多个电池进行并联充电。充电过程中充入电池的电量q=i
×
t;其中,i为充电电流,t为充电时长。多个电池串联或并联同时充电,即各个电池的充电时长相等。电池的充电电流与充入电池的电量成正比。
63.在一种示例中,如图4所示,两个电池并联,一个充电电路或多个充电电路并联共同为两个电池同时充电。由于两个电池并联,两个电池的电压相等,而电池的输入电流受链路上的电阻(包括电池本身的电阻、线路电阻等)影响;无法精确控制两个电池各自的输入电流。
64.由于无法精确控制电池输入电流,一般来说,会将电池的最大输入电流设计的较高,以免损坏电池。电池的最大输入电流与电池容量密度成反比,这样就导致电池的容量密度低。同样目标容量情况下,容量密度低,则电池的体积大。由于电子设备内空间有限,电池的体积受限,这样就会损失电池容量。
65.在一种示例中,如图5所示,两个电池串联,充电电路为两个电池同时充电。在该实现方式中电,两个电池的输入电流一样大,相同时间内充入的电量相等。当容量较小的电池
14发送第二控制信号,用于通知buck 14的输出电流目标值(即i
out
目标值),其中i
out
= i
bat2
‑ꢀibat1

72.第一电路13用于对充电器20的供电电压进行电压转换,第一电路13的输出电压为v
out1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电路13根据采样电路16实时采集的i
bat1
的当前值调节v
out1
的值,使得i
bat1
的值等于目标值。
73.buck 14用于对v
out1
进行电压转换,并且输出电流i
out
的值保持为i
out
目标值;其中,i
out
目标值=i
bat2
目标值-i
bat1
目标值。
74.下面详细介绍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6或图7所示的充电电路。示例性的,如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s801、控制器确定电池一的充电电流目标值(第一目标值)和电池二的充电电流目标值(第二目标值),以及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电流目标值(第三目标值);其中,第一目标值/第二目标值=电池一的容量/电池二的容量。
75.比如,电池一为上述电池11,电池二为上述电池12。电池一的容量为第一值,电池二的容量为第二值;第一值小于第二值。
76.当电子设备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充电器后,电子设备通过充电器为电池一和电池二进行充电。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充电电流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电池的充电过程包括三个阶段:预充电阶段、恒流充电阶段和恒压充电阶段。当电池的初始/空载电压低于预充电阈值(比如3.0v)时,处于预充电阶段,单个电池的充电电流大约为恒流充电阶段充电电流的10%左右。在恒流充电阶段,充电电流恒定(此时的充电电流为最大充电电流),电压逐渐升高,此时为快速充电阶段。就单个电池而言,当电池达到一定电压值时,即进入恒压充电阶段,比如这个恒定电压值为4.2v。在恒压充电阶段,电压不变,充电电流递减;当充电电流达到终止电流时(比如0.01c),结束充电。一旦充电结束,则充电电流降为零。控制器根据电池一和电池二所处充电过程中的具体阶段,确定电池二的当前充电电流目标值。
77.示例性的,以电池一和电池二处于恒流充电阶段为例,确定电池二的当前充电电流目标值为电池二的最大充电电流。可以理解的,电池二的最大充电电流小于或等于充电器的最大输出电流。以电池二的最大充电电流为3a为例。即确定电池二的充电电流目标值为3a。
78.根据电池一的充电电流目标值/电池二的充电电流目标值=电池一的容量/电池二的容量=第一值/第二值;确定电池一的充电电流目标值。示例性的,第一值为2000 ma
·
h ,第二值为3000 ma
·
h,电池二的充电电流(i
bat2
)目标值为3a,则电池一的充电电流(i
bat1
)目标值为2a。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电流(i
out
)目标值= i
bat2
目标值
‑ꢀibat1
目标值。示例性的,i
out
目标值= 3a
ꢀ‑
2a=1a。即第一目标值为2a,第二目标值为3a,第三目标值为1a。
79.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示例以恒流充电阶段为例介绍了确定电池一的充电电流目标值和电池二的充电电流目标值的具体方法。可以理解的,充电过程中的充电电流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充电过程的各个阶段,都可以采用上述方法确定电池一的充电电流目标值和电池二的充电电流目标值;使得电池一的充电电流目标值/电池二的充电电流目标值=电池一的容量/电池二的容量=第一值/第二值,且满足对应阶段的电流要求(比如,预充电阶段单个电池的充电电流为恒流充电阶段充电电流的10%)即可。
80.s802、控制器向第一电路发送电池一的充电电流目标值(第一目标值),控制器向电压转换电路发送电压转换电路输出电流目标值(第三目标值);其中,电压转换电路输出电流目标值(第三目标值)与电池一的充电电流目标值(第一目标值)之和为电池二的充电电流目标值(第二目标值)。
