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流体原料出料机的制作方法

2022-07-30 22:27: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流体原料出料技术,尤指一种具有自动清洁能力和/或自动消毒能力的流体原料出料机。
背景技术
::2.对许多消费者而言,现做饮料(freshlymadebeverage)在新鲜度、口感、和/或原料客制化调整弹性等许多面向上,比工厂生产的罐装或瓶装饮料更具吸引力。因此,许多餐饮业者都会提供各种现做饮料,以满足顾客的需求。由于人力成本不断上升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疫情冲击或通货膨胀导致营业成本增加),许多业者已开始利用各种机器设备来提供或辅助调制现做饮料,以降低所需的人工时间及成本。3.众所周知,传统制作饮料的机器内部会设置许多用来传输原料液体的管路,这些管路必须分别通过合适的接头(connector)连接到不同的原料容器,才能让机器取得制作饮料所需的各种原料。每台机器所使用的接头数量,会随着机器所连接的原料容器的数量增加而相应增加。由于传统制作饮料的机器并不具备自动清洗功能,所以经常得耗费许多人力与时间来清洁机器内部的各种零件、管路、以及接头,以避免机器内部的零件、管路、以及接头滋生细菌或产生毒素。4.业界难以实现机器自动清洗功能的症结点之一,在于传统的接头只能单纯地将原料容器内的液体转接到相应管路。因此,在清洁制作饮料的机器时,清洁人员必须先以手工方式从不同的原料容器上将多个接头逐一拆卸下来,然后以手工方式或其他的辅助设备清洁相关零件、多个管路、以及多个接头。等到清洁完毕后,清洁人员必须以手工方式将多个接头逐一连接到相应的原料容器与管路之间。前述以手工方式逐一拆卸多个接头,最后再将多个接头逐一连接回去的方式,不仅得耗费许多人力时间、容易在接头拆卸过程弄脏周围环境、还经常导致接头刮伤甚至毁损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5.有鉴于此,如何有效避免前述的问题,实为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6.本说明书提供一种流体原料出料机的实施例。所述流体原料出料机,用来输出多个原料容器中储存的流体原料,并可进行自动清洁运作,所述流体原料出料机包含有:流体原料出料机,用来输出多个原料容器中储存的流体原料,并可进行自动清洁运作,所述流体原料出料机包含有:输出接头;双模流体接头,以可卸除方式连接于所述多个原料容器中的目标原料容器上,并具有原料管以及清洁管;原料输送管路,耦接于所述原料管与所述输出接头之间;清洁剂输送管路,耦接于所述清洁管;泵,耦接于所述原料输送管路与所述输出接头之间;清洁槽,设置成可容纳清洁溶液,且具有出水端;分流器,具有液体输入端口及多个液体输出端口,且所述多个液体输出端口中的目标输出端口,耦接于所述清洁剂输送管路;以及切换开关,耦接于所述清洁槽的所述出水端与所述分流器的所述液体输入端口之间;其中,所述自动清洁运作包含:控制所述切换开关导通所述清洁槽的所述出水端与所述分流器的所述液体输入端口,以使所述清洁槽中的清洁溶液流入所述分流器中;致动所述泵以将所述原料输送管路内的残余流体原料往前推送,使得所述残余流体原料通过所述输出接头排出至导流装置中;以及利用所述泵的运作在所述清洁剂输送管路中形成负压,以使所述分流器中的清洁溶液经由所述清洁剂输送管路及所述清洁管吸入所述双模流体接头中,再经由所述双模流体接头的所述原料管流入所述原料输送管路中。7.本说明书另提供一种流体原料出料机的实施例。所述流体原料出料机用来输出多个原料容器中储存的流体原料,并可进行自动消毒运作,所述流体原料出料机包含有:输出接头;双模流体接头,以可卸除方式连接于所述多个原料容器中的目标原料容器上,并具有原料管以及清洁管;原料输送管路,耦接于所述原料管与所述输出接头之间;清洁剂输送管路,耦接于所述清洁管;泵,耦接于所述原料输送管路与所述输出接头之间;清洁槽,设置成可容纳消毒溶液,且具有出水端;分流器,具有液体输入端口及多个液体输出端口,且所述多个液体输出端口中的目标输出端口,耦接于所述清洁剂输送管路;以及切换开关,耦接于所述清洁槽的所述出水端与所述分流器的所述液体输入端口之间;其中,所述自动消毒运作包含:控制所述切换开关导通所述清洁槽的所述出水端与所述分流器的所述液体输入端口,以使所述清洁槽中的消毒溶液流入所述分流器中;致动所述泵以将所述原料输送管路内的残余清洁溶液往前推送,使得所述残余清洁溶液通过所述输出接头排出至导流装置中;以及利用所述泵的运作在所述清洁剂输送管路中形成负压,以使所述分流器中的消毒溶液经由所述清洁剂输送管路及所述清洁管吸入所述双模流体接头中,再经由所述双模流体接头的所述原料管流入所述原料输送管路中。8.上述实施例的优点之一,是在利用流体原料出料机进行自动清洁和/或消毒程序之前,使用者不需要将双模流体接头的原料管从原先连接的管路拆离。9.上述实施例的另一优点,是在利用流体原料出料机进行自动清洁和/或消毒程序之前,使用者不需要将双模流体接头的清洁管从原先连接的管路拆离。10.上述实施例的另一优点,是在利用流体原料出料机进行自动清洁和/或消毒程序之前,使用者不需要将双模流体接头从原料容器上拆卸下来。11.上述实施例的另一优点,是等到流体原料出料机完成自动清洁和/或消毒程序后,使用者自然也不需要将双模流体接头的原料管重新连接到相应的管路,不需要将双模流体接头的清洁管重新连接到相应的管路,也不需要将双模流体接头重新连接到相应原料容器上。因此,不仅可有效节省许多人力时间、不易弄脏周围环境、更能有效避免接头刮伤甚至毁损的问题。12.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将配合以下的说明和附图进行更详细的解说。附图说明13.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幷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14.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流体原料出料机简化后的外观示意图。15.图2为图1中的流体原料出料机简化后的立体透视示意图。16.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双模流体接头与原料容器彼此分离时的简化后外观示意图。17.图4为图3中的双模流体接头与原料容器彼此连接时的简化后外观示意图。18.图5与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操作于工作模式下的双模流体接头在不同视角下的简化后外观示意图。19.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操作于工作模式下的双模流体接头的俯视示意图。20.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操作于工作模式下的双模流体接头的侧视示意图。21.图9为图8中的双模流体接头简化后的侧视示意图。22.图10为图7中的双模流体接头沿a-a’方向简化后的剖面示意图。23.图11至图1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双模流体接头在不同视角下的简化后结构分解示意图。24.图13至图1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双模流体接头在不同视角下的组装过程示意图。25.图19至图2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旋转部及弯板在不同视角下的组装后示意图。26.图2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旋转部及推杆于一第一视角下的组装后示意图。27.图2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操作于工作模式下的双模流体接头的后视示意图。28.图2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双模流体接头操作于工作模式下的内部液体流向的简化示意图。29.图2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操作于清洁模式下的双模流体接头的后视示意图。30.图25与图2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操作于清洁模式下的双模流体接头在不同视角下的简化后外观示意图。31.图2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操作于清洁模式下的双模流体接头的侧视示意图。32.图2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操作于清洁模式下的双模流体接头的俯视示意图。33.图2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双模流体接头操作于清洁模式下的内部液体流向的简化示意图。34.图30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双模流体接头操作于清洁模式下的内部液体流向的简化示意图。35.图31为图1中的流体原料出料机进行自动清洁程序时的简化后立体透视示意图。36.图32至图35为涉及自动清洁程序的部分元件于不同视角下的空间配置关系简化后的示意图。37.图36至图37为本发明的流体原料出料机采用的自动清洁方法的一实施例简化后的流程图。38.图38至图39为本发明的流体原料出料机采用的自动消毒方法的一实施例简化后的流程图。39.图40为本发明的流体原料出料机采用的管路恢复方法的一实施例简化后的流程图。40.符号说明:41.100流体原料出料机(fluidmaterialdispensingapparatus)42.101上部容置腔(upperchamber)43.102工作台(workingplatform)44.103下部容置腔(lowerchamber)45.105门板(door)46.107颈部容置腔(neckchamber)47.109控制面板(controlpanel)48.110输出接头(outletconnector)49.120目标容器(targetcontainer)50.130原料容器(materialcontainer)51.140出料逆止阀(outletcheckvalve)52.150双模流体接头(dual-modefluidconnector)53.152原料输送管路(materialtransmissionpipe)54.154清洁剂输送管路(detergenttransmissionpipe)55.160泵(pump)56.162连接器(connector)57.170清洁槽(cleaningsink)58.172消毒剂容器(detergentcontainer)59.174注水接头(waterinjectionconnector)60.178连通孔(connectionhole)61.180排水槽(drainagesink)62.182排水管(drainagepipe)63.190分流器(fluiddiverter)64.192切换开关(switch)65.194单向阀(checkvalve)66.242阻塞件(stopper)67.244突出部(protrudingportion)68.310中空连接件(hollowconnectingelement)69.322原料管(materialtube)70.324清洁管(cleaningtube)71.330头部(headportion)72.340尾部(rearportion)73.350弹簧(spring)74.360推杆(rod)75.370弯板(bendedplate)76.380可旋转部(rotatableelement)77.390插塞(plug)78.411腔体(chamber)79.412第一空间(firstspace)80.413第二空间(secondspace)81.415阻挡件(blockelement)82.416第一限位件(firstrestrictionelement)83.417第二限位件(secondrestrictionelement)84.431连接口(connectingopening)85.433第一卡钳件(firstclampelement)86.435第二卡钳件(secondclampelement)87.437第一凸块(firstprotrudingelement)88.439第二凸块(secondprotrudingelement)89.441穿孔(throughhole)90.443第一螺旋状轨道(firstspiraltrack)91.445第二螺旋状轨道(secondspiraltrack)92.447挡墙件(blockwallportion)93.449尾部限位件(rear-portionrestrictionelement)94.461杆头(rodhead)95.463密封部(sealingportion)96.465凸缘(outerflange)97.467凸缘(outerflange)98.469插槽(slot)99.471第一标记区(firstmarkedregion)100.473第二标记区(secondmarkedregion)101.481前侧开口(frontopening)102.482后侧开口(rearopening)103.483第一延伸部(firstelongatedportion)104.484第二延伸部(secondelongatedportion)105.485第一鳍状件(firstfin)106.486第二鳍状件(secondfin)107.487第一导引件(secondguidingelement)108.488第二导引件(firstguidingelement)109.489阻挡部(blockportion)110.581第一区域(firstarea)111.582第二区域(secondarea)112.781第一窗口(firstwindow)113.782第二窗口(secondwindow)114.890导流装置(diversiondevice)115.891流体入口(fluidinlet)116.893第一流体输出端(firstfluidoutlet)117.895第二流体输出端(secondfluidoutlet)118.3602~3614、3702~3716、3802~3814、3902~3916、4002~4014运作流程(operation)具体实施方式119.