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光动力的健康舱的制作方法

2022-07-30 13:45:0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保健装置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基于光动力的健康舱。


背景技术:

2.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在逐步加快,身体 和精神压力也在逐步增加,所以,为了更好地工作、生活和学习,需要适当地 放松与调理,以调节身体状况。
3.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号为:cn 209451158 u的“一种保健舱”,包括 舱体,所述舱体包括下部的支撑舱体和铰接在支撑舱体上的上盖体,支撑舱体 和上盖体围成一个供使用者坐下理疗的理疗腔,所述支撑舱体的后壁上装有座 板,支撑舱体的后壁上部为背部倚靠区,所述支撑舱体内后壁下部装有容纳室, 容纳室内装有陶瓷远红外线发射器,容纳室的前壁上密布有透气孔,所述上盖 体的后部设有向前凹进且供使用者头部伸出的缺口,所述上盖体上还设有手部 伸出孔。
4.但现有技术中,因每个使用者的年龄、身体素质不同,导致每个使用者在 保健舱内进行红外理疗时,其身体所能接受的红外温度范围也不同,若无法精 确控制使用者在舱体内理疗所需的红外强度,不仅无法起到放松调理的作用, 还会使得使用者身体出现不适,甚至部分心脏病患者会在舱体内发生意外,严 重威胁使用者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基于 光动力的健康舱,其能够实现在舱内进行调理时,腔内温度传感器、心率传感 器和呼吸监测传感器将时刻监测舱内的温度变化、使用者的心率、呼吸速率等 生命体征。
6.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光动力的健康舱,包括舱体、底座、外接控制器、 支撑杆和连轴,所述舱体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且舱体的一侧顶部与 外接控制器的底部固定安装,所述舱体包括弧形顶盖和弧形舱底,所述弧形顶 盖的一侧通过连轴与弧形舱底的一侧活动安装,且弧形顶盖的后端通过支撑杆 与弧形舱底的后端活动安装,所述弧形顶盖的底部前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 装槽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显示屏,且显示屏的后端活动安装有操控按钮,所述弧 形顶盖的后端内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透明遮罩,且凹槽 的内侧均匀固定安装有多个卡杆,所述卡杆的底部均匀固定卡接有多个红光加 红外灯管,所述弧形顶盖和弧形舱底之间设有躺卧腔,所述弧形顶盖的内侧固 定安装有腔内温度传感器,所述腔内温度传感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心率传感器, 且腔内温度传感器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呼吸监测传感器。
8.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弧形顶盖的后端活动安装有脚部密封组 件,所述脚部密封组件包括密封气囊,所述密封气囊的前端相连通有充气管, 且充气管的前端相连通有充气泵,所述充气泵的外侧与凹槽的内侧固定安装。
9.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弧形顶盖的前端贯穿开设有透槽,且透 槽的内侧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侧滑动安装有观察窗,且观察窗的顶 部固定安装有握把。
10.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杆包括液压杆、转轴a和转轴b,所 述液压杆的底部通过转轴b与弧形舱底的后端活动安装,且液压杆的顶部通过 转轴a与弧形顶盖的后端活动安装,所述连轴包括套杆,所述套杆的顶部活动 安装有转杆a,且套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转杆b,所述转杆a的两端分别与弧形 舱底的两端活动插接,所述转杆b的两端分别与弧形顶盖的两端活动插接。