81.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控制器通过iic通信协议向第一电路发送第一控制信号,其中包括第一目标值。控制器通过iic通信协议向电压转换电路发送第二控制信号,其中包括第三目标值。
82.s803、第一电路对充电器的供电电压进行电压转换,根据电池一的充电电流的当前值调节第一电路输出电压,使得电池一的充电电流达到第一目标值。电压转换电路对第一电路的输出电压进行电压转换,使得电压转换电路输出电流达到第三目标值。
83.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电路为直充电路,比如开关电路。
84.在一种示例中,采样电路实时采集i
bat1
的值,并上报给控制器。控制器通过iic通信协议向直充电路发送i
bat1
当前值。如果i
bat1
当前值小于第一目标值,直充电路与充电器通过充电协议进行协商,以第一步长(比如0.5v)升高充电器供电电压。这样,直充电路的输出电压v
out1
升高,即i
bat1
的值增大。如果i
bat1
当前值大于第一目标值,直充电路与充电器通过充电协议进行协商,以第二步长(可以与第一步长相等或不相等,比如0.5v)降低充电器供电电压。这样,直充电路的输出电压v
out1
降低,即i
bat1
的值减小。经过一次或多次调节,通过升高或降低充电器供电电压,使得i
bat1
的值达到第一目标值。
85.在另一种示例中,采样电路实时采集i
bat1
的值,并上报给控制器。如果i
bat1
当前值小于第一目标值,控制器向直充电路发送升压信号;直充电路通过充电协议与充电器进行协商,以第一步长(比如0.5v)升高充电器供电电压。这样,直充电路的输出电压v
out1
升高,即i
bat1
的值增大。如果i
bat1
当前值大于第一目标值,控制器向直充电路发送降压信号;直充电路通过充电协议与充电器进行协商,以第二步长(可以与第一步长相等或不相等,比如0.5v)降低充电器供电电压。这样,直充电路的输出电压v
out1
降低,即i
bat1
的值减小。经过一次或多次调节,通过升高或降低充电器供电电压,使得i
bat1
的值达到第一目标值。
86.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电路为boost。boost对充电器供电电压进行升压转换。在一种示例中,采样电路实时采集i
bat1
的值,并上报给控制器。控制器通过iic通信协议向boost发送i
bat1
当前值。如果i
bat1
当前值小于第一目标值,boost以第一步长(比如0.5v)升高输出电压v
out1
,即i
bat1
的值增大。如果i
bat1
当前值大于第一目标值,boost以第二步长(可以与第一步长相等或不相等,比如0.5v)降低输出电压v
out1
,即i
bat1
的值减小。经过一次或多次调节,通过升高或降低boost输出电压,使得i
bat1
的值达到第一目标值。其中,boost通过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调节占空比,对输入电压进行升压转换,输出目标电压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用能够获取到的常规方法实现boost功能。本技术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87.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电压转换电路为buck。buck对第一电路的输出电压进行降压转换,并且输出电流为第三目标值。其中,buck通过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调节占空比,对输入电压进行降压转换,输出目标电压值,并通过反馈电流控制输出电流为目标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用能够获取到的常规方法实现buck功能。本技术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8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方法,第一电路和电压转换电路共同为电池一和电池二充电,在充电过程的每个阶段,电池一的充电电流值/电池二的充电电流值=电池一的容量/电池二的容量。这样,电池一和电池二可以同时充满,避免了电池容量的损失。
89.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不采用控制器确定电池一的充电电流目标值(第一目标值)和电池二的充电电流目标值(第二目标值),以及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电流目标值(第三目标值);而是直接将电池一的充电电流目标值预置在第一电路中,第一电路根据电池一的充电电流目标值调节输出电流;将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电流目标值预置在电压转换电路中,电压转换电路根据输出电流目标值调节输出电流。其中,第一电路根据电池一的充电电流目标值调节输出电流的具体方法,以及电压转换电路根据输出电流目标值调节输出电流的具体方法,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具体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90.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充电电路及方法,应用于向不同容量的电池充电。该充电电路可以应用于上述电子设备10的电源管理模块140中。