以下将配合相关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方法流程。120.请参考图1与图2。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流体原料出料机100简化后的立体透视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流体原料出料机100简化后的立体透视示意图。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可用来输出各种与饮料调制或食品调味有关的流体原料(fluidmaterial)。121.如图1及图2所示,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包含一上部容置腔101、一工作台102、一下部容置腔103、一门板105、一颈部容置腔107、一控制面板109、以及多个输出接头110。122.为了避免图面内容过于复杂,在图2中刻意将流体原料出料机100中的门板105及控制面板109省略,并将流体原料出料机100的外观轮廓以虚线表示,而要在后续说明中进一步说明的内部元件则用实线绘示。请注意,图1及图2中所绘示的流体原料出料机100的外观形状,只是为了方便说明所绘示的简化示意图,并非局限流体原料出料机100的实际外型。123.流体原料出料机100的上部容置腔101可连通颈部容置腔107,也可通过适当的连接通道连通下部容置腔103。相关的电线、信号线、连接器(connector)、原料输送管路(materialtransmissionpipe)、和清洁剂输送管路(detergenttransmissionpipe),可用各种合适的方式布设在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内部。124.如图1及图2所示,流体原料出料机100还包含多个泵160、一清洁槽170、一排水槽180、以及一个或多个分流器190。125.前述的多个泵160可分别通过各种合适的原料输送管路(例如,图2中所绘示的示例性原料输送管路152)与相关连接器(例如,图2中所绘示的示例性连接器162)连通至其他元件,并可用各种合适的空间配置方式设置在上部容置腔101和/或下部容置腔103内,而不受限于图2所绘示的空间配置方式。126.每个泵160设置成可对接收到的流体原料进行施压,以将流体原料往前推送。实作上,各泵160可用各种能够将流体往前推送的合适液体泵装置来实现,例如,蠕动式泵(peristalticpump)、隔膜泵(diaphragmpump)、旋转隔膜泵(rotarydiaphragmpump)、或是类似的装置等等。127.另外,还可在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内部设置多个稳流装置(未绘示于图面中)及多个流量计(未绘示于图面中),并将这些稳流装置及流量计分别通过各种合适的原料输送管路与连接器连通至其他元件,并可用各种合适的空间配置方式设置在上部容置腔101、下部容置腔103、和/或颈部容置腔107内。128.前述的多个输出接头110可分别通过各种合适的原料输送管路与连接器连通至其他元件,并可用各种合适的空间配置方式设置在颈部容置腔107内,而不受限于图2所绘示的空间配置方式。129.前述的多个输出接头110可用各种合适的可卸除方式设置在一连接盘(未绘示于图面中)上,且该连接盘可用各种合适的可卸除方式设置在颈部容置腔107的下方。个别输出接头110的输出端及连接盘可暴露在颈部容置腔107外,以方便使用者进行相关的清洁程序。130.如图2所示,流体原料出料机100的下部容置腔103内可用于放置多个原料容器130。不同的原料容器130可用来储存不同的流体原料。每个原料容器130上皆设有作为输出接头的一出料逆止阀140。换言之,流体原料出料机100中会使用多个双模流体接头150。131.例如,前述的流体原料可以是水、气泡水(sparklingwater)、红茶(blacktea)、绿茶(greentea)、豆浆(soymilks)、牛奶(milk)、以奶类为基底的液体(milk-basedliquids)、咖啡(coffee)、坚果浆(nutpulps)、各种浓缩果汁(fruit-basedconcentrates)、各种浓缩蔬菜汁(vegetable-basedconcentrates)等常见的饮料基底原料。132.又例如,前述的流体原料可以是龙舌兰糖浆(agavesyrup)、牛奶焦糖浆(dulcedeleche)、果糖(fructose)、糖浆(goldensyrup)、柠檬糖浆(lemonadesyrups)、麦芽糖浆(maltosesyrup)、枫糖浆(maplesyrup)、食用糖蜜(molasses)、杏仁糖浆(orgeat)、和/或棕榈糖浆(palmsyrup)等各种糖浆。133.又例如,前述的流体原料可以是啤酒(beer)、鸡尾酒(cocktails)、和/或清酒(sake)等各种含酒精饮料(alcoholicbeverages)。134.又例如,前述的流体原料可以是苹果调味酱(applesauce)、酸辣酱(chutneys)、蔓越莓调味酱(cranberrysauce)、沙拉用调味汁(saladdressings)、水果淋酱(fruitcoulis)、番茄酱(ketchup、tomatosauce)、蛋黄酱(mayonnaise)、调味用肉汁(meatgravies)、味噌酱(misosauce)、鹰嘴豆酱(hummus)、义大利面调味酱(pastasauce)、辣腌菜调味酱(piccalilli)、酱油(soyasauce)、香料酱(spicessauce)、辣酱(spicysauce)、和/或姜酱(gingerjam)等各种调味酱(varioussauces)或流体调味品(fluidcondiments)。135.又例如,前述的流体原料可以是含果肉纤维的果汁(fruitjuicescontainingfruitfibers)、含小颗粒(例如,珍珠或粉圆)的茶类液体、蜂蜜(honey)、食用油(cookingoils)、醋(vinegar)、果酱(jams)、带碎果皮的果酱(marmalade)、压制水果酱(pressedfruitpaste)、啤酒醋(beervinegar)、鲜奶油(buttercream)、炼乳(condensedmilk)、和/或乳脂(cream)等各种流体原料。136.由前述说明可知,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可输出的流体原料,有可能是粘滞系数(viscosity)比水更高的流体,也可能是粘滞系数比水低的流体。137.实作上,亦可将全部或部分的原料容器130放置在上部容置腔101中,而不受限于图2所绘示的空间配置方式。138.在图2的实施例中,清洁槽170内设置有一消毒剂容器172,且清洁槽170还耦接于一注水接头174。消毒剂容器172可以固设在清洁槽170内,也可以用可卸除方式连接于清洁槽170内。排水槽180连接一排水管182。分流器190具有一液体输入端口及多个液体输出端口。分流器190的液体输入端口与清洁槽170的一出水端之间,耦接有一切换开关192。139.另外,在图2的实施例中,流体原料出料机100还包含有多个单向阀194,分别耦接于分流器190的多个液体输出端口。每个单向阀194耦接于分流器190的其中一个液体输出端口以及一相应的清洁剂输送管路154之间,用于避免清洁剂输送管路154内的流体逆流至分流器190中。140.前述的多个双模流体接头150可分别用可卸除方式连接于不同原料容器130上的出料逆止阀140。此外,每个双模流体接头150可通过各种合适的方式(例如,一原料输送管路152、一连接器162、以及其他相关的管路的组合)连通至一相应的泵160或是稳流装置,也可通过各种合适的方式(例如,一清洁剂输送管路154、一单向阀194、分流器190、切换开关192的组合)连通至一相应的清洁溶液来源(例如,前述的清洁槽170)。141.在流体原料出料机100中,可设置各种合适的原料输送装置(例如,原料输送管路152、连接器162、以及相关的泵160、稳流装置、和/或流量计的组合),以将个别原料容器130内的流体原料经由相应双模流体接头150输送到相应输出接头110的出口端。另外,也可在流体原料出料机100中设置各种合适的清洁剂输送装置(例如,前述的清洁槽170、分流器190、清洁剂输送管路154、原料输送管路152、以及相应泵160的组合),以将清洁溶液(cleaningsolution)和/或消毒溶液(disinfectantsolution)输送到个别的双模流体接头150中。142.实作上,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内部还可设置各种合适的冷藏设备,以延长下部容置腔103中的原料容器130内的各种流体原料的保存时间。另外,当门板105保持闭合状态时,可隔绝下部容置腔103与外界环境,有利于维持下部容置腔103内的低温状态,并可避免昆虫或小动物等异物侵入下部容置腔103。143.为了避免图面内容过于复杂,在图2中并未绘示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内部的稳流装置、流量计、控制电路、电线、信号线、冷藏设备、电力供应装置、部分原料输送管路、部分清洁剂输送管路、用来支撑或固定前述元件的相关零件与框架等其他结构与装置。144.在流体原料出料机100是用来作为一自动饮料调制机(automatedbeveragepreparationapparatus)的实施例中,使用者可将一目标容器120放置在工作台102上的预定位置(例如,前述的多个输出接头110下方),并在控制面板109上进行操作,以设定想要的现做饮料的一项或多项制作参数,例如,饮料品项(beverageitem)、杯子尺寸(cupsize)、饮料量(beveragevolume)、甜度(sugarlevel)、冰块量(icelevel)、和/或杯数(quantity)等等。145.接着,流体原料出料机100便会依据使用者设定的参数,自动利用一个或多个泵160抽取某些原料容器130中的流体原料,并将抽取出来的流体原料通过各自的传输管道朝相应的输出接头110传送。在个别泵的持续作动下,输出接头110中的流体原料会通过相应的输出接头110输出至目标容器120中。146.不同的流体原料依特定的比例在目标容器120中混合在一起或经过简单搅拌后,便能形成各种口味的现做饮料。实作上,还可将目标容器120设计成支援或具有搅拌功能,以提升混合流体原料的速度及均匀度。147.在流体原料出料机100是用来作为一调味酱出料机(saucedispensingapparatus)的实施例中,使用者可将目标容器120或其他器皿放置在工作台102上的预定位置(例如,前述的多个输出接头110下方),并在控制面板109上进行操作,以设定要输出的调味酱的种类及输出量。148.同样地,流体原料出料机100会依据使用者设定的参数,自动利用一个或多个泵160抽取某些原料容器130中的流体原料,并将抽取出来的流体原料通过各自的传输管道朝相应的输出接头110传送。在个别泵的持续作动下,流体原料出料机100便可通过相应的输出接头110输出特定数量的一或多种调味酱至目标容器120或其他器皿中。149.请注意,图2中所绘示的输出接头110、原料容器130、双模流体接头150、原料输送管路152、清洁剂输送管路154、泵160、以及分流器190的数量,只是一示例性实施例,而非局限本发明的实际实施方式。150.请参考图3与图4。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双模流体接头150与原料容器130彼此分离时的简化后外观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双模流体接头150与原料容器130彼此连接时的简化后外观示意图。151.如图3所示,原料容器130上的出料逆止阀140包含有一阻塞件242,以及从出料逆止阀140的外表面向外凸起的一突出部244。双模流体接头150包含一中空连接件310、一原料管322、一清洁管324、一头部330、一可旋转部380、以及一插塞390。152.出料逆止阀140的阻塞件242可用各种合适的球体、塞子、或是块状物来实现。突出部244则可用一单一的环状件来实现,也可以用多个分离的突起结构来实现。出料逆止阀140内部通常设有一弹簧(未绘示于图3与图4中),可对阻塞件242施加压力以将阻塞件242往外推。153.在出料逆止阀140尚未连接双模流体接头150之前,前述弹簧对阻塞件242施加的压力会致使阻塞件242堵住出料逆止阀140的出口端,使得出料逆止阀140的出口端维持在闭合状态(closestatus),以避免原料容器130内的流体原料外泄。154.在双模流体接头150中,原料管322及清洁管324皆位于中空连接件310上,而头部330则位于中空连接件310的一端,并包含一连接口431、一第一卡钳件433、以及一第二卡钳件435。155.如图3与图4所示,第一卡钳件433及第二卡钳件435分别连接于头部330的相对两侧。当连接口431以可卸除方式连接于出料逆止阀140时,第一卡钳件433及第二卡钳件435会卡在出料逆止阀140的突出部244上,以藉此提升双模流体接头150与出料逆止阀140之间的连接稳固性。156.双模流体接头150具有两种操作模式,分别是工作模式(servemode)以及清洁模式(cleanmode),而且使用者(例如,清洁人员或流体原料出料机100的操作人员)可轻易地将双模流体接头150在工作模式及清洁模式之间进行切换。157.在一实施例中,当双模流体接头150操作在工作模式时,双模流体接头150会操控出料逆止阀140的阻塞件242,使得出料逆止阀140的出口端维持在开启状态(openstatus)。同时,双模流体接头150还会隔绝(isolate)或阻断(block)头部330与清洁管324之间的传输通道。因此,在工作模式下,原料容器130中的流体原料得以经由出料逆止阀140流入双模流体接头150中,但双模流体接头150接收到的流体原料,只会经由中空连接件310流入原料管322以及连接于原料管322的原料输送管路152中,而无法经由中空连接件310流入清洁管324中。