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钢柱型塔吊附着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27 17:11:5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柱型塔吊附着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建筑施工领域,部分塔吊附着杆拉(压)力大于建筑主体结构承载力极限,如果塔吊附着杆直接与建筑主体结构进行连接的情况下,会增大建筑施工的危险性,并且对于塔吊的附着存在不稳定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柱型塔吊附着装置,解决了塔吊附着杆不能直接与建筑主体结构进行连接的情况,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性。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柱型塔吊附着装置,包括钢柱,所述钢柱,所述钢柱顶端和底端分别通过支撑装置与建筑物楼板连接,所述钢柱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梁,所述连接梁远离所述钢柱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耳板,所述耳板与塔吊的附着杆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角钢,所述角钢与所述钢柱可拆卸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钢柱靠近所述角钢的表面设有竖直设置且与所述钢柱固定连接的梯形板,所述梯形板与所述角钢的竖直面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梯形板上开设有第一轴孔,所述角钢的竖直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轴孔相对应的第二轴孔,所述第一轴孔和所述第二轴孔通过销轴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角钢的水平面与所述建筑物楼板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梁远离所述钢柱的一端设有方形板,所述方形板与所述耳板通过固定螺栓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方形板位于建筑物外墙的内侧,所述耳板位于所述建筑物外墙的外侧,所述固定螺栓贯穿所述建筑物外墙。
11.进一步地,所述方形板与所述连接梁之间设有肋板。
12.进一步地,所述钢柱与所述连接梁之间设有肋板。
13.进一步地,所述耳板上设有肋板。
1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布置灵活,有效解决了塔吊附着杆拉(压)力大于建筑主体结构承载力极限值导致的塔吊附着杆不能直接与结构进行连接的技术问题,大大提高塔吊的稳定性和建筑施工的安全性,有效避免建筑主体结构无法承载塔吊的拉力而发生的危险情况。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
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示意图之一;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示意图之二;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a处局部放大图;
20.附图标记说明:
21.图中:1-钢柱、2-建筑物楼板、3-角钢、4-销轴、5-连接梁、6-耳板、7-建筑物外墙、8-塔吊、9-建筑物、10-附着杆、11-肋板、12-梯形板、13-方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5.实施例1
26.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
27.一种钢柱型塔吊附着装置,包括钢柱1,钢柱1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梯形板12,梯形板12上开设有第一轴孔。
28.钢柱1由高强度钢制成,钢柱1生产原料的规格、型号、用量均应满足设计要求,即钢柱1整体承载力极限应大于塔吊8附着杆10拉力或压力。
29.钢柱1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角钢3,本实施例选择角钢3作为支撑装置。
30.角钢3的竖直面与梯形板12平行,角钢3的竖直面上设有与第一轴孔对应的第二轴孔,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内设有销轴4,角钢3与梯形板12通过销轴4铰接连接,角钢3可相对梯形板12进行转动;或是将梯形板12和角钢3通过两个及两个以上销轴4连接,这样角钢3与钢柱1夹角固定,无法进行转动。
31.每个角钢3的水平面上设有三个圆孔,通过螺栓或其他连接件将角钢3固定到建筑物楼板2上,从而钢柱1固定不动。
32.还可以选择地脚螺栓作为支撑装置,直接将钢柱1安装到建筑物楼板2上。
33.钢柱1的一侧表面上焊接有连接梁5,连接梁5远离钢柱1的一端设有方形板13,连接梁5与钢柱1之间设有肋板11,连接梁5与方形板13之间同样设有肋板11。
34.方形板13远离连接梁5的一侧设有耳板6,耳板6与方形板13通过固定螺栓可拆卸连接。
35.耳板6上同样设置有肋板11。
36.如图2所示,耳板6和方形板13分别位于建筑物外墙7的内外两侧,因钢柱1要与建筑物楼板2连接,所以方形板13位于建筑物外墙7的内侧,而耳板6位于建筑物外墙7的外侧,固定螺栓贯穿建筑物外墙7。
37.如图3和图4所示,本装置设置在上下楼板之间且与建筑物楼板2连接,耳板6位于建筑物外墙靠近塔吊8的表面,塔吊8通过附着杆10可拆卸连接耳板6,从而塔吊8通过本装置附着在建筑物9上。
38.本实施例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9.步骤一,楼层及建筑物外墙7放线,根据方案中钢柱1设计图中的定位,将钢柱1安装位置位置放出,要求放线精准,误差不大于2mm。
40.步骤二,建筑物楼板2及建筑物外墙7的螺栓孔开洞,建筑物楼板2开洞前需保证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建筑物外墙7混凝土强度应达到c30,用水钻将顶板以、底板上以及建筑物外墙7上按照先前放线位置进行开洞,楼层上下孔要保持同心。特别说明:开洞位置设计时已避开楼板钢筋。
41.步骤三,钢柱1吊装、就位,用塔吊8缓缓将钢柱1及其零部件用料斗吊起,待料斗底部升至距地面50cm时略作停顿,再次检查吊挂是否牢固,检查钢丝绳、d形卸扣等吊具有无质量问题,若有问题必须立即处理。确认无误后,继续吊运在安装作业面。
42.步骤四,角钢3固定,将角钢3用螺栓固定在建筑物楼板2上的螺栓孔位置,用普通扳手进行紧固,保证螺栓边缘不与螺栓孔边缘不接触,且应保证螺栓头与角钢3、角钢3与结构面表面连接紧密。
43.步骤五,钢柱1支立,固定角钢3安装合格后,将受力钢柱1用倒链吊起,将钢柱1上口与固定角钢3上层用φ60销轴4连接上,然后再将钢柱1下口用φ60销轴4连接上。
44.步骤六,将连接梁5与钢柱1进行定位焊,确认无误后进行正式焊接,保证焊缝合格,焊接位置准确。
45.步骤七,将耳板6与连接梁5用螺栓进行连接,确保证螺栓边缘不与螺栓孔边缘不接触,且应保证螺栓头与各接触面表面连接紧密。
46.步骤八,将附着杆10一侧与塔吊8附着框进行连接,另一侧与耳板6进行连接。
47.本实施例受结构限制较小,无论是现浇结构还是装配式结构,附着位置有洞口或无洞口,都可以灵活布置;将钢柱作为塔吊的附着物,有效地解决了附着杆拉(压)力大于建筑主体结构承载力极限值导致的塔吊附着杆不能直接与结构进行连接的技术问题;传力方式为依靠螺栓的预紧力使角钢与建筑物楼板之间产生静摩擦力,依靠静摩擦力抵抗附着杆拉(压)力,对结构破坏性小,相较于承压型螺栓依靠螺栓剪力来实现传力的方式更加可靠、
牢固,大大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性和塔吊工作的稳定性,避免施工过程中危险情况发生。
4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