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挖方渠道的排洪建筑物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7-27 18:41: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中水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挖方渠道的排洪建筑物结构。


背景技术:

2.渠道作为非常常见的水工建筑物,在引调水工程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在我国新疆甘肃等地区,工程区往往位于地势纵坡较大的戈壁滩,汛期洪水具有洪量大、流速高及历时短等特点。在渠道建设过程中,如若未给洪水留有安全可靠的泄洪通道,将会对工程造成很大的危害。渠道工程在设计过程中由于地形条件及渠线条件限制,往往会出现挖方渠道,对于挖方渠道的排洪措施,通常使用拦排相结合的方式,即在来洪水渠侧修建防洪堤,用于拦截洪水,同时在天然排洪通道与渠道交叉处修建排洪建筑物,将拦截的洪水排向下游天然排洪通道,以保证渠道建筑物的安全。挖方渠道常用的排洪建筑物为排洪渡槽,但是由于排洪渡槽顶高程往往高于渠顶高程,因此修建排洪渡槽后,渠顶检修道路就会被打断,给渠道检修及交通带来不便,因此选择一种既能排洪又不影响渠道检修及交通的排洪建筑物对整个工程的正常运行是至关重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挖方渠道的排洪建筑物结构,目的在于解决挖方渠道上修建排洪渡槽后,渠顶检修道路被打断,影响渠道检修和交通等问题,保证渠道工程的正常运行。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用于挖方渠道的排洪建筑物结构,包括:排洪渡槽槽身,所述排洪渡槽槽身架于挖方渠道上方,所述排洪渡槽槽身在上游处与排洪渡槽进水口连接,所述排洪渡槽槽身在下游处与跌水井连接,所述跌水井与排洪管道连接,所述排洪管道位于渠顶检修道路下方。
6.进一步地,所述排洪渡槽槽身设置有支撑渡槽槽身的上游边墩和下游边墩。
7.进一步地,所述上游边墩采用重力式挡土墙结构。
8.进一步地,所述下游边墩采用重力式挡土墙加竖直墙的结构,所述下游边墩向所述排洪渡槽槽身左右两侧延伸至与所述跌水井同宽,所述下游边墩在所述排洪渡槽槽身两侧以直墙的结构向上延伸至与所述排洪渡槽槽身的槽顶高度相同,所述下游边墩构成所述跌水井的一个边墙。
9.进一步地,所述下游边墩与所述排洪渡槽槽身之间的缝隙设置有密封层。
10.进一步地,所述上游边墩和下游边墩与所述排洪渡槽槽身之间设置不少于两个支撑点,在所述支撑点处设置有橡胶支座。
11.进一步地,所述跌水井包括侧墙和底板,所述侧墙与所述下游边墩构成的边墙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跌水井与所述下游边墩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止水带。
13.进一步地,所述跌水井与所述排洪管道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水套管。
14.进一步地,所述排洪渡槽进水口包括侧墙和底板,所述侧墙高度与所述排洪渡槽槽身高度一致,所述底板下方设置有防渗墙。
15.进一步地,所述排洪管道与排洪管道出水口连接,所述排洪管道出水口包括侧墙和底板,所述侧墙高度与所述排洪管道高度一致,所述底板下方设置有齿墙。
16.进一步地,所述排洪管道出水口下游设置有格宾石笼,所述格宾石笼宽度与所述排洪管道出水口下游宽度一致。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排洪渡槽槽身下游处设置跌水井,降低洪水水位高程,降低排洪建筑物高程,避免排洪建筑物对渠顶检修道路的干扰。
附图说明
18.图1为排洪建筑物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19.图2为排洪建筑物结构的纵断面示意图。
20.图3为图1中a-a处断面示意图。
21.图中:1、排洪渡槽槽身;2、上游边墩;3、下游边墩;4、跌水井;5、排洪管道;6、防水套管;7、橡胶止水带;8、橡胶支座;9、柔性密封材料;10、排洪渡槽进水口;11、排洪管道出水口;12、格宾石笼;13、原始地面线;14、开挖线;15、挖方渠道;16、渠顶检修道路;17、防渗墙;18、齿墙。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23.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挖方渠道的排洪建筑物结构,包括:
24.排洪渡槽槽身1,架于挖方渠道15上方,用于连接渠道两侧洪水的天然排泄通道,保证渠道的安全。为避免渡槽对渠道水流造成阻塞,渡槽下表面距离渠道最高水面距离不小于50cm。为保证渡槽的泄洪能力和防止槽身淤积,在不影响渡槽质量安全前提下,渡槽沿洪水水流方向(图1中箭头方向)应尽量采用较大纵坡,通常坡度可取值为1/200~1/50。渡槽槽身采用现浇或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标号根据具体气候等条件选用c25~c35。渡槽底板和侧墙厚度应满足结构安全,通常可取值20cm~30cm。槽身尺寸应根据过水能力要求和超高要求进行确定。
25.上游边墩2,主要作用为支撑渡槽槽身,保证其稳定安全。上游边墩置于排洪渡槽上游,在不影响渠道过水的前提下,应尽量靠近渠道布置。上游边墩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素混凝土结构或浆砌石结构,形式采用重力式挡土墙结构的形式。
26.下游边墩3,主要作用为支撑渡槽槽身和作为跌水井4的一个边墙。下游边墩置于排洪渡槽下游,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采用重力式挡土墙加竖直墙的结构形式进行布置,下游边墩的直立面布置于洪水下游侧。下游边墩向槽身左右两侧延伸至与跌水井同宽,在槽身两侧以直墙的结构形式向上延伸至与槽身的槽顶高度相同,下游边墩构成跌水井的一个边墙。下游边墩与槽身之间的缝隙设置有密封层,采用聚氨酯等柔性密封材料9进行密封。
27.上游边墩和下游边墩的顶宽可取40cm~50cm,实际可根据渡槽宽度进行调整,上游边墩和下游边墩与渡槽槽身设置不少于两个支撑点,支撑点设置有橡胶支座8,橡胶支座的尺寸大小可参照相关规范进行确定。
28.跌水井4,主要作用为降低洪水水面高程,保证与跌水井连接的排洪管道5 可以从渠顶检修道路16下穿过进行排洪,避免排洪建筑物影响检修路交通和渠道检修。跌水井布置在排洪渡槽下游,包括侧墙和底板,侧墙与下游边墩构成的边墙连接。跌水井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底板厚度不小于50cm,侧墙厚度根据墙高计算确定,一般不小于30cm。跌水井与下游边墩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止水带7。
29.排洪管道5,位于渠顶检修道路16下方,主要作用是将洪水从跌水井排至天然排洪通道。排洪管道进口与跌水井侧墙连接,连接处设置有防水套管6,出口与排洪管道出水口连接。排洪管道可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管、预制钢筋混凝土管及pccp管等。排洪管道尺寸应根据过水能力计算及水面上净空要求确定,通常设计水面以上的净空面积宜不小于涵洞断面面积的10%,净空高度不小于管道直径的四分之一。排洪管道顶面与渠道检修道路之间的土体厚度不小于 50cm。
30.排洪渡槽进水口10,设置在排洪渡槽上游,主要作用为顺接渡槽与防洪堤,平顺的将洪水引入排洪渡槽,通常采用八字形进水口、扭面进水水口等形式,其平面扩散角应为6
°
~12
°
,长度一般为5m~10m。进水口包括侧墙和底板,侧墙高度与渡槽高度一致,进水口进口处底板下方设置不小于50cm的防渗墙17,底板及侧墙材质可使用浆砌石、素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等。
31.排洪管道出水口11,主要作用为支撑管口土体,防止管口土体塌陷,同时平顺的引出排洪管道中的洪水,通常采用八字形出水口等形式,其平面扩散角应为6
°
~12
°
,长度一般为3m~10m。出水口包括侧墙和底板,侧墙高度与排洪管道高度一致,出水口出口处底板下方设置不小于50cm的齿墙18,底板及侧墙材质可使用浆砌石、素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等。
32.格宾石笼12,设置在排洪管道出水口下游,主要作用为防止洪水流出排洪管道出水口后对地面造成冲刷破坏,格宾石笼宽度与排洪管道出水口下游宽度一致,厚度为1m,长度取3~10m。
33.图2中13为原始地面线,14为开挖线。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