158.另一方面,当双模流体接头150操作在清洁模式时,双模流体接头150会停止操控出料逆止阀140的阻塞件242,使得出料逆止阀140的出口端恢复(resume)成闭合状态。因此,原料容器130中的流体原料不会经由出料逆止阀140流入双模流体接头150中。同时,双模流体接头150也会恢复头部330与清洁管324之间的传输通道。在清洁模式下,双模流体接头150可通过清洁管324以及连接于清洁管324的清洁剂输送管路154接收清洁溶液,且清洁溶液不仅可流入双模流体接头150的内部空间,还可经由中空连接件310流入原料管322以及连接于原料管322的原料输送管路152中。159.请注意,当双模流体接头150操作在清洁模式时,由于出料逆止阀140的出口端是闭合状态,所以双模流体接头150接收到的清洁溶液并不会经由出料逆止阀140流入原料容器130中。换言之,即使是在双模流体接头150仍然连接于出料逆止阀140的情况下,将双模流体接头150切换到清洁模式,也能有效防止清洁溶液流入原料容器130中而污染流体原料的情况发生。因此,使用者要将双模流体接头150切换到清洁模式之前,并不需要将双模流体接头150从原料容器130的出料逆止阀140上拆卸下来。160.以下将搭配图5至图22来进一步说明双模流体接头150中的个别元件的结构与功能,并说明如何将双模流体接头150设置成操作在工作模式。161.图5与图6为操作于工作模式下的双模流体接头150在不同视角下的简化后外观示意图。图7为操作于工作模式下的双模流体接头150的俯视示意图。图8为操作于工作模式下的双模流体接头150的侧视示意图。图9为图8中的双模流体接头150简化后的侧视示意图。图10为图7中的双模流体接头150沿a-a’方向简化后的剖面示意图。图11至图12为双模流体接头150在不同视角下的简化后结构分解示意图。图13至图18为双模流体接头150在不同视角下的组装过程示意图。162.如图5至图18所示,双模流体接头150还包含有一尾部340、一弹簧350、一推杆360、以及一弯板370。为了简化图面,在前述的图9及图10中省略了双模流体接头150中的推杆360、弯板370、以及可旋转部380。163.图19至图2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旋转部380及弯板370在不同视角下的组装后示意图。图2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旋转部380及推杆360于一第一视角下的组装后示意图。图2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操作于工作模式下的双模流体接头150的后视示意图。为了简化图面,在前述的图19及图20中省略了可旋转部380及弯板370以外的其他元件,并且在前述的图21中省略了可旋转部380及推杆360以外的其他元件。164.在本实施例中,中空连接件310包含有一腔体411、一阻挡件415、一第一限位件416、以及一第二限位件417。如图10所示,腔体411是位于中空连接件310内部、且贯穿中空连接件310的中空部分。阻挡件415是位于腔体411内壁上的凸起结构,且阻挡件415可将腔体411的内部空间区分成一第一空间412及一第二空间413。165.另外,图10亦清楚显示,位于中空连接件310上的原料管322及清洁管324都会连通腔体411。在本实施例中,原料管322会连通腔体411内的第一空间412,而清洁管324则会连通腔体411内的第二空间413。166.前述的阻挡件415本身并不会隔绝或阻断第一空间412及第二空间413之间的传输通道。因此,当第一空间412及第二空间413之间的传输通道没有被其他物件隔绝或阻断时,则第一空间412及第二空间413可以彼此连通,且此时第一空间412与清洁管324也可经由第二空间413彼此连通。实作上,阻挡件415可用一单一的环状件来实现,也可以用多个分离的突状构造来实现。167.如图5至图7所示,第一限位件416及一第二限位件417分别从中空连接件310的外表面向外延伸,且分别位于清洁管324的相对两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416及第二限位件417也同时扮演位于清洁管324两侧的加强肋(reinforcedrib)的角色,可提升清洁管324的结构强度、降低清洁管324受损的可能性。同样地,原料管322的两侧也设置有与第一限位件416及第二限位件417类似构造的加强肋,用以提升原料管322的结构强度、降低原料管322受损的可能性。168.头部330还包含有一第一凸块437、以及一第二凸块439。如图5至图7所示,第一凸块437及第二凸块439分别从头部330的外表面向外延伸,其中,第一凸块437的位置靠近第一卡钳件433的尾部,而第二凸块439的位置则靠近第二卡钳件435的尾部。在正常情况下,第一凸块437并不会碰触到第一卡钳件433,第二凸块439也不会碰触到第二卡钳件435。169.当使用者要将双模流体接头150连接到原料容器130上的出料逆止阀140时,使用者可按压第一卡钳件433的尾部以及第二卡钳件435的尾部,以将第一卡钳件433及第二卡钳件435两者的前端略为撑开,并将双模流体接头150的头部330与出料逆止阀140进行套接。在本实施例中,头部330的连接口431的口径大于出料逆止阀140的出口端的口径,所以将头部330与出料逆止阀140进行套接时,出料逆止阀140会插入连接口431中。当出料逆止阀140插入连接口431中达一适当距离时,第一卡钳件433及第二卡钳件435便会对准出料逆止阀140上的突出部244。此时,使用者可停止按压第一卡钳件433的尾部以及第二卡钳件435的尾部,使得第一卡钳件433及第二卡钳件435卡在出料逆止阀140的突出部244上,以藉此提升双模流体接头150与出料逆止阀140之间的连接稳固性。170.前述第一凸块437与第二凸块439可用来限制第一卡钳件433及第二卡钳件435两者的尾部的形变程度,以避免使用者过度按压第一卡钳件433及第二卡钳件435两者尾部。如此一来,便能降低第一卡钳件433及第二卡钳件435发生弹性疲乏或受损的可能性。171.如图9至图12所示,尾部340位于中空连接件310的另一端。在本实施例中,尾部340包含有一穿孔441、一第一螺旋状轨道443、一第二螺旋状轨道445、一挡墙件447、以及一个或多个尾部限位件449。第一螺旋状轨道443与第二螺旋状轨道445设置在尾部340的外表面上,且挡墙件447位于第一螺旋状轨道443的末段的一侧。实作上,挡墙件447可用从第一螺旋状轨道443的末段的侧边向上突起的结构来实现。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尾部340具有两个尾部限位件449,分别是用从尾部340的末端向后延伸的两个突起结构来实现。实作上,也可将两个尾部限位件449用单一的突起结构来实现。换言之,尾部340也可以只具有一个尾部限位件449。172.推杆360包含有一杆头461、一密封部463、一凸缘465、一凸缘467、以及一插槽469。如图11至图18所示,杆头461位于推杆360的前端,而密封部463则由推杆360的外表面向外突出。实作上,密封部463可用一环状的突起结构实现,并可利用略为具有弹性的材质来制作推杆360、或是制作密封部463的部分,以提升密封部463与其他物件靠紧时的密合性。173.凸缘465及凸缘467位于推杆360的尾部附近,且分别朝相反的方向向外延伸。插槽469可用凸缘465与凸缘467之间的间隙或沟槽结构(groovedstructure)来实现。在本实施例中,插槽469的形状可与插塞390的形状相配合,以使得插塞390能够插入插槽469中。174.弹簧350位于尾部340的穿孔441旁。如图13至图15所示,推杆360可经由尾部340的穿孔441插入中空连接件310的腔体411中。在某些实施例中,当推杆360插入腔体411后,弹簧350会位于尾部340与推杆360的凸缘465及凸缘467之间。在此情况下,当推杆360继续往头部330的方向前进到一定距离后,凸缘465与凸缘467会接触并压缩弹簧350。175.弯板370包含有一第一标记区471以及一第二标记区473,其中,第一标记区471及第二标记区473是分别位于弯板370外表面的不同位置的局部区域。在本实施例中,从弯板370的前侧(frontview)或后侧(rearview)来看,弯板370呈现c字型形状。当弯板370套接到尾部340上时,弯板370的两侧会抵住尾部340上的尾部限位件449的外侧,以避免弯板370转动。如图5、图8、及图11至图18所示,弯板370的位置介于可旋转部380与尾部340之间。176.实作上,可在第一标记区471及第二标记区473上分别设置不同的指示颜色(indicationcolor)、不同的指示图像(image)、不同的指示文字(indicationtext)、和/或不同的指示符号(indicationsymbol),以用来指示双模流体接头150的不同操作模式。例如,可在第一标记区471中填上代表工作模式的一第一颜色(例如,蓝色、绿色、紫色等),并可在第二标记区473中填上代表清洁模式的一第二颜色(例如,黄色、橘色、红色等)。请注意,前述的颜色组合只是部分实施例,并非局限本发明的实际实施方式。177.又例如,可在第一标记区471中设置代表工作模式的一第一图形,并可在第二标记区473中设置代表清洁模式的一第二图形。178.又例如,可在第一标记区471中设置代表工作模式的一第一文字或字母,并可在第二标记区473中设置代表清洁模式的一第二文字或字母。179.可旋转部380包含有一前侧开口481、一后侧开口482、一第一延伸部483、一第二延伸部484、一第一鳍状件485、一第二鳍状件486、一第一导引件487、一第二导引件488、一阻挡部489、一第一区域581、一第二区域582、一第一窗口781、以及一第二窗口782。180.如图5至图8、及图11至图12所示,当可旋转部380套接到尾部340上时,可旋转部380会位于在尾部340外侧、覆罩在尾部340上、且会触及(engage)推杆360。可旋转部380的前侧开口481可罩住尾部340的局部或全部,而后侧开口482可供插塞390穿入。181.当可旋转部380套接到尾部340之后,使用者可以尾部340(或推杆360)为一旋转轴,顺时针旋动可旋转部380、或是逆时针旋转可旋转部380。182.如图5至图8、及图11至图20所示,当可旋转部380套接到尾部340上时,弯板370的位置会介于可旋转部380的内表面与尾部340外表面之间。183.第一延伸部483及第二延伸部484分别从前侧开口481的边缘朝头部330的方向延伸。第一延伸部483要有足够的长度,以使得前述的第一限位件416在可旋转部380旋转到某个角度时能够挡住第一延伸部483的侧边。第二延伸部484要有足够的长度,以使得前述的第二限位件417在可旋转部380旋转到某个角度时能够挡住第二延伸部484的侧边。实作上,可以将第一延伸部483及第二延伸部484的长度及形状设计成能够实现上述功能的其他各种方式,而不局限于图5、图8、图19、及图20中所绘示的实施例。184.第一鳍状件485及第二鳍状件486分别位于可旋转部380的外表面上的相对两侧,可让使用者更便于旋转可旋转部380。第一鳍状件485及第二鳍状件486的作用是增加使用者旋转可旋转部380时的杠杆效果。实作上,可将第一鳍状件485及第二鳍状件486的位置、形状、及大小设计成能辅助使用者旋转可旋转部380的其他各种方式,而不受限于图5、图7、及图11至图22所绘示的实施例。185.第一导引件487及第二导引件488分别位于可旋转部380的内表上的不同位置。实作上,第一导引件487可用形状能够与前述的第一螺旋状轨道443配合的各种突起结构来实现,而第二导引件488则可用形状能够与前述的第二螺旋状轨道445配合的各种突起结构来实现。如图11至图2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引件487及第二导引件488分别位于可旋转部380的内表面上的相对两侧。186.如前所述,当可旋转部380套接到尾部340之后,使用者可以尾部340(或推杆360)为旋转轴转动可旋转部380。在此情况下,第一导引件487会触及第一螺旋状轨道443并可沿着第一螺旋状轨道443移动,而第二导引件488则会触及第二螺旋状轨道445并可沿着第二螺旋状轨道445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螺旋状轨道443及第二螺旋状轨道445都呈螺旋状,所以在第一导引件487、第二导引件488、第一螺旋状轨道443、以及第二螺旋状轨道445的配合下,当可旋转部380被使用者转动时,可旋转部380会边旋转边向前移动、或是边旋转边向后移动。187.阻挡部489位于可旋转部380的内侧,且当可旋转部380套接到尾部340上时,阻挡部489可触及推杆360的凸缘465及凸缘467,并可避免凸缘465及凸缘467穿出可旋转部380的后侧开口48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1所示,当可旋转部380与推杆360组装在一起时,位于推杆360尾部附近的凸缘465及凸缘467会被可旋转部380的阻挡部489挡住,因此可避免推杆360经由后侧开口482处脱出可旋转部380。188.阻挡部489也会带动凸缘465及凸缘467一起转动。因此,当可旋转部380被使用者转动时,可旋转部380不仅会因为前述第一导引件487、第二导引件488、第一螺旋状轨道443、以及第二螺旋状轨道445的配合,而边旋转边向前移动、或是边旋转边向后移动,还会带动推杆360一起旋转并一起向前或向后移动。189.另外,如图18所示,在组装双模流体接头150时,可将插塞390从可旋转部380的后侧开口482穿入,并插入位于推杆360的凸缘465及凸缘467之间的插槽469中。在此情况下,插塞390会将凸缘465及凸缘467略为往两侧挤压,使得凸缘465及凸缘467更加抵紧阻挡部489。因此,插入插槽469中的插塞390不仅可以避免凸缘465及凸缘467脱离阻挡部489,还可进一步增加可旋转部380及推杆360之间的连接稳固性。190.在某些实施例中,当可旋转部380套接到尾部340之后,弹簧350会位于尾部340与可旋转部380内侧的阻挡部489之间。在此情况下,当可旋转部380往头部330的方向前进一定距离后,阻挡部489会接触并压缩弹簧350。191.第一区域581及第二区域582分别位于可旋转部380的外表面上的相对两侧。