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器的制作方法

2022-07-29 21:49:2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肢体康复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器。


背景技术:

[0002]“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
[0003]
目前患有脑卒中疾病的患者往往需要使用患者肢体康复器进行康复训练,现有的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器对肢体的训练项目单一,难以使得患者的上肢和腿部都能得以训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器,旨在改善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0005]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器,包括基座和训练机构,所述基座顶部固定有框体,所述框体内侧固定设置有横板,所述横板顶部转动安装有螺杆,所述框体内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螺杆传动连接,所述横板上方滑动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螺纹套接于所述螺杆,所述升降板顶部设置有座椅,所述训练机构包括弹性件、固定座与下压板,所述弹性件在所述框体内侧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弹性件底部均设置有拉手,所述固定座设置于所述框体内侧底部,所述固定座顶部开设有横向滑槽,所述横向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横向滑块,所述横向滑块设置有两个,所述横向滑槽内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两个所述横向滑块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弹簧相连,所述横向滑块与所述横向滑槽内侧壁之间同样通过所述第一弹簧相连,两个所述横向滑块顶部均铰接有转杆,所述下压板底部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转杆相铰接,所述下压板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脚踩板。
[0006]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患者坐在座椅上,启动电机以带动螺杆转动,因为升降板滑动设置在横板上方,升降板螺纹套接于螺杆,所以螺杆转动以带动升降板竖向移动,使得升降板顶部的座椅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当座椅移动至人手可握住拉手的位置后,因为弹性件在框体内侧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弹性件底部均设置有拉手,所以患者两个手分别握住两侧的拉手,通过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拉拉手以进行竖向的往复运动,以便对患者的上肢进行康复训练,再通过电机的驱动,将座椅向下运动,使得患者大腿上抬且患者脚部接触脚踩板,向下踩压脚踩板,因为两个横向滑块之间通过第一弹簧相连,横向滑块与横向滑槽内侧壁之间同样通过第一弹簧相连,两个横向滑块顶部均铰接有转杆,下压板底部两侧分别与两个转杆相铰接,下压板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脚踩板,所以脚踩板受到踩压而向下移动,进而带动下压板向下移动,转杆发生转动,两侧的横向滑块进行相远离运动,通过第一弹簧的设置,以对横向滑块的移动进行抵挡,从而使得患者脚部进行竖向往复的踩压工作,以便对患者的腿部进行康复训练。
[0007]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横板顶部一侧固定设置有限位杆,所述升降板滑动套接于所述限位杆。
[0008]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由于螺杆转动易带动升降板转动,通过升降板滑动套接于限位杆的设置,以使得升降板只可进行竖向移动。
[0009]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限位杆顶部固定有挡板。
[0010]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挡板所处位置的设置,以避免升降板持续向下移动而脱离限位杆。
[0011]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弹性件包括套管、内杆与第二弹簧,所述套管滑动套接于所述内杆,所述第二弹簧设置于所述套管内部,所述套管内壁通过所述第二弹簧与所述内杆外壁相连。
[0012]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套管滑动套接于内杆的设置,以提高弹性件竖向伸缩过程的稳定性。
[0013]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内杆外壁且位于所述套管内部的一端固定套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二弹簧上方。
[0014]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限位块所处位置的设置,以避免套管向下拉动距离过大而完全脱离内杆。
[0015]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拉手外壁固定套设有防滑套。
[0016]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防滑套的设置,以提高拉手与人手之间接触时的摩擦力。
[0017]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框体内部两侧均开设有竖向滑槽,所述下压板两端均设置有竖向滑块,两个所述竖向滑块分别滑动于相邻近的所述竖向滑槽。
[0018]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两个竖向滑块分别滑动于相邻近的竖向滑槽的设置,以便对下压板进行竖向限位,使得转杆转动时下压板只可进行上下移动。
[0019]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脚踩板呈凹型,所述脚踩板内底部设置有橡胶垫。
[0020]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脚踩板凹型的设置,以便收纳患者的脚部,橡胶垫具有防滑性,以便提高患者脚部与脚踩板之间的摩擦力。
[0021]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脚踩板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t型滑块,所述下压板顶部且对应所述t型滑块的位置开设有t型滑槽,所述t型滑块滑动于相对应的所述t型滑槽内部。
[0022]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其中t型滑槽在下压板内部为沿前后方向开设,通过t型滑块滑动于相对应的t型滑槽内部的设置,以使得脚踩板可进行前后移动,当患者踩住脚踩板即可使得脚步进行前后移动,以扩大患者下肢训练的范围。
[0023]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横向滑槽内部固定设置有横杆,所述横向滑块滑动套接于所述横杆,所述第一弹簧活动套设在所述横杆外部。
[0024]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横杆的设置,以提高第一弹簧伸缩时始终位于横向滑槽内部。
附图说明
[002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
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6]
