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冰箱的制作方法

2022-07-27 15:16:2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冰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冰箱容积越来越大。市场上曾出现儿童或宠物误钻入冰箱内部,监护人没有及时发现而造成安全事故。因此,目前亟需一种能够防止门体误开的冰箱。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冰箱,能够防止门体误开,避免儿童或者宠物误钻入冰箱内。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
5.箱体,其内部具有制冷腔室;
6.门体,其铰接于所述箱体上,且对应所述制冷腔室设置,所述门体的表面上设置有拉手;
7.冰箱还包括:
8.门锁,其包括设置于所述门体上的卡舌和设置于所述箱体上的锁体;
9.控制器,其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并与所述锁体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锁体锁止和解锁所述卡舌;
10.所述拉手的内侧面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判断是否需要开启所述门体。
11.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体包括:
12.卡爪,其设置于所述箱体上并与所述卡舌卡接;
13.当所述卡爪张开时,所述卡舌能够脱离所述卡爪;当所述卡爪闭合时,所述卡爪能够卡住所述卡舌;
14.驱动装置,其设置于所述箱体上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用于驱动卡爪张开和闭合。
15.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其设置于所述箱体上,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16.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17.电磁线圈,其设置于所述箱体上且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18.所述卡爪上设置有与所述电磁线圈对应的磁性部;
19.当所述电磁线圈通电时,所述卡爪张开;当所述电磁线圈断电时,所述卡爪能够闭合。
20.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
21.弹性件,其设置于所述卡爪上;
22.当所述电磁线圈通电时,所述卡爪张开,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与所述卡爪受到的磁力平衡;当电磁线圈断电时,所述弹性件复位所述卡爪,使得所述卡爪闭合。
23.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门锁还包括:
24.解锁件,其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卡爪上,使得所述卡爪保持张开状态。
25.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舌上设有第一引导弧面,所述卡爪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引导弧面相配合的第二引导弧面,使得所述卡舌能够推开所述卡爪。
26.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手的外侧面还设置有与所述传感器对应的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27.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拉手的中上部。
28.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冰箱还包括:
29.显示屏,其设置于所述门体上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3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冰箱,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3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设置门锁和控制器,其中门锁包括设置在门体上的卡舌和设置在箱体上的锁体,在拉手上设置传感器,当需要打开门体时,传感器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解锁门锁,使用者可以正常开关门体,当控制器判断不需要打开门体时,控制器不会解锁门体,防止门体被儿童或宠物误开,提高安全性,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3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门锁的位置示意图。