实作上,可在第一区域581及第二区域582上分别设置不同的指示文字、不同的指示符号、不同的指示图像、和/或不同的指示颜色,以用来指示双模流体接头150的不同操作模式。19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区域581及第二区域582分别位于可旋转部380的外表面上的相对两侧,第一区域581上设置有可用来代表工作模式的指示文字“on”及“serve”,而第二区域582上则设置有可用来代表清洁模式的指示文字“off”及“clean”。当可旋转部380旋转成第一区域581朝上的方式时,代表双模流体接头150此时被切换成工作模式,而当可旋转部380旋转成第二区域582朝上的方式时,代表双模流体接头150此时被切换成清洁模式。请注意,前述的文字组合只是部分实施例,并非局限本发明的实际实施方式。193.例如,可在第一区域581中设置代表工作模式的一第一符号(或一第一组符号),并可在第二区域582中设置代表清洁模式的一第二符号(或一第二组符号)。194.又例如,可在第一区域581的局部或全部区域填入代表工作模式的一第一颜色(例如,蓝色、绿色、紫色等),并可在第二区域582的局部或全部区域填入代表清洁模式的一第二颜色(例如,黄色、橘色、红色等)。195.第一窗口781及第二窗口782分别位于可旋转部380上的不同部位。实作上,第一窗口781及第二窗口782皆可用适当形状及大小的开口(opening)或缺口(notch)来实现。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窗口781及第二窗口782是用分别位于靠近第一鳍状件485的左右两侧位置的开口来实现,如图8与图21所示。196.如前所述,当双模流体接头150组装完成时,弯板370的位置会介于可旋转部380的内表面与尾部340外表面之间。因此,弯板370外表面上的部分区域,会从第一窗口781和/或第二窗口782暴露出来,使得使用者得以通过第一窗口781和/或第二窗口782,看到弯板370外表面上的部分区域。197.另外,当可旋转部380转动的方向与转动角度不同时,第一窗口781和/或第二窗口782会暴露出弯板370外表面上的不同区域。198.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当使用者将可旋转部380旋转成第一窗口781朝上的方式时,弯板370的第一标记区471会从第一窗口781暴露出来,而当使用者将可旋转部380旋转成第二窗口782朝上的方式时,弯板370的第二标记区473会从第二窗口782暴露出来。199.由前述说明可知,当双模流体接头150组装完成时,弹簧350会位于尾部340与推杆360的凸缘465及凸缘467之间,推杆360会卡在可旋转部380上,弯板370会位于在尾部340与可旋转部380之间,可旋转部380会覆罩在尾部340及弯板370上,插塞390会插入推杆360的插槽469并卡在可旋转部380的后侧开口482上。200.另外,可旋转部380的第一窗口781和/或第二窗口782会暴露出弯板370外表面上的部分区域。再者,当可旋转部380被使用者转动时,可旋转部380会带动推杆360一起旋转并一起向前或向后移动。201.前述的中空连接件310、原料管322、清洁管324、头部330、以及尾部340,共同构成了双模流体接头150的一接头主体(connectormainbody)。实作上,可将中空连接件310、原料管322、清洁管324、头部330、以及尾部340,以一体成形方式制造,以强化双模流体接头150的接头主体的结构刚性。202.如前所述,双模流体接头150具有两种操作模式,分别是工作模式以及清洁模式,使用者(例如,清洁人员或流体原料出料机100的操作人员)可利用转动可旋转部380的方式,来轻易地将双模流体接头150在工作模式及清洁模式之间进行切换。203.当使用者要将双模流体接头150设置成工作模式时,使用者可将可旋转部380朝一第一预定方向(例如,顺时针方向)旋转。在此情况下,可旋转部380会边旋转边前进,并带动推杆360一起前进,使得推杆360上的密封部463抵住腔体411中的阻挡件415,并致使杆头461将出料逆止阀140上的阻塞件242往内推。如前所述,在推杆360或可旋转部380往头部330的方向前进的过程中,推杆360上的凸缘465与凸缘467、或是可旋转部380内侧的阻挡部489会压缩弹簧350。204.在本实施例中,当可旋转部380旋转成第一区域581朝上的方式时,推杆360会因可旋转部380的带动而前进一段预定距离,以确保清洁管324与腔体411中的第一空间412会被密封部463及阻挡件415隔绝开来而无法彼此连通,并确保推杆360的杆头461将阻塞件242往内推移足够的距离,使得出料逆止阀140的出口端形成开启状态。205.请参考图23,其所绘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双模流体接头150操作于工作模式下的内部液体流向的简化示意图。在图23中,虚线用来示意流体原料在双模流体接头150中的可能流向。206.如图23所示,当双模流体接头150操作于工作模式时,原料容器130中的流体原料得以经由出料逆止阀140流入中空连接件310的第一空间412中,但会因为推杆360上的密封部463的阻挡而无法流入中空连接件310的第二空间413中。因此,双模流体接头150接收到的流体原料,只会经由中空连接件310流入原料管322以及连接于原料管322的原料输送管路152中,而无法经由中空连接件310流入腔体411中的第二空间413、清洁管324、以及连接于清洁管324的清洁剂输送管路154中。207.此时,即使清洁管324以及清洁剂输送管路154中有残余的清洁溶液存在,那些残余的清洁溶液也不会污染到中空连接件310的第一空间412内的流体原料,因此,也不会影响到原料管322所输出的流体原料。208.另外,如前所述,尾部340上的第一螺旋状轨道443的末段设有挡墙件447。当可旋转部380带动推杆360前进使得密封部463抵住阻挡件415时,可旋转部380上的第一导引件487会进入第一螺旋状轨道443的末段,而使得挡墙件447卡住第一导引件487。实作上,可将第一螺旋状轨道443的末段设计成直线状轨道。在此情况下,位于第一螺旋状轨道443的末段的挡墙件447,则会呈现平面状。由于挡墙件447发挥阻挡第一导引件487的作用,所以此时弹簧350的弹性恢复力无法将推杆360往后推。因此,挡墙件447的设置可有效避免推杆360上的密封部463受到流体原料的冲击而离开阻挡件415。如此一来,便可确保在双模流体接头150操作于工作模式时,腔体411中的第一空间412及第二空间413能够保持隔绝状态,以避免流体原料误流到清洁管324中。209.另一方面,当使用者将可旋转部380朝前述的第一预定方向旋转到某个程度时,可旋转部380的第一延伸部483会触及中空连接件310上的第一限位件416,以阻止可旋转部380继续朝第一预定方向旋转下去。这样的设计可避免可旋转部380被使用者过度旋转,而导致推杆360过度往前移动的情况发生。210.倘若推杆360过度往前移动,可能导致推杆360上的密封部463卡在阻挡件415所形成的开口中,甚至穿过阻挡件415所形成的开口。一旦推杆360上的密封部463卡在阻挡件415所形成的开口中、或是穿过阻挡件415所形成的开口,可能会导致双模流体接头150故障、或是损坏密封部463。211.因此,藉由前述第一延伸部483与第一限位件416的搭配,可有效限制可旋转部380的旋转角度,进而限制推杆360的前进距离,如此一来,便能避免使用者过度旋转可旋转部380的不当操作情况发生,所以能降低双模流体接头150故障、或是密封部463损毁的可能性。212.与传统的机器类似,流体原料出料机100也需要在适当的时间点进行清洁、消毒、和/或杀菌程序,以避免流体原料出料机100的零件、管路、和/或接头滋生细菌或产生毒素。213.如前所述,在清洁传统制作饮料的机器时,清洁人员必须先以手工方式从不同的原料容器上将多个接头逐一拆卸下来,然后以手工方式或其他的辅助设备清洁相关零件、多个管路、以及多个接头。等到清洁完毕后,清洁人员必须以手工方式将多个接头逐一连接到相应的原料容器与管路之间。前述以手工方式逐一拆卸多个接头,最后再将多个接头逐一连接回去的方式,得耗费许多人力时间、容易在接头拆卸过程弄脏周围环境、还经常导致接头刮伤甚至毁损的问题。214.为了避免前述的问题,双模流体接头150的设计能让使用者在对双模流体接头150以及流体原料出料机100进行清洁、消毒、和/或杀菌程序,不需要先将双模流体接头150从原料容器130的出料逆止阀140上拆卸下来。215.以下搭配图24至图30来进一步描述将双模流体接头150设置成清洁模式的操作方式。图2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操作于清洁模式下的双模流体接头150的后视示意图。图25与图2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操作于清洁模式下的双模流体接头150在不同视角下的简化后外观示意图。图2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操作于清洁模式下的双模流体接头150的侧视示意图。图2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操作于清洁模式下的双模流体接头150的俯视示意图。216.如图24所示,当使用者要将双模流体接头150设置成清洁模式时,使用者可将可旋转部380朝一第二预定方向(例如,逆时针方向)旋转。在此情况下,可旋转部380会边旋转边后退,并带动推杆360一起后退,使得推杆360的杆头461离开出料逆止阀140上的阻塞件242,并致使推杆360上的密封部463离开腔体411中的阻挡件415。217.在杆头461离开阻塞件242之后,出料逆止阀140内的弹簧(未绘示)会将阻塞件242复位,使得出料逆止阀140的出口端恢复成闭合状态。另外,在密封部463离开阻挡件415一段预定距离之后,腔体411中的第一空间412及清洁管324便能经由第二空间413彼此连通。218.如图25至图28所示,当可旋转部380旋转成第二区域582朝上的方式时,推杆360会因可旋转部380的带动而后退一段预定距离,以确保推杆360的杆头461离开阻塞件242,并确保密封部463与阻挡件415之间拉开足够的距离,以使得清洁溶液、杀菌剂、消毒溶液、水等液体能够在腔体411中的第一空间412及第二空间413之间顺利流动。219.请参考图29与图30。图2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双模流体接头150操作于清洁模式下的内部液体流向的简化示意图。图30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双模流体接头150操作于清洁模式下的内部液体流向的简化示意图。为了简化图面,在图29与图30中省略了双模流体接头150中的推杆360、弯板370、以及可旋转部380。在图29与图30中,虚线用来示意清洁溶液、杀菌剂、消毒溶液、水等液体在双模流体接头150中的可能流向。220.在图29的实施例中,当双模流体接头150操作于清洁模式时,清洁溶液、杀菌剂、消毒溶液、水等液体得以经由清洁管324流入中空连接件310的第二空间413中。流入第二空间413中的清洁溶液、杀菌剂、消毒溶液、水等液体,可经由阻挡件415所形成的开口流入第一空间412中,接着再经由第一空间412流入原料管322以及连接于原料管322的原料输送管路152中。221.在图30的实施例中,当双模流体接头150操作于清洁模式时,清洁溶液、杀菌剂、消毒溶液、水等液体得以经由原料管322流入中空连接件310的第一空间412中。流入第一空间412中的清洁溶液、杀菌剂、消毒溶液、水等液体,可经由阻挡件415所形成的开口流入第二空间413中,接着再经由第二空间413流入清洁管324以及连接于清洁管324的清洁剂输送管路154中。222.换言之,在图29的实施例以及图30的实施例中,当双模流体接头150切换成清洁模式时,便可让原料管322、原料输送管路152、清洁管324、清洁剂输送管路154、以及双模流体接头150共同形成一清洁回路。223.在此情况下,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可利用内部的相关元件,将清洁溶液、杀菌剂、消毒溶液、水等液体,在前述的清洁回路中进行输送及循环,以对双模流体接头150以及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内部的相关管路、零件、及接头实施清洁、消毒、和/或杀菌的程序。等到前述的清洁、消毒、和/或杀菌程序完成后,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可利用合适的管路排出相关的废弃液体。如此一来,便可实现对于双模流体接头150以及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内部的相关管路、零件、及接头的自动清洁程序、自动消毒程序、和/或自动杀菌程序。224.实作上,将清洁溶液、杀菌剂、消毒溶液、水等液体在前述的清洁回路中进行输送及循环的运作,可单纯依照图29中的液体流动方向来进行、可单纯依照图30中的液体流动方向来进行、可先后依照图29及图30中的液体流动方向来进行、也可交替依照图29及图30中的液体流动方向来进行。流体原料出料机100进行自动清洁程序、自动消毒程序、和/或自动杀菌程序的详细运作方式,将在后面的段落中进一步详细说明。225.倘若将双模流体接头150换成传统的单向接头,流体原料出料机100便难以进行前述的自动清洁程序、自动消毒程序、以及自动杀菌程序。很明显地,前述双模流体接头150的设置,非常有助于实现让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具备自动清洁、自动消毒、和/或自动杀菌的功能。226.请注意,在前述的整个清洁、消毒、和/或杀菌的过程中,使用者不需要将双模流体接头150的原料管322从原先连接的管路拆离,不需要将双模流体接头150的清洁管324从原先连接的管路拆离,也不需要将双模流体接头150从原料容器130的出料逆止阀140上拆卸下来。227.因此,等到清洁、消毒、和/或杀菌程序完成后,使用者自然也不需要将双模流体接头150的原料管322重新连接到相应的管路,不需要将双模流体接头150的清洁管324重新连接到相应的管路,也不需要将双模流体接头150重新连接到相应原料容器130的出料逆止阀140上。228.