91.示例性的,图9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充电电路。电子设备10包括第一电路1c、电压转换电路1d和控制器1e,以及电池组;其中,第一电路1c和电压转换电路(第二电路)1d作为充电电路,向电池组充电。电池组包括电池1a和电池1b,电池1a和电池1b的容量不同;示例性的,电池1a的容量为第一值,电池1b的容量为第二值,第二值大于第一值。在一种示例中,第一电路1c可以是图6中第一电路13,电压转换电路1d可以是图6中电压转换电路14,控制器1e可以是图6中控制器15,电池1a和电池1b分别是图6中电池11和电池12。图9中各个单元的连接方式和功能可以参考图6中对应单元。与图6所示的充电电路不同的是,图6中电压转换电路14与电池11并联。图9所示充电电路中电压转换电路1d一端与充电器20的供电端耦合,另一端与电池1a的负极耦合;即电压转换电路1d与第一电路1c和电池1a串联后的电路并联。也就是说,图9中电压转换电路1d不是对第一电路1c的输出电压v
out1
进行电压转换,而是对充电器20的供电电压进行电压转换。
92.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10所示,第一电路1c可以为直充电路或升压电路(boost);或者,第一电路1c包括直充电路以及boost。电压转换电路1d为降压电路(buck),也可以称为buck芯片。控制器1e为soc。在一种示例中,该充电电路还可以包括采样电路1f。采样电路1f的一端与电池1a负极耦合,另一端与buck 1d耦合。采样电路1f的通信端与控制器1e通信连接。
9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9或图10所示的充电电路。示例性的,如图11所示,该方法包括:s1101、控制器确定电池一的充电电流目标值(第一目标值)和电池二的充电电流目标值(第二目标值),以及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电流目标值(第三目标值);其中,第一目标值/第二目标值=电池一的容量/电池二的容量。
94.s1102、控制器向第一电路发送电池一的充电电流目标值(第一目标值),控制器向电压转换电路发送电压转换电路输出电流目标值(第三目标值);其中,电压转换电路输出电流目标值(第三目标值)与电池一的充电电流目标值(第一目标值)之和为电池二的充电电流目标值(第二目标值)。
95.s1101和s1102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s801和s802,此处不再赘述。
96.s1103、第一电路对充电器的供电电压进行电压转换,根据电池一的充电电流的当
前值调节第一电路输出电压,使得电池一的充电电流达到第一目标值。电压转换电路对充电器的供电电压进行电压转换,使得电压转换电路输出电流达到第三目标值。
97.第一电路对充电器的供电电压进行电压转换,根据电池一的充电电流的当前值调节第一电路输出电压,使得电池一的充电电流达到第一目标值,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s803。
98.与s803不同的是,电压转换电路(比如buck)对充电器的供电电压进行降压转换,并且输出电流为第三目标值。
99.第一电路和电压转换电路共同为电池一和电池二充电,在充电过程的每个阶段,电池一的充电电流值/电池二的充电电流值=电池一的容量/电池二的容量。这样,电池一和电池二可以同时充满,避免了电池容量的损失。
100.图3中电池141(比如包括电池11和电池12,或包括电池1a和电池1b)用于向电子设备10中各个单元(系统)供电。比如,电池141可以向处理器110、内部存储器121、外部存储器接口120、显示屏194、摄像头193和无线通信模块160等供电;支持电子设备10系统正常运转。
101.电池为系统供电即电池放电。一般来说,多个电池串联充电,也会串联放电。由于系统额定供电电压(比如,等于单个电池供电电压)小于多个电池串联的供电电压;多个电池串联供电需要进行降压放电。
102.在一种示例中,如图12所示,电池11和电池12串联。电池11的放电电流通过第一电路13输入降压放电电路17。电池12的放电电流经过电压转换电路(buck)反向升压后通过第一电路13输入降压放电电路17。降压放电电路17对输入电压进行降压后,向系统供电。比如,单个电池供电电压是5v,电池11和电池12串联的供电电压是10v,系统额定供电电压为5v;降压放电电路17用于实现10v(电池供电电压)到5v(系统额定供电电压)的降压转换,即实现2:1功率变换;电池11和电池12的输出功率仅有50%左右用于向系统供电,带来效率损失,是对电池容量的浪费。
103.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自动切换充放电的电路,示例性的,该自动切换充放电的电路可以是电子设备中的电源电路。当向电池组充电时,电池串联;第一电路和电压转换电路共同为电池一和电池二充电,使得电池一的充电电流值/电池二的充电电流值=电池一的容量/电池二的容量,电池一和电池二可以同时充满。当电池组向系统供电时,电池并联,电池的供电电压与系统额定供电电压相等,避免放电电路进行功率变换带来的效率损失,避免电池容量的浪费。
104.在一种示例中,如图13所示,电子设备10包括电源电路,该电源电路包括电池1a、电池1b,第一电路1c、电压转换电路1d、第一开关1g以及第二开关1h。其中,电池1a和电池1b的容量不同;示例性的,电池1a的容量为第一值,电池1b的容量为第二值,第二值大于第一值。可选的,该电源电路还可以包括采样电路1f(图13中未示出)等。电源电路可以与电子设备10中其他单元进行交互。比如,电源电路可以与控制器1e进行无线通信,接收控制器1e的控制信号。比如,电源电路可以向电子设备10的系统供电。
