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原位收集海藻碎屑的装置

2022-07-20 00:57:2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海藻收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原位收集海藻碎屑的装置。


背景技术:

2.由于燃料燃烧等人类活动,全球大气中co2含量急剧增多,海洋在全球碳循环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一个巨大的碳库,对碳汇贡献显著。其中,海洋植物尤其是大型海藻可将co2等无机碳转化为有机碳,实现碳的固定,进而有效降低环境中的co2含量。海藻作为常见的且可人工栽培的大型海藻,其固碳能力不可小觑,据估算每平方米海藻每年可固定约2000g无机碳,但这一结果为仅根据海藻产量估算的,海藻在生长过程中释放的颗粒性有机碳(poc)及溶解态有机碳(doc)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其中poc大部分是海藻碎屑。而poc和doc并没有被计算在内,因此海藻的固碳能力是被远远低估的。
3.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4483456a,公开日2015年04月01日,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大型海藻群落固碳效率的测定方法,该方法收集海藻是按照群落比例在反应瓶中培养野外采集海藻24h并进行固碳量计算,其不足之处在于测量时间过短,且不同季节海藻状态不一样随机性太强代表性很弱。
4.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2205290a,公开日2021年01月12日,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碳汇技术用海藻培养装置,该装置是以一种可以分为不同面积大小的培养区域的养殖箱来培养海藻达到收集海藻的目的进而测算海藻的碳汇能力,其不足之处在于该收集装置为离岸培养装置,无法还原海藻在实际环境中的生长条件,从而无法得到真实的海藻碳汇的相关数据。
5.目前我国并没有关于长周期原位收集海藻碎屑的技术,因此我国在海藻碎屑收集装置发明这一方面是极度欠缺的。而实现长周期原位海藻碎屑的收集实际上也是相当困难的,因为既要满足能让海藻正常生长这一要求,又要保证收集到的碎屑皆为被测海藻脱落的而非其他随海流漂来的碎屑,还要确保被测海藻脱落的碎屑被全数收集。因此,设计海藻碎屑收集装置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原位收集海藻碎屑的装置。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8.一种原位收集海藻碎屑的装置,包括海藻碎屑采集装置及通过传输管(8)连接的集水槽(10);
9.所述海藻碎屑采集装置包括悬挂杆(1)、筒形装置(2)、固定柱(3)、固定圈(6),其中悬挂杆(1)设置于的圆筒形装置(2)上端用于悬挂海藻(5),悬挂杆(1)的两端通过两根固定柱(3)固定;筒形装置(2)外壁套设有若干个固定圈(6),各个固定圈(6)分别与两根固定柱(3)固接。
10.所述筒形装置(2)底部为漏斗形并设有滤网(7)。
11.所述筒形装置(2)顶部设有防杂物网(4)。
12.所述传输管(8)上设有水泵(9),集水槽(10)下方设有出水管(12)。
13.所述出水管(12)上设置阀门(11)。
14.所述滤网(7)孔径为0.5-1cm。
15.所述筒形装置(2)为透明筒体。
16.所述筒形装置(2)材料为亚克力或透明帆布。
17.所述海藻为海带、紫菜、裙带菜或石花菜。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原位收集海藻碎屑的装置,在不影响海藻生长的前提下实现海藻碎屑收集,使对以海藻为代表的海藻的初级生产力的估算更加准确,具体为:
20.1.本实用新型的原位收集海藻碎屑的装置能够实现在不影响海藻生长的同时收集碎屑,可实现连续监测,从而为大型海藻的固碳能力计算提供方法。
21.2.本实用新型的原位收集海藻碎屑的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拆卸,定期清洗,能长期使用,避免造成浪费与污染适合实际运用。
22.3.本实用新型的原位收集海藻碎屑的装置可应用于多种大型海藻,应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实例提供的海藻碎屑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悬挂杆;2-筒形装置;3-固定柱;4-防杂物网;5-海藻;6-固定圈;7-漏网;8-传输管;9-水泵;10-集水槽;11-阀门;12-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2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原位收集海藻碎屑的装置,包括海藻碎屑采集装置及通过传输管8连接的集水槽10;所述海藻碎屑采集装置包括悬挂杆1、筒形装置2、固定柱3、固定圈6,其中悬挂杆1设置于的圆筒形装置2上端用于悬挂海藻5,保持悬挂杆1上端高于海面0.2-0.5m,筒形装置2上端低于水面0.2m,悬挂杆1的两端通过两根固定柱3固定;筒形装置2外壁套设有三个固定圈6,各个固定圈6分别与两根固定柱3固接,固定柱3用于海藻碎屑采集装置与海底固定。
2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筒形装置2底部为漏斗形并设有漏网7,漏网7孔径为0.5-1cm。筒形装置2底部为漏斗形用于使海藻碎屑在重力作用下悉数进入传输管8而不在筒形装置2中滞留;漏网7用于防止大体积脱落藻体堵塞传输管。
28.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筒形装置2为透明筒体,可以保证不影响藻体受光,进一步的筒形装置2材料为亚克力或透明帆布。
29.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筒形装置2顶部设有防杂物网4用于拦截被测藻体脱落碎屑以外的物体,保证收集到的固形物均为从被测藻体脱落的碎屑,防杂物网4上端高于海面0.2-0.5m。
30.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传输管8上设有水泵9用于使流入传输管8的海藻碎屑及海水克服重力作用传输至集水槽10中。
3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集水槽10下方设有出水管12。优选的,集水槽10为大容积,用于容下长周期的收集水量,集水槽10的下端设置于海面之上或设置于陆地。
3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出水管12上设置阀门11。
3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海藻为海带。
34.由上述可见,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原位收集海藻碎屑的装置在集水槽10处可直接测定海藻脱落碎屑即海藻产生的颗粒性有机碳的量,可实现连续监测。
35.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构思范围内的简单技术变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6.另外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可通过任意合适方式组合,只要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内核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为避免重复本实用新型对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原位收集海藻碎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海藻碎屑采集装置及通过传输管(8)连接的集水槽(10);所述海藻碎屑采集装置包括悬挂杆(1)、筒形装置(2)、固定柱(3)、固定圈(6),其中悬挂杆(1)设置于的圆筒形装置(2)上端用于悬挂海藻(5),悬挂杆(1)的两端通过两根固定柱(3)固定;筒形装置(2)外壁套设有若干个固定圈(6),各个固定圈(6)分别与两根固定柱(3)固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收集海藻碎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装置(2)底部为漏斗形并设有滤网(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收集海藻碎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装置(2)顶部设有防杂物网(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收集海藻碎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管(8)上设有水泵(9),集水槽(10)下方设有出水管(1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原位收集海藻碎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12)上设置阀门(1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位收集海藻碎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7)孔径为0.5-1c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收集海藻碎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装置(2)为透明筒体。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原位收集海藻碎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装置(2)材料为亚克力或透明帆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藻收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原位收集海藻碎屑的装置,包括海藻碎屑采集装置及通过传输管连接的集水槽;海藻碎屑采集装置包括悬挂杆、筒形装置、固定柱、固定圈,其中悬挂杆设置于的圆筒形装置上端用于悬挂海藻,悬挂杆的两端通过两根固定柱固定;筒形装置外壁套设有若干个固定圈,各个固定圈分别与两根固定柱固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在不影响海藻生长的前提下实现海藻碎屑收集,使对海藻的初级生产力的估算更加准确。对海藻的初级生产力的估算更加准确。对海藻的初级生产力的估算更加准确。


技术研发人员:秦松 钟志海 刘正一 刘凯 李佳霖 白泽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1.09.17
技术公布日:2022/7/1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