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分配管路构件和借助其模块式形成的分配组件的制作方法

2022-07-27 21:42:4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用于机动车的分配管路构件,包括管路壳体,所述管路壳体具有第一管路通口并且具有第二管路通口,其中第一管路通口和第二管路通口通过在管路壳体中的管路装置传导流体地彼此连接,其中为了防止容纳在管路壳体中的流体的因热引起的体积增加的影响,分配管路构件具有可由在管路壳体中的流体压缩的体积补偿构件,其中在至少一个管路通口的区域中构成连接结构用于与另外的管路构件的连接配合结构连接。


背景技术:

2.这种分配管路构件从de 10 2018 104 739 a1已知。所述已知的分配管路构件尤其具有由闭孔泡沫形成的可穿流的、可压缩的体积补偿构件,所述体积补偿构件处于腔室中,所述腔室在两个通过管路连接的管路通口之间,与所述管路通口具有间距地,在连接管路通口的管路上构成。在由热引起的体积增加的情况下,流体可以在径向压缩体积补偿构件的情况下膨胀,而不会由此损害管路构件。
3.原则上,这种体积补偿构件在管路壳体中用于提供附加的体积,所述附加的体积可以由在管路壳体中的热膨胀的流体通过挤压体积补偿构件占据。最重要的情况在此是流体通过改变其聚集状态,例如从液态到固态或相反地改变而导致的热学膨胀。
4.刚好在具有显著的水份额的流体中,从液态到固态的过渡可以在流体量基本上保持不变时关联有明显的体积增加。由此,可压缩的从而可通过膨胀的流体挤压的体积补偿构件的提供防止管路壳体的直接负荷,当流体能够且必须相对于管路壳体膨胀并且因而在所述管路壳体中引起应力时产生所述负荷。
5.根据另一从de 10 2018 104 739 a1中已知的实施方式,体积补偿构件作为膜构件容纳在突出部中,所述突出部径向地从将管路通口彼此连接的管路突出。在突出部中容纳有气体体积并且通过膜构件与管路分离。当流体在管路中由热引起膨胀时并且在质量基本上保持不变而体积增加时,膜构件的膜相对于在突出部中的气体体积变形并且因此允许膨胀的流体发生所需的体积增加。
6.从us 8,757 668 b2中已知流体管路构件,根据流体管路构件,位于管路壳体的不同的纵向端部处的管路通口借助于贯穿管路壳体的管路传导流体地连接。在管路壳体中构成属于管路的腔室,在所述腔室中容纳有可压缩的体积补偿构件,所述体积补偿构件在常规的流体管路运行中由在两个管路通口之间流动的流体绕流。


技术实现要素:

7.以从de 10 2018 104 739 a1中已知的分配管路构件为基础,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开头提到的分配管路构件,使得其中容纳的体积补偿构件特别简单地设置在其中并且同样可以特别简单地在其中保持在设置位置处。
8.本发明在开头提到的分配管路构件方面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即体积补偿构件设置在连接结构中和连接结构上并且与其管路通口相关联,使得与连接结构连接的另外的管路
构件的部段与管路壳体一起有助于体积补偿构件在管路壳体上的位置固定。由此,体积补偿构件可以非常简单地设置在管路壳体中,其中然而其位置固定首先通过将另外的管路构件设置在管路壳体上来完成。只要另外的管路构件不设置在管路壳体上,那么通过将另外的管路构件与管路壳体连接由另外的管路构件占据的空间提供体积补偿构件在管路壳体上有利地简单地安装。示例性地,可以将体积补偿构件简单地从连接结构的自由的纵向端部引入所述连接结构中。
9.相应内容适用于体积补偿构件在管路壳体上的位置固定。由此可以避免容纳腔室的困难的构成,如其从现有技术中已知那样,尤其在管路通口之间和与管路通口间隔开地在管路装置的区域中。体积补偿构件能够以简单的、然而非常有效的方式设置在管路壳体的部段,尤其管路通口的端面和另外的管路构件之间并且固紧以防止丢失。
