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复合型抗菌面料的生产工艺户外鞋的制作方法

2022-07-30 00:47:1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户外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型抗菌面料的生产工艺户外鞋。


背景技术:

2.户外鞋,泛指从事不同类型户外运动,且各具不同功能鞋的总称;户外运动作为特殊的运动形式,户外鞋的健行系列通常又被称为矮帮鞋,其设计目标为日常穿着和不负重的运动。
3.相关技术中,在户外运动,进行户外鞋穿着时,由于户外鞋的透气效果较差,以至于长时间的穿着,容易造成鞋内内部流通不顺利,引起真菌的滋生,进而容易感染脚步,引起脚气,不具有抗菌功能,降低了户外鞋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不具有抗菌功能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复合型抗菌面料的生产工艺户外鞋。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复合型抗菌面料的生产工艺户外鞋,包括鞋底和鞋帮,所述鞋帮固定于所述鞋底的顶部,所述鞋底的顶部设置有抗菌防滑面料,且所述抗菌防滑面料位于所述鞋帮的内部,所述抗菌防滑面料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抗菌防护面料,所述鞋帮顶部的右侧设置有透气网孔;
7.通过抗菌防滑面料的设置,不仅提高了户外鞋的抗菌性,而且提高了户外鞋的防滑性以及耐磨性,提高了穿着时,脚底板的舒适性,避免在奔跑过程中,脚底板的打滑,进一步提高了户外鞋的实用性。
8.所述抗菌防滑面料包括缝制于所述鞋底顶部的耐磨层a,所述耐磨层a的顶部缝制有吸汗层a,所述耐磨层a采用尼龙纤维编织而成。
9.所述吸汗层a的顶部缝制有透气层,所述透气层的顶部缝制有耐磨层b,所述透气层由聚酯纤维和聚四氟乙烯纤维沉浮交织而成的网状结构。
10.所述抗菌防护面料包括缝制与所述抗菌防滑面料顶部的吸附层,所述吸附层的侧面缝制有吸汗层b,所述吸汗层b的侧面缝制有保护层。
11.所述吸附层采用竹炭纤维编织而成,所述吸汗层b的内部开设有有吸汗孔,所述吸汗孔内放置有竹炭颗粒,所述保护层包括内护层和外护层,且内护层和外护层分别由经纱和纬纱相互交织而成,经纱和纬纱均采用涤纶丝。
12.所述抗菌防滑面料的顶部设置有防滑条,所述抗菌防滑面料和所述鞋底之间设置有魔术贴组件。
13.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抗菌防滑面料的设置,不仅提高了户外鞋的抗菌性,而且提高
了户外鞋的防滑性以及耐磨性,提高了穿着时,脚底板的舒适性,避免在奔跑过程中,脚底板的打滑,进一步提高了户外鞋的实用性,而且通过抗菌防护面料的设置,可以将脚踝两侧的异味真菌进行吸附,并且通过吸汗孔进行汗湿的排放,提高脚步的舒适性,而且通过竹炭颗粒的添加,提高了吸附的效果,通过保护层的设置,提高了脚部两侧的防护,提高了户外鞋的防护功能。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复合型抗菌面料的生产工艺户外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中鞋底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图2中抗菌防滑面料和抗菌防护面料的组合示意图;
18.图4为图3的仰视图;
19.图5为图2中抗菌防滑面料的结构拆分图;
20.图6为图2中抗菌防护面料的结构拆分图。
21.图中:1、鞋底;2、鞋帮;3、抗菌防滑面料;31、耐磨层a; 32、吸汗层a;33、透气层;34、耐磨层b;4、抗菌防护面料;41、吸附层;42、吸汗层b;43、保护层;44、吸汗孔;5、防滑条;6、魔术贴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23.实施例一
24.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复合型抗菌面料的生产工艺户外鞋,包括鞋底1和鞋帮2,所述鞋帮2固定于所述鞋底1的顶部,所述鞋底1的顶部设置有抗菌防滑面料3,且所述抗菌防滑面料 3位于所述鞋帮2的内部,所述抗菌防滑面料3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抗菌防护面料4,所述鞋帮2顶部的右侧设置有透气网孔;
25.通过抗菌防滑面料3的设置,不仅提高了户外鞋的抗菌性,而且提高了户外鞋的防滑性以及耐磨性,提高了穿着时,脚底板的舒适性,避免在奔跑过程中,脚底板的打滑,进一步提高了户外鞋的实用性。
26.所述抗菌防滑面料3包括缝制于所述鞋底1顶部的耐磨层a31,所述耐磨层a31的顶部缝制有吸汗层a32,所述耐磨层a31采用尼龙纤维编织而成;
27.通过耐磨层a31的设置,提高了面料的耐磨性能,而且通过吸汗层a32的设置,便于脚底板汗湿的排放,提高脚底板接触的舒适性。
28.所述吸汗层a32的顶部缝制有透气层33,所述透气层33的顶部缝制有耐磨层b34,所述透气层33由聚酯纤维和聚四氟乙烯纤维沉浮交织而成的网状结构;
29.通过透气层33的设置,提高了脚底板的透气效果,而且通过耐磨层b34的设置,进一步提高抗菌防滑面料的耐磨功能,提高了面料的使用寿命。
30.所述抗菌防护面料4包括缝制与所述抗菌防滑面料3顶部的吸附层41,所述吸附层41的侧面缝制有吸汗层b42,所述吸汗层b42的侧面缝制有保护层43;
31.通过吸附层41的设置,可以将脚踝两侧的异味真菌进行吸附,并且通过吸汗孔44进行汗湿的排放,提高脚步的舒适性,而且通过竹炭颗粒的添加,提高了吸附的效果,通过
保护层43的设置,提高了脚部两侧的防护,提高了户外鞋的防护功能。
32.所述吸附层41采用竹炭纤维编织而成,所述吸汗层b42的内部开设有有吸汗孔44,所述吸汗孔44内放置有竹炭颗粒,所述保护层 43包括内护层和外护层,且内护层和外护层分别由经纱和纬纱相互交织而成,经纱和纬纱均采用涤纶丝;
33.竹炭纤维是取毛竹为原料,采用了纯氧高温及氮气阻隔延时的煅烧新工艺和新技术,使得竹炭天生具有的微孔更细化和蜂窝化,然后再与具有蜂窝状微孔结构趋势的聚酯改性切片熔融纺丝而制成的。
34.本实施例中,通过耐磨层a31的设置,可以提高了面料的耐磨性能,以及通过吸汗层a32的设置,可以便于脚底板汗湿的排放,通过透气层33的设置,可以提高了脚底板的透气效果,并且通过耐磨层 b34的设置,可以提高抗菌防滑面料3的耐磨功能,进一步提高了面料的使用寿命;
35.通过吸附层41的设置,可以对脚踝两侧的异味真菌进行吸附,而且通过吸汗孔44进行汗湿的排放,提高脚步的舒适性,而且通过竹炭颗粒的添加,提高了吸附的效果,通过保护层43的设置,提高了脚部两侧的防护效果。
36.实施例二
37.如图3-4所示,基于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抗菌防滑面料3的顶部设置有防滑条5,所述抗菌防滑面料3和所述鞋底1之间设置有魔术贴组件6。
38.本实施例中,魔术贴组件6采用现有技术中魔术贴,通过魔术贴组件6,可以稳定的将抗菌防滑面料3与鞋底1进行可拆卸连接,便于后续使用者的拿取,防滑条5的设置,提高脚底板与抗菌防滑面料 3之间的防滑性,而且防滑条5采用防滑材料,如橡胶材料等。
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