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掌骨骨折用一体式拉钩复位钳

2022-07-16 21:33:5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掌骨骨折用一体式拉钩复位钳。


背景技术:

2.掌骨骨折后冠状位的前后分离在骨折中非常常见,骨折内固定治疗时需先对骨折端的分离进行复位,因掌骨位置特殊,部分类型的移位采用常用的复位器械无法进行很好的复位,特别是第三、第四掌骨,受到旁边第二或第五掌骨的阻挡,目前临床针对掌骨骨折的常规复位工具如血管钳、复位钳均为诊断侧方移位的复位工具,而无法深入到掌骨的掌侧及背侧对掌骨的冠状位移位进行复位,同时因为操作空间有限,使用复位钳复位时无法同时使用拉钩对骨折端进行充分暴露,既影响了医生的观察视野也影响了医生的复位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掌骨骨折用一体式拉钩复位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掌骨骨折用一体式拉钩复位钳,包括有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所述第一钳臂与第二钳臂通过铰接轴铰接成x形结构设置,所述第一钳臂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指套和第一钳夹,所述第二钳臂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指套和第二钳夹,所述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上靠近第一指套和第二指套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锁定第一钳夹和第二钳夹开口角度的钳扣部件,所述第一钳臂的前端弯折设置有用于与第一钳夹连接的第一弯折杆,所述第一弯折杆于第一钳臂上向远离第二钳臂一侧弯折成钩状结构设置,所述第一钳夹长度方向的一端与第一弯折杆长度方向的一端连接并且连接处弯折设置,所述第一钳夹与第一弯折杆于第一钳臂上成z字形结构设置,所述第二钳臂的前端弯折设置有用于与第二钳夹连接的第二弯折杆,所述第二弯折杆于第二钳臂上向靠近第一钳夹一侧弯折设置,所述第二钳夹长度方向的一端与第二弯折杆长度方向的一端连接并且连接处弯折设置,所述第二钳夹与第二弯折杆于第二钳臂上成z字形结构设置,所述第一钳夹和第一弯折杆与第一钳臂一体设置,所述第二弯折杆与第二钳夹一体设置,所述第二弯折杆与第二钳臂分体设置并且两者之间能够通过快拆部件实现可拆卸固定连接。
5.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弯折杆远离第二钳夹的端部同轴设置有插接杆,所述第二钳臂成直杆状结构设置,并且第二钳臂的端部同轴设置有用于供插接杆插接的插接孔,所述插接孔的孔底同轴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的长度尺寸小于插接孔的深度尺寸,所述第二钳臂上轴向贯穿设置有与套筒同轴设置的穿孔;
6.所述快拆部件包括有轴向转动连接在穿孔内的拆装杆、和径向滑移连接在套筒上的楔形块、和同轴设置在插接杆端部的拆装孔,所述拆装杆一端延伸至套筒内,另一端穿过第二钳臂并向外延伸设置,所述套筒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供楔形块径向滑移的滑槽,所述
滑槽贯穿套筒的侧壁设置,所述拆装孔成圆锥孔结构设置,所述拆装孔的内径尺寸于开口端沿其深度方向逐渐增大设置,所述拆装孔开口端的内径尺寸不小于套筒的外径尺寸,所述楔形块上设置有能够与拆装孔内壁抵接的楔形面,所述拆装杆的侧壁上设置有能够收纳楔形块的收纳槽,楔形块嵌入收纳槽内时套筒能够与拆装孔分离,所述收纳槽内设置有用于将楔形块推出收纳槽的弹性件,所述拆装杆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能够推送楔形块与拆装孔内壁保持抵接状态的抵接面,所述收纳槽与抵接面间歇分布于拆装杆的圆周外侧壁上,拆装杆于转动过程中能够带动收纳槽与抵接面分别与楔形块对应设置。
7.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楔形块上设置有能够避免楔形块从滑槽向外滑脱的限脱沿,所述限脱沿设置在楔形块上靠近拆装杆一侧,所述限脱沿的内侧面成弧形并能够与抵接面贴合设置,所述楔形块于限脱沿处的宽度尺寸不大于收纳槽的宽度尺寸。
8.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楔形块设置有两个并且对称分布于拆装杆的相对两侧,所述收纳槽的深度方向贯穿拆装杆的径向设置,所述弹性件包括有扭簧,所述扭簧包括两个分别用于推送两个楔形块的扭臂、和位于两个扭臂之间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收纳槽深度方向的中部固定连接。
9.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拆装杆延伸入套筒内的一端设置有能够限制拆装杆从穿孔内滑脱的限脱块,所述拆装杆的另一端与第二钳臂之间设置有能够控制拆装杆转动角度的限转部件。
10.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转部件包括有轴向滑移连接在拆装杆上的限转套,所述限转套上同轴设置有能够限制限转套在拆装杆上轴向转动的第一限转孔、和能够限制限转套在第二钳臂上轴向转动的第二限转孔,所述拆装杆伸出第二钳臂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限转孔相适配的第一限转部,所述第二钳臂的尾端设置有与第二限转孔相适配的第二限转部,所述第一限转部的外径尺寸不大于第二限转部的外径尺寸,当第二限转孔与第二限转部分离状态下拆装杆能够在穿孔内轴向转动,当第二限转孔与第二限转部配合状态下能够使得收纳槽或抵接面与楔形块对应设置。