10.换言之,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即管路壳体的其中容纳有体积补偿构件的容纳区域沿至少一个方向由另外的管路构件的面形成。这例如可以是另外的管路构件的端面,尤其是另外的管路构件的管路通口的端面。
11.原则上,根据本技术应当适用的是,流体在管路通口处从所属的管路中,根据流动方向排出或进入,其中管路通口的端面包围排出开口并且朝离开所属的管路的流体排出方向指向。在管路壳体中的管路装置的管路通口的端面例如可以通过在管路装置到连接结构的过渡中的径向阶梯构成。这尤其当连接结构,如其优选那样,构成为母的套筒时适用,其中连接配合结构可以呈公的插头构型插入所述母的套筒中。
12.作为在管路壳体中的体积补偿构件的所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结果,当管路壳体不与另外的管路构件连接时,体积补偿构件容纳在管路壳体中,使得其至少部段地围绕管路轨道沿环周方向包围沿着管路轨道伸展的流体管路。在此,管路轨道局部地分别限定两个沿相反的方向指向的轴向方向。在此,体积补偿构件的轴向运动可以沿着由管路轨道限定的轴向方向由管路壳体的贴靠面限界。例如,所述限界可以通过管路通口的上述端面,特别优选以所描述的径向的突出部的构型实现。体积补偿构件还可以沿与该轴线方向相反的另一轴向方向至少部段地露出。由此可以将体积补偿构件从与管路通口相关联的连接结构的与管路通口相对置的轴向端部起简单地朝向管路通口装入管路壳体中。因此,当前的段落换句话说也描述上述目的的解决方案。
13.原则上,可以考虑的是,与管路通口具有轴向间距地,在连接结构上设有至少部段地,优选完全地环绕的径向突起部,所述径向突起部在管路壳体上形成体积补偿构件的第一防丢失装置。所述径向突起部可以呈由基本的弹性的体积补偿构件克服的锁止凸起的形式作用。径向突起部因此优选在小于体积补偿构件的径向延伸的一半上,优选在体积补偿构件的径向延伸的小于30%上,特别优选在小于10%上延伸。径向突起部随后可以在另外的管路构件设置在管路壳体上之后以另外的管路构件的面,尤其以所述另外的管路构件的端面补充。
14.出于尽可能简单制造管路构件和尽可能简单操作在管路构件上的体积补偿构件的原因,体积补偿构件沿背离管路通口的方向优选只要仅摩擦配合地和/或材料配合地借助于胶粘剂保持在管路壳体上,直至体积补偿构件通过将管路壳体与另外的管路构件连接形状配合地保持在管路壳体上。在此情况下,体积补偿构件在上述另外的轴向方向上优选完全地露出。
15.尽管体积补偿构件仅沿着围绕管路轨道的环周部段延伸可能就足够了,而围绕管路轨道的至少一个另外的环周部段没有体积补偿构件,但是当体积补偿组件作为可穿流的体积补偿构件完全包围管路轨道时,优选地提供尽可能对称的用于容积膨胀的可能性。因此,体积补偿构件优选环形地或套筒形地构成。
16.出于分配管路构件的尽可能简单的结构上的构造的原因,体积补偿构件优选可由流过管路壳体的流体润湿。
17.体积补偿构件,完全与其具体选择的构型无关地,具有比管路壳体更小的抗压刚度和/或拉伸刚度。由此确保,在流体在管路壳体中体积膨胀的情况下体积补偿构件可以通过膨胀的流体压缩,而管路壳体可以基本上保持其期望的原始的构型。这样,可以减轻管路壳体因膨胀流体施加的过大的力。较小的抗压刚度和/或拉伸刚度可以受构型影响地和/或受材料影响地实现。为了可以提供可通过压缩体积补偿构件实现的尽可能大的、可以由膨胀的流体占据的补偿体积,体积补偿构件优选由材料形成,所述材料具有比管路壳体的材料更小的弹性模量。体积补偿构件可以具有由聚合物外壳环绕的气体体积。气体体积可以划分为多个部分体积,如例如在闭孔的泡沫材料中是这种情况。然而作为设计方案也可考虑环形的或套筒形的空心的体积补偿构件,其具有唯一的围住的气体体积。
18.优选的是,体积补偿构件不仅轴向地关于管路轨道在其可运动性方面受限制或优选轴向地被固定,而且径向地,即沿正交于管路轨道的方向也如此。因此,优选体积补偿构件关于管路轨道径向地从外部贴靠在管路壳体的内环周面上。管路壳体的内环周面可以由连接结构形成,所述连接结构优选构成为插入套筒。
