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单向隔离型DCDC变换器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2022-07-23 09:48:0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单向隔离型dcdc变换器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1.本技术涉及dcdc变换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单向隔离型dcdc变换器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高频隔离、高效率的变换器的需求逐步增加。目前,隔离型dcdc变换器电路的控制方法主要通过硬件设置比较窗口,与输出电压做比较,当输出电压小于目标电压时,通过逐步增加占空比,以使输出电压增大;当输出电压大于目标电压时,通过逐步减小占空比,以使输出电压减小。
3.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与输出电压做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其工作模态,然后认为设置占空比步长进行占空比的加减以实现稳压的目的,通过多次对占空进行加减,导致动态响应速度较慢。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改善动态响应速度,本技术提供一种单向隔离型dcdc变换器的控制方法。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单向隔离型dcdc变换器的控制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单向隔离型dcdc变换器的控制方法,隔离型dcdc变换器包括buck单元与隔离boost单元,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输出电压进行采样得到采样电压,并将所述采样电压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得到电压偏差值;根据所述电压偏差值计算得到控制变量u;判断变换器是否工作在buck模式,若是,则d2为第一预设值,并根据控制变量u对d1进行调节;若否,判断变换器是否工作在buck-boost模式,若是,则d1为第二预设值,并根据控制变量u对d2进行调节;若否,判断变换器是否工作在boost模式时,若是,则d1为第三预设值,并根据控制变量u对d2进行调节;其中,1>d2>0.5,1≥d1>0,d1为buck单元(10)的占空比,d2为隔离boost单元(20)的占空比。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输出电压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并得到两者之间的电压偏差值,由电压偏差值得到控制变量u,然后根据控制变量u选择相应的控制策略,相应输出最终的占空比d1、d2进行控制,而d1、d2其中一个的占空比不变,不需要对d1与d2进行多次占空比的增减,进而可提高变换器的动态响应速度。
7.优选的,所述判断变换器是否工作在buck模式,若是,则d2为第一预设值,并根据控制变量u对d1进行调节,包括:判断控制变量u是否小于等于u
min
,若是,则属于buck模式,且d1=d
1min
,d2=d
2min

8.优选的,所述判断控制变量u是否小于等于u
min
,若是,则属于buck模式,且d1=d
1min
,d2=d
2min
之后,还包括:若否,判断控制变量u是否大于u
min
且小于等于u
a2
,若是,则属于buck模式,且d1=d1(u),d2=d
2min
,其中,d1(u)为控制变量u的函数。
9.优选的,所述判断变换器是否工作在buck-boost模式,若是,则d1为第二预设值,并根据控制变量u对d2进行调节,包括:当输入电压低于目标电压时,判断控制变量u是否大于u
a2
且小于等于u
a1
,若是,则属于buck-boost模式,且d1=d
1max
,d2=d2(u),d2(u)为控制变量u的函数;或当输入电压高于目标电压时,判断控制变量u是否大于u
a2
且小于u
a3
,若是,则属于buck-boost模式。
10.优选的,所述判断变换器是否工作在boost模式时,若是,则d1为第三预设值,并根据控制变量u对d2进行调节,包括:当输入电压低于目标电压时,判断控制变量u是否大于u
a2
且小于等于u
a1
,若否,则属于boost模式,且d1=1,d2=d'2(u),d'2(u)为控制变量u的函数;或当输入电压高于目标电压时,判断控制变量u是否大于u
a2
且小于u
a3
,若否,则属于boost模式。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对变换器的工作模式进行精准判断,便于精准调节。
12.优选的,d1(u)=u,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u来计算占空比d1、d2,可实现闭环控制,同时,占空比按照预设的占空比轨迹进行控制,输出更稳定。