由前述说明可知,这样的机制不仅能够大幅减轻使用者的负担,还能避免弄脏周围环境以及降低双模流体接头150刮伤甚至毁损的可能性。229.如前所述,第一区域581上设置有可用来代表工作模式的指示文字(例如,“on”及“serve”)、指示符号、指示图像、和/或指示颜色(例如,蓝色、绿色、紫色等),而第二区域582上则设置有可用来代表清洁模式的指示文字(例如,“off”及“clean”)、指示符号、指示图像、和/或指示颜色(例如,黄色、橘色、红色等)。由前述说明可知,当使用者将可旋转部380旋转成第一区域581朝上的方式时,双模流体接头150会操作于工作模式,如图5至图8所示。当使用者将可旋转部380旋转成第二区域582朝上的方式时,双模流体接头150会操作于清洁模式,如图25至图28所示。230.因此,当使用者看到可旋转部380是呈现第一区域581朝上的方式时,便能很快理解双模流体接头150的当前操作模式是工作模式。同样地,当使用者看到可旋转部380是呈现第二区域582朝上的方式时,便能很快理解双模流体接头150的当前操作模式是清洁模式。231.另一方面,如前所述,弯板370的第一标记区471上设置有可用来代表工作模式的指示文字、指示符号、指示图像、和/或指示颜色(例如,蓝色、绿色、紫色等),而第二标记区473上设置有可用来代表清洁模式的指示文字、指示符号、指示图像、和/或指示颜色(例如,黄色、橘色、红色等)。当可旋转部380转动的方向与转动角度不同时,第一窗口781和/或第二窗口782会暴露出弯板370外表面上的不同区域。232.如图5、图7、及图8所示,当使用者将可旋转部380旋转成第一窗口781朝上的方式时,第一标记区471会从第一窗口781暴露出来,且双模流体接头150会操作于工作模式。如图25、图26、及图28所示,当使用者将可旋转部380旋转成第二窗口782朝上的方式时,第二标记区473会从第二窗口782暴露出来,且双模流体接头150会操作于清洁模式。233.因此,当使用者看到可旋转部380是呈现第一窗口781朝上、且第一标记区471从第一窗口781暴露出来的方式时,便能很快理解双模流体接头150的当前操作模式是工作模式。同样地,当使用者看到可旋转部380是呈现第二窗口782朝上、且第二标记区473从第二窗口782暴露出来的方式时,便能很快理解双模流体接头150的当前操作模式是清洁模式。234.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弹簧350还有另一个功能。如前所述,当使用者要将双模流体接头150设置成清洁模式时,使用者可将可旋转部380朝前述的第二预定方向旋转。在使用者转动可旋转部380使得第一导引件487脱离挡墙件447的范围之后,如果使用者松开了可旋转部380而没有继续将可旋转部380朝前述的第二预定方向旋转,弹簧350的弹性恢复力会自动推动推杆360或可旋转部380向后退,使得可旋转部380边后退边旋转,直到第二延伸部484触及第二限位件417为止。因此,在第一导引件487脱离挡墙件447的范围之后,如果使用者没有继续操控可旋转部380,则弹簧350的弹性恢复力就会自动将可旋转部380旋转成第二区域582朝上的方式(或是第二窗口782朝上、且第二标记区473从第二窗口782暴露出来的方式)。235.换言之,在第一导引件487脱离挡墙件447的范围之后,如果使用者没有继续操控可旋转部380,本实施例中的弹簧350就会利用其弹性恢复力自动将双模流体接头150切换成清洁模式。这样的机制可以有效避免发生因使用者没有将可旋转部380旋转到适当的角度,而导致双模流体接头150操作在工作模式与清洁模式之间的灰色地带的情况。236.另一方面,如图26及图28所示,当使用者或弹簧350将可旋转部380朝前述的第二预定方向旋转到某个程度时,可旋转部380的第二延伸部484会触及中空连接件310上的第二限位件417,以阻止可旋转部380继续朝第二预定方向旋转下去。这样的设计可避免可旋转部380被使用者或弹簧350过度旋转,而导致推杆360过度往后移动的情况发生。237.倘若推杆360过度往后移动,可能导致可旋转部380脱离尾部340。一旦可旋转部380脱离尾部340,可能会导致双模流体接头150的腔体411内的液体从尾部340的穿孔441外流出来。238.因此,藉由前述第二延伸部484与第二限位件417的搭配,可有效限制可旋转部380的旋转角度,进而避免发生可旋转部380不慎脱离尾部340的情况,如此一来,便能避免使用者过度旋转可旋转部380的不当操作情况发生,进而降低腔体411内的液体不慎从尾部340的穿孔441外漏的问题。239.由前述说可知,前述双模流体接头150的设计,让使用者得以藉由转动可旋转部380的方式,便能轻易地将双模流体接头150在两种不同操作模式之间进行切换。这样的设计不仅操作上很方便,而且非常直观。240.在对双模流体接头150进行清洁、消毒、和/或杀菌的过程中,使用者不需要将双模流体接头150的原料管322从原先连接的管路拆离、不需要将双模流体接头150的清洁管324从原先连接的管路拆离、也不需要将双模流体接头150从原料容器130的出料逆止阀140上拆卸下来。241.因此,等到清洁、消毒、和/或杀菌程序完成后,使用者自然也不需要将原料管322重新连接到相应的管路,不需要将清洁管324重新连接到相应的管路,也不需要将双模流体接头150重新连接到相应原料容器130的出料逆止阀140上。因此,不仅可有效节省许多人力时间、不易弄脏周围环境、更能有效避免接头刮伤甚至毁损的问题。242.另外,当双模流体接头150切换成清洁模式时,便可让原料管322、原料输送管路152、清洁管324、清洁剂输送管路154、以及双模流体接头150共同形成一清洁回路。在此情况下,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可将清洁溶液、杀菌剂、消毒溶液、水等液体,在前述的清洁回路中进行输送及循环,以对双模流体接头150以及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内部的相关管路、零件、及接头实施清洁、消毒、和/或杀菌的程序。如此一来,便可实现对于双模流体接头150以及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内部的相关管路、零件、及接头的自动清洁程序、自动消毒程序、和/或自动杀菌程序。243.倘若将双模流体接头150换成传统的单向接头,流体原料出料机100便难以进行前述的自动清洁程序、自动消毒程序、以及自动杀菌程序。很明显地,前述双模流体接头150的设置,非常有助于实现让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具备自动清洁、自动消毒、和/或自动杀菌的功能。244.请注意,前述双模流体接头150中的部分元件的个数、形状、或位置,都可依实际应用的需要而调整,并不局限于前述实施例所绘示的方式。245.例如,前述中空连接件310、头部330、及尾部340的形状、宽度、和/或直径,都可依实际应用的需要而调整。在某些实施例中,可将中空连接件310的直径或内径,设计成与头部330的直径或内径相同,或是设计成大于头部330的直径或内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则可将中空连接件310的直径或内径,设计成大于尾部340的直径或内径,或是设计成小于尾部340的直径或内径。246.又例如,在某些实施例中,可将弹簧350省略。247.又例如,可将推杆360直接以各种合适的方式整合在可旋转部380上。在此情况下,可将可旋转部380的阻挡部489都省略。248.又例如,可将插塞390直接以各种合适的方式整合在可旋转部380上。在此情况下,可将可旋转部380的后侧开口482及阻挡部489都省略。249.又例如,可将前述中空连接件310上的第一限位件416和/或第二限位件417省略。在此情况下,可直接利用清洁管324来充当第一限位件416和/或第二限位件417。250.又例如,前述第一卡钳件433与第二卡钳件435的形状、长度、和/或宽度,都可依实际应用的需要而调整。251.又例如,可将前述第一卡钳件433与第二卡钳件435改连接于中空连接件310的外侧。252.又例如,可将前述第一卡钳件433或第二卡钳件435省略。在此情况下,也可将相应的第一凸块437或第二凸块439省略。253.又例如,在头部330与出料逆止阀140之间的连接稳固性足够的某些实施例中,也可将前述第一卡钳件433及第二卡钳件435都省略。在此情况下,可将相应的第一凸块437及第二凸块439都省略。254.又例如,可将前述头部330上的第一凸块437和/或第二凸块439省略。在此情况下,也可将相应的第一卡钳件433或第二卡钳件435的尾部缩短或省略。255.又例如,可将前述尾部340上的第一螺旋状轨道443改成与挡墙件447呈垂直的第一直线轨道,将前述第二螺旋状轨道445改成与第一直线轨道平行的第二直线轨道,并将第一直线轨道及第二直线轨道分别设置在尾部340外表面的相对两侧。在本实施例中,当使用者要将双模流体接头150设置成工作模式时,使用者可推动可旋转部380朝头部330的方向移动。在此情况下,可旋转部380上的第一导引件487及第二导引件488会分别沿着第一直线轨道及第二直线轨道前进,且同时可旋转部380会带动推杆360一起直线前进,使得推杆360上的密封部463抵住腔体411中的阻挡件415,并致使杆头461将出料逆止阀140上的阻塞件242往内推。在推杆360或可旋转部380往头部330的方向前进的过程中,推杆360上的凸缘465与凸缘467、或是可旋转部380内侧的阻挡部489会压缩弹簧350。当可旋转部380的第一导引件487到达挡墙件447旁边时,使用者可转动可旋转部380,使得挡墙件447卡住第一导引件487。如此一来,便可确保在双模流体接头150操作于工作模式时,腔体411中的第一空间412及第二空间413能够保持隔绝状态,以避免流体原料误流到清洁管324中。256.又例如,可将前述尾部340上的第二螺旋状轨道445和/或第二直线轨道省略。在此情况下,可将可旋转部380的第二导引件488省略。257.又例如,可将前述推杆360的凸缘465和/或凸缘467省略。258.又例如,可将前述推杆360的插槽469省略。在此情况下,可适应性调整插塞390的形状,或是将可旋转部380的后侧开口482省略。259.又例如,可将前述可旋转部380的第一延伸部483和/或第二延伸部484省略。260.又例如,可将前述可旋转部380的第一鳍状件485和/或第二鳍状件486省略。261.又例如,可将前述可旋转部380上的第一区域581和/或第二区域582省略。262.又例如,可将前述可旋转部380上的第一窗口781或第二窗口782省略。在此情况下,可将弯板370上的第一标记区471或第二标记区473省略。263.又例如,可将前述可旋转部380上的第一窗口781及第二窗口782都省略。在此情况下,可将弯板370上的第一标记区471及第二标记区473省略,或是将弯板370整个省略。264.如前所述,前述的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可进行自动清洁程序、自动消毒程序、和/或自动杀菌程序,以避免流体原料出料机100的零件、管路、和/或接头滋生细菌或产生毒素。265.在进行清洁、消毒、和/或杀菌程序时,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可针对所有输出接头110所连接的零件、管路、和/或接头,都同时进行相关的自动清洁、消毒、和/或杀菌程序。或者,流体原料出料机100也可以依据使用者(例如,清洁人员或流体原料出料机100的操作人员)的选择,只针对部分输出接头110所连接的零件、管路、和/或接头,进行自动清洁、消毒、和/或杀菌程序。266.为了更加凸显出前述流体原料出料机100的使用弹性,以下将以使用者想要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只针对部分输出接头110所连接的零件、管路、和/或接头,进行自动清洁、消毒、和/或杀菌程序的应用情境来进行说明。267.使用者可将要清洁的管路所对应的相关双模流体接头150都切换成清洁模式,并将一导流装置890放置在工作台102上的预定位置(例如,前述的多个输出接头110下方)。另外,使用者可在控制面板109上设定要对哪些输出接头110或管路进行清洁,在清洁槽170中放入适量或指定量的清洁剂(例如,清洁粉、清洁锭、清洁胶囊、浓缩清洁液、或其他类似物品),在消毒剂容器172中放入适量或指定量的消毒剂(例如,消毒粉、消毒锭、消毒胶囊、浓缩消毒液、或其他类似物品)。268.接下来,流体原料出料机100便会针对选定的输出接头110所连接的零件、管路、和/或接头,开始进行自动清洁程序、自动消毒程序、以及自动杀菌程序。269.请参考图31至图35。图31为流体原料出料机100进行自动清洁程序时的简化后立体透视示意图。图32至图35为涉及自动清洁程序的部分元件于不同视角下的空间配置关系简化后的示意图。270.如图31至图3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导流装置890包含一流体入口891、一第一流体输出端893、以及一第二流体输出端895。流体入口891可用于接收导流装置890上方的一个或多个输出接头110所输出的液体。第一流体输出端893面向清洁槽170,可将导流装置890内的液体排出至清洁槽170内。第二流体输出端895面向排水槽180,可将导流装置890内的液体排出至排水槽180内。271.在运作时,导流装置890可依据控制面板109或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内部的控制电路的控制,将导流装置890的一流体输出方向(fluidoutputdirection)选择性地导向清洁槽170与排水槽180的其中之一。272.例如,当导流装置890将第一流体输出端893设置成导通状态(drainablestatus)时,会将第二流体输出端895设置成关闭状态(closestatus),以使得导流装置890内的液体可通过第一流体输出端893排出至清洁槽170,但不会通过第二流体输出端895排出至排水槽180。换言之,导流装置890此时的流体输出方向是导向清洁槽170而非排水槽180。273.反之,当导流装置890将第二流体输出端895设置成导通状态(drainablestatus)时,则会将第一流体输出端893设置成关闭状态(closestatus),以使得导流装置890内的液体可通过第二流体输出端895排出至排水槽180,但不会通过第一流体输出端893排出至清洁槽170。