19.为了使在管路壳体和另外的管路构件之间建立连接变得容易,作为连接套筒的连接结构可以具有比管路通口更大的内宽。在此情况下,上面提到的径向突出部可以在管路通口和连接结构之间形成。
20.为了控制穿过管路壳体的流体流动,另外的管路构件可以具有阀装置,所述阀装置可在通过状态和阻挡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通过状态下露出在另外的管路构件中构成的、连接于与体积补偿构件相关联的管路通口的用于穿流的管路,并且在所述阻挡状态下阻挡在另外的管路构件中构成的用于穿流的管路。在此情况下,至少可以通过阀装置所连接的管路通口允许或阻挡流体流动,优选也在量方面控制流体流动。阀装置优选可在其运行状态之间电切换,尽管如此不应排除自动的阀装置,例如弹簧预紧的止回阀。
21.附加地或替选地,另外的管路构件通常可以具有管道接管或可以是仅一个管道接管。另外的管路构件例如可以是另外的分配管路构件,所述另外的分配管路构件如前面所谈论的分配管路构件那样构成。由这种优选相同类型的分配管路构件可以模块式地简单且安全地构造分配组件以分配尤其在机动车中的流体流动。为了该目的,在第一和第二管路通口中的一个管路通口的区域中可以构成连接结构并且在相应另一管路通口的区域中构成适合与连接结构连接的连接配合结构,使得两个,尤其相同类型的分配管路构件可通过将连接结构和连接配合结构连接来彼此传导流体地连接。
2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能简单操作的实施方式,连接结构可以在第一和第二管路通口中的一个管路通口上形成为公的插入接管并且可以将相应另一连接结构在相应另一管路通口上作为母的插入套筒形成,其中插入接管匹配到插入套筒中。优选地,第一和第二管路通口在此情况下通过管路彼此连接,所述管路的管路轨道位于一个平面中,特别优
选直线线性地伸展,使得通过多个优选相同类型的分配管路构件可以形成基本上在一个平面中延伸的进而尽可能少地占用空间的分配组件。
23.如果另外的管路构件包括阀装置,所述阀装置优选持久地设置在管路壳体上并且与所述管路壳体传导流体地连接。例如当由多个,优选相同类型的分配管路构件形成上述模块式的分配组件时,原则上另外的管路构件首先可以不设置在分配管路构件上并且在随后的时间点才设置在所述分配管路构件上。
24.同样,当在管路通口的区域中不需要继续引导的流体管路,例如在分配组件的沿穿流方向最后的分配管路构件中,或者当分配管路构件具有比具体的应用情况下所需的更多的管路通口时,另外的管路构件可以是盲塞。因为,原则上分配管路构件可以具有比仅上文提到的两个更多的管路通口。
25.为了保证在管路壳体和另外的管路构件之间的传导流体的连接,根据一个优选的改进方案,在第一和第二管路通口中的至少一个管路通口的区域中构成有锁定结构,借助于所述锁定结构在另外的管路构件中设置的锁定配合结构可以形状配合地,优选可松开地锁定。为了将两个,尤其相同类型的彼此经由一个分配管路构件的连接结构和相应另一分配管路构件的连接配合结构连接的分配管路构件固紧以防止无意地松开,可以附加地在相应另一管路通口的区域中构成适合用于与锁定结构锁定的锁定配合结构。由于优选的模块式的构造方式,这样也可以将多于两个,尤其相同类型的分配管路构件成排地连接为可模块式配置的分配组件。
26.例如,锁定结构和锁定配合结构中的一个结构可以包括突起部并且相应另一结构可以由突起部从后方接合。为了快速地且不复杂地形成可靠的锁定,一方面分配管路构件的和另一方面另外的管路构件,特别优选分开的,尤其相同类型的分配管路构件的锁定结构和锁定配合结构形成卡口锁定装置。
27.除了纯的防止松开装置以外,锁定结构和锁定配合结构也可以用于建立彼此连接的管路部段和/或管路壳体部段的限定的相对位置。例如,锁定结构和锁定配合结构可以在建立其之间形成的形状配合的锁定接合期间部段地实现螺旋运动,在此期间彼此连接且要锁定的管路壳体部段由于围绕共同的相对转动轴线的相对转动而实施轴向的接近运动。由此,可以改善由管路壳体和另外的管路构件,尤其由不同的管路壳体的两个管路壳体部段构成的连接的密封性以防止流体排出。因此,根据一个有利的改进方案一般来说可以提出,管路壳体的锁定结构和另外的管路构件的锁定配合结构,具有构成用于彼此贴靠的贴靠面,所述贴靠面在锁定状态下与彼此传导流体地连接的管路部段,特别优选分开的、相同类型的分配管路构件,通过彼此贴靠限定两个分配管路构件的相对位置。
