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乌发止痒的中药洗发水

2022-07-23 07:32:5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乌发止痒的中药洗发水。


背景技术:

2.白发是指头发全部变白或部分异常变白的现象,随着现代人脑劳动力的负担加重,致使中年、青年、少年等各个年龄段的人白发比例显著增多,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困扰。据统计,我国少白头患者约占成年人群体的20-30%,并且呈不断增长的趋势。虽然人们对乌发的需求猛增,但是市面上西药乌发产品使用效果有限,且西药往往副作用较大,停药后复发现象普遍。与之相比,中药在乌发方面具有安全、毒副作用小和成本低廉等优势。
3.中医药应用于白发已有较长历史,中医学认为头发过早变白原因有三:肾阴虚引起的白发、阴虚血热引起的白发、肝郁气滞引起的白发。中医虽对白发产生无统一观点,存在分歧,但主要定位在肝脏、肾脏、脾脏三个器官。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血热上行、情志郁结都可能促进须发早白。依据大量的古医记载和方药分析,肝肾不足为产生白发的主要原因。
4.目前中医治疗白发主要有三种方法:(1)系统辨证治疗,内服汤剂。肝肾不足型主要是滋补肝肾为原则,用药的主药是六味地黄丸、二至丸为主方。气血亏虚型以益气补血为原则,用药多以四物汤、神应养真汤为主方。血热上行型以清热凉血为原则,用药多以犀角地黄汤、凉血四物汤为主方。情志郁结证多可引起气滞血瘀,因此该型多以疏肝解郁、活血化瘀为原则,用药多以柴胡疏肝散、逍遥散为主方。(2)针灸疗法,结合辨证分型,选穴论治,也可以直接在病变部位用梅花针叩刺皮肤。但这些方法只是停留在个人经验层面,缺乏足够的临床研究数据支持,确切疗效仍需进一步确定。(3)外治法,直接将药物涂抹在病变部位以改善毛发的生长。此法避免了药物通过系统代谢,作用直接,使用方便。
5.虽然现有文献中用于治疗乌发止痒的中草药复方已有较多报道,但其效果均不太明显且治疗周期较长,因此目前多数白发者还是以染发为主,具有显著乌发、止痒功效的中药制剂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乌发、止痒的中药洗发水。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8.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提供一种乌发止痒的中药洗发水,所述中药洗发水由中药提取液与发酵辅料混合后发酵,再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而成,所述中药提取液由侧柏叶、制首乌、生姜、女贞子、旱莲草、透骨草、白鲜皮、地肤子、制百部、骨碎补、桑寄生、白蒺藜、苦参、防风、白僵蚕、蝉蜕、黄芪、当归、仙鹤草、丹参和红景天制成。
9.优选的,所述中药提取液由10-50重量份侧柏叶、5-25重量份制首乌、1-20重量份生姜、5-25重量份女贞子、5-25重量份旱莲草、5-25重量份透骨草、5-25重量份白鲜皮、5-25重量份地肤子、5-25重量份制百部、1-20重量份骨碎补、10-50重量份桑寄生、5-25重量份白
蒺藜、5-25重量份苦参、1-15重量份防风、1-20重量份白僵蚕、1-20重量份蝉蜕、10-50重量份黄芪、5-35重量份当归、10-50重量份仙鹤草、5-25重量份丹参和5-35重量份红景天制成。
10.更优选的,所述中药提取液由20-40重量份侧柏叶、10-20重量份制首乌、5-15重量份生姜、10-20重量份女贞子、10-20重量份旱莲草、10-20重量份透骨草、10-20重量份白鲜皮、10-20重量份地肤子、10-20重量份制百部、5-15重量份骨碎补、20-40重量份桑寄生、10-20重量份白蒺藜、10-20重量份苦参、1-10重量份防风、5-15重量份白僵蚕、5-15重量份蝉蜕、20-40重量份黄芪、10-30重量份当归、20-40重量份仙鹤草、10-20重量份丹参和10-30重量份红景天制成。
11.最优选的,所述中药提取液由30重量份侧柏叶、15重量份制首乌、10重量份生姜、15重量份女贞子、15重量份旱莲草、15重量份透骨草、15重量份白鲜皮、15重量份地肤子、15重量份制百部、10重量份骨碎补、30重量份桑寄生、15重量份白蒺藜、15重量份苦参、6重量份防风、10重量份白僵蚕、10重量份蝉蜕、30重量份黄芪、20重量份当归、30重量份仙鹤草、15重量份丹参和20重量份红景天制成。
12.优选的,所述发酵辅料由40-60重量份茶麸、10-30重量份大米、10-30重量份糯米、20-40重量份红曲米和40-60重量份马尾松针组成。
13.更优选的,所述发酵辅料由50重量份茶麸、20重量份大米、20重量份糯米、30重量份红曲米和50重量份马尾松针组成。
