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吊顶骨架整体吊装结构及吊装方法与流程

2022-07-31 01:51:1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吊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吊顶骨架整体吊装结构及吊装方法。


背景技术:

2.吊顶是指房屋居住环境的顶部装修的一种装饰,简单的说,就是指天花板的装饰,是室内装饰的重要部分之一,而吊顶的前提需要在天花板上安装吊顶骨架(即吊顶龙骨),吊顶龙骨是与吊杆连接,并为后续吊顶所需的面层罩面板提供安装节点,是吊顶中承上启下的构件。
3.而目前吊顶骨架安装的流程几乎相同,即弹线拼平、安装吊杆、安装边龙骨、安装主龙骨、安装次龙骨和横撑龙骨、安装罩面板。整个过程需要多名工人协同配合工作,为保证吊顶龙骨的水平安装,需要两名工人同时站在脚手架上共同固定龙骨,此外还需要一名工人对房间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的尺寸裁切龙骨并将其递交给脚手架上的两名工人,因此现有的吊顶骨架安装至少需要3名工人,安装流程太繁琐,安装效率极低,而且施工人员投入较多,浪费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吊顶骨架整体吊装结构及吊装方法。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吊顶骨架整体吊装结构,它包括:
6.钢筋混凝土层、固定在所述钢筋混凝土层上的膨胀螺栓、固定在所述膨胀螺栓底部的丝杆、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丝杆底部的大挂、穿设在所述大挂内的主龙骨以及固定在所述主龙骨底部的副龙骨。
7.优化地,它还包括固定在所述钢筋混凝土层上的主滑轮组、固定在所述丝杆底部的副滑轮组、绕设在所述主滑轮组和副滑轮组上且与所述大挂相固定的钢绳以及与所述钢绳相连且用于带动其伸缩的驱动单元。
8.优化地,所述主滑轮组包括固定在所述钢筋混凝土层上的固定头、固定在固定头底部的斜撑、固定在所述斜撑底部的固定板、圆周固定在所述固定板外侧面上的主滑轮板以及转动安装在所述主滑轮板上的主滑轮。
9.优化地,所述副滑轮组包括固定在所述丝杆底部的吊板、挂在所述吊板上的吊钩、固定在所述吊钩底部的副滑轮板以及转动安装在所述副滑轮板上的副滑轮。
10.优化地,所述钢绳绕设在所述主滑轮和副滑轮上。
11.优化地,所述主滑轮与所述副滑轮的直径相同。
12.优化地,所述驱动单元为伺服电机。
13.一种吊顶骨架整体吊装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4.步骤1、在地面上将主龙骨与副龙骨拼装在一起,构成吊顶骨架;
15.步骤2、按照规定间距将大挂固定在主龙骨上,并将丝杆固定在大挂上,其中预留4-8根大挂不用固定丝杆;
16.步骤3、用红外线根据大挂的位置在钢筋混凝土层找出与其相对应的位置,并植入膨胀螺栓,将丝杆固定在膨胀螺栓底部,下端挂上副滑轮组;
17.步骤4、将主滑轮组固定在钢筋混凝土层上,并将钢绳从伺服电机上穿过主滑轮以及副滑轮,并固定在预留的4-8根未安装丝杆的大挂上;
18.步骤5、启动伺服电机正转,将吊顶骨架缓慢的整体吊起,到达预定高度后,将吊顶骨架上的丝杆与已经植入的膨胀螺栓固定;
19.步骤6、待丝杆固定后,伺服电机反转,将钢绳松开,并取下主滑轮组和副滑轮组,将预留的4-8根大挂固定在步骤3中的丝杆上。
20.优化地,所述步骤1中,副龙骨固定在主龙骨底部。
21.优化地,所述步骤3中,固定在膨胀螺栓底部的丝杆位置与步骤2中预留的4-8根大挂位置相对应。