28.原则上,例如当管路壳体应当形成管路分支时,管路壳体可以具有多于仅上述的第一和第二管路通口。因此,管路壳体具有第三管路通口,所述第三管路通口通过管路装置与第一和第二管路通口连接。优选地,随后在第三管路通口的区域中构成连接结构,具有阀装置的另外的管路构件的匹配的连接配合结构与所述连接结构连接。由此,将第一和第二管路通口传导流体地彼此连接的第一管路分支贯穿管路壳体,使得当由两个或更多个,尤其相同类型的分配管路构件形成模块式的分配组件时,第一管路分支形成贯穿整个分配组件的进而用流体供应的主管路。第二管路分支可以从第三管路通口引导至第一管路分支,使得在将阀装置优选地设置在第二管路分支的第三管路通口上的情况下形成一种分接管
路,借助于所述分接管路可以将流体从第一管路分支导出。
29.只要第四管路通口或甚至还有另外的管路通口在管路壳体上构成,那么引导至第四管路通口或另外的管路通口的另外的管路分支可以通入第一管路分支中或通入第二管路分支中或概括来说通入已经从第一管路分支引出的分接管路。
30.在上文中已经说明由至少两个上述分配管路构件形成的分配组件。所述分配组件由于其模块式的可配置性是有利的,使得本发明也涉及用于分配流体的分配组件,所述分配组件包括至少两个上述分配管路构件,其中分配管路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分配管路构件是如下分配管路构件,其在第一和第二管路通口中的一个管路通口的区域中具有连接结构和在相应另一管路通口的区域中具有适合与连接结构连接的连接配合结构,使得两个、尤其相同类型的分配管路构件通过将连接结构和连接配合结构连接可彼此传导流体地连接,并且其中分配管路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分配管路构件是如下分配管路构件,在所述分配管路构件中管路壳体具有第三管路通口,所述第三管路通口通过管路装置与第一和第二管路通口连接。具有连接结构和连接配合结构的分配管路构件可以是相同的分配管路构件,所述分配管路构件具有第三管路通口,或者所述分配管路构件可以是不同的分配管路构件。
31.当分配管路构件具有第三管路通口时,体积补偿构件可以设置在第一管路分支和/或第二管路分支上。尽管如此体积补偿构件在两个管路分支的区域中的设置提供了防止管路壳体由于在管路壳体中热膨胀的流体而爆裂的较大安全性,通常在管路壳体中设置仅一个体积补偿构件是足够的。体积补偿构件随后优选位于贯穿管路壳体的第一管路分支的区域中,在所述第一管路分支上可连接另外的分配管路构件的第一管路分支。在那存在体积补偿构件,如上文已经描述那样,优选在构成为母的插入套筒的连接结构的区域中存在体积补偿构件。
32.这样描述的分配管路构件可以在机动车中用于将作为流体的运行液体传导至不同的消耗器。例如,运行液体可以是清洗液,所述清洗液与传感器触发的和/或通过操作员输入来输入的控制指令相关地传导至机动车的挡风玻璃和/或后窗玻璃和/或前照灯。替选地,运行液体可以是冷却液体,所述冷却液体与个体的冷却需求相关地传导至不同的要冷却的消耗器。
33.需要明确说明的是,本技术中为技术特征分配的序号,如“第二”或“第三”管路通口,仅基于相关联的技术特征的分别第一次提及的顺序并且仅用于区分表示为相同类型的技术特征。
附图说明
34.下面,根据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附图示出:
35.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分配管路构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立体视图;
36.图2示出沿着图1中的观察方向ii的图1的分配管路构件的示意俯视图;