11.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的底部一侧开设有存水腔,且底座 的底部另一侧开设有热灸腔,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吸附腔,所述存水腔的内 部活动安装有蒸汽发生组件,所述热灸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热灸组件,所述吸 附腔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多个鼓风组件。
12.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存水腔的一端活动安装有密封塞,所述 蒸汽发生组件包括抽水泵、吸附端头和加热端头,所述加热端头的底部通过抽 水泵与吸附端头的顶部相连通,所述抽水泵的底部与存水腔的底部固定安装。
13.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热灸组件包括药物放置盒,所述药物放 置盒的底部与热灸腔的底部固定安装,且药物放置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加热电 阻丝,所述热灸腔的顶部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
14.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鼓风组件均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 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顶部活动安装有扇叶。
15.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弧形舱底的顶部活动安装有软垫,所述 软垫包括多孔硅胶填充物,所述多孔硅胶填充物的底部固定粘结有防烫底层, 且多孔硅胶填充物的顶部固定粘结有阻水层,所述多孔硅胶填充物的内部均匀 固定安装有多个蒸汽温度传感器,所述防烫底层的一侧均匀贯穿开设有多个蒸 汽导孔a,所述阻水层的一侧均匀贯穿开设有多个蒸汽导孔b。
16.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弧形顶盖的后端固定安装有蒸汽吸收组 件,所述蒸汽吸收组件包括抽吸泵、吸附管和多个过滤吸头,所述抽吸泵的一 端通过吸附管与每个过滤吸头的顶部相连通,所述抽吸泵的顶部活动安装有单 向阀,且抽吸泵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废液存储盒,所述废液存储盒的顶部开设有 取液口,且取液口的顶部活动卡接有塞头。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8.1、通过弧形顶盖的设置,实现了在舱内进行调理时,腔内温度传感器、心 率传感器和呼吸监测传感器将时刻监测舱内的温度变化、使用者的心率、呼吸 速率等生命体征,并通过采集的心率、呼吸速率数据,实时调节舱内的温度, 直至舱内温度能使得使用者保持在放松舒适状态,不仅能提升使用者调理效果, 还能避免使用者在舱内出现意外情况,极大地提高了本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19.2、通过蒸汽发生组件、热灸组件和鼓风组件的设置,实现了抽水泵通过吸 附端头将存水腔内的清水抽吸至加热端头处,加热端头将清水快速加热沸腾产 生水蒸气,同时将艾灸所用药物放置于药物放置盒内后,通过加热电阻丝的加 热作用,产生药物挥发油,从
而通过通孔导入顶部的吸附腔内,被多个鼓风组 件快速吹入躺卧腔内,作用于使用者身体,能极大地提升本装置的功能性,为 使用者提供多种调理方案;
20.3、通过蒸汽吸收组件的设置,实现了通过抽吸泵的抽吸作用,舱内的水蒸 气将跟随气流快速被过滤吸头所吸附,并且最后导入废液存储盒内进行存储, 防止水蒸气在舱内冷凝后滴落在使用者身体上,提升使用者的舒适度和体验感。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基于光动力的健康舱的结构示意图 1;
22.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基于光动力的健康舱的结构示意图 2;
23.图3是图1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图2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图1中弧形顶杆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是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7.图7是图6中a的放大示意图;
28.图8是图7中软垫的结构示意图。
29.图中:
