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影像科核磁共振头部支撑装置

2022-07-31 05:54:1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医用头部支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影像科核磁共振头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核磁共振成像依据所释放的能量在物质内部不同结构环境中不同的衰减,通过外加梯度磁场检测所发射出的电磁波,即可得知构成这一物体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据此可以绘制成物体内部的结构图像。
3.在对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检测时,需要患者平躺到检测床上,保持呼吸平稳。
4.传统的核磁共振头部支撑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缺乏对患者颈部的支撑,从而在进行核磁共振检测的过程中使得患者的颈部酸痛,同时难以根据患者头部大小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有效的定位,因此需要一种影像科核磁共振头部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缺乏对患者颈部的支撑,从而在进行核磁共振检测的过程中使得患者的颈部酸痛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影像科核磁共振头部支撑装置。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影像科核磁共振头部支撑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外部安装有枕头,所述底座的外部安装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按摩机构,所述枕头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气囊;
8.所述底座的外部对称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部设置有用于对头部位置进行固定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板外部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贯穿所述固定板,所述传动杆靠近所述枕头的一端安装有侧面定位板,所述固定板的外部安装有空心管,所述空心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杆。
9.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包括:
10.所述传动杆的外部开设有多个限位孔,所述限位杆的端部与所述限位孔的内部相卡紧,所述传动杆远离所述侧面定位板的一端安装有锁定块。
11.所述枕头的内部开设有放置腔,所述固定气囊安装在所述放置腔的内部,所述固定气囊的内部安装有进气管。
12.所述支撑按摩包括开设在所述支撑块内部的支撑槽,所述支撑槽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气囊,所述进气管远离所述固定气囊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槽的内部相连通。
13.所述支撑气囊的外部设置有多个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部安装有按摩触点,所述按摩触点与所述支撑块的内部相连通。
14.所述侧面定位板的截面呈弧状,所述支撑块的外部设置有圆角。
15.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6.1、本发明中,使用时,通过定位机构中传动杆、侧面定位板、限位孔和空心管的配合使用能够实现对侧面定位板位置的精确调整,进而便于对头部尺寸不同的患者进行精确夹紧,避免在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检测过程中头部出现晃动,保证了核磁共振成像的稳定进行。
17.2、本发明中,使用时,当患者头部放置到枕头外部的时候,在患者头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实现对固定气囊的挤压,从而使得固定气囊内部的气体进入到支撑槽的内部,支撑块内部的气压增大,从而使得支撑气囊向外膨胀实现对患者颈部的支撑,降低患者颈部的酸痛感,保证核磁共振成像检测放入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影像科核磁共振头部支撑装置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2.图5为图3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3.图中:1、底座;2、枕头;3、支撑块;4、固定板;5、传动杆;6、侧面定位板;7、支撑气囊;8、锁定块;9、放置腔;10、固定气囊;11、进气管;12、限位孔;13、空心管;14、限位杆;15、支撑槽;16、连接槽;17、按摩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25.实施例一
26.如图1-5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影像科核磁共振头部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外部安装有枕头2,底座1的外部安装有支撑块3,支撑块3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按摩机构,枕头2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气囊10;
27.底座1的外部对称安装有固定板4,固定板4的外部设置有用于对头部位置进行固定的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固定板4外部的传动杆5,传动杆5贯穿固定板4,传动杆5靠近枕头2的一端安装有侧面定位板6,固定板4的外部安装有空心管13,空心管1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杆14;
28.整个定位机构中固定板4、传动杆5、侧面定位板6和锁定块8都是非金属材质,不会造成磁场不均和图像伪影,从而保证磁共振设备和患者的安全;