22.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23.本发明吊顶骨架整体吊装方法预先根据房间的尺寸直接裁剪出规格的龙骨,并在地上直接组装,省去了在顶上逐一固定的过程,在伺服电机和钢绳的作用下,配合主滑轮组和副滑轮组,完成吊顶骨架的整体自动上升,最后由工人固定吊顶骨架,并取下主滑轮组和副滑轮组即可,整个过程只需一人操作,加快了安装效率,节省人工的投入,节约成本;而且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得以保障,半成品加工区统一加工,现场直接拼装。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25.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26.图3为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本发明副滑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29.图6为本发明主滑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7为本发明图2的局部放大图;
31.附图标记说明:
32.1、钢筋混凝土层;2、膨胀螺栓;3、丝杆;4、副滑轮组;401、吊钩;402、副滑轮板;403、副滑轮;404、吊板;5、主滑轮组;501、固定头;502、斜撑;503、固定板;504、主滑轮板;505、主滑轮;6、钢绳;7、大挂;8、主龙骨;9、副龙骨;10、伺服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34.如图1、2所示,为本发明吊顶骨架整体吊装结构的示意图,它先在地面上将主龙骨8与副龙骨9拼装在一起,构成吊顶骨架,然后将吊顶骨架整体拉至天花顶处,以提高安装效率,它包括钢筋混凝土层1、膨胀螺栓2、丝杆3、副滑轮组4、主滑轮组5、钢绳6、大挂7、主龙骨8、副龙骨9和伺服电机10。钢筋混凝土层1在施工时便以筑成,钢筋混凝土层1指通过在混凝
土中加入钢筋网、钢板或纤维而构成的一种组合材料与之共同工作来改善混凝土力学性质的一种组合材料,为房间的天花顶。根据实际吊顶的尺寸,裁切主龙骨8与副龙骨9,然后将副龙骨9固定在主龙骨8的底部,此时便在地面上构成了吊顶骨架,后续只需将该吊顶骨架拉起固定即可。将大挂7间隔固定在主龙骨8上,然后在大挂7的顶部固定丝杆3,大挂7起连接件的作用(并不是所有的大挂7上都固定丝杆3,预留出4-8根大挂7不固定丝杆3,此处预留的大挂7是用来暂时固定钢绳6的,方便后续吊顶骨架的拉起,直至吊顶骨架拉起固定之后,才会对预留出的4-8根大挂7进行丝杆3固定)。根据大挂7的位置,在钢筋混凝土层1的对应位置固定膨胀螺栓2,使用时,须先用冲击电钻(锤)在钢筋混凝土层1上钻出相应尺寸的孔,再把螺栓、胀管装入孔中,旋紧螺母即可使螺栓、胀管、安装件与钢筋混凝土层1之间胀紧成为一体(每根大挂7对应一个膨胀螺栓2)。丝杆3通过螺母配合的方式固定在膨胀螺栓2的底部(并不是每个膨胀螺栓2底部都固定丝杆3,只有与预留出的4-8根大挂7对应的膨胀螺栓2才会固定丝杆3,因为膨胀螺栓2、丝杆3与大挂7是一一对应的,预留4-8根大挂7的丝杆3固定在膨胀螺栓2上,其余大挂7的丝杆3固定在大挂7上)。
35.副滑轮组4固定在与膨胀螺栓2相连的丝杆3底部,即副滑轮组4与预留出的4-8根大挂7相对应。如图5所示,为副滑轮组4的结构示意图,它包括吊钩401、副滑轮板402、副滑轮403和吊板404。吊板404固定在与膨胀螺栓2相连的丝杆3底部(吊板404呈“l”形,旋拧在丝杆3的底部,并通过螺母固定,“l”形吊板404的另一边开设有通孔)。吊钩401钩在吊板404的通孔内,每组副滑轮组4有两块副滑轮板402,它们固定在吊钩401的底部,副滑轮403转动安装在两块副滑轮板402之间(在两块副滑轮板402之间安装有转轴,副滑轮403套在转轴上)。