30.1-舱体;2-底座;3-外接控制器;4-支撑杆;5-连轴;10-弧形顶盖;11
‑ꢀ
弧形舱底;107-安装槽;6-显示屏;60-操控按钮;108-凹槽;109-透明遮罩; 80-卡杆;8-红光加红外灯管;101-躺卧腔;7-腔内温度传感器;70-心率传感 器;71-呼吸监测传感器;82-脚部密封组件;820-密封气囊;821-充气管;822
‑ꢀ
充气泵;103-透槽;104-收纳槽;105-观察窗;106-握把;40-液压杆;41-转 轴a;42-转轴b;50-套杆;52-转杆a;51-转杆b;20-存水腔;21-热灸腔; 23-吸附腔;22-蒸汽发生组件;24-热灸组件;25-鼓风组件;201-密封塞;220
‑ꢀ
抽水泵;221-吸附端头;223-加热端头;240-药物放置盒;241-加热电阻丝; 210-通孔;250-安装架;251-驱动电机;252-扇叶;110-软垫;1103-多孔硅胶 填充物;1105-防烫底层;1101-阻水层;1104-蒸汽温度传感器;1106-蒸汽导 孔a;1102-蒸汽导孔b;9-蒸汽吸收组件;90-抽吸泵;91-吸附管;92-过滤吸 头;94-单向阀;93-废液存储盒;95-取液口;96-塞头。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32.如图1-8所示,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光动力的健康舱,包括舱体1、底 座2、外接控制器3、支撑杆4和连轴5,舱体1的底部与底座2的顶部固定安 装,且舱体1的一侧顶部与外接控制器3的底部固定安装,舱体1包括弧形顶 盖10和弧形舱底11,弧形顶盖10的一侧通过连轴5与弧形舱底11的一侧活动 安装,且弧形顶盖10的后端通过支撑杆4与弧形舱底11的后端活动安装,弧 形顶盖10的底部前端开设有安装槽107,安装槽107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显示屏 6,且显示屏6的后端活动安装有操控按钮60,弧形顶盖10的后端内侧开设有 凹槽108,凹槽108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透明遮罩109,且凹槽108的内侧均匀固 定安装有多个卡杆80,卡杆80的底部均匀固定卡接有多个红光加红外灯管8, 弧形顶盖10和弧形舱底11之间设有躺卧腔101,弧形顶盖10的内侧固定安装 有腔内温度传感器7,腔内温度传感器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心率传感器70,且 腔内温度传感器7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呼吸监测传感器
71,使用者需要调理时, 可通过支撑杆4和连轴5将弧形顶盖10偏转打开,再躺在弧形舱底11上后关 闭弧形顶盖10,其在躺卧腔101内进行调理时,可通过外接控制器3或舱内的 显示屏6、操控按钮60调节红光加红外灯管8所发射的红外光强度,并且在舱 内进行调理时,腔内温度传感器7、心率传感器70和呼吸监测传感器71将时刻 监测舱内的温度变化、使用者的心率、呼吸速率等生命体征,并通过采集的心 率、呼吸速率数据,实时调节舱内的温度,直至舱内温度能使得使用者保持在 放松舒适状态,不仅能提升使用者调理效果,还能避免使用者在舱内出现意外 情况,极大地提高了本装置的使用安全性。本实施例中,红光加红外灯管8能 发射出医用红光以及红外线。
33.如图5所示,弧形顶盖10的后端活动安装有脚部密封组件82,脚部密封组 件82包括密封气囊820,密封气囊820的前端相连通有充气管821,且充气管 821的前端相连通有充气泵822,充气泵822的外侧与凹槽108的内侧固定安装, 为提升舱内密封性,防止舱内红外热量流失,可使用充气泵822通过充气管821 对密封气囊820进行充气膨胀操作,密封气囊820则会快速将舱内后端位置进 行密封处理。
34.如图3所示,弧形顶盖10的前端贯穿开设有透槽103,且透槽103的内侧 开设有收纳槽104,收纳槽104的内侧滑动安装有观察窗105,且观察窗105的 顶部固定安装有握把106,可通过握把106快速将观察窗105滑向收纳槽104内, 便于观察使用者状态。
35.如图2所示,支撑杆4包括液压杆40、转轴a41和转轴b42,液压杆40的 底部通过转轴b42与弧形舱底11的后端活动安装,且液压杆40的顶部通过转 轴a41与弧形顶盖10的后端活动安装,连轴5包括套杆50,套杆50的顶部活 动安装有转杆a52,且套杆5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转杆b51,转杆a52的两端分 别与弧形舱底11的两端活动插接,转杆b51的两端分别与弧形顶盖10的两端 活动插接,液压杆40、转轴a41和转轴b42可在弧形顶盖10打开时起到支撑限 位作用,而连轴5则起到偏转轴的作用。