37.图3示出沿着图2中的剖平面iii-iii的图2的贯穿分配管路构件的粗略示意横截面视图;
38.图4示出贯穿分配组件的粗略示意横截面视图,所述分配组件由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两个相同类型的分配管路构件形成。
具体实施方式
39.在图1至3中,根据本发明的分配管路构件的第一实施方式,通常用10表示。分配管路构件10包括优选注塑成型的管路壳体12。与管路壳体12示例性地连接有另一管路构件14,所述另一管路构件具有容纳在其中的阀装置16。经由连接套筒18可以连接电连接线路,以用电能和用到阀装置的控制命令供应阀装置16。
40.在管路壳体12中延伸有管路装置20,第一管路分支22从管路装置沿着第一管路轨道l1直线地贯穿管路壳体12。第一管路分支22的纵向端部在第一管路通口24处终止。具有第一管路通口24的第一端部部段26构成为连接配合结构28,其具有管道状的公的插入套筒29的构型。所述第一端部部段有利地具有未示出的环绕的密封装置,例如装入沟槽30中的o形环。
41.第一管路分支22在其相对置的纵向端部处在第二管路通口处终止,所述第二管路通口在图1和2中在第一管路分支22的同一纵向端部处由连接结构40遮盖。
42.从连接配合结构28起,径向地,关于第一管路轨道l1,锁定配合结构32以突起部34的构型突出,所述突起部在连接结构40的区域中在第一管路分支22的另一纵向端部区域上匹配到构成为锁定凹口38的锁定结构36中,以建立形状配合的卡口锁定作为防取出装置。不言而喻,为此使用另一基本上相同类型的分配管路构件,其具有连接结构40和锁定凹口38。连接结构40构成为母的插头套筒42。
43.从管路壳体12起,与第一管路轨道l1具有间距地,沿平行的另外的管路轨道l4或l5伸出有另外的管路结构44和46。另外的管路结构44和46还构成为另外的连接结构48或50,在所述另外的连接结构上例如可以插接弹性软管或者所述另外的连接结构可以插入另外的管道管路的相应的插接套筒中。
44.在图1的下方的端部处或在管路壳体12的图2中右侧的端部上还可以设置有具有阀装置的另一管路构件,其中优选所述另一管路构件至少在其外部构型方面,为了使用相同部件特别优选总体上与另外的管路构件14相同地构成。
45.在图3的仅粗略示意的横截面视图中,为了说明,示出提到的另一管路构件作为另一管路构件52,其具有与管路壳体12连接的另外的阀装置54。
46.管路壳体12关于包含管路轨道l1的且平行于管路轨道l4和l5的镜像对称平面se镜像对称地构成。另外的管路构件14和52也关于镜像对称平面se镜像对称地构成。
47.管路装置20包括第二管路分支56,所述第二管路分支从第一管路分支22起沿着第二管路轨道l2从第一管路分支22作为分接管路分出。第二管路分支56通入第三管路通口58中,呈母的插入套筒62构型的第二连接结构60连接于第三管路通口。在所述第二连接结构60中插入呈管道接管64构型的另外的管路构件14的第二连接配合结构62,以与管路壳体12连接。管道接管64由此也是公的插入接管。管路65在另外的管路构件14中连接于管路壳体12的第二管路分支56。
48.在阀装置16设置在中间的情况下,另外的管路构件14将第二管路分支56经由管路65与管路结构44连接。相应内容正如图3所表明适用于另一管路构件52和管路结构46。
49.第三管路通口58的端面58a和管道接管64的端面64a轴向地关于第二管路轨道l2对容纳区域66限界,在所述容纳区域中容纳有封闭的围绕第二管路轨道l2环形环绕的体积补偿构件68。容纳区域66径向向外地由第二连接结构60的母的插入接管62的内环周壁62a
限界。由此,体积补偿构件68仅由两个不同的构件,在此由管路壳体12和另外的管路构件固定其相对于管路壳体12的位置,其中所述体积补偿构件由弹性的其中围住气体体积的塑料形成。只要另外的管路构件14和尤其其管道接管64或盲塞不引入第二连接结构60中,那么露出设置在第二连接结构60中的体积补偿构件68的背离相关联的管路通口指向的轴向的端面。