29.传动杆5的外部开设有多个限位孔12,限位杆14的端部与限位孔12的内部相卡紧,传动杆5远离侧面定位板6的一端安装有锁定块8,将侧面定位板6的截面设置成呈弧状,对支撑块3的外部进行倒圆角。
30.基于实施例一的一种影像科核磁共振头部支撑装置工作原理是,工作时,病人先躺倒在病床时,并使得头部放置到枕头2的中部,此时通过医护人员,调整两侧的定位机构;
31.在调整的过程中向外拉动限位杆14,从而使得限位杆14和限位孔12之间分离,然后再通过移动锁定块8实现对侧面定位板6位置的移动,使得两个侧面定位板6分别与患者的两侧头部相接触,然后再松开限位杆14,使得限位杆14与限位孔12的内部相卡紧,实现对
传动杆5位置的固定,进而实现对侧面定位板6位置的固定;
32.便于对头部尺寸不同的患者进行精确夹紧,避免在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检测过程中头部出现晃动,保证了核磁共振成像的稳定进行。
33.实施例二
34.如图1-5所示,基于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枕头2的内部开设有放置腔9,并且在放置腔9的内部安装固定气囊10,按摩机构中支撑槽15和固定气囊10之间通过进气管11相连通,支撑槽15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气囊7;
35.支撑气囊7的外部设置有多个连接槽16,连接槽16的内部安装有按摩触点17,按摩触点17与支撑块3的内部相连通。
36.本实施例中,工作时,当患者平躺到枕头2上时,由于枕头2的材质较为柔软,患者头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实现对固定气囊10的挤压,从而使得固定气囊10内部的气体通过进气管11进入到支撑槽15的内部,进而使得支撑块3内部的气压增大;
37.支撑块3内部气压的不断增大从而使得支撑气囊7向外膨胀实现对患者颈部的支撑,支撑气囊7在进行膨胀的过程中使得按摩触点17与患者的颈部相接触,实现对患者颈部的按摩作用,降低患者颈部的酸痛感,保证核磁共振成像检测放入顺利进行。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影像科核磁共振头部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外部安装有枕头(2),所述底座(1)的外部安装有支撑块(3),所述支撑块(3)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按摩机构,所述枕头(2)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气囊(10);所述底座(1)的外部对称安装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的外部设置有用于对头部位置进行固定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板(4)外部的传动杆(5),所述传动杆(5)贯穿所述固定板(4),所述传动杆(5)靠近所述枕头(2)的一端安装有侧面定位板(6),所述固定板(4)的外部安装有空心管(13),所述空心管(1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杆(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影像科核磁共振头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5)的外部开设有多个限位孔(12),所述限位杆(14)的端部与所述限位孔(12)的内部相卡紧,所述传动杆(5)远离所述侧面定位板(6)的一端安装有锁定块(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影像科核磁共振头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2)的内部开设有放置腔(9),所述固定气囊(10)安装在所述放置腔(9)的内部,所述固定气囊(10)的内部安装有进气管(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影像科核磁共振头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按摩包括开设在所述支撑块(3)内部的支撑槽(15),所述支撑槽(15)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气囊(7),所述进气管(11)远离所述固定气囊(10)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槽(15)的内部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影像科核磁共振头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气囊(7)的外部设置有多个连接槽(16),所述连接槽(16)的内部安装有按摩触点(17),所述按摩触点(17)与所述支撑块(3)的内部相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影像科核磁共振头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定位板(6)的截面呈弧状,所述支撑块(3)的外部设置有圆角。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影像科核磁共振头部支撑装置,其技术方案包括底座,底座的外部安装有枕头,底座的外部安装有支撑块,支撑块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按摩机构,枕头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气囊;底座的外部对称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外部设置有用于对头部位置进行固定的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固定板外部的传动杆,传动杆贯穿固定板,传动杆靠近枕头的一端安装有侧面定位板,固定板的外部安装有空心管,通过定位机构中传动杆、侧面定位板、限位孔和空心管的配合使用能够实现对侧面定位板位置的精确调整,进而便于对头部尺寸不同的患者进行精确夹紧,避免在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检测过程中头部出现晃动,保证了核磁共振成像的稳定进行。进行。进行。


技术研发人员:谷何一 何波 莫茵 李宗芳 鲁毅 易文芳 高超 曾一真 史一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4.02
技术公布日:2022/7/2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