105.第一电路1c一端与充电器20的供电端耦合,另一端耦合至电池1a的正极;电池1a的负极与第二开关1h的第一受控端1h1耦合;第一开关1g的第一受控端1g1与电池1a的正极耦合;第一开关1g的第二受控端1g2与第二开关1h的第二受控端1h2以及电池1b的正极耦合
在一起;第二开关1h的第三受控端1h3与电池1b的负极耦合;电压转换电路1d的一端与充电器20的供电端耦合,另一端与电池1b的正极耦合,供电端与系统供电接口耦合。第一电路1c的通信端、电压转换电路1d的通信端、第一开关1g的控制端以及第二开关1h的控制端分别与控制器1e通信连接(比如通过集成电路总线连接)。
106.在一种示例中,第一电路1c为直充电路,电压转换电路1d为buck,控制器1e为soc。控制器1e可以通过向第一电路1c的通信端发送信号,控制第一电路1c(直充电路)导通或关断。控制器1e可以通过向第一开关1g的控制端1g3发送信号,控制第一开关1g的第一受控端1g1与第二受控端1g2之间导通或关断。控制器还可以通过向第二开关1h的控制端1h4发送信号,控制第二开关1h的第一受控端1h1与第二受控端1h2之间导通,第一受控端1h1与第三受控端1h3之间关断;或者控制第二开关1h的第一受控端1h1与第二受控端1h2之间关断,第一受控端1h1与第三受控端1h3之间导通。
107.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为电池组充电时,控制器1e确定当前为充电过程;控制器1e控制第一电路1c导通;控制第一开关1g关断;并控制第二开关1h的第一受控端1h1与第二受控端1h2之间导通,第一受控端1h1与第三受控端1h3之间关断;这样,电池1a和电池1b串联。等效电路图如图9所示。示例性的,当为电池组充电时,电流走向如图14所示;第一电路1c和电压转换电路1d共同为电池1a和电池1b充电。
108.当电池组向系统供电时,控制器1e确定当前为放电过程;控制器1e控制第一电路1c关断;控制第一开关1g导通;并控制第二开关1h的第一受控端1h1与第二受控端1h2之间关断,第一受控端1h1与第三受控端1h3之间导通。等效电路图如图15所示,电池1a和电池1b并联,通过电压转换电路1d向系统供电。
109.图16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切换充放电的电路示意图。如图16所示,第一电路为直充电路,电压转换电路为buck。电池1a和电池1b分别串接一个采样电阻。可以理解的,在另一些示例中,该电路中也可以不包括采样电阻。
110.当电池组充电时,直充电路1c导通,第一开关1g关断,第二开关1h的第一受控端1h1与第二受控端1h2之间导通,第一受控端1h1与第三受控端1h3之间关断;电池1a和电池1b串联。电流走向如图17所示,比如,充电接口的输入电压(充电器供电电压)为10v,直充电路1c的输出电压v
out1
为10v,经过直充电路1c流过电池1a的充电电流为i
bat1
。buck对充电器供电电压进行降压转换,输出电压为5v,即电池1a负极的电压为5v;buck输出电流为i
out
。这样,电池1b的充电电流为i
bat1
i
out
= i
bat2
。电池1b正极的电压与buck输出电压相等,为5v;电池1b负极接地,电压为0v。在该电路连接方式下,电池1a和电池1b串联,直充电路1c和buck 1d共同为电池1a和电池1b充电,使得电池1a的充电电流值/电池1b的充电电流值=电池1a的容量/电池1b的容量,电池1a和电池1b可以同时充满。
111.当电池组向系统供电时,直充电路1c关断,第一开关1g导通,第二开关1h的第一受控端1h1与第二受控端1h2之间关断,第一受控端1h1与第三受控端1h3之间导通;电池1a和电池1b并联。电流走向如图18所示,单个电池正负极电压差为5v,即电池1a和电池1b的正极电压均为5v;电池1a的输出电流为i
bat1
,电池1b的输出电流为i
bat2
,流过buck的电流为i
bat1
i
bat2
,即电池1a和电池1b向系统供电的供电电流为i
bat1
i
bat2
。buck的输入电压为5v,输出电压(系统额定供电电压)也为5v,避免了进行功率变换带来的效率损失,避免了电池容量的浪费。
112.在一种示例中,图19示出了第一开关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当电池组充电时,soc向第一开关发送高电平控制信号,驱动电平输出高电平,对顶的双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型场效应管(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mosfet,简称mos管)导通,即第一开关导通。当电池组向系统供电时,soc向第一开关发送低电平控制信号,驱动电平输出低电平,对顶的双n型mos管关断,即第一开关关断。
113.在一种示例中,图20示出了第二开关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当电池组充电时,soc向第二开关发送高电平控制信号,驱动电平输出高电平,mos管1关断,mos管2导通;即第一受控端1h1与第二受控端1h2之间导通,第一受控端1h1与第三受控端1h3之间关断。当电池组向系统供电时,soc向第二开关发送低电平控制信号,驱动电平输出低电平,mos管1导通,mos管2关断;即第一受控端1h1与第二受控端1h2之间关断,第一受控端1h1与第三受控端1h3之间导通。
