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猕猴桃组织培养方法

2022-07-23 10:03: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猕猴桃组织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2.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木质藤本植物,其果实肉厚汁多,酸甜适度,营养丰富,以其维生素c特高的营养价值而成为当前水果中之珍品,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新兴栽培果树。
3.随着消费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我国猕猴桃产业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而高质高效的苗木繁育成为整个产业发展迫切需要突破的关键环节。传统的组织培养技术,可有效获得猕猴桃无性系种苗,但其生根效率较低、生根周期较长,且在生根过程中容易发生微生物污染,严重影响组培苗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猕猴桃组织培养方法,在生根培养过程中不使用糖作为植物碳源,而是采取供应co2促进组培苗进行光合作用,利于诱导根系快速发育,解决了猕猴桃组培苗生根过程容易发生微生物污染、生根周期长、生根率低的技术问题。
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猕猴桃组织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将猕猴桃组培苗接种于生根培养基,于培养容器中、光照条件下进行生根培养,得到猕猴桃幼苗;所述生根培养基中不含糖;所述生根培养的过程中在培养容器中通入co2。
7.优选的,所述通入co2包括:在所述生根培养的第3天开始通入co2;在所述生根培养的第3~7d,所述co2的流量为0.8~1.2l
·
min-1
;在所述生根培养的第8d开始,所述co2的流量为1.8~2.2l
·
min-1
;在培养第3d开始保持所述生根培养的环境中co2浓度为800~1200μmol
·
mol-1

8.优选的,所述co2的通入频率为每间隔15~30min通入1次,每次的通入时间为3~8min。
9.优选的,所述光照条件包括:在所述生根培养的第0~7d内,每天光照8h、黑暗16h,光照强度低于1000lx;在所述生根培养的第8d开始,每天光照14h、黑暗10h,光照强度为2500~3000lx。
10.优选的,所述猕猴桃组培苗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1)将猕猴桃茎段置于外植体培养基进行外植体培养,至茎段萌发出腋芽且所述腋芽的长度>2cm;
12.2)将所述腋芽移植到增殖培养基,进行增殖培养,得到猕猴桃组培苗。
13.优选的,所述外植体培养基以水为溶剂,包括以下浓度的组分:ms4.43g/l、蔗糖30g/l、naa0.2mg/l和琼脂6~7g/l。
14.优选的,所述外植体培养的光照强度为2500~3000lx;所述外植体培养的温度为
22~26℃。
15.优选的,所述增殖培养基以水为溶剂,包括以下浓度的组分:ms 4.43g/l、蔗糖30g/l、naa0.1~0.6mg/l、6-ba0.1mg/l和琼脂6~7g/l。
16.优选的,所述增殖培养的光照强度为2500~3000lx;所述增殖培养的温度为22~26℃。
17.优选的,所述生根培养基包括蛭石基质和营养液;所述生根培养基的湿度≥70%;所述营养液以1/2ms为基础营养液,还包含质量浓度为0.5~2.0mg
·
l-1
的iba。
1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猕猴桃组织培养方法。本发明利用光自养微繁殖技术,充分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快速性和环境调控的整体性,在猕猴桃组培苗生根培养过程中不使用糖作为植物碳源,而是供应co2诱导组培苗进行光合作用。本发明不使用糖作为植物碳源解决了生根培养过程中污染问题,提高了生根率,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供应co2使得组培苗进行光合自养改变了以前由蔗糖供能的异养培养方式,使得组培苗的生长处于接近于自然状态,更有利组培苗适应大田环境,几乎不需要移栽驯化时间。本发明解决了猕猴桃组培苗污染率高、生根难、生根周期长、光合能力弱和幼苗质量差的问题,推动猕猴桃种苗繁育工厂化生产。
19.利用光自养微繁殖技术明显的缩短生根周期,在第7d就可观察到根系,并且根系庞大有利于植株生长发育,在第28天能够形成庞大的根系。
附图说明
20.图1为两种培养方式下

脐红’生根情况,其中,g-i:光异养(传统组培生根方式ck);j-l:光自养生根方式;g,j:培养第7d;h,k:培养第14d;i,l:培养第28d;
21.图2为两种培养方式下

郁香’的生根情况;其中,a-c:光异养(传统组培生根方式ck);d-f:光自养生根方式;a,d:培养第7d;b,e:培养第14d;c,f:培养第28d。
具体实施方式
2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猕猴桃组织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3.将猕猴桃组培苗接种于生根培养基,于培养容器中、光照条件下进行生根培养,得到猕猴桃幼苗;所述生根培养基中不含糖;所述生根培养的过程中在培养容器中通入co2。
24.在本发明中,在将猕猴桃组培苗接种于生根培养基前,优选的还包括切除猕猴桃组培苗底部的愈伤组织,造成伤口利于根的形成。
25.在本发明中,所述生根培养基优选的包括蛭石基质和营养液;所述生根培养基的湿度≥70%;所述营养液以1/2ms为基础营养液,还包含质量浓度为0.5~2.0mg
·
l-1
的iba。在本发明中,所述蛭石优选的经过灭菌处理;所述灭菌的温度优选为121℃;所述灭菌的时间优选为20min。
26.在本发明中,所述生根培养采用的培养容器优选为光自养培养盒;所述光自养培养盒的规格优选为长
×