换言之,导流装置890此时的流体输出方向是导向排水槽180而非清洁槽170。274.实作上,导流装置890内可设置各种合适的元件来实现上述选择性切换流体输出方向的功能。例如,可在导流装置890底部设置与第一流体输出端893及第二流体输出端895相连接的一电动三通阀(electricthree-wayvalve)。又例如,可在导流装置890内部设置分别与第一流体输出端893及第二流体输出端895对应的两个电动阀(twoelectricvalves)、两个开关(twoswitches)、两个电动闸(twoelectricgates)、或是其他类似功能的元件。275.另外,导流装置890的流体输出方向的切换运作,也可以改成是由流体原料出料机100以外的其他装置来控制。276.例如,导流装置890的流体输出方向的切换运作,可改成是由使用者操作的一无线通信装置(例如,手机、平板电脑)、或是一遥控器(remotecontrol)来控制。在此情况下,导流装置890内部要设置能够接收前述的无线通信装置或是遥控器所产生的控制信号。277.又例如,可在导流装置890上设置一控制按钮、一控制开关、一控制界面、或一操作面板,并将导流装置890的流体输出方向的切换运作,改成是由前述的控制按钮、控制开关、控制界面、或操作面板来控制。在此情况下,使用者可操作前述的控制按钮、控制开关、控制界面、或操作面板,来控制导流装置890的流体输出方向的切换运作。278.如图33及图34所示,消毒剂容器172包含有一连通孔178,可供消毒剂容器172中的液体经由连通孔178流到清洁槽170内。实作上,连通孔178可设置于消毒剂容器172的侧壁或底部。279.以下将搭配图36至图39来进一步说明流体原料出料机100进行自动清洁程序、自动消毒程序、以及自动杀菌程序时的运作方式。图36至图37为流体原料出料机100采用的自动清洁方法的一实施例简化后的流程图。图38至图39为流体原料出料机100采用的自动消毒方法的一实施例简化后的流程图。280.如前所述,在使用者将导流装置890放置在工作台102上的预定位置、在清洁槽170中放入清洁剂、在消毒剂容器172中放入消毒剂、将相关双模流体接头150切换成清洁模式、并通过控制面板109选择要进行清洁跟消毒的输出接头110或管路后,流体原料出料机100便会针对选定的输出接头110所连接的零件、管路、和/或接头,开始进行自动清洁程序、自动消毒程序、以及自动杀菌程序。281.为了方便说明起见,以下将选定的输出接头110称之为目标输出接头110,将目标输出接头110所对应的泵160称之为目标泵160,将目标泵160所耦接的原料输送管路152称之为目标原料输送管路152,将目标原料输送管路152所耦接的双模流体接头150称之为目标双模流体接头150,将目标双模流体接头150所耦接的清洁剂输送管路154称之为目标清洁剂输送管路154,将目标清洁剂输送管路154所耦接的单向阀194称之为目标单向阀194。282.在此情况下,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可采用图36及图37中的自动清洁方法来进行运作。283.在流程3602中,控制面板109或流体原料出料机100的内部控制电路,可将导流装置890的流体输出方向,设置成导向清洁槽170。如前所述,控制面板109或流体原料出料机100的内部控制电路,可控制导流装置890将第一流体输出端893设置成导通状态,并将第二流体输出端895设置成关闭状态。284.在流程3604中,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可注入水到清洁槽170,使得清洁槽170中的清洁剂与水混合成一清洁溶液。在运作时,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可通过一个或多个输出接头110注水到导流装置890中,并利用导流装置890将水导入清洁槽170中,使得清洁槽170中的清洁剂与水混合成清洁溶液。倘若当时使用者尚未在消毒剂容器172中放入消毒剂,则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在流程3604中也可改通过注水接头174注水到清洁槽170内的消毒剂容器172中。在此情况下,消毒剂容器172中的水会经由连通孔178流到清洁槽170内,使得清洁槽170中的清洁剂与水混合成清洁溶液。285.当注入清洁槽170中的水量达一第一预定量时、或是注水时间达一第一预定时间时,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可进行流程3606。286.在流程3606中,控制面板109或流体原料出料机100的内部控制电路,可将导流装置890的流体输出方向,设置成导向排水槽180。如前所述,控制面板109或流体原料出料机100的内部控制电路,可控制导流装置890将第一流体输出端893切换成关闭状态,并将第二流体输出端895切换成导通状态。287.在流程3608中,控制面板109或流体原料出料机100的内部控制电路,可控制切换开关192导通清洁槽170与分流器190,以使清洁槽170中的清洁溶液经由清洁槽170的出水端及分流器190的液体输入端口流入分流器190中。288.在流程3610中,控制面板109或流体原料出料机100的内部控制电路,可致动目标输出接头110所对应的目标泵160,以将相应的目标原料输送管路152内的残余流体原料往前推送,使得残余流体原料通过目标输出接头110排出至导流装置890中。289.在流程3612中,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可在与目标原料输送管路152相应的一目标清洁剂输送管路154中形成负压,以使分流器190中的清洁溶液经由目标清洁剂输送管路154吸入一相应的目标双模流体接头150中,再经由目标双模流体接头150流入目标原料输送管路152中。290.如前述所述,目标原料输送管路152与相应的目标清洁剂输送管路154,都会耦接于目标双模流体接头150。而且,当目标双模流体接头150切换成清洁模式时,目标原料输送管路152与目标清洁剂输送管路154可通过目标双模流体接头150彼此连通。291.在目标泵160将目标原料输送管路152内的残余流体原料往前推送时,会连带地在目标清洁剂输送管路154中形成负压,使得分流器190中的清洁溶液经由目标清洁剂输送管路154吸入目标双模流体接头150中,再经由目标双模流体接头150流入目标原料输送管路152中。292.换言之,本实施例中的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在进行流程3610时,也会同时进行流程3612。293.接着,流体原料出料机100会进行流程3614。294.在流程3614中,控制面板109或流体原料出料机100的内部控制电路,可控制目标泵160持续作动一段时间,致使相应的目标原料输送管路152内的残余流体原料及部分清洁溶液通过相应的目标输出接头110排出至导流装置890中。导流装置890此时的流体输出方向,是设置成导向排水槽180,因此,目标输出接头110排出的流体原料及清洁溶液,会通过导流装置890的第二流体输出端895输出至排水槽180作为废液。这些废液接着会通过排水槽180的排水管182排出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外。295.如此一来,藉由目标泵160的运作,目标双模流体接头150及目标原料输送管路152中的残余流体原料,便可经由目标输出接头110被排出至导流装置890中,并接着被导向排水槽180作为废液。296.接下来,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可进行图37中的流程3702。297.在流程3702中,控制面板109或流体原料出料机100的内部控制电路,可再次将导流装置890的流体输出方向,设置成导向清洁槽170。如前所述,控制面板109或流体原料出料机100的内部控制电路,可控制导流装置890将第一流体输出端893设置成导通状态,并将第二流体输出端895设置成关闭状态。298.由于前述流程3610至流程3614的运作会消耗掉清洁槽170中的部分清洁溶液,因此,流体原料出料机100接着可进行流程3704。299.在流程3704中,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可注入水到清洁槽170,以补充清洁槽170中的清洁溶液的液量(liquidvolume)。在运作时,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可通过一个或多个输出接头110注水到导流装置890中,并利用导流装置890将水导入清洁槽170中,以补充清洁槽170中的清洁溶液的液量。倘若当时使用者尚未在消毒剂容器172中放入消毒剂,则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在流程3704中也可改通过注水接头174注水到清洁槽170内的消毒剂容器172中。在此情况下,消毒剂容器172中的水会经由连通孔178流到清洁槽170内,进而补充清洁槽170中的清洁溶液的液量。300.当补充至清洁槽170中的水量达一第二预定量时、或是注水时间达一第二预定时间时,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可进行流程3706。301.在流程3706中,控制面板109或流体原料出料机100的内部控制电路,可致动目目标泵160以将相应的目标原料输送管路152内的清洁溶液往前推送,使得清洁溶液通过相应的目标输出接头110排出至导流装置890中。302.在流程3708中,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可在与目标原料输送管路152相应的目标清洁剂输送管路154中形成负压,以使分流器190中的清洁溶液经由目标清洁剂输送管路154吸入相应的目标双模流体接头150中,再经由目标双模流体接头150流入目标原料输送管路152中。303.如前述所述,在目标泵160将目标原料输送管路152内的清洁溶液往前推送时,会连带地在目标清洁剂输送管路154中形成负压,使得分流器190中的清洁溶液经由目标清洁剂输送管路154吸入目标双模流体接头150中,再经由目标双模流体接头150流入目标原料输送管路152中。304.换言之,本实施例中的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在进行流程3706时,也会同时进行流程3708。305.另一方面,导流装置890此时的流体输出方向,是设置成导向清洁槽170,因此,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可同时进行流程3710,以利用导流装置890将目标输出接头110排出的清洁溶液导回清洁槽170中。在本实施例中,目标输出接头110排出的清洁溶液,会通过导流装置890的第一流体输出端893输出至清洁槽170,以使目标输出接头110排出的清洁溶液可被重复使用。306.在流程3712中,控制面板109或流体原料出料机100的内部控制电路,可控制目标泵160持续作动,使得清洁槽170中的清洁溶液在上述的清洁回路(例如,清洁槽170、分流器190、目标清洁剂输送管路154、目标双模流体接头150、目标原料输送管路152、目标泵160、目标输出接头110)中进行多次循环,以对相应的目标双模流体接头150、相应的目标原料输送管路152、及相应的目标输出接头110进行清洁程序达一预定时间长度。307.在流程3714中,控制面板109或流体原料出料机100的内部控制电路,可再次将导流装置890的流体输出方向,切换成导向排水槽180。如前所述,控制面板109或流体原料出料机100的内部控制电路,可控制导流装置890将第一流体输出端893设置成关闭状态,并将第二流体输出端895设置成导通状态。308.在流程3716中,控制面板109或流体原料出料机100的内部控制电路,可控制目标泵160持续作动一段时间,致使相应的目标原料输送管路152内的清洁溶液通过相应的目标输出接头110排出至导流装置890中。导流装置890此时的流体输出方向,是设置成导向排水槽180,因此,目标输出接头110排出的清洁溶液,会通过导流装置890的第二流体输出端895输出至排水槽180作为废液。这些废液接着会通过排水槽180的排水管182排出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外。换言之,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在流程3716中,会利用导流装置890将目标输出接头110排出的清洁溶液导入排水槽180,但并不会利用导流装置890将目标输出接头110排出的清洁溶液导回清洁槽170中。309.藉由目标泵160的运作,目标双模流体接头150、目标原料输送管路152、及目标清洁剂输送管路154中的绝大部分清洁溶液,便可经由目标输出接头110被排出至导流装置890中,并接着被导向排水槽180作为废液。310.如此一来,流体原料出料机100便可完成自动清洁程序。311.如前所述,流体原料出料机100中的多个单向阀194,会分别耦接于分流器190的多个液体输出端口,且每个单向阀194是耦接于分流器190的其中一个液体输出端口以及一相应的清洁剂输送管路154之间,用于避免清洁剂输送管路154内的流体逆流至分流器190中。从另一角度而言,分流器190会同时耦接于多个清洁剂输送管路154,而前述的多个清洁剂输送管路154则可通过分流器190彼此连通。312.在进行前述的自动清洁运作时,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可以只针对使用者选定的部分输出接头110及相关的零件、管路、和/或接头进行前述的自动清洁程序。由前述说明可知,当目标泵160将目标原料输送管路152内的残余流体原料或清洁溶液往前推送时,会在相应的目标双模流体接头150及目标双模流体接头150所连接目标清洁剂输送管路154中形成负压。313.倘若前述的多个清洁剂输送管路154与分流器190之间没有设置单向阀194,则当目标泵160将目标原料输送管路152内的残余流体原料或清洁溶液往前推送时,也可能在其他没有要进行清洁程序的清洁剂输送管路154(以下称之为非选定清洁剂输送管路154)及相关的双模流体接头150(以下称之为非选定双模流体接头150)中形成负压。