14.优选的,所述d
2min
为0.515,所述d
1max
为0.97。
15.优选的,所述u
a1
为1,所述u
a2
为0.97,所述u
a3
为1.02。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u
a1
、u
a2
、u
a3
之间可形成滞环区,在buck-boost模式时,通过设置滞环区,可减少因电压抖动而导致频繁切换模式的情况,提高了模式控制的稳定性。
17.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电压偏差值计算得到控制变量u,具体为:将所述电压偏差值输入pi控制器中计算得到控制变量u。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提高计算的稳定性。
19.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根据控制变量u选择相应的控制策略,相应输出最终的占空比d1、d2进行控制,占空比按照预设的占空比轨迹进行控制,输出稳定,且动态响应速度快;2.通过设置滞环区,可减少因电压抖动而导致频繁切换模式的情况,使控制更稳定。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单向隔离型dcdc变换器的控制方法的电路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单向隔离型dcdc变换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输入电压处于减小过程,变换器的稳态工作轨迹图;图4是输入电压处于增大过程,变换器的稳态工作轨迹图。
21.附图标记说明:10、buck单元;20、隔离boost单元;30、滤波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4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23.参照图1,单向隔离型dcdc变换器包括buck单元10和隔离boost单元20以及滤波电路30,其中,buck单元10包括开关管s1、开关管s2和电感l,开关管s1的漏极与输入电压的正极连接,开关管s1的源极与开关管s2的漏极连接,开关管s2的的源极与输入电压的负极连接,电感l的一端与开关管s1的源极、开关管s2的漏极连接,电感l的另一端与隔离boost单元20连接。
24.隔离boost单元20包括开关管s3、开关管s4、开关管s5、开关管s6、隔离变压器tr、开关管s7、开关管s8,其中,开关管s3、开关管s4、开关管s5与开关管s6构成桥式电路,该桥式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感l连接。隔离变压器tr包括原边绕组np、副边绕组n1与副边绕组n2,原边绕组np的一端与开关管s3、开关管s4连接,原边绕组np的另一端与开关管s5、开关管s6连接,副边绕组n1与副边绕组n2串联;开关管s7的漏极与副边绕组n1的一端连接,开关管s7的源极与开关管s8的源极、地连接,开关管s8的漏极与副边绕组n2的一端连接。
25.可选的,单向隔离型dcdc变换器还包括滤波电路30,滤波电路30包括电阻r1和电容c0,电阻r1的一端与副边绕组n1、副边绕组n2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0与电阻r1并联。
26.开关管s1~s8均采用n型mos管,其中,在驱动开关管s1~s8时,开关管s3与开关管s6的驱动信号一致,且与开关管s7的驱动信号互补,即,开关管s3与开关管s6的驱动信号为“1”时,开关管s7的驱动信号为“0”;而开关管s3与开关管s6的驱动信号为“0”时,开关管s7的驱动信号为“1”。开关管s4与开关管s5的驱动信号一致,且与开关管s8的驱动信号互补,其中,开关管s3的驱动信号与开关管s4的驱动信号的占空比相同,而相位差为180度。
2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单向隔离型dcdc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参照图2,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输出电压进行采样得到采样电压,并将所述采样电压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得到电压偏差值。
28.具体的,采样电压通过采样电路进行获取,例如,参照图1,输出电压为vout,采样电压为vs,基准电压为vref,电压偏差值为ve,其中,ve=vref-vs。
29.s2:根据所述电压偏差值计算得到控制变量u。
30.具体的,将电压偏差值输入pi控制器中计算得到控制变量u。
31.s3:判断变换器是否工作在buck模式,若是,则d2为第一预设值,并根据控制变量u对d1进行调节。
32.s4:若否,判断变换器是否工作在buck-boost模式,若是,则d1为第二预设值,并根据控制变量u对d2进行调节。
33.s5:若否,判断变换器是否工作在boost模式时,若是,则d1为第三预设值,并根据控制变量u对d2进行调节。