36.如图6所示,底座2的底部一侧开设有存水腔20,且底座2的底部另一侧 开设有热灸腔21,底座2的顶部开设有吸附腔23,存水腔20的内部活动安装 有蒸汽发生组件22,热灸腔2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热灸组件24,吸附腔23的内 侧固定安装有多个鼓风组件25,在底座2的内侧分别设有产生蒸汽的蒸汽发生 组件22和用于艾灸的热灸组件24,极大地提升了本装置的功能性,而多个鼓风 组件25则用于将艾灸药物或蒸汽快速导入顶部的躺卧腔101内,对使用者进行 蒸熏操作,提升调理效果。
37.如图6所示,存水腔20的一端活动安装有密封塞201,蒸汽发生组件22包 括抽水泵220、吸附端头221和加热端头223,加热端头223的底部通过抽水泵 220与吸附端头221的顶部相连通,抽水泵220的底部与存水腔20的底部固定 安装,抽水泵220通过吸附端头221将存水腔20内的清水抽吸至加热端头223 处,加热端头223将清水快速加热沸腾产生水蒸气。
38.如图6所示,热灸组件24包括药物放置盒240,药物放置盒240的底部与 热灸腔21的底部固定安装,且药物放置盒24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加热电阻丝 241,热灸腔21的顶部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210,将艾灸所用药物放置于药物放 置盒240内后,通过加热电阻丝241的加热作用,产生药物挥发油,从而通过 通孔210导入顶部的吸附腔23内,被多个鼓风组件25快速吹入躺卧腔101内, 作用于使用者身体。
39.如图6所示,每个鼓风组件25均包括安装架250,安装架250的底部固定 安装有驱动电机251,且驱动电机251的顶部活动安装有扇叶252,通过驱动电 机251带动扇叶252快
速转动,从而对顶部产生强大的吹力,而将底部的蒸汽 和药物挥发油导向躺卧腔101内。
40.如图8所示,弧形舱底11的顶部活动安装有软垫110,软垫110包括多孔 硅胶填充物1103,多孔硅胶填充物1103的底部固定粘结有防烫底层1105,且 多孔硅胶填充物1103的顶部固定粘结有阻水层1101,多孔硅胶填充物1103的 内部均匀固定安装有多个蒸汽温度传感器1104,防烫底层1105的一侧均匀贯穿 开设有多个蒸汽导孔a1106,阻水层1101的一侧均匀贯穿开设有多个蒸汽导孔 b1102,多个蒸汽温度传感器1104可实时监测从底部导入的水蒸气温度,避免 水蒸气对使用者皮肤造成灼伤。
41.如图7所示,弧形顶盖10的后端固定安装有蒸汽吸收组件9,蒸汽吸收组 件9包括抽吸泵90、吸附管91和多个过滤吸头92,抽吸泵90的一端通过吸附 管91与每个过滤吸头92的顶部相连通,抽吸泵90的顶部活动安装有单向阀94, 且抽吸泵9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废液存储盒93,废液存储盒93的顶部开设有取 液口95,且取液口95的顶部活动卡接有塞头96,通过抽吸泵90的抽吸作用, 舱内的水蒸气将跟随气流快速被过滤吸头92所吸附,并且最后导入废液存储盒 93内进行存储,防止水蒸气在舱内冷凝后滴落在使用者身体上,提升使用者的 舒适度和体验感。
42.本装置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使用者需要调理时,可通过支撑杆4和连 轴5将弧形顶盖10偏转打开,再躺在弧形舱底11上后关闭弧形顶盖10,其在 躺卧腔101内进行调理时,可通过外接控制器3或舱内的显示屏6、操控按钮 60调节红光加红外灯管8所发射的红外光强度,并且在舱内进行调理时,腔内 温度传感器7、心率传感器70和呼吸监测传感器71将时刻监测舱内的温度变化、 使用者的心率、呼吸速率等生命体征,并通过采集的心率、呼吸速率数据,实 时调节舱内的温度,直至舱内温度能使得使用者保持在放松舒适状态,不仅能 提升使用者调理效果,还能避免使用者在舱内出现意外情况,极大地提高了本 装置的使用安全性。同时,在底座2的内侧分别设有产生蒸汽的蒸汽发生组件 22和用于艾灸的热灸组件24,极大地提升了本装置的功能性,而多个鼓风组件 25则用于将艾灸药物或蒸汽快速导入顶部的躺卧腔101内,对使用者进行蒸熏 操作,提升调理效果。又通过抽吸泵90的抽吸作用,舱内的水蒸气将跟随气流 快速被过滤吸头92所吸附,并且最后导入废液存储盒93内进行存储,防止水 蒸气在舱内冷凝后滴落在使用者身体上,提升使用者的舒适度和体验感。
43.本实施例的其它技术采用现有技术。
44.本发明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 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 换。本发明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 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