×
高:25cm
×
20cm
×
14cm,每个光自养培养盒内接种的组培苗的数量优选为30~35株。
27.在本发明中,蛭石疏松多孔,本发明以蛭石作为基质,配合光自养生根培养能够明显改善组培苗地下环境,更有利猕猴桃根系的生长,根系更加发达有利于组培苗移栽。
28.在本发明中,所述通入co2优选的包括:在所述生根培养的第3天开始通入co2;在所述生根培养的第3~7d,所述co2的流量为0.8~1.2l
·
min-1
;在所述生根培养的第8d开始,所述co2的流量为1.8~2.2l
·
min-1
;在培养第3d开始保持所述生根培养的环境中co2浓度为800~1200μmol
·
mol-1

29.在本发明中,当所述猕猴桃的品种为

郁香’时,所述co2的浓度优选为1200μmol
·
mol-1
,当所述猕猴桃的品种为

脐红’时,所述co2的浓度优选为800μmol
·
mol-1

30.在本发明中,所述co2的通入频率优选为每间隔15~30min通入1次,当所述猕猴桃的品种为

郁香’时,所述co2的通入频率优选为每间隔15min通入1次;当所述猕猴桃的品种为

脐红’时,所述co2的通入频率优选为每间隔30min通入1次;每次co2的通入时间优选为3~8min,更优选为5min。
31.本发明根据不同猕猴桃品种选择不同co2浓度和通气频率,能够显著提高猕猴桃幼苗的生根率。
32.在本发明中,所述光照条件包括:在所述生根培养的第0~7d内,优选的每天光照8h、黑暗16h,光照强度优选的低于1000lx;在所述生根培养的第8d开始,优选的每天光照14h、黑暗10h,光照强度优选为2500~3000lx。
33.在本发明中,所述生根培养的温度优选为22~26℃,更优选为24℃。在本发明中,所述生根培养优选的于光自养培养室中进行。
34.本发明不使用糖作为植物碳源解决了生根培养过程中污染问题,提高了生根率,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供应co2使得组培苗进行光合自养改变了以前由蔗糖供能的异养培养方式,使得组培苗的生长处于接近于自然状态,更有利组培苗适应大田环境,几乎不需要移栽驯化时间。
35.在本发明中,所述猕猴桃组培苗的培育方法优选的包括以下步骤:
36.1)将猕猴桃茎段置于外植体培养基进行外植体培养,至茎段萌发出腋芽且所述腋芽的长度>2cm;
37.2)将所述腋芽移植到增殖培养基,进行增殖培养,得到猕猴桃组培苗。
38.本发明首先将猕猴桃茎段置于外植体培养基进行外植体培养,至茎段萌发出腋芽且所述腋芽的长度>2cm。
39.在本发明中,所述猕猴桃的品种优选为

郁香’和

脐红’;所述猕猴桃茎段优选的取自猕猴桃新梢;所述猕猴桃新梢的采集时间优选为春季4~5月;所述猕猴桃新梢优选的依次经过第一消毒、冷藏、清洗和第二消毒处理;所述第一消毒优选的采用体积百分比为75%的酒精对猕猴桃新梢进行喷洒;所述冷藏的时间优选为5~8h;所述冷藏的温度优选为0℃;所述冷藏后,优选的还包括将所述冷藏后的猕猴桃新梢剪成带腋芽的小段;所述小段的长度优选为3~5cm;所述清洗优选的采用含有清洗剂的水溶液浸洗后,再采用清水冲洗;所述冲洗的时间优选的>3h;所述第二消毒优选的依次采用体积百分比为75%的的酒精对所述清洗后的猕猴桃新梢进行冲洗后再用1%的次氯酸钠水溶液进行浸泡,所述冲洗的时间优选为10~20s,所述浸泡的时间优选为5~7min;在所述第二消毒后,优选的还包括将所述第二消毒后的猕猴桃茎段进行冲洗,所述冲洗优选的采用灭菌的纯净水进行,所述冲洗的次数优选为5~7次。将所述第二消毒后的猕猴桃新梢进行冲洗后,优选的包括吸干冲洗后的猕猴桃新梢表面的水分后,切除顶端和底端,保证腋芽的完整性。
℃。
55.实施例2
56.2.1外植体建立
57.春季4~5月,在果园收集