14.优选的,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包括氨基酸发泡剂、聚季铵盐、氨基酸保湿剂、甘油、增稠剂和抗菌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15.优选的,所述氨基酸发泡剂为ls-30。
16.优选的,所述聚季铵盐为聚季铵盐-10。
17.优选的,所述氨基酸保湿剂为nmf-50。
18.优选的,所述增稠剂为peg6000。
19.优选的,所述抗菌剂为苯氧乙醇。
20.优选的,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由氨基酸发泡剂、聚季铵盐、氨基酸保湿剂、甘油、增稠剂和抗菌剂组成。
21.优选的,所述中药洗发水中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30%氨基酸发泡剂、0.5%聚季铵盐、6%氨基酸保湿剂、6%甘油、3.5%增稠剂和0.5%抗菌剂。
22.更优选的,所述中药洗发水中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30%ls-30、0.5%聚季铵盐-10、6%nmf-50、6%甘油、3.5%peg6000和0.5%苯氧乙醇。
23.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提供一种上述中药洗发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4.(1)取处方量的侧柏叶、制首乌、生姜、女贞子、旱莲草、透骨草、白鲜皮、地肤子、制百部、骨碎补、桑寄生、白蒺藜、苦参、防风、白僵蚕、蝉蜕、黄芪、当归、仙鹤草、丹参和红景天,加入2-5倍中药材重量的蒸馏水煎煮,过滤,浓缩至加入蒸馏水体积的一半,制得中药提取液;
25.(2)分别取处方量的茶麸、大米、糯米、红曲米和马尾松针与步骤(1)的中药提取液充分混合后室温发酵3周,过滤,煮沸杀菌,加入处方量的氨基酸发泡剂、聚季铵盐、氨基酸保湿剂、甘油、增稠剂和抗菌剂,即得。
26.优选的,上述步骤(1)加入3倍中药材重量的蒸馏水煎煮。
27.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是提供上述中药洗发水在制备治疗白发的药物中的应用。
28.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是提供上述中药洗发水在制备治疗头皮瘙痒的药物中的应用。
29.本发明选用的中药原料在本领域的常见药理功效如下:
30.侧柏叶,性寒,味苦、涩,归肺经、肝经、脾经。侧柏叶凉血止血、生发乌发,用于治疗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下血、血热脱发。
31.何首乌,性温,味苦、甘、涩,归肝经、肾经、心经。何首乌解毒、消痈、润肠通便,用于治疗瘰疬疮痈、风疹瘙痒、肠燥便秘、高血脂。
32.生姜,辛,微温,归肺经、脾经、胃经。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
33.女贞子,性平,味甘、苦,归肝、肾二经。女贞子有滋阴益寿、补益肝肾、清热明目、乌须黑发等功效,用于治疗头晕目眩、耳鸣目暗、腰膝酸痛、内热、须发早白。
34.旱莲草,性寒,味甘、酸,归肾经、肝经。旱莲草滋补肝肾,凉血止血,用于治疗肝肾阴虚、牙齿松动、须发早白、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阴虚血热、吐血、衄血、尿血、血痢、崩漏下血、外伤出血。
35.透骨草,性温,味辛,归肾经、肝经。透骨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散瘀消肿,解毒止痛,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筋骨挛缩、寒湿脚气、腰部扭伤、瘫痪,闭经、阴囊湿疹、疮疖肿毒。
36.白鲜皮,性寒,味苦,归脾经、胃经。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用于治疗湿热疮毒、黄水疮、湿疹、风疹、疥癣、疮癞、风湿痹、黄疸尿赤等症。
37.地肤子,性寒,味甘、苦,归肾经、膀胱经。地肤子清利湿热、止痒,用于治疗皮肤瘙痒、荨麻疹、湿疹、小便不利。
38.百部,味甘、苦,性微温,归肺经。百部具有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的功能,用于治疗新久咳嗽、肺痨咳嗽、百日咳、头虱、体虱、蛲虫病、阴痒症。
39.骨碎补,性温,味苦,归肝经、肾经。骨碎补续伤止痛、补肾强骨,用于治疗肾虚腰痛、牙痛、耳鸣、久泻、跌打损伤、斑秃、鸡眼等。
40.桑寄生,味苦、甘,性平,归肝经、肾经。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元,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