114.示例性的,在电池组充电和电池组向系统供电过程中,各个端点的电压变化如表1所示。
115.表1示例性的,图21示出了一种自动切换充放电电路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可以应用于图13所示电路。如图21所示,该方法包括:s2101、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与充电器耦合。
116.电子设备的电池组包括电池一和电池二,电池一的容量为第一值,电池二的容量为第二值,第一值小于第二值。比如,电池一为上述电池1a,电池二为上述电池1b。
117.控制器确定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与充电器耦合,进入为电池组充电过程。
118.s2102、控制器控制第一电路导通;控制第一开关关断;控制第二开关的第一受控端与第二受控端之间导通,第一受控端与第三受控端之间关断。
119.比如,第一电路为直充电路,第一开关如图19所示,第二开关如图20所示。控制器与第一电路的通信端通过iic通信协议进行通信,控制第一电路导通。控制器与第一开关的控制端通过iic通信协议进行通信,控制第一开关关断。控制器与第二开关的控制端通过iic通信协议进行通信,控制第二开关的第一受控端与第二受控端之间导通,第一受控端与第三受控端之间关断。这样,电池一和电池二串联。
120.s2103、电池一和电池二串联;第一电路为电池一充电,第一电路与电压转换电路共同为电池二充电。
121.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采用图11所示方法为电池一和电池二充电。示例性的,电流走向如图17所示。
122.s2104、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与充电器断开连接。
123.控制器确定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与充电器断开连接,确定由电池组向系统供电。
124.s2105、控制器控制第一电路关断;控制第一开关导通;控制第二开关的第一受控
端与第二受控端之间关断,第一受控端与第三受控端之间导通。
125.比如,第一电路为直充电路,第一开关如图19所示,第二开关如图20所示。控制器与第一电路的通信端通过iic通信协议进行通信,控制第一电路关断。控制器与第一开关的控制端通过iic通信协议进行通信,控制第一开关导通。控制器与第二开关的控制端通过iic通信协议进行通信,控制第二开关的第一受控端与第二受控端之间关断,第一受控端与第三受控端之间导通。这样,电池一和电池二并联。
126.s2106、电池一和电池二并联向系统供电。
127.示例性的,电流走向如图18所示。
128.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与充电器耦合时,充电器的供电电流可以一部分用于为电子设备的电池组充电,一部分用于向电子设备的系统供电,以保证电子设备正常运行。
129.在一种示例中,充电器20与电子设备10的充电接口接通,控制器1e确定当前处于充电过程,控制第一电路1c导通,控制第一开关1g关断;并控制第二开关1h的第一受控端1h1与第二受控端1h2之间导通,第一受控端1h1与第三受控端1h3之间关断;这样,电池1a和电池1b串联。示例性的,等效电路如图22所示。第一电路1c对充电器20的供电电压进行电压转换,向电池1a输出充电电流i
bat1
。电压转换电路1d对充电器20的供电电压进行电压转换,一部分输出电流i
out
与电池1a的充电电流i
bat1
共同输入电池1b,为电池1b充电;另一部分输出电流向系统供电。在该实施例中,由充电器20通过电子设备10的buck向系统供电,而不是由电子设备10的电池组向系统供电。
130.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量计,既可以应用于多个电池串联的电路,也可以用于多个电池并联的电路。该电量计可以是电子设备10的一部分,比如电量计为图3中电源管理模块140,也可以是独立的电子设备。本技术实施例及附图以该电量计是电源管理芯片为例进行示例。
131.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在为电池1a和电池1b充电时,电池1a和电池1b串联;电池1a的负极和电池1b的正极耦合,电池1b的负极接地。在电池1a和电池1b向外供电时,电池1a和电池1b并联;电池1a的负极接地,电池1b的负极接地。比如,该电池1a和电池1b连接在图13所示电路中。电量计30用于测量电池1a的电压以及电池1b的电压。电量计30包括引脚pv1、pv2、pv3和pgnd。引脚pv1与电池1a的正极耦合,用于采集电池1a正极的电压值;引脚pv2与电池1a的负极耦合,用于采集电池1a负极的电压值;引脚pv3与电池1b的正极耦合,用于采集电池1b正极的电压值;引脚pgnd接地,即引脚pgnd与电池1b的负极耦合,电压值为0v。电量计30可以通过引脚pv1与pv2获取电池1a的电压(即电池1a正负极之间的电压差),可以通过引脚pv3获取电池1b的电压(即电池1b正负极之间的电压差)。