在此情况下,目标泵160的运作有可能导致非选定双模流体接头150所连接的原料容器130中的流体原料,因非选定双模流体接头150中的负压而被抽入非选定双模流体接头150中,并且通过非选定清洁剂输送管路154流入分流器190中。这会造成自动清洁程序中所使用的清洁溶液,被前述流入分流器190中的流体原料给污染,因而大幅影响整体的清洁效果。314.由前述说明可知,设置在分流器190与多个清洁剂输送管路154之间的多个单向阀194,可有效避免自动清洁程序中所使用的清洁溶液,受到其他不相干的双模流体接头150中的流体原料所污染。换言之,前述的多个单向阀194可确保流体原料出料机100的自动清洁程序能够顺利进行。315.另外,选用合适类型的单向阀194时,也可防止分流器190中的清洁溶液流入非选定清洁剂输送管路154中,进而可避免非选定双模流体接头150中的流体原料受到清洁溶液的影响。316.接下来,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可采用图38及图39中的自动消毒方法,来对目标输出接头110所连接的零件、管路、和/或接头,进行自动消毒程序及自动杀菌程序。317.在流程3802中,控制面板109或流体原料出料机100的内部控制电路,可将导流装置890的流体输出方向,设置成导向清洁槽170。如前所述,控制面板109或流体原料出料机100的内部控制电路,可控制导流装置890将第一流体输出端893设置成导通状态,并将第二流体输出端895设置成关闭状态。318.在流程3804中,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可注入水到清洁槽170内的消毒剂容器172,使得消毒剂容器172中的消毒剂与水混合成一消毒溶液。在此情况下,消毒剂容器172中的水会经由连通孔178流到清洁槽170内,使得消毒剂容器172中的消毒剂与水共同在清洁槽170中混合成消毒溶液。319.当注入清洁槽170中的水量达一第三预定量时、或是注水时间达一第三预定时间时,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可进行流程3806。320.在流程3806中,控制面板109或流体原料出料机100的内部控制电路,可将导流装置890的流体输出方向,设置成导向排水槽180。如前所述,控制面板109或流体原料出料机100的内部控制电路,可控制导流装置890将第一流体输出端893切换成关闭状态,并将第二流体输出端895切换成导通状态。321.在流程3808中,控制面板109或流体原料出料机100的内部控制电路,可控制切换开关192导通清洁槽170与分流器190,以使清洁槽170中的消毒溶液经由清洁槽170的出水端及分流器190的液体输入端口流入分流器190中。322.在流程3810中,控制面板109或流体原料出料机100的内部控制电路,可致动目标输出接头110所对应的目标泵160,以将相应的目标原料输送管路152内的残余清洁溶液往前推送,使得残余清洁溶液通过目标输出接头110排出至导流装置890中。323.在流程3812中,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可在与目标原料输送管路152相应的目标清洁剂输送管路154中形成负压,以使分流器190中的消毒溶液经由目标清洁剂输送管路154吸入相应的目标双模流体接头150中,再经由目标双模流体接头150流入目标原料输送管路152中。324.如前述所述,目标原料输送管路152与相应的目标清洁剂输送管路154,都会耦接于目标双模流体接头150。而且,当目标双模流体接头150切换成清洁模式时,目标原料输送管路152与目标清洁剂输送管路154可通过目标双模流体接头150彼此连通。325.在目标泵160将目标原料输送管路152内的残余清洁溶液往前推送时,会连带地在目标清洁剂输送管路154中形成负压,使得分流器190中的消毒溶液经由目标清洁剂输送管路154吸入目标双模流体接头150中,再经由目标双模流体接头150流入目标原料输送管路152中。326.换言之,本实施例中的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在进行流程3810时,也会同时进行流程3812。327.接着,流体原料出料机100会进行流程3814。328.在流程3814中,控制面板109或流体原料出料机100的内部控制电路,可控制目标泵160持续作动一段时间,致使相应的目标原料输送管路152内的残余清洁溶液及部分消毒溶液通过相应的目标输出接头110排出至导流装置890中。导流装置890此时的流体输出方向,是设置成导向排水槽180,因此,目标输出接头110排出的清洁溶液及消毒溶液,会通过导流装置890的第二流体输出端895输出至排水槽180作为废液。这些废液接着会通过排水槽180的排水管182排出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外。329.如此一来,藉由目标泵160的运作,目标双模流体接头150及目标原料输送管路152中的残余清洁溶液,便可经由目标输出接头110被排出至导流装置890中,并接着被导向排水槽180作为废液。330.接下来,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可进行图39中的流程3902。331.在流程3902中,控制面板109或流体原料出料机100的内部控制电路,可再次将导流装置890的流体输出方向,设置成导向清洁槽170。如前所述,控制面板109或流体原料出料机100的内部控制电路,可控制导流装置890将第一流体输出端893设置成导通状态,并将第二流体输出端895设置成关闭状态。332.由于前述流程3810至流程3814的运作会消耗掉清洁槽170中的部分消毒溶液,因此,流体原料出料机100接着可进行流程3904。333.在流程3904中,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可注入水到清洁槽170,以补充清洁槽170中的消毒溶液的液量(liquidvolume)。在运作时,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可通过一个或多个输出接头110注水到导流装置890中,并利用导流装置890将水导入清洁槽170中,以补充清洁槽170中的消毒溶液的液量。334.或者,流体原料出料机100也可通过注水接头174注水到清洁槽170内的消毒剂容器172中。在此情况下,消毒剂容器172中的水会经由连通孔178流到清洁槽170内,进而补充清洁槽170中的消毒溶液的液量。335.当补充至清洁槽170中的水量达一第四预定量时、或是注水时间达一第四预定时间时,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可进行流程3906。336.在流程3906中,控制面板109或流体原料出料机100的内部控制电路,可致动目目标泵160以将相应的目标原料输送管路152内的消毒溶液往前推送,使得消毒溶液通过相应的目标输出接头110排出至导流装置890中。337.在流程3908中,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可在与目标原料输送管路152相应的目标清洁剂输送管路154中形成负压,以使分流器190中的消毒溶液经由目标清洁剂输送管路154吸入相应的目标双模流体接头150中,再经由目标双模流体接头150流入目标原料输送管路152中。338.如前述所述,在目标泵160将目标原料输送管路152内的消毒溶液往前推送时,会连带地在目标清洁剂输送管路154中形成负压,使得分流器190中的消毒溶液经由目标清洁剂输送管路154吸入目标双模流体接头150中,再经由目标双模流体接头150流入目标原料输送管路152中。339.换言之,本实施例中的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在进行流程3906时,也会同时进行流程3908。340.另一方面,导流装置890此时的流体输出方向,是设置成导向清洁槽170,因此,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可同时进行流程3910,以利用导流装置890将目标输出接头110排出的消毒溶液导回清洁槽170中。在本实施例中,目标输出接头110排出的消毒溶液,会通过导流装置890的第一流体输出端893输出至清洁槽170,以使目标输出接头110排出的消毒溶液可被重复使用。341.在流程3912中,控制面板109或流体原料出料机100的内部控制电路,可控制目标泵160持续作动,使得清洁槽170中的消毒溶液在上述的清洁回路(例如,清洁槽170、分流器190、目标清洁剂输送管路154、目标双模流体接头150、目标原料输送管路152、目标泵160、目标输出接头110)中进行多次循环,以对相应的目标双模流体接头150、相应的目标原料输送管路152、及相应的目标输出接头110进行消毒程序达一目标时间长度。342.在流程3914中,控制面板109或流体原料出料机100的内部控制电路,可再次将导流装置890的流体输出方向,切换成导向排水槽180。如前所述,控制面板109或流体原料出料机100的内部控制电路,可控制导流装置890将第一流体输出端893设置成关闭状态,并将第二流体输出端895设置成导通状态。343.在流程3916中,控制面板109或流体原料出料机100的内部控制电路,可控制目标泵160持续作动一段时间,致使相应的目标原料输送管路152内的消毒溶液通过相应的输出接头110排出至导流装置890中。导流装置890此时的流体输出方向,是设置成导向排水槽180,因此,目标输出接头110排出的消毒溶液,会通过导流装置890的第二流体输出端895输出至排水槽180作为废液。这些废液接着会通过排水槽180的排水管182排出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外。换言之,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在流程3916中,会利用导流装置890将目标输出接头110排出的消毒溶液导入排水槽180,但并不会利用导流装置890将目标输出接头110排出的消毒溶液导回清洁槽170中。344.藉由目标泵160的运作,目标双模流体接头150、目标原料输送管路152、及目标清洁剂输送管路154中的绝大部分消毒溶液,便可经由目标输出接头110被排出至导流装置890中,并接着被导向排水槽180作为废液。345.如此一来,流体原料出料机100便可完成自动消毒程序。346.实作上,倘若选用的消毒剂同时具有杀菌功能,则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在进行前述的自动消毒运作时,便等于同时在进行自动杀菌运作。因此,当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完成自动消毒程序时,便会同时完成自动杀菌程序。347.如前所述,在进行前述的自动消毒运作时,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可以只针对使用者选定的部分输出接头110及相关的零件、管路、和/或接头进行前述的自动消毒程序。由前述说明可知,当目标泵160将目标原料输送管路152内的残余清洁溶液或消毒溶液往前推送时,会在相应的目标双模流体接头150及目标双模流体接头150所连接目标清洁剂输送管路154中形成负压。348.倘若前述的多个清洁剂输送管路154与分流器190之间没有设置单向阀194,则当目标泵160将目标原料输送管路152内的残余清洁溶液或消毒溶液往前推送时,也可能在其他没有要进行消毒程序的清洁剂输送管路154(以下称之为非选定清洁剂输送管路154)及相关的双模流体接头150(以下称之为非选定双模流体接头150)中形成负压。在此情况下,目标泵160的运作有可能导致非选定双模流体接头150所连接的原料容器130中的流体原料,因非选定双模流体接头150中的负压而被抽入非选定双模流体接头150中,并且通过非选定清洁剂输送管路154流入分流器190中。这会造成自动消毒程序中所使用的消毒溶液,被前述流入分流器190中的流体原料给污染,因而大幅影响整体的消毒效果。349.由前述说明可知,设置在分流器190与多个清洁剂输送管路154之间的多个单向阀194,可有效避免自动消毒程序中所使用的消毒溶液,受到其他不相干的双模流体接头150中的流体原料所污染。换言之,前述的多个单向阀194可确保流体原料出料机100的自动消毒程序能够顺利进行。350.另外,选用合适类型的单向阀194时,也可防止分流器190中的消毒溶液流入非选定清洁剂输送管路154中,进而可避免非选定双模流体接头150中的流体原料受到消毒溶液的影响。351.由前述说明可知,当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完成前述的自动消毒/杀菌程序时,相关清洁回路中的部分元件(例如,分流器190、目标清洁剂输送管路154、目标双模流体接头150、目标原料输送管路152、目标泵160、和/或目标输出接头110)内有可能会残留少许的消毒溶液。352.在实际应用中,前述的消毒剂是选用食品级的消毒剂来实现。因此,即便在进行自动消毒程序后会有些许消毒溶液残留在清洁回路中的部分元件内,也不至于对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后续输出的流体原料的安全性造成负面影响。353.在某些实施例中,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可在完成前述的自动消毒程序之后,再接续进行相关管路的恢复程序(resumingprocedure),以更进一步减少或消除相关元件内的残留消毒溶液的影响。354.请参考图40,其所绘示为本发明的流体原料出料机100采用的管路恢复方法的一实施例简化后的流程图。355.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可采用图40中的管路恢复方法,来进一步减少或消除相关元件内的残留消毒溶液的影响。356.在流程4002中,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可利用操控面板109或其他合适的装置来产生相关的提示信息,以提示使用者将完成自动清洁程序/自动消毒程序的目标双模流体接头150从清洁模式切换成工作模式。