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机电末端设备与精装吊顶龙骨碰撞优化方法与流程

2022-07-22 23:42:2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机电末端设备与精装吊顶龙骨碰撞优化方法
技术领域
1.本技术涉及bim技术在设计、施工应用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bim的机电末端设备与精装吊顶龙骨碰撞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2.精装吊顶龙骨一般分轻钢龙骨、木龙骨、合金龙骨为常见室内装饰,其中轻钢龙骨是近几年来非常热门的一种装潢材料,它可以用来吊顶,隔墙,防火性能较强,用轻钢龙骨可以做出各种漂亮的造型。
3.传统的轻钢龙骨吊顶工艺安装流程:弹线

安装大龙骨吊杆

安装大龙骨

安装中龙骨

安装小龙骨

安装罩面板

安装压条

刷防锈漆。安装环节应特别注意事项

在安装环节特别注意龙骨的禁止固定在通风管道以及其他设备件上;

轻钢骨架、罩面板以及其他吊顶材料在进场存放、使用过程中应严格管理,应将材料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进行存放,避免材料受潮、生锈;

轻钢骨架安装完成后,不得上人踩踏,同时其他材料挂件也不允许掉在轻钢骨架上,防止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注意罩面板的安装顺序,为了保护成品罩面板的安装应在管道安装、试水、保温等一切工序完工验收之后再进行。
4.传统方案在综合类项目中存在设计单位大多数的设计专业各自为战,不同专业有不同的设计院或者是同一设计院不同专业人员设计,之前存在跨专业之间沟通不畅,加之人员设计水平不一,也会造成图纸上的先天不足。同样施工单位拿到施工图纸比较粗糙,相关专业之间考虑不全,施工过程中各分包专业之间安装空间碰撞时有发生,造成现场实际施工过程中频繁返工和较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因无法返工造成被迫变更设计的事情也是设计与施工不断往返改图影响工期等因素。各专业交叉安装,相互干扰严重,管线排布凌乱,协调难度大,功效低,对施工进度有较大的影响,无法有效管控现场专业分包按图施工,导致后期验收无法快速交付验收等。
5.常见现场痛点问题包括:1.局部吊顶不平,由于大龙骨安装时吊杆未调平控制,导致高度微差,节点配件未拧紧等因素,导致在大龙骨在承重后歪斜;2.轻钢龙骨局部吊点构造不合理,特别注意在洞口、灯具口、通风口、检修口等处,必须在这些吊点出设置龙骨及连接件,以免因施工复杂导致部分构造不符合设计要求,构造不合理;3.罩面板分块间缝隙不均匀或不直,除去施工工艺不标准的原因,更大的原因还在于前期的材料准备上面;4.压缝条、边线条安装不严密、不平直等。


技术实现要素:

6.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机电末端设备与精装吊顶龙骨碰撞优化方法,针对以往传统的体系服务痛点利用bim技术的全专业三维建模碰撞检查以及可视化技术交底,可以预先解决很多从设计到施工这个过程中遇到的不可控的风险问题。减少不合理方案和问题方案的发生,从而解决了在施工过程中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
间的浪费。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机电末端设备与精装吊顶龙骨碰撞优化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9.利用三维bim图形软件建立与二维施工图一致性的土建专业与机电专业模型、精装专业模型;
10.通过navisworks软件进行各专业模型合并,优化土建专业与机电专业模型中的机电管线末端设备模型,然后进行碰撞检查设置,根据优化后机电管线末端设备模型与精装专业模型进行碰撞结果分析,发现机电设备末端与精装吊顶龙骨碰撞问题进行处理,直至解决所诉碰撞问题;
11.运用navisworks软件定位查找,三维分析发现碰撞问题,设置软件碰撞规则并定位输出成果报告;
12.更新bim机电末端设备定位图和精装吊顶龙骨优化后的排布图成果,协调机电末端设备定位与精装设计方落实解决方案并确认对施工方技术交底,确保后期无变更。
13.所述利用三维bim图形软件建立与二维施工图一致性的土建专业与机电专业模型、精装专业模型具体为,
14.将模型几何信息精度表作为基于bim建立不同专业建模构建的几何精度要求;
15.将模型属性信息深度表作为基于bim建立不同专业构建属性分类的统一细则;
16.将模型精度表设置作为基于bim建立不同专业模型工程领域工程构件单元分类划分;
17.基于bim建模标准转化形成自身企业的建模基本规定,构件文件命名标准,划分各专业建模精度;
18.完成对企业bim建模的管控要点,制定bim成果创建标准。
19.所述根据优化后机电管线末端设备模型与精装专业模型进行碰撞结果分析具体为,对所有碰撞点进行有效的碰撞筛查,直至解决所诉碰撞节点问题,对涉及协调优化修改的专业进行成本管控角度优先级划分,优先级为点位或管线路由>龙骨吊杆位置。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1.1.通过对各专业三维bim模型提供数据支撑,有效控制各区域净高值;
22.2.利用bim技术提前发现精装吊顶吊杆点与机电末端设备的洞口、灯具口、通风口、检修口等碰撞问题;
23.3.运用bim技术软件碰撞定位反查,提前预判并提出优化解决方案,避免施工不符合设计要求,导致无法交付验收;
24.4.依据bim模型工程量数据,提前控制施工前期的材料采购等准备工作,确保后期施工吊顶龙骨的安装一体化施工。
25.针对以往传统的体系服务痛点利用bim技术的全专业三维建模碰撞检查以及可视化技术交底,可以预先解决很多从设计到施工这个过程中遇到的不可控的风险问题。减少不合理方案和问题方案的发生,从而解决了在施工过程中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的浪费。
26.本发明的实施流程方法能够及时有效的避免之前设计与设计专业之间碰撞冲突,
传递施工图后现场不同分包专业之间的返工变更浪费等现状问题,有效提升降低成本10%,节约工期5%。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8.图1是本发明方法流程示意图。
29.图2是本发明企业bim标准化建模建立流程意图。
30.图3是本发明bim模型吊顶净高范围数据分析平面图。
31.图4是本发明bim装饰吊顶龙骨工艺规范安装示意图。
32.图5是本发明bim模型吊顶示意图。
33.图6是本发明bim模型精装装饰模拟排布局部简图。
34.图7是本发明企业实施落地应用流程原理框图。
35.图8是本发明bim模型管线管道和装饰吊顶吊杆碰撞图。
36.图9是本发明bim模型管线风口和装饰模型格栅吊顶碰撞图。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8.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9.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机电末端设备与精装吊顶龙骨碰撞优化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40.s1、利用三维bim图形软件建立与二维施工图一致性的土建专业与机电专业、精装专业的虚拟bim模型;
41.s2、通过navisworks软件进行各专业模型合并,然后进行碰撞检查设置,根据优化后机电管线末端设备模型与精装专业模型进行碰撞结果分析,发现机电设备末端与精装吊顶龙骨碰撞问题进行处理,直至解决所诉碰撞问题;
42.s3、运用navisworks软件定位查找,三维分析发现碰撞问题,设置软件碰撞规则并定位输出成果报告;
43.s4、更新bim机电末端设备定位图和精装吊顶龙骨优化后的排布图成果,协调机电末端设备定位与精装设计方落实解决方案并确认对施工方技术交底,确保后期无变更。
44.所述步骤s1中,建立企业工程数字标准化建模包括基于企业的工程业务需求,将
工程设计、采购以及施工业务信息映射到该工程的bim模型,形成工程数字化资产,建立基于bim标准模型的工程数据库。
45.如图2所示,所述步骤s1中企业bim标准化建模前置条件为:
46.s11、将模型几何信息精度表作为基于bim建立不同专业建模构建的几何精度要求;
47.s12、将模型属性信息深度表作为基于bim建立不同专业构建属性分类的统一细则;
48.s13、将模型精度表设置作为基于bim建立不同专业模型工程领域工程构件单元分类划分;
49.s14、基于bim建模标准转化形成自身企业的建模基本规定,构件文件命名标准,划分各专业建模精度;
50.s15、完成对企业bim建模的管控要点,制定bim成果创建标准。
51.如图3、4、5、6图所示,所述步骤s3中企业实施标准成果包含以下内容:
52.1.如图3所示通过对各专业三维bim模型提供数据支撑,有效控制各区域净高值;
53.2.如图4所示利用bim技术提前发现精装吊顶吊杆点与机电末端设备的洞口、灯具口、通风口、检修口等碰撞问题;
54.3.如图5所示运用bim技术软件碰撞定位反查,提前预判并提出优化解决方案,避免施工不符合设计要求,导致无法交付验收;
55.4.如图6所示依据bim模型工程量数据,提前控施工前期的材料采购等准备工作,确保后期施工吊顶龙骨的安装一体化施工。
56.如图7所示,所述步骤s4中企业实施落地应用的流程方法应包含以下步骤:
57.第一步:开始在revit软件上建立机电构件数据库:将机电管线按照机电专业进行系统分类,设置便于直接调用的每个专业管线参数。
58.第二步:通过在revit软件上建立各专业机电系统bim模型,确定机电管综优化各专业层的高度,制定管线综合排布的规则,利用不同系统颜色进行分层分专业分区域的管线综合优化排布。
59.第三步:将各专业机电管综优化后的机电末端设备与精装龙骨模型整合进行碰撞检测,通过碰撞检测,对没有问题的地方进行通过,有问题的地方需求进行返回机电管综模型优化路由的进行机电路由模型调整;直到碰撞问题解决为止。
60.第四步:如图8所示当精装龙骨吊杆与机电管道的碰撞问题解决方法,优先选择优化管道路由。如图9所示当精装凹凸造型吊顶上方出的出风口点位碰撞时,优先选择优化风口点位。根据成本管控优先级划分为点位或管线路由>龙骨吊杆位置。通过三维可视化,快速商讨各专业设计优化问题,快速达成问题认知共识,形成企业内部标准成果确认。
61.第五步:同步更新后的bim机电末端设备和精装龙骨等三维模型,依据bim模型信息输出对应施工图,剖面节点详图等各专业图纸成果。
62.第六步:依据bim三维模型信息对施工方进行可视化的技术交底,确保为后期无障碍的一体化标准施工。
6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
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