36.主滑轮组5固定在钢筋混凝土层1上,它与副滑轮组4配合使用,如图6所示,主滑轮组5包括固定头501、斜撑502、固定板503、主滑轮板504和主滑轮505。固定头501通过丝杆3和膨胀螺栓2固定在钢筋混凝土层1上,固定头501旋拧在丝杆3底部,并通过螺母固定。斜撑502有三根,它们固定在固定头501的底部,且每两根斜撑502的夹角为120度,三根斜撑502围成一个正三角形的形状,保证受力的均匀,在后续拉起吊顶骨架时,保证了结构的可靠。固定板503通过螺丝紧固的方式固定在斜撑502的底部,主滑轮板504圆周固定在固定板503的外侧面上,主滑轮板504的数量与副滑轮板402的数量相同。主滑轮505转动安装在主滑轮板504上(主滑轮505和主滑轮板504与副滑轮403和副滑轮板402的安装方式相同)。
37.钢绳6有多根,每根钢绳6对应一个主滑轮505和副滑轮403,钢绳6绕设在主滑轮505与副滑轮403上,且一端固定在预留出的大挂7上,另一端固定在伺服电机10的输出轴上,伺服电机10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实现对钢绳6移速与位置的精确控制(在伺服电机10的带动下,钢绳6收紧或放松,通过主滑轮组5和副滑轮组4带动吊顶骨架升降;在本实施例中,主滑轮505与副滑轮403的直径相同,这是为了保证吊顶骨架升降的平稳,如果主滑轮505的直径大于副滑轮403的直径,则在伺服电机10的带动下,即使主滑轮505转的较慢,但是副滑轮403则以相对较高的速度转动,势必导致吊顶骨架高速上升,由于吊顶骨架相对较重,因此会发生摔落的风险,安全系数低;如果主滑轮505的直径小于副滑轮403的直径,则在伺服电机10的带动下,即使主滑轮505转动较快,但是副滑轮403却以相对较慢的速度转动,势必导致吊顶骨架低速缓慢上升,安全系数虽然提高了,但是安装效率却降低了,而且也容易出现钢绳6在副滑轮403上打滑的情况发生)。当吊顶骨架
移动至适当位置,将大挂7上的丝杆3与钢筋混凝土层1上的膨胀螺栓2固定,然后伺服电机10反转,钢绳6松开,取下主滑轮组5和副滑轮组4,再将预留位置处与膨胀螺栓2相连的丝杆3固定在预留的大挂7上。
38.本发明吊顶骨架整体吊装方法步骤如下:
39.步骤1、在地面上将主龙骨8与副龙骨9拼装在一起,构成吊顶骨架;
40.具体的,先根据房间的尺寸直接裁剪出规格的主龙骨8和副龙骨9,然后将副龙骨9固定在主龙骨8的底部,形成吊顶骨架。
41.步骤2、按照规定间距将大挂7固定在主龙骨8上,并将丝杆3固定在大挂7上,其中预留4-8根大挂7不用固定丝杆3,此处预留的大挂7是用来暂时固定钢绳6的,方便后续吊顶骨架的拉起,直至吊顶骨架拉起固定之后,才会对预留出的4-8根大挂7进行丝杆3固定。
42.步骤3、用红外线根据大挂7的位置在钢筋混凝土层1找出与其对应的位置,并植入膨胀螺栓2,将丝杆3固定在膨胀螺栓2底部,下端挂上副滑轮组4,并不是每个膨胀螺栓2底部都固定丝杆3,只有与预留出的4-8根大挂7对应的膨胀螺栓2才会固定丝杆3,因为膨胀螺栓2、丝杆3与大挂7是一一对应的,预留4-8根大挂7的丝杆3固定在膨胀螺栓2上,其余大挂7的丝杆3固定在大挂7上。
43.步骤4、将主滑轮组5固定在钢筋混凝土层1上,并将钢绳6从伺服电机10上穿过主滑轮505以及副滑轮403,并固定在预留的4-8根未安装丝杆3的大挂7上;
44.步骤5、启动伺服电机10正转,将吊顶骨架缓慢的整体吊起,到达预定高度后,将吊顶骨架上的丝杆3与已经植入的膨胀螺栓2固定;
45.步骤6、待丝杆3固定后,伺服电机10反转,将钢绳6松开,并取下主滑轮组5和副滑轮组4,再将预留位置处与膨胀螺栓2相连的丝杆3固定在预留的大挂7上,最后整体通过红外水平仪调平即可(因为吊顶骨架与丝杆3相连,丝杆3与膨胀螺栓2通过螺母固定,因此可以通过转动螺母来微调丝杆3的高度,最终保证吊顶骨架整体的水平)。
46.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