41.白蒺藜,一般指蒺藜,性微温,味辛、苦,有小毒,归肝经。白蒺藜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用于治疗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闭乳痈、目赤翳障、风疹瘙痒。
42.苦参,味苦,性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苦参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用于治疗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滴虫性阴道炎。
43.防风,味辛、甘,性温,归膀胱、脾、肝经。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用于治疗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症、脾虚湿盛。
44.白僵蚕,辛咸,平,归肝、肺,胃经。白僵蚕祛风解痉,化痰散结,用于治疗中风失音、惊痫、头风、喉风、喉痹、瘰疬结核、风疮瘾疹、丹毒、乳腺炎。
45.蝉蜕,味甘、咸,性凉,归肺、肝经。蝉蜕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急慢惊风、破伤风证、小儿夜啼不安。
46.黄芪,味甘,温,归肺、脾经。黄芪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治疗气
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
47.当归,味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用于治疗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48.仙鹤草,性平,味苦、涩,归心经、肝经。仙鹤草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毒,用于治疗咯血、吐血、崩漏下血、疟疾、血痢、脱力劳伤、痈肿疮毒、阴痒带下。
49.丹参,苦,微寒,归心经、肝经。丹参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瘢癥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
50.红景天,性平,味甘、苦,归肺经、心经。红景天益气活血,通脉平喘,用于治疗气虚血瘀、胸痹心痛、中风偏瘫、倦怠气喘。
51.本发明具有积极有益的效果:
52.1、本发明的中药洗发水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方法简单、原料药来源广泛、成本低,无毒副作用,适合白发患者长期使用。
53.2、本发明的中药洗发水配伍组方科学合理,各原料药材作用各不相同却又相辅相成,具有补气养血、补肾乌发、祛风胜湿、去污的良好疗效,对白发和头皮瘙痒的治疗效果好,且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少。
具体实施方式
5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55.实施例1
56.取侧柏叶30g、制首乌15g、生姜10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透骨草15g、白鲜皮15g、地肤子15g、制百部15g、骨碎补10g、桑寄生30g、白蒺藜15g、苦参15g、防风6g、白僵蚕10g、蝉蜕10g、黄芪30g、当归20g、仙鹤草30g、丹参15g和红景天20g,加入1l蒸馏水煎煮,过滤,浓缩制得0.5l中药提取液。分别取茶麸50g、大米20g、糯米20g、红曲米30g和马尾松针50g与上述中药提取液充分混合后室温发酵3周,过滤,煮沸杀菌,在发酵液中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最终制备得到的中药洗发水中含有30%氨基酸发泡剂ls-30、0.5%聚季铵盐-10、6%氨基酸保湿剂nmf-50、6%甘油、3.5%增稠剂peg6000和0.5%抗菌剂苯氧乙醇,即得本发明中药洗发水1。
57.实施例2
58.取侧柏叶15g、制首乌15g、生姜10g、女贞子20g、旱莲草20g、透骨草20g、白鲜皮15g、地肤子15g、制百部15g、骨碎补10g、桑寄生30g、白蒺藜15g、苦参15g、防风6g、白僵蚕10g、蝉蜕10g、黄芪30g、当归20g、仙鹤草30g、丹参15g和红景天20g,加入1l蒸馏水煎煮,过滤,浓缩制得0.5l中药提取液。分别取茶麸50g、大米20g、糯米20g、红曲米30g和马尾松针50g与上述中药提取液充分混合后室温发酵3周,过滤,煮沸杀菌,在发酵液中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最终制备得到的中药洗发水中含有30%氨基酸发泡剂ls-30、0.5%聚季铵盐-10、6%氨基酸保湿剂nmf-50、6%甘油、3.5%增稠剂peg6000和0.5%抗菌剂苯氧乙醇,即得本发明中药洗发水2。