35.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36.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门锁水平方向的剖视图。
37.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锁件的工作示意图。
38.图中,100、箱体;200、制冷腔室;300、门体;400、门锁;310、拉手;410、卡舌;420、解锁件;411、第一引导弧面;421、卡爪;422、驱动装置;423、壳体;4211、第二引导弧面;4221、电磁线圈;4222、磁性部;4223、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
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4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4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43.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冰箱,包括:箱体100、门体300、门锁400和控制器。
44.箱体100内部具有制冷腔室200。箱体100一般包括外壳和内胆,内胆设于外壳内,二者之间形成安装空间,用于安装冰箱其他部件结构以及形成发泡保温层。内胆的内部形成制冷腔室200(冷藏室、变温室或冷冻室)。
45.制冷循环系统一般包括通过制冷剂管连通的压缩机、冷凝器、干燥过滤器、毛细管和蒸发器等部件结构,制冷循环系统的工作构成包括压缩过程、冷凝过程、节流过程和蒸发过程。具体的,压缩过程为:插上电冰箱电源线后,在温控器的触点接通的情况下,压缩机开始工作,来自蒸发器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被压缩机吸入,在压缩机汽缸内被压缩成高温、高压的过热气体后排出到冷凝器中。冷凝过程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冷凝器散热,温度不断下降,逐渐被冷却为常温、高压的饱和蒸气,并进一步冷却为饱和液体,温度不再下降,制冷剂在整个冷凝过程中的压力几乎不变。节流过程为:经冷凝后的制冷剂饱和液体经干燥过滤器滤除水分和杂质后流入毛细管,通过毛细管进行节流降压,制冷剂变为常温、低压的湿蒸气。蒸发过程为:常温、低压的湿蒸气进入蒸发器内,开始吸收热量进行汽化,降低了蒸发器及其周围的温度,使制冷腔室200实现制冷,而且使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的气体。从蒸发器出来的制冷剂再次回到压缩机中,重复以上过程,通过制冷剂的状态变化进行能量转换,将电冰箱内的热量转移到箱外的空气中,从而实现冰箱的制冷循环。当蒸发器设于制冷腔室200的腔壁上时,即为直冷冰箱;当蒸发器设于冰箱的风道内时,即为风冷冰箱。上述关于冰箱制冷循环系统的结构设置及运行原理均为现有技术,本技术不再赘述。
46.门体300铰接于箱体100上,且对应制冷腔室200设置,门体300的表面上设置有拉手310。拉手310能够拉开门体300。
47.门锁400设置于箱体100或门体300上,用于锁止和解锁门体300。
48.传感器设置于拉手310上,用于获取预定信息。控制器可以是plc或单片机。
49.控制器与门锁400和传感器电连接,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预定信息判断是否控制门锁400解锁门体300。
50.控制器能够判断使用者是否为儿童或者宠物拉动拉手310,可从传感器的设置方式上,而导致的传输信号不同即上述的预定信息来实现。
51.预定信息为传感器能够接收的信号,预定信息可以为生物特征信息、位置信息或其他信号。
52.可以从传感器的设置位置的方面实现获取预定信息,例如传感器设置于拉手310的中上部。因为儿童的身高较矮,通常只能接触到拉手310的下部或者底部,从而拉开门体300导致误开门体300的情况。将传感器设置在拉手310的中上部,儿童无法接触到传感器,此时儿童拉动拉手310时,门锁400是锁止状态,门体300不会打开。
53.也可以从设置传感器的识别区间来实现获取预定信息。例如,在拉动拉手310时,人手有四根手指合拢并接触拉手310的内侧面,分别是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儿童,这四根手指都在拉手310的内侧面。成年人的人手较大,这四根手指接触拉手310内侧面的宽度必定大于儿童。因此可设置传感器检测该宽度,可根据使用者家庭成员的手大小进行设置,将预设值设置为大于儿童的宽度数值,当传感器检测到的宽度大于该预设值时,控制器判断此时可以开门并解锁门锁400。当传感器检测到的宽度小于该预设值时,控制器判断为儿童或宠物拉动拉手310,门锁400为锁止状态。