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训练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3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弹性件的剖视图;
[0029]
图4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固定座和下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5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图4中a处的放大图。
[0031]
图中:100-基座;110-框体;111-竖向滑槽;120-横板;121-限位杆;122-挡板;130-螺杆;140-电机;150-升降板;151-座椅;200-训练机构;210-弹性件;211-套管;212-内杆;2121-限位块;213-第二弹簧;214-拉手;2141-防滑套;220-固定座;221-横向滑槽;2211-横杆;222-横向滑块;223-第一弹簧;224-转杆;230-下压板;231-脚踩板;232-竖向滑块;233-t型滑块;234-t型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0033]
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
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器,包括基座100和训练机构200,基座100顶部固定有框体110,框体110内侧固定设置有横板120,横板120顶部转动安装有螺杆130,框体110内侧设置有电机140,电机140与螺杆130传动连接,横板120上方滑动设置有升降板150,升降板150螺纹套接于螺杆130,升降板150顶部设置有座椅151,训练机构200包括弹性件210、固定座220与下压板230,弹性件210在框体110内侧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弹性件210底部均设置有拉手214,固定座220设置于框体110内侧底部,固定座220顶部开设有横向滑槽221,横向滑槽221内滑动设置有横向滑块222,横向滑块222设置有两个,横向滑槽221内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223,两个横向滑块222之间通过第一弹簧223相连,横向滑块222与横向滑槽221内侧壁之间同样通过第一弹簧223相连,两个横向滑块222顶部均铰接有转杆224,下压板230底部两侧分别与两个转杆224相铰接,下压板230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脚踩板231。
[0035]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横板120顶部一侧固定设置有限位杆121,升降板150滑动套接于限位杆121,由于螺杆130转动易带动升降板150转动,通过升降板150滑动套接于限位杆121的设置,以使得升降板150只可进行竖向移动。
[0036]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限位杆121顶部固定有挡板122,通过挡板122所处位置的设置,以避免升降板150持续向下移动而脱离限位杆121。
[0037]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弹性件210包括套管211、内杆212与第二弹簧213,套管211滑动套接于内杆212,第二弹簧213设置于套管211内部,套管211内壁通过第二弹簧213与内杆212外壁相连,通过套管211滑动套接于内杆212的设置,以提高弹性件210竖向伸缩
过程的稳定性。
[0038]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内杆212外壁且位于套管211内部的一端固定套接有限位块2121,限位块2121位于第二弹簧213上方,通过限位块2121所处位置的设置,以避免套管211向下拉动距离过大而完全脱离内杆212。
[0039]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拉手214外壁固定套设有防滑套2141,防滑套2141的设置,以提高拉手214与人手之间接触时的摩擦力。
[0040]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框体110内部两侧均开设有竖向滑槽111,下压板230两端均设置有竖向滑块232,两个竖向滑块232分别滑动于相邻近的竖向滑槽111,通过两个竖向滑块232分别滑动于相邻近的竖向滑槽111的设置,以便对下压板230进行竖向限位,使得转杆224转动时下压板230只可进行上下移动。
[0041]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脚踩板231呈凹型,脚踩板231内底部设置有橡胶垫,脚踩板231凹型的设置,以便收纳患者的脚部,橡胶垫具有防滑性,以便提高患者脚部与脚踩板231之间的摩擦力。
[0042]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脚踩板231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t型滑块233,下压板230顶部且对应t型滑块233的位置开设有t型滑槽234,t型滑块233滑动于相对应的t型滑槽234内部,其中t型滑槽234在下压板230内部为沿前后方向开设,通过t型滑块233滑动于相对应的t型滑槽234内部的设置,以使得脚踩板231可进行前后移动,当患者踩住脚踩板231即可使得脚步进行前后移动,以扩大患者下肢训练的范围。
[0043]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横向滑槽221内部固定设置有横杆2211,横向滑块222滑动套接于横杆2211,第一弹簧223活动套设在横杆2211外部,通过横杆2211的设置,以提高第一弹簧223伸缩时始终位于横向滑槽221内部。
[0044]
该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器的工作原理:患者坐在座椅151上,启动电机140以带动螺杆130转动,因为升降板150滑动设置在横板120上方,升降板150螺纹套接于螺杆130,所以螺杆130转动以带动升降板150竖向移动,使得升降板150顶部的座椅151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当座椅151移动至人手可握住拉手214的位置后,因为弹性件210在框体110内侧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弹性件210底部均设置有拉手214,所以患者两个手分别握住两侧的拉手214,通过弹性件210的弹性作用,下拉拉手214以进行竖向的往复运动,以便对患者的上肢进行康复训练,再通过电机140的驱动,将座椅151向下运动,使得患者大腿上抬且患者脚部接触脚踩板231,向下踩压脚踩板231,因为两个横向滑块222之间通过第一弹簧223相连,横向滑块222与横向滑槽221内侧壁之间同样通过第一弹簧223相连,两个横向滑块222顶部均铰接有转杆224,下压板230底部两侧分别与两个转杆224相铰接,下压板230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脚踩板231,所以脚踩板231受到踩压而向下移动,进而带动下压板230向下移动,转杆224发生转动,两侧的横向滑块222进行相远离运动,通过第一弹簧223的设置,以对横向滑块222的移动进行抵挡,从而使得患者脚部进行竖向往复的踩压工作,以便对患者的腿部进行康复训练。
[0045]
需要说明的是,电机140具体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
[0046]
电机140的供电及其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在此不予详细说明。
[0047]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
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48]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