脐红’猕猴桃新梢,将剪下的新梢喷洒75%进行消毒后放入0℃冰箱冷藏5~8h,冷藏后取出将其剪成3~5cm带叶芽的小段放入容器内,在容器内挤入5滴清洁剂后加入清水,充分摇匀,然后放在水龙头下用流水冲洗3h以上。将冲洗好的猕猴桃茎段放在超净工作台进行消毒处理,用体积百分比为75%的酒精冲洗10~20s后,用1%的次氯酸钠浸泡5~7min,然后用灭菌后的纯净水冲洗5~7遍。将消毒处理后的猕猴桃茎段,放入灭过菌的滤纸上吸干水分,切除顶端和底端,保证腋芽的完整性,将其放置在外植体培养基内,培养基:ms 4.43g/l、蔗糖30g/l、naa0.2mg/l、琼脂6~7g/l,光照强度为2500~3000lx;培养温度为24
±
2℃。
58.2.2增殖培养
59.茎段腋芽7天左右开始萌发,待其生长到2cm以上,在超净工作台切除茎段,将腋芽移植到增殖培养基。每350ml组培瓶可栽种3~5株组培苗,经过增殖培养后,每株幼苗可增殖分化3~5株。增殖培养基:培养基:ms 4.43g/l、蔗糖30g/l、naa0.1~0.6mg/l、6-ba0.1mg/l、琼脂6~7g/l,光照强度为2500~3000lx;培养温度为24
±
2℃。
60.2.3生根培养
61.将蛭石基质450g分装入灭菌袋,放入高压灭菌锅121℃、20min后分装入光自养培养盒,并搭配1/2ms 0.5~2.0mg
·
l-1
iba的溶液,保持蛭石基质湿度达到70%以上。将高度达到3cm以上的组培苗,切除底部的愈伤组织,并用无菌水进行清洗底部,每盒内接种30~35株苗,进行光自养生根培养。脐红生根过程参见图1。
62.光自养培养室内,通过控制器设置co2浓度为800~1200μmol
·
mol-1
,利用控制器设定时间采取15~30min换气/次。从第3天开始通气,通气流量(1.0
±
0.2)l
·
min-1
,生根培养后期:通气流量(2.0
±
0.2)l
·
min-1
。生根前期光周期为8h/16h,生根后期光周期为14h/10h,生根前期光照强度低于1000lx,生根后期光照强度为2500~3000lx;培养温度为24
±
2℃。
63.表1不同培养方式对猕猴桃组培苗根系指标的影响
[0064][0065][0066]
实施例3
[0067]
3.1外植体建立
[0068]
春季4~5月,在果园收集

郁香’猕猴桃新梢,将剪下的新梢喷洒75%进行消毒后放入0℃冰箱冷藏5~8h,冷藏后取出将其剪成3~5cm带叶芽的小段放入容器内,在容器内挤入5滴清洁剂后加入清水,充分摇匀,然后放在水龙头下用流水冲洗3h以上。将冲洗好的猕猴桃茎段放在超净工作台进行消毒处理,用体积百分比为75%的酒精冲洗10~20s后,用
1%的次氯酸钠浸泡5~7min,然后用灭菌后的纯净水冲洗5~7遍。将消毒处理后的猕猴桃茎段,放入灭过菌的滤纸上吸干水分,切除顶端和底端,保证腋芽的完整性,将其放置在外植体培养基内,培养基:ms 4.43g/l、蔗糖30g/l、naa0.2mg/l、琼脂6~7g/l
[0069]
3.2增殖培养
[0070]
茎段腋芽7天左右开始萌发,待其生长到2cm以上,在超净工作台切除茎段,将腋芽移植到增殖培养基。每350ml组培瓶可栽种3~5株组培苗,经过增殖培养后,每株幼苗可增殖分化3~5株。增殖培养基:培养基:ms 4.43g/l、蔗糖30g/l、naa0.1~0.6mg/l、6-ba0.1mg/l、琼脂6~7g/l
[0071]
3.3生根培养
[0072]
将蛭石基质450g分装入灭菌袋,放入高压灭菌锅121℃20min后分装入光自养培养盒,并搭配1/2ms 0.5~2.0mg
·
l-1
iba的溶液,保持蛭石基质湿度达到70%以上。将高度达到3cm以上的组培苗,切除底部的愈伤组织,并用无菌水进行清洗底部,每盒内接种30~35株苗,进行光自养生根培养。郁香生根过程实物图参见图2。
[0073]
光自养培养室内,通过控制器设置co2浓度为800~1200μmol
·
mol-1
,利用控制器设定时间采取15~30min换气/次。从第3天开始通气,通气流量(1.0
±
0.2)l
·
min-1
,生根培养后期:通气流量(2.0
±
0.2)l
·
min-1
。生根前期光周期为8h/16h,生根后期光周期为14h/10h,生根前期光照强度低于1000lx,生根后期光照强度为2500~3000lx;培养温度为24
±
2℃。
[0074]
表2不同培养方式对猕猴桃组培苗根系指标的影响
[0075][0076]
尽管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出了详尽的描述,但它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人们还可以根据本实施例在不经创造性前提下获得其他实施例,这些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