前述的提示信息可用各种合适格示的内容来实现,例如,提示信息可用特定颜色、特定灯号、指示性文字、指示性图案、特定影像、特定声音、或前述各种格式的混合内容来实现。357.由前述说明可知,当目标双模流体接头150切换成工作模式时,目标原料输送管路152与目标清洁剂输送管路154便无法通过目标双模流体接头150彼此连通。358.在流程4004中,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可通过操控面板109或其他合适的装置(例如,扩音器、指示灯、蜂鸣器等等)要求使用者进行特定的操作(例如,按压特定按钮、点击特定图形化选项、输入特定指令、和/或输入特定语音等等),以确认相关双模流体接头150已切换成工作模式。359.当流体原料出料机100确认相关双模流体接头150已切换成工作模式之后,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可进行图40中的流程4006。360.在流程4006中,控制面板109或流体原料出料机100的内部控制电路,可致动目标泵160以将相应的目标原料输送管路152内的残余消毒溶液往前推送,使得残余消毒溶液通过相应的目标输出接头110排出至导流装置890中。导流装置890此时的流体输出方向,是设置成导向排水槽180,因此,目标输出接头110排出的消毒溶液,会通过导流装置890的第二流体输出端895输出至排水槽180作为废液。这些废液接着会通过排水槽180的排水管182排出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外。361.在流程4008中,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可在目标原料输送管路152中形成负压,以将目标双模流体接头150所连接的原料容器130中的流体原料抽入目标双模流体接头150中,再经由目标双模流体接头150流入目标原料输送管路152中。362.在目标泵160将目标原料输送管路152内的残余消毒溶液往前推送时,会在目标原料输送管路152及目标双模流体接头150中形成负压。在此情况下,目标双模流体接头150所连接的原料容器130中的流体原料,会因为目标双模流体接头150中的负压而被抽入目标双模流体接头150中,并流入目标原料输送管路152中。363.换言之,本实施例中的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在进行流程4006时,也会同时进行流程4008。364.接着,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可进行流程4010。365.在流程4010中,控制面板109或流体原料出料机100的内部控制电路,可控制目标泵160持续作动一段时间,致使目标原料输送管路152内的残余消毒溶液及部分流体原料通过相应的目标输出接头110排出至导流装置890中。导流装置890此时的流体输出方向,是设置成导向排水槽180,因此,目标输出接头110排出的消毒溶液及流体原料,会通过导流装置890的第二流体输出端895输出至排水槽180作为废液。这些废液接着会通过排水槽180的排水管182排出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外。366.藉由目标泵160的运作,便可完全排出目标双模流体接头150及目标原料输送管路152中的残余消毒溶液,进而更进一步减少或消除相关元件内的残留消毒溶液的影响。367.在流程4012中,控制面板109或流体原料出料机100的内部控制电路,可控制目标泵160停止作动,以避免目标输出接头110继续排出流体原料。368.在流程4014中,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可利用操控面板109或其他合适的装置来产生相关的提示信息,以提示使用者移除导流装置890。同样地,前述的提示信息可用各种合适格示的内容来实现,例如,提示信息可用特定颜色、特定灯号、指示性文字、指示性图案、特定影像、特定声音、或前述各种格式的混合内容来实现。369.接下来,流体原料出料机100便可进入随时能进行正常运作的待机状态。370.请注意,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在进行图40的管路恢复运作时,并不局限一定要搭配导流装置890来进行运作。例如,在某些实施例中,在前述流程4006、流程4010、以及流程4014中所使用的导流装置890,也可用前述的目标容器120或其他容器来替换。371.由前述说可知,使用者只需要进行非常少数的动作(例如,将导流装置890放置在工作台102上的预定位置、在清洁槽170中放入清洁剂、在消毒剂容器172中放入消毒剂、将相关双模流体接头150切换成清洁模式、通过控制面板109选择要进行清洁或消毒的输出接头110或管路),流体原料出料机100便能够进行前述的自动清洁程序、自动消毒程序、及自动杀菌程序,有助于避免机器内部的零件、管路、以及接头滋生细菌或产生毒素。372.在利用流体原料出料机100进行自动清洁和/或消毒程序之前,使用者不需要将双模流体接头150的原料管322拆离原先连接的原料输送管路152、不需要将清洁管324拆离原先连接的清洁剂输送管路154、也不需要将双模流体接头150从原料容器130上拆卸下来。373.另一方面,等到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完成自动清洁和/或消毒程序之后,使用者也不需要将双模流体接头150的原料管322重新连接到相应的原料输送管路152、不需要将清洁管324重新连接到相应的清洁剂输送管路154、也不需要将双模流体接头150重新连接到相应原料容器130上。374.很明显地,采用前述的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及前述的自动清洁方法/自动消毒方法,不仅可大幅节省许多人力时间、不易弄脏周围环境、更能有效避免双模流体接头150刮伤甚至毁损的问题。375.另外,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可利用消毒溶液来进行自动消毒程序,所以能够有效降低机器内部的零件、管路、以及接头滋生细菌或产生毒素的可能性。这样的方式可大幅降低流体原料出料机100需要进行清洁及消毒的频率,甚至可让流体原料出料机100每隔一周或更长的时间才需要进行一次清洁/消毒程序。376.请注意,前述流体原料出料机100中的部分元件的个数、形状、或位置,都可依实际应用的需要而调整,并不局限于前述实施例所绘示的方式。377.例如,在某些实施例中,前述的双模流体接头150可改用具有类似功能、但构造不同的双模接头来实现,甚至可以改用具有类似功能的电动式双模接头来实现。378.另外,在前述的实施例中,清洁槽170跟排水槽180都是设置在同一个工作台102上,但这只是一示例性实施例,而非局限本发明之实际实施方式。例如,在某些实施例中,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可包含多个工作台,且清洁槽170跟排水槽180可分别设置在不同的工作台上。379.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将清洁槽170和/或排水槽180改设置在流体原料出料机100的本体之外。换言之,可将清洁槽170和/或排水槽180改成外接式装置。380.又例如,在某些实施例中,可改将导流装置890的第二流体输出端895耦接于一排水管。在此情况下,可将前述的排水槽180省略。381.又例如,在某些实施例中,使用者可按照流体原料出料机100的指示,或是根据给定的标准作业流程的规范,将清洁剂及消毒剂分别在不同的时间点投入清洁槽170中。在此情况下,可将前述的消毒剂容器172省略。382.又例如,在某些实施例中,可将前述的清洁槽170和/或消毒剂容器172,与导流装置890整合在一起。383.又例如,在不需要对流体原料出料机100进行消毒程序的某些实施例中,也可将前述的消毒剂容器172省略。384.另外,前述各流程图中的流程执行方式及执行顺序只是一示范性的实施例,并非局限本发明的实际实施方式。385.例如,在导流装置890的流体输出方向是由使用者手动调整的实施例中,可将前述的流程3602、流程3606、流程3702、流程3714、流程3802、流程3806、流程3902、以及流程3914省略。386.又例如,在产生清洁溶液所需的水是由使用者手动注入的实施例中,可将前述的流程3604以及流程3704省略。387.又例如,在产生消毒溶液所需的水是由使用者手动注入的实施例中,可将前述的流程3804以及流程3904省略。388.又例如,在导流装置890的第二流体输出端895是耦接于一排水管的实施例中,可将前述的流程3606、流程3714、以及流程3914省略。389.又例如,在前述的消毒剂是选用食品级的消毒剂来实现的实施例中,可将前述的流程4002至流程4014省略。390.另外,在前述的实施例中,前述流体原料出料机100会在进行图36至图37的自动清洁运作之后,接续进行图38至图39的自动消毒运作,但这只是一示范性的实施例,并非局限本发明的实际实施方式。391.例如,在不需要对流体原料出料机100进行消毒程序的某些实施例中,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可将前述图38至图39中的流程都省略。在其他实施例中,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在进行图38至图39的自动消毒运作之前,也可改用其他方式来进行清洁程序(例如,可改由使用者进行手动清洁程序,或是采用其他不同的自动清洁程序),而不局限于一定要先进行图36至图37的自动清洁运作。392.又例如,在某些实施例中,当选用特定的消毒剂或是消毒溶液的液量充足时,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可跳过图36至图37的自动清洁运作,直接进行图38至图39的流程。在此情况下,目标泵160在流程3810以及流程3814中要往前推送的对象,会改成是目标原料输送管路152中的残余流体原料。如此一来,流体原料出料机100在进行图38的流程3810、流程3812、及流程3814的过程中,便相当于是同时在对选定的目标输出接头110及相关的目标双模流体接头150、目标原料输送管路152、目标清洁剂输送管路154、以及目标泵160等零件,进行一种替代式的自动清洁程序。393.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元件,而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样的元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基准。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所提及的“包含”为开放式的用语,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另外,“耦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第一元件耦接于第二元件,则代表第一元件可通过电性连接或无线传输、光学传输等信号连接方式而直接地连接于第二元件,或通过其它元件或连接手段间接地电性或信号连接至第二元件。394.在说明书中所使用的“和/或”的描述方式,包含所列举的其中一个项目或多个项目的任意组合。另外,除非说明书中特别指明,否则任何单数格的用语都同时包含复数格的含义。395.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当中所提及的“元件”(element)一词,包含了构件(component)、层构造(layer)、或区域(region)的概念。396.附图的某些元件的尺寸及相对大小会被加以放大,或者某些元件的形状会被简化,以便能更清楚地表达实施例的内容。因此,除非申请人有特别指明,附图中各元件的形状、尺寸、相对大小及相对位置等仅是便于说明,而不应被用来限缩本发明的专利范围。此外,本发明可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体现,在解释本发明时,不应仅局限于本说明书所提出的实施例方式。397.为了说明上的方便,说明书中可能会使用一些与空间中的相对位置有关的叙述,对附图中某元件的功能或是该元件与其他元件间的相对空间关系进行描述。例如,“于…上”、“在…上方”、“于…下”、“在…下方”、“高于…”、“低于…”、“向上”、“向下”等等。领域所属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应可理解,这些与空间中的相对位置有关的叙述,不仅包含所描述的元件在附图中的指向关系(orientation),也包含所描述的元件在使用、运作、或组装时的各种不同指向关系。例如,若将附图上下颠倒过来,则原先用“于…上”来描述的元件,就会变成“于…下”。因此,在说明书中所使用的“于…上”的描述方式,解释上包含了“于…下”以及“于…上”两种不同的指向关系。同理,在此所使用的“向上”一词,解释上包含了“向上”以及“向下”两种不同的指向关系。398.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若描述第一元件位于第二元件上、在第二元件上方、连接、接合、耦接于第二元件或与第二元件相接,则表示第一元件可直接位在第二元件上、直接连接、直接接合、直接耦接于第二元件,亦可表示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间存在其他元件。相对之下,若描述第一元件直接位在第二元件上、直接连接、直接接合、直接耦接、或直接相接于第二元件,则代表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间不存在其他元件。399.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的等效变化与修改,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当前第1页12当前第1页1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