34.具体的,为了保证电感l的电流存在续流回路中,开关管s3~s6不能同时关断,即隔离变压器原边绕组np的全桥部分必须存在直通的状态,为此,d2需大于0.5;其中,1>d2>
0.5,1≥d1>0,d1为buck单元的占空比,d2为隔离boost单元的占空比。
35.具体的,变换器有三种工作模式,分别是:buck模式、buck-boost模式以及boost模式。例如,输入电压为9v-36v,目标电压为24v,其中,当输入电压为9v-24v时,变换器处于boost模式;当输入电压为24v-36v时,变换器处于buck模式;当输入电压等于24v时,变换器处于buck-boost模式。
36.例如,根据d1控制开关管s1~s2,例如,d1=0.9,其中,开关管s1的占空比为0.9,若开关管s2的占空比若等于0.1,则容易出现炸管的情况,故此时,开关管s2的占空比略小于0.1。
37.根据d2控制开关管s3~s8,例如,d2=0.6,开关管s3~s6的占空比为0.6,开关管s7~s8占空比略小于0.4,其中,开关管s3、开关管s6的占空比一致,开关管s3、开关管s6的占空比一致,开关管s7的占空比与开关管s3的占空比互补;开关管s4、开关管s5的占空比一致,开关管s4占空比与开关管s3占空比的相位差为180度,开关管s8的占空比与开关管s4的占空比互补。
38.可选的,在步骤s3中,即判断变换器是否工作在buck模式,若是,则d2为第一预设值,并根据控制变量u对d1进行调节,包括:s31:判断控制变量u是否小于等于u
min
,若是,则属于buck模式,且d1=d
1min
,d2=d
2min

39.s32:若否,判断控制变量u是否大于u
min
且小于等于u
a2
,若是,则属于buck模式,且d1=d1(u),d2=d
2min
,其中,d1(u)为控制变量u的函数。
40.具体的,每个采样周期读取一次pi控制器输出的控制变量u,采样周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例如,采样周期可以为8微秒。
41.在步骤s4中,即若否,判断变换器是否工作在buck-boost模式,若是,则d1为第二预设值,并根据控制变量u对d2进行调节,包括:s41:当输入电压低于目标电压时,判断控制变量u是否大于u
a2
且小于等于u
a1
,若是,则属于buck-boost模式,且d1=d
1max
,d2=d2(u),d2(u)为控制变量u的函数;或,当输入电压高于目标电压时,判断控制变量u是否大于u
a2
且小于u
a3
,若是,则属于buck-boost模式。
42.在步骤s5中,即若否,判断变换器是否工作在boost模式时,若是,则d1为第三预设值,并根据控制变量u对d2进行调节,包括:s51:当输入电压低于目标电压时,判断控制变量u是否大于u
a2
且小于等于u
a1
,若否,则属于boost模式,且d1=1,d2=d'2(u),d'2(u)为控制变量u的函数;或,当输入电压高于目标电压时,判断控制变量u是否大于u
a2
且小于u
a3
,若否,则属于boost模式。
43.例如,目标电压为24v,而当输入电压为24v时,若电压不稳定发生抖动,会导致变换器频繁切换模式,导致控制不稳定;为了平滑切换,本技术在目标电压处设置滞环区,其中,滞环区的选取若过小,容易出现震荡的现象;滞环区的选取若过大,容易出现超调的现象,而在本实施例中,滞环区整体的电压范围选取为1.2v。
44.例如,目标电压为24v,在稳态时,一般需要提前进行模式切换,所以,在电路中对应的切换电压选取为a1vout=23.28v,在a1vout的两侧分别选取一个数值:a2vout=24v,
a3vout=22.8v;其中,滞环区为(22.8v,23.28v)与(23.28v,24v)。
45.例如,输入电压在9v-36v之间变动,当输入电压处于减小过程时,如36v变到24v,此时,变换器的稳态工作轨迹参考图3;其中,切换电压为a1vout=23.28v,此时,输入电压突然抖动增大到23.7v,而23.7v小于24v,变换器的模式依然为buck-boost模式;当输入电压处于增大过程时,如9v变到24v,此时,变换器的稳态工作轨迹参考图4,输入电压突然抖动减小到23v,而23v大于22.8v,变换器的模式依然为buck-boost模式。
46.其中,a1vout对应的横坐标点为u
a1
,a2vout对应的横坐标点为u
a2
,a3vout对应的横坐标点为u
a3
,图3与图4的关键参数可以选取为:表1当下列方程成立时,变换器的增益在模式切换时是连续的:其中,若定义d1(u)=u,则式(1)有唯一解:式(2)代入表1具体参数化简得到:表1中的参数u
a1
、u
a2
、u
a3
可以由式(3)计算得到:
其中,d1(u)为图3、图4中的ab段,ab段的斜率为1;d2(u)为图3、图4中的cd段;d'2(u)为图3、图4中的ef段。d
1min
是最小占空比,可根据实际进行设定,以确保芯片输出的占空比不畸变就行,其中,u
min
的数值与d
1min
的数值相同。
47.本实施例一种单向隔离型dcdc变换器的控制方法的原理为:对输出电压进行采样,根据目标电压和采样电压进行做差,并将电压偏差值输入pi控制器得到控制变量u,然后根据控制变量u的数值进行控制策略上的判断,可以确定变换器工作在哪种工作模式,当控制器工作在不同的工作模式的时候,占空比按照预先设计的占空比轨迹进行控制,从而使输出稳定,且动态响应速度快。
48.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