132.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24所示,电量计30包括芯片31、芯片32和差分放大器(差分放大电路)33。其中,差分放大器33的正输入端与引脚pv1连接,差分放大器33的负输入端与引脚pv2连接,差分放大器33包括运算放大器331,电阻332,电阻333,电阻334和电阻335;差分放大器33的正输入端与电阻332的一端以及运算放大器331的电源端连接;电阻332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331的正输入端以及电阻333的一端连接;电阻333的另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331的输出端;差分放大器33的负输入端与电阻334的一端连接,电阻334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331的负输入端以及电阻335的一端连接;电阻335的另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331
的接地端;电阻332,电阻333,电阻334和电阻335的阻值相等,这样,差分放大器33的输出端输出的值=引脚pv1采集的电压值-引脚pv2采集的电压值=电池1a的电压。在一种示例中,芯片31和芯片32是相同的芯片,比如电源管理芯片(电量计)。芯片31和芯片32分别包括多个引脚(或称为管脚等)。示例性的,芯片31和芯片32分别包括引脚picv。芯片31的引脚picv与差分放大器33的输出端连接;芯片31通过引脚picv采集的电压值获取电池1a的电压;也就是说,芯片31的引脚picv采集的电压值=差分放大器33的输出端输出的值=电池1a的电压。芯片32的引脚picv与电量计30的引脚pv3连接;芯片32通过引脚picv采集的电压值获取电池1b的电压;即芯片32的引脚picv采集的电压值=电池1b的电压。
133.可选的,芯片31和芯片32还包括引脚pdata和引脚pcl,用于通过iic通信协议与其他芯片(比如soc)进行通信。可选的,电量计30还可以包括引脚pdata和引脚pcl(图中未示出),芯片31和芯片32的引脚pdata均与电量计30的引脚pdata连接,芯片31和芯片32的引脚pcl均与电量计30的引脚pcl连接;电量计30的引脚pdata和引脚pcl连接电子设备10的集成电路总线,通过iic通信协议向控制器15上报电池1a的电压和电池1b的电压。
134.在一些实施例中,电量计30还用于测量经过(输入或输出)电池1a的电流以及经过(输入或输出)电池1b的电流。示例性的,如图25所示,电池1a串联一个采样电阻r1,电池1b串联一个采样电阻r2;可以理解的,r1和r2的阻值很小,采样电阻两端的电压差可以忽略不计。电量计30还包括引脚pi1、pi2、pi3和pi4;引脚pi1和pi2分别耦合至采样电阻r1两端,用于采集r1两端的电压值;引脚pi3和pi4分别耦合至采样电阻r2两端,用于采集r2两端的电压值。电量计30可以通过r1两端的电压值与r1的阻值获取经过r1的电流,即获取经过电池1a的电流;可以通过r2两端的电压值与r2的阻值获取经过r2的电流,即获取经过电池1b的电流。需要说明的是,图25的示例中,电量计30未包括采样电阻r1和r2。在实际应用中,采样电阻r1和r2也可以设置在电量计30内。
135.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26所示,芯片31和芯片32都包括引脚pici1和引脚pici2。芯片31的引脚pici1和pici2分别连接电量计30的引脚pi1、pi2;芯片31通过引脚pici1和pici2采集r1两端的电压值,并通过r1两端的电压值与r1的阻值获取经过电池1a的电流。芯片32的引脚pici1和pici2分别连接电量计30的引脚pi3、pi4;芯片32通过引脚pici1和pici2采集r2两端的电压值,并通过r2两端的电压值与r2的阻值获取经过电池1b的电流。
136.可选的,在一种示例中,电量计30的引脚pdata和引脚pcl连接电子设备10的集成电路总线,通过iic通信协议向控制器15上报电池1a的电流和电池1b的电流。示例性的,电量计30为图6中采样电路16,引脚pdata和引脚pcl为采样电路16的通信端,电量计30可以用于实时采集电池11的充电电流i
bat1
的值,并向soc上报。或者,电量计30为图10中采样电路1f,引脚pdata和引脚pcl为采样电路1f的通信端,电量计30可以用于实时采集电池1a的充电电流i
bat1
的值,并向soc上报。
137.在一些实施例中,电量计30还用于测量电池1a的温度以及电池1b的温度。示例性的,如图27所示,芯片31和芯片32都包括引脚pt1和引脚pt2,电量计30还包括电阻r3、r4、r5和r6;r3一端接地(比如耦合至芯片31的引脚pdata),另一端连接芯片31的引脚pt2;r4一端连接至r3连接芯片31的引脚pt2的一端,另一端连接芯片31的引脚pt1;r5一端连接电池1b负极(近似认为接地),另一端连接芯片32的引脚pt2;r6一端连接至r5连接芯片32的引脚pt2的一端,另一端连接芯片32的引脚pt1。其中,r3和r5是热敏电阻,比如ntc(负温度系数,
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r3设置在靠近电池1a的位置(比如,电池1a的电池包内),r5设置在靠近电池1b的位置(比如,电池1b的电池包内);这样,r3和r5可以随着电池温度的改变而改变阻值。
138.芯片31的引脚pt1和引脚pt2分别采集电阻r4两端的电压值,获取电阻r4两端的电压差;电阻r3一端接地,电压值为0v,芯片31的引脚pt2采集电阻r3另一端的电压值,获取电阻r3两端的电压差;参考图27,r3的阻值/ r4的阻值=r3两端的电压差/r4两端的电压差,这样,根据引脚pt1和引脚pt2采集到的电压值以及电阻r4的阻值,可以获取到r3当前的阻值。r3是热敏电阻,可以根据r3当前的阻值获取r3的温度值,即获取电池1a的温度值。同理,芯片32的引脚pt1和引脚pt2分别采集电阻r6两端的电压值,获取电阻r6两端的电压差;电阻r5一端接地(r2两端电压差很小,忽略不计),电压值为0v,芯片32的引脚pt2采集电阻r5另一端的电压值,获取电阻r5两端的电压差;这样,根据引脚pt1和引脚pt2采集到的电压值以及电阻r6的阻值,可以获取到r5当前的阻值,并根据r5当前的阻值获取r5的温度值,即获取电池1b的温度值。