50.由此,体积补偿构件68在第三管路通口58的区域中的设置是非常简单的,因为所述体积补偿构件可以沿着第二管路轨道l2简单地引入第二连接结构60中,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具有比第二管路分支56更大的内直径。
51.如果在管路装置20中存在的流体,尤其是含水的液体被冻结并且在此膨胀,那么膨胀的流体可以压缩体积补偿构件68进而获得用于其膨胀的空间。在此,体积补偿构件68的由流体润湿的径向内部的部段径向向外地移动,其中体积补偿构件68的径向外部的部段通过插入套筒62的内环周壁62a在径向移动方面径向向外固定。
52.在图1至3的实施例中,管路结构44和46与管路壳体12一件式地构成。替选地,管路结构44和46与另外的管路构件14一件式地构成。
53.在图4中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分配管路构件的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与在第一实施方案中相同的和功能相同的构件和构件部段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然而增加了数字100。第二实施方式下面仅就与之前所描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之处进行阐述,为了第二实施方式的阐述也明确参考第一实施方式的描述。由于图4的两个分配管路构件110相同地构成,为了更清楚基本上仅在图4中的左侧的分配管路构件110设有附图标记。
54.图4示出两个分配管路构件110,所述分配管路构件基本上相同地构成并且所述分配管路构件连接成连接组件102并且在连接状态下固定以防止松开。
55.一方面在图4中另外的管路结构144和146不与管路壳体112一件式地构成,而是与另外的管路构件114和152一件式地构成。
56.另一方面,在图4中体积补偿构件168虽然又设置在管路通口的区域中,但是不设置在第三管路通口158的区域中,而是设置在第二管路通口125的区域中。体积补偿构件168的容纳区域166轴向地关于管路轨道l1受图4中右侧的分配管路构件110的第二管路通口125的端面125a以及第一管路通口的端面124a限制。径向向外,容纳区域166受构成为插入套筒142的连接结构140的内环周壁限界。
57.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即使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当连接结构140与在图4中右侧的分配管路构件110的连接配合结构128连接时,体积补偿构件168才轴向地不可丢失地设置在管路壳体112上。在右侧的分配管路构件110的连接配合结构128引入到左侧的分配管路构件110的连接结构140中之前,露出体积补偿构件168的轴向的端面。连接结构140的与第一管路分支122相比更大的内直径使得体积补偿构件168在管路壳体112上的设置和必要时还有替换变得容易。
58.管路壳体12和112在图1至4中有利地示作为一件式的注塑成型构件。与其不同地,管路壳体也可以由多个壳体部件形成。
59.在图4的大致图像中心中可见,在呈突起部构型的位于图4中右侧的分配管路构件110的连接配合结构128的背离图4的观察者的侧上存在的锁定配合结构如何接合到图4中左侧的分配管路构件110的构成为锁定凹口138的锁定结构136中。为了形成所述锁定接合,
图4的左侧的分配管路构件110的连接结构140和右侧的分配管路构件110的锁定配合结构同轴地,然而相对于彼此旋转地设置,随后轴向地接近,通过插入彼此而连接并且通过围绕作为旋转轴线的第一管路轨道l1相对旋转来旋转到图4中示出的位置中。由此形成卡口锁定装置。锁定结构136和锁定配合结构132的彼此贴靠的面确保两个分配管路构件110在由其形成的分配组件102中的限定的相对位置。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