59.实施例3
60.取侧柏叶15g、制首乌15g、生姜10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透骨草15g、白鲜皮20g、地肤子20g、制百部20g、骨碎补10g、桑寄生30g、白蒺藜15g、苦参15g、防风6g、白僵蚕10g、蝉蜕10g、黄芪30g、当归20g、仙鹤草30g、丹参15g和红景天20g,加入1l蒸馏水煎煮,过滤,浓缩制得0.5l中药提取液。分别取茶麸50g、大米20g、糯米20g、红曲米30g和马尾松针50g与上述中药提取液充分混合后室温发酵3周,过滤,煮沸杀菌,在发酵液中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最终制备得到的中药洗发水中含有30%氨基酸发泡剂ls-30、0.5%聚季铵盐-10、6%氨基酸保湿剂nmf-50、6%甘油、3.5%增稠剂peg6000和0.5%抗菌剂苯氧乙醇,即得本发明中药洗发水3。
61.实施例4
62.取侧柏叶15g、制首乌15g、生姜10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透骨草15g、白鲜皮15g、地肤子15g、制百部15g、骨碎补10g、桑寄生30g、白蒺藜20g、苦参20g、防风6g、白僵蚕10g、蝉蜕10g、黄芪30g、当归20g、仙鹤草30g、丹参20g和红景天20g,加入1l蒸馏水煎煮,过滤,浓缩制得0.5l中药提取液。分别取茶麸50g、大米20g、糯米20g、红曲米30g和马尾松针50g与上述中药提取液充分混合后室温发酵3周,过滤,煮沸杀菌,在发酵液中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最终制备得到的中药洗发水中含有30%氨基酸发泡剂ls-30、0.5%聚季铵盐-10、6%氨基酸保湿剂nmf-50、6%甘油、3.5%增稠剂peg6000和0.5%抗菌剂苯氧乙醇,即得本发明中药洗发水4。
63.实施例5
64.取侧柏叶15g、制首乌15g、生姜15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透骨草15g、白鲜皮15g、地肤子15g、制百部15g、骨碎补10g、桑寄生30g、白蒺藜15g、苦参15g、防风6g、白僵蚕15g、蝉蜕15g、黄芪30g、当归20g、仙鹤草30g、丹参15g和红景天20g,加入1l蒸馏水煎煮,过滤,浓缩制得0.5l中药提取液。分别取茶麸50g、大米20g、糯米20g、红曲米30g和马尾松针50g与上述中药提取液充分混合后室温发酵3周,过滤,煮沸杀菌,在发酵液中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最终制备得到的中药洗发水中含有30%氨基酸发泡剂ls-30、0.5%聚季铵盐-10、6%氨基酸保湿剂nmf-50、6%甘油、3.5%增稠剂peg6000和0.5%抗菌剂苯氧乙醇,即得本发明中药洗发水5。
65.如无特别说明,本发明试验例1-3中使用的本发明实施例1-5的中药洗发水均为按照实施例1-5的制备方法将中药提取液与发酵辅料混合后发酵得到的中药提取物发酵液,不含有氨基酸发泡剂、聚季铵盐、氨基酸保湿剂、甘油、增稠剂和抗菌剂组分。
66.试验例1、本发明中药洗发水对黑色素瘤细胞增殖活性和黑素含量影响试验
67.1、试验方法
68.1.1、小鼠b16黑素瘤细胞的培养
69.配制10%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10u/ml青霉素、100μg/ml链霉素),孵箱设置37℃、5%co2,培养细胞,待细胞生至近融合状态,使用200μl 0.25%胰蛋白酶进行消化,分装,更新培养基,三天传代一次。
70.1.2、b16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活性测定
71.采用mtt法测定b16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对数生长期细胞消化调整至5*104个/ml,取100μl接种于96孔板,设置培养条件37℃、5%co2孵育24小时。本发明中药洗发水
1-5组每孔各加入100μl实施例1-5制备的中药提取物发酵液,设置3个平行孔,以培养基 细胞为空白对照,在培养箱中培养48h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添加20μl 5mg/ml mtt,在孵箱培养4h后,取出96孔板并吸出培养基,添加100μl裂解液振摇半小时,以充分溶解生成的晶体,并测量490nm光吸收值。利用graphpad prism软件计算ic
