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垃圾渗滤液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27 21:05: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2.垃圾是失去使用价值、无法利用的废弃物品,是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是不被需要或无用的固体、流体物质,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垃圾处理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常见的做法是收集后送往堆填区进行填埋处理,或是用焚化炉焚化,但两者均会制造环境保护的问题,而终止过度消费可进一步减轻堆填区饱和程度,堆填区中的垃圾处理不但会污染地下水和发出臭味,而且很多城市可供堆填的面积已越来越少,焚化则无可避免会产生有毒气体,危害生物体,多数的城市都在研究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和鼓励资源回收。
3.垃圾分为很多种,其中包括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有液体有固定,所以在处理生活垃圾时需要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出来的液体和固体再分别处置,分离出来的液体又称垃圾渗滤液,现有的垃圾渗滤液净化装置大部分都未对垃圾渗滤液的异味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渗滤液净化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垃圾渗滤液净化装置大部分都未对垃圾渗滤液的异味进行处理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垃圾渗滤液净化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下方设置有圆筒,所述箱体的一端设置有液体箱,所述箱体的另一端设置有活性炭过滤盒,所述圆筒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圆筒连接有第二圆辊,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过滤板,所述第二过滤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三过滤板,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的一端穿过箱体连接有第一圆辊,所述液体箱的底部通过输液管与圆筒相连,所述箱体的表面设置有箱门。
6.优选的,所述第一圆辊的表面均匀设置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表面均匀设置有硬质毛刷。
7.优选的,所述第二圆辊穿过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与第三过滤板相连,所述第一圆辊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圆辊的结构完全相同。
8.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的表面均设置有过滤孔,所述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表面的过滤孔大小依次递减。
9.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轮的一侧通过链条连接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电机。
10.优选的,所述第二圆辊的表面均匀设置有搅拌棒,所述圆筒内壁的表面均匀设置有电加热丝管。
11.优选的,所述活性炭过滤盒的内部均匀设置有活性炭颗粒,所述活性炭过滤盒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所述活性炭过滤盒的底部通过输气管与圆筒相连,所述圆筒的底部设
置有排水管,所述箱体与圆筒之间连接有管道。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该垃圾渗滤液净化装置,通过将液体箱内的植物除臭剂通过输液管输送到圆筒中与垃圾渗滤液融合,利用第二电机带动第二圆辊表面的搅拌棒转动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搅拌,能够加快垃圾渗滤液与植物除臭剂的融合速度,利用植物除臭剂对垃圾渗滤液中的异味进行去除,利用电加热丝管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加热杀菌消毒时,通过活性炭过滤盒中的活性炭颗粒对加热后产生的水蒸气中的异味进行消除,起到了对垃圾渗滤液异味的双重消除。
附图说明
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立体结构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立体结构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视图。
18.图中:1、箱体;2、圆筒;3、箱门;4、液体箱;5、第一电机;6、第一传动轮;7、第二传动轮;8、第二电机;9、活性炭过滤盒;10、第一过滤板;11、过滤孔;12、第二过滤板;13、第三过滤板;14、转动板;15、硬质毛刷;16、搅拌棒;17、电加热丝管;18、活性炭颗粒;19、第一圆辊;20第二圆辊。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垃圾渗滤液净化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下方设置有圆筒2,箱体1的一端设置有液体箱4,箱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活性炭过滤盒9,圆筒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电机8,第二电机8的输出轴穿过圆筒2连接有第二圆辊20,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过滤板10,第一过滤板10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过滤板12,第二过滤板12的下方设置有第三过滤板13,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传动轮6,第一传动轮6的一端穿过箱体1连接有第一圆辊19,液体箱4的底部通过输液管与圆筒2相连,箱体1的表面设置有箱门3。
21.首先将装置放置在合适的位置,然后通过箱体1顶部的进水管将垃圾渗滤液输送到箱体1中,首先通过第一过滤板10表面的过滤孔11对垃圾渗滤液初步过滤,然后通过第二过滤板12和第三过滤板13对废水再次过滤,垃圾渗滤液经过第二过滤板12和第三过滤板13时,通过第一电机5带动第二传动轮7转动,第二传动轮7通过链条带动第一传动轮6转动,第一传动轮6带动第一圆辊19转动带动转动板14表面的硬质毛刷15在第二过滤板12和第三过滤板13表面做圆周运动,然后废水通过箱体1底部的管道进入到圆筒2中,打开阀门将液体箱4中的植物除臭剂输送到圆筒2中,通过第二电机8带动第二圆辊20表面的搅拌棒16转动
对废水进行搅拌,使废水与植物除臭剂融合,融合一段时间后,关闭输液管上的阀门,打开输气管上的阀门,通过电加热丝管17对废水进行加热,产生的水蒸气通过输气管进入到活性炭过滤盒9中,通过活性炭颗粒18对异味再次消除后排出,最后将废水通过圆筒2底部的排水管排出。
22.在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中,通过将液体箱4内的植物除臭剂通过输液管输送到圆筒2中与垃圾渗滤液融合,利用第二电机8带动第二圆辊20表面的搅拌棒16转动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搅拌,能够加快垃圾渗滤液与植物除臭剂的融合速度,利用植物除臭剂对垃圾渗滤液中的异味进行去除。
23.在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中,利用电加热丝管17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加热杀菌消毒时,通过活性炭过滤盒9中的活性炭颗粒18对加热后产生的水蒸气中的异味进行消除,起到了对垃圾渗滤液异味的双重消除。
24.在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中,通过转动板14表面的硬质毛刷15在第二过滤板12和第三过滤板14表面做圆周运动,一方面能够对固体残渣起到粉碎的效果,另一方面避免过滤孔11堵塞。
25.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2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