139.可选的,在一种示例中,电量计30的引脚pdata和引脚pcl连接电子设备10的集成电路总线,通过iic通信协议向控制器15上报电池1a的温度值和电池1b的温度值。
140.在一种示例中,芯片31和芯片32为相同的电源管理芯片,比如电量计。
141.进一步的,可以根据电池1a的电压、电流以及温度值计算电池1a的电量;可以根据电池1b的电压、电流以及温度值计算电池1b的电量。
142.常见的计算电池电量(或荷电状态)的方法有开路电压法(ocv)和库仑计量法。
143.开路电压法计算电池剩余电量,一般是通过电池的开路电压与荷电状态的对应关系查表得到。开路电压是指电池空闲状态(既不充电也不放电)约超过半个小时的电池电压。电池电压=ocv-ir,i为电池电流,r为电池内阻。通过电量计获取到电池的电压和电流,即可通过预设的开路电压与荷电状态的对应关系表,获得电池电量。但是,i和r越大,电池电压和开路电压ocv之间的差值就越大,估算得到的电池电荷状态和电池电量的误差也越大。也就是说电池内阻和负载电流都会影响测量精度,且电池内阻随着上述几个因素的影响离散型较大。电池在不同的负载、温度以及老化状态下,电池开路电压与荷电状态的对应关系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通常还会根据电池的实际负载、当前电流值以及温度值,修正电池电压以及电池开路电压与荷电状态的对应关系;以获得更准确的电池电量(或荷电状态)。具体实现方法可参考现有技术中常规做法,本技术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144.库仑计量法,也称为安时积分法,一般是测量电池正在充电或者放电的电流值,然后将该充电电流值或放电电流值针对时间(rtc)作积分,从而得出充电或者放电多少库伦。该方法能够精确计算出电池充电或者放电的实时荷电状态。根据之前剩余电池容量来计算出当前的剩余的电量rm以及完全充电容量fcc。从而利用剩余容量rm以及完全充电容量fcc来计算出荷电状态,即荷电状态=rm/fcc。此外其也能预估剩余时间,例如电力耗竭(tte)和电力充满(ttf)的时间。
145.以放电过程为例,库仑计量法的测量思想是先得到电池的满充电最大容量,然后将放电过程中的放电电流对时间进行积分,得到放电容量,满充容量减去放电容量就能得到剩余容量。
146.但是该方法需要完整的放电周期,以学习确定电池的最大容量。理论上是在电池完全放电时更新,但是实际应用中由于需要执行关机等一些操作,需要为此预留一些电池容量。因此,更新通常是在电池电量还剩余3%~7%时进行。以7%为例,此时意味着电池已经放掉了93%的容量,同时将放电电流对时间进行积分可以得到放掉的容量mah,除以93%就得到了电池的满充容量。
147.因此,确定满充容量的关键点就是如何确定电池电荷状态已经达到了7%。一般是通过电池电压确定,而电池电压又和当时的电流、温度、阻抗等因素相关,我们可将该电压定义为终止放电电压edv,edv=ocv-ir。一般在温度、电流恒定,且电池内阻相差不大的情况下,edv也基本恒定。但是实际应用中,负载电流、温度等均可能发生变化,那么电荷状态为7%时的edv也就不同了,所以需要根据电池的负载电流、温度等进行补偿。
148.另外,利用库伦计量法计算电量也有可能存在偏差。
149.利用库伦计量法造成准确度偏差的原因主要有:第一个就是电流监测以及adc测量(电量计通过引脚采集电流)中的偏差的积累。任何精度的adc都有精确度的问题,长时间运行之下会造成这种误差的积累,如果一直没有消除,会造成很大的偏差。为了消除该积累误差,在正常的电池操作中有3个可能的时间点:充电结束(eoc),放电结束(eod)和休息(relax)。充电结束是指电池已经充满并且电池的荷电状态为100%。放电结束表示电池已经完全放电,并且电池的荷电状态是0%。充电结束状态和放电结束状态,一般可以使用电池的电压以及电流来表示。例如,满足充电结束状态的条件一般是电池电压大于某一值且当前的充电电流小于截止电流。而达到休息状态是指近似没有充电和没有放电,也叫轻载状态;一般保持这种状态超过半个小时,此时的电池电压也就和电池的开路电压近似。
150.第二个原因是电池的满电电量所造成的误差,它主要是电池设计的容量值与电池真正的电池容量的差异。并且满电电量也会受到电池温度,老化以及负载等因素的影响,需要根据电池的负载电流、温度等进行补偿。
151.此外,还可以通过动态电压法、阻抗跟踪法等方法进行电量计算。实际应用中,可以采取常规技术中能够获取到的方法计算出电池电量。总而言之,要准确计算电池的电量,需要准确获取电池的电压、电流和温度值。
15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量计,既能用于在两个电池串联充电时,准确测量两个电池的电压值、电流值和温度值;还能用于在两个电池并联放电时,准确测量两个电池的电压值、电流值和温度值。不管电路切换为两个电池串联充电,还是切换为两个电池并联放电,都能准确获取两个电池的实时电量;不需要改变电量计与电池的连接关系,也不需要借助其他辅助手段。并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量计,可以复用现有的电量计(芯片31和芯片32)进行改造,实现简单,成本较低。