50
,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
72.1.3、黑素含量测定(naoh裂解法,如无特别说明,试验方法同1.2)
73.采用相同方法对细胞接种,药物作用48h后,去掉上清,以pbs冲洗干净,再加入100μl 1mol/l naoh,37℃水浴lh后,酶标仪于490nm处检测吸光度值,用吸光度值表示黑素含量。
74.2、试验结果
75.本发明中药洗发水对b16黑色素瘤细胞增殖与黑素生成的影响结果见表1,其中空白对照组存活率为100%,试验组高于100%表示促进。
76.表1本发明中药洗发水对细胞增殖和黑素生成的影响
77.组别细胞增殖率(%)黑素生成(%)本发明洗发水1组188174本发明洗发水2组153144本发明洗发水3组148139本发明洗发水4组126131本发明洗发水5组132142
78.从上表1可知,本发明中药洗发水1-5组对b16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率和黑素生成率均高于对照组的100%,证实本发明的中药洗发水对于乌发具有显著的效果。
79.试验例2、本发明中药洗发水对白发模型小鼠乌发效果影响试验
80.1、试验方法
81.1.1、白发小鼠模型的构建
82.将c57bl/6小鼠剃毛,7天后开始造模,外部涂抹2.5%氢醌,每次涂抹量为1ml,每天两次,上午、下午各涂抹一次,连续涂抹28天,将变白毛发区占实验区80%以上的造模成功小鼠作为后续试验对象。
83.1.2、给药方案
84.将制备成功的白发小鼠分为模型组和本发明中药洗发水1-5组,每组10只,模型组涂抹生理盐水,本发明中药洗发水1-5组分别涂抹实施例1-5制备的中药提取物发酵液,每次涂抹量为0.3ml,每日两次,上午、下午各一次,连续涂抹28天。试验结束后使用剃刀剃去新生毛发,对各试验组小鼠白发改善效果评分,评分标准如下:“4分”为观察区新生毛乌黑无白毛参杂;“3分”为观察区新毛乌黑,参杂灰色毛发;“2分”为观察区新生毛发灰色参杂白毛;“1分”为观察区毛发大部分为白色,夹杂少许灰色;“0分”全白色无黑毛。
85.2、试验结果
86.试验终点时,使用本发明中药洗发水后各试验组小鼠皮肤变黑评分如下表2所示。
87.表2小鼠皮肤变黑评分
88.组别评分模型组1.2
本发明洗发水1组3.8本发明洗发水2组3.2本发明洗发水3组2.8本发明洗发水4组2.7本发明洗发水5组3.0
89.从上表2可知,与模型组相比,本发明中药洗发水1-5组小鼠皮肤变黑评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证实本发明的中药洗发水对于乌发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中药洗发水1组的乌发效果最优,产生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90.试验例3、本发明中药洗发水对治疗小鼠皮肤瘙痒影响试验
91.1、试验方法
92.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本发明中药洗发水1-5组),每组5只。实验前24h将各组小鼠右后臀部剃毛,面积约1cm2,第1次涂抹实施例1-5制备的中药提取物发酵液,涂药量为棉签一次沾取量。实验当日,用0号砂纸擦伤小鼠剃毛处,擦伤程度以损伤表皮、不伤真皮、皮肤轻度渗血为度,面积约1cm2,局部再涂各组相应药物1次,末次涂药后10min,开始于创面处以0.05ml/只的用量滴涂0.01%磷酸组胺,此后每隔3min按0.02%、0.03%、0.04%、0.05%浓度递增,每次均为每只0.05ml,每一浓度滴加后观察3min内小鼠是否回头舔右后足背,如未出现舔右后足背现象,则继续滴加下一较高浓度磷酸组胺溶液,直至出现舔右后足背现象为止,以此时所给的磷酸组胺总量为致痒阈值。
93.2、试验结果
94.本发明各试验组中药洗发水针对小鼠皮肤瘙痒的致痒阈值见下表3。
95.表3本发明中药洗发水止痒效果的影响
96.组别致痒阈值(磷酸组胺总量均值)/μg模型组76
±
19.5本发明洗发水1组235
±
22.4本发明洗发水2组190
±
35.9本发明洗发水3组181
±
30.1本发明洗发水4组207
±
24.6本发明洗发水5组172
±
17.9
97.从上表3可知,与模型组相比,本发明中药洗发水1-5组小鼠的致痒阈值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证实本发明的中药洗发水对于头皮等皮肤瘙痒的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中药洗发水1组的治疗效果最优,产生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98.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