5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设置门锁400和控制器,其中门锁400包括设置在门体300上的卡舌410和设置在箱体100上的门锁400,在拉手310上设置传感器,当需要打开门体300时,控制器解锁门锁400,使用者可以正常开关门体300,当控制器判断不需要打开门体300时,控制器不会解锁门体300,防止门体300被儿童或宠物误开,提高安全性,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55.一些实施例中,冰箱还包括卡舌410,门锁400包括卡爪421和驱动装置422。
56.卡舌410设置在门体300上,门锁400设置于箱体100上。
57.当门体300打开时,卡舌410脱离门锁400;在门体300关闭时,卡舌410至少有一部分位于门锁400内。
58.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卡爪421设置于箱体100上并与卡舌410卡接;当卡爪421张开时,卡舌410能够脱离卡爪421;当卡爪421闭合时,卡爪421能够卡住卡舌410。
59.驱动装置422设置于箱体100上并与控制器电连接,用于驱动卡爪421张开和闭合。
60.当控制器发送可以开门的信号时,驱动装置422驱动卡爪421张开,此时卡舌410能够随门体300运动,并与卡爪421脱离。
61.当控制器判断不能开门时,驱动装置422不会驱动卡爪421张开,卡舌410与卡爪421保持卡接状态。此时,即使拉动拉手310,门体300也不会打开。
62.一些实施例中,冰箱还包括壳体423,壳体423设置于箱体100上,驱动装置422设置于壳体423内。
63.驱动装置422通过壳体423设置在箱体100上。
64.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装置422包括电磁线圈4221,电磁线圈4221设置于箱体100上且与控制器电连接;卡爪421上设置有与电磁线圈4221对应的磁性部4222。
65.当电磁线圈4221通电时,卡爪421张开;当电磁线圈4221断电时,卡爪421能够闭合。
66.当控制器发送可以开门的信号时,控制器控制电磁线圈4221通电,电磁线圈4221产生磁场,与卡爪421上的磁性部4222之间具有磁力。
67.在本实施例中,电磁线圈4221设置在卡爪421的两个爪后端之间,两个爪的中部设置转动轴,转动轴设置在壳体423上,两个爪能够分别绕两个转动轴旋转,实现卡爪421的张开和闭合。
68.磁性部4222设置在两个爪的朝向电磁线圈4221的侧面上。电磁线圈4221通电时,磁力为吸引力,磁性部4222做相向运动,实现卡爪421张开。
69.当控制器判断不能开门时,控制器控制电磁线圈4221断电,电磁线圈4221不产生磁场,卡爪421此时是闭合状态,能够卡爪421卡舌410。
70.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装置422还包括弹性件4223,弹性件4223设置于卡爪421上。
71.当电磁线圈4221通电时,卡爪421张开,弹性件4223的弹力与卡爪421受到的磁力平衡;当电磁线圈4221断电时,弹性件4223复位卡爪421,使得卡爪421闭合。
72.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4223为弹簧,弹性件4223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卡爪421上,且弹性件4223与卡爪421的连接处位于旋转轴和磁性部4222之间。
73.弹性件4223能够帮助卡爪421复位。
74.当电磁线圈4221通电时,卡爪421张开,弹性件4223的弹簧收缩,此时弹性件4223分别为卡爪421的两个爪提供反向的弹力,但该弹力会与电磁线圈4221提供的吸引力平衡,且平衡时卡爪421为张开的状态。
75.当电磁圈断电时,电磁线圈4221提供的吸引力消失,弹性件4223为卡爪421的两个爪提供反向的弹力引导卡爪421复位,实现卡爪421的闭合。当卡爪421闭合时,弹簧不为卡爪421提供弹力。
76.一些实施例中,门锁400还包括解锁件420,解锁件420可拆卸设置于卡爪421上,使得卡爪421保持张开状态。
77.请参照图5,解锁件420呈块状,当解锁件420卡在卡爪421上,迫使卡爪421保持张开的状态,即使卡舌410进入卡爪421,卡爪421也无法卡住卡舌410,因此门锁400会一直保持解锁状态。
78.一些实施例中,卡舌410上设有第一引导弧面411,卡爪421上设有与第一引导弧面411相配合的第二引导弧面4211,使得卡舌410能够推开卡爪421。
79.在门体300打开后,使用者结束取放物品,之后会将门体300关闭。在关闭门体300时,卡舌410会随门体300运动,控制器若判断不解锁,卡爪421处于闭合状态,在第一引导弧面411和第二引导弧面4211的作用下,卡舌410在进入卡爪421的同时会将卡爪421的两个爪相向两侧挤压,迫使卡爪421张开,卡舌410进入卡爪421后,卡爪421闭合,门锁400锁止卡舌410。
80.通过这样的结构,即使控制器不解锁门锁400,也能够实现关闭门体300。
81.一些实施例中,拉手310的外侧面还设置有与传感器对应的指示灯,指示灯与控制器电连接。
82.指示灯可以显示当前传感器是否检测到与人手有接触,也可以显示当前门锁400的是否解锁。
83.一些实施例中,冰箱还包括显示屏,显示屏设置于门体300上并与控制器电连接。
84.显示屏可以显示门锁400是否解锁,也可以用于设置传感器的预设值。
8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