153.需要说明的是,电量计30还可以包括更多引脚,比如中断引脚(int)等,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获取到的常规方式实现更多引脚,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154.示例性的,图28为使用电量计30测量图13所示电路中电池组的电量时一种连接关系示意图。如图28所示,第一开关1g的第一受控端1g1与电池1a的正极以及电量计30的引脚pv1(差分放大器33的正输入端)耦合在一起;电池1a的负极与电量计30的引脚pv2(差分放大器33的负输入端)以及电量计30的引脚pi1(芯片31的引脚pici1)耦合在一起;电量计30
的引脚pi2(芯片31的引脚pici2)与第二开关1h的第一受控端1h1耦合;电阻r1连接在第二开关1h的第一受控端1h1与电池1a的负极之间。
155.第一开关1g的第二受控端1g2与第二开关1h的第二受控端1h2以及电池1b的正极以及电量计30的引脚pv3(芯片32的引脚picv)耦合在一起;电池1b的负极与电量计30的引脚pi3(芯片32的引脚pici1)耦合;第二开关1h的第三受控端1h3与电量计30的引脚pi4(芯片32的引脚pici2)以及电量计30的引脚pgnd耦合并接地;电阻r2连接在电池1b的负极与接地点之间。
156.当第一开关1g关断,第二开关1h的第一受控端1h1与第二受控端1h2之间导通,第一受控端1h1与第三受控端1h3之间关断;这样,电池1a和电池1b串联。
157.当第一开关1g导通,第二开关1h的第一受控端1h1与第二受控端1h2之间关断,第一受控端1h1与第三受控端1h3之间导通;这样,电池1a和电池1b并联。
158.电量计30既可以用于测量电池1a和电池1b串联时,电池1a和电池1b的电量;还可以用于测量电池1a和电池1b并联时,电池1a和电池1b的电量。
159.如图29所示,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4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401和至少一个接口电路402。至少一个处理器401和至少一个接口电路402可通过线路互联。处理器401用于支持电子设备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各个功能或者步骤,至少一个接口电路402可用于从其它装置(例如存储器)接收信号,或者,向其它装置(例如通信接口)发送信号。该芯片系统可以包括芯片,还可以包括其他分立器件。
160.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指令在上述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各个功能或者步骤,例如执行图8、图11或图21所示的方法。
161.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指令在上述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各个功能或者步骤,例如执行图8、图11或图21所示的方法。
162.关于芯片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技术效果参照前面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效果。
163.应理解,在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164.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模块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技术的范围。
165.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166.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
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设备,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167.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设备,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设备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168.另外,在本技术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设备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设备中。
169.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程序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来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者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17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