11.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限转部上套设有能够通过推送限转套使得第二限转孔与第二限转部始终保持配合状态的弹簧,所述拆装杆的尾端设置有用于供弹簧一端抵接的限位环,所述弹簧弹性抵压于限位环与限转套之间。
12.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限转部的外径尺寸大于穿孔的内径尺寸,所述第一限转部至限脱块的间距不小于穿孔的长度尺寸。
13.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铰接轴靠近第二钳臂的尾端,所述拆装孔的孔底设置有用于供铰接轴嵌入的嵌槽,所述嵌槽的宽度尺寸与铰接轴的外径尺寸相适配,所述拆装孔开口端的内径尺寸不小于铰接轴的外径尺寸。
14.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钳臂上用于与第二钳臂的铰接处设置有用于供第二钳臂穿过的避让槽,所述避让槽位于第一钳臂宽度方向的中部,所述避让槽的宽度尺寸与第二钳臂的宽度尺寸相适配,用于铰接第一钳臂与第二钳臂的铰接轴贯穿避让槽设置。
15.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中第一弯折杆于第一钳臂上弯折成钩状结构,并且该钩体结构能够与钳体结构进行有效结合,使得该复位钳在操作过程中可将第一钳夹放置于掌骨的下方,能够配合第二钳夹对冠状位前后移位的骨折进行复位,并且第一弯折杆放置于掌骨间隙的部分可作为拉钩使用,从而能够有利于对骨折端的充分暴露,
因此特别适用于针对掌骨冠状位前后分离的专用复位工具对骨折进行复位,并且其使得钩体与钳体相结合,大大提高了一体式拉钩复位钳的使用灵活程度和适用范围,也大大减少了手术操作的难度。
16.而第二弯折杆与第二钳臂能够通过快拆部件实现快速拆装,既能够让一体式拉钩复位钳在拉钩和复位钳的功能间快速切换,同时也能够通过更换不同的第二钳夹使得复位钳能够在复位夹持和定位夹持片的功能间快速切换。
附图说明
17.图1为一体式拉钩复位钳正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一体式拉钩复位钳侧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第二钳臂的剖视图;
20.图4为图3中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图4中b-b的剖视图。
22.附图标记:1、第一钳臂;11、第一指套;12、第一钳夹;13、第一弯折杆;14、避让槽;2、第二钳臂;21、第二指套;22、第二钳夹;23、第二弯折杆;24、插接杆;25、插接孔;26、套筒;261、滑槽;27、穿孔;28、第二限转部;3、铰接轴;4、钳扣部件;5、快拆部件;51、拆装杆;511、限脱块;512、收纳槽;513、抵接面;514、第一限转部;515、限位环;52、楔形块;521、楔形面;522、限脱沿;53、拆装孔;531、嵌槽;54、弹性件;6、限转部件;61、限转套;611、第一限转孔;612、第二限转孔;62、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24.参照图1-5所示,一种掌骨骨折用一体式拉钩复位钳,包括有第一钳臂1和第二钳臂2,第一钳臂1与第二钳臂2通过铰接轴3铰接成x形结构设置,第一钳臂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指套11和第一钳夹12,第二钳臂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指套21和第二钳夹22,第一钳臂1和第二钳臂2上靠近第一指套11和第二指套2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锁定第一钳夹12和第二钳夹22开口角度的钳扣部件4,其中钳扣部件4为公知技术,采用现有设计,而第一钳夹12和第二钳夹22能够相互配合用于夹持掌骨(如图1所示),也可以在其上设置定位凸起用于供夹持片进行定位(图中未示出),方便复位钳携带着夹持片进行复位操作。
25.第一钳臂1的前端弯折设置有用于与第一钳夹12连接的第一弯折杆13,第一弯折杆13于第一钳臂1上向远离第二钳臂2一侧弯折成钩状结构设置,第一钳夹12长度方向的一端与第一弯折杆13长度方向的一端连接并且连接处弯折设置,第一钳夹12与第一弯折杆13于第一钳臂1上成z字形结构设置,第二钳臂2的前端弯折设置有用于与第二钳夹22连接的第二弯折杆23,第二弯折杆23于第二钳臂2上向靠近第一钳夹12一侧弯折设置,第二钳夹22长度方向的一端与第二弯折杆23长度方向的一端连接并且连接处弯折设置,第二钳夹22与第二弯折杆23于第二钳臂2上成z字形结构设置,第一钳夹12和第一弯折杆13与第一钳臂1
一体设置,第二弯折杆23与第二钳夹22一体设置,第二弯折杆23与第二钳臂2分体设置并且两者之间能够通过快拆部件5实现可拆卸固定连接。
26.其中第一弯折杆13于第一钳臂1上弯折成钩状结构,并且该钩体结构能够与钳体结构进行有效结合,使得该复位钳在操作过程中可将第一钳夹12放置于掌骨的下方,能够配合第二钳夹22对冠状位前后移位的骨折进行复位,并且第一弯折杆13放置于掌骨间隙的部分可作为拉钩使用,从而能够有利于对骨折端的充分暴露,因此特别适用于针对掌骨冠状位前后分离的专用复位工具对骨折进行复位,并且其使得钩体与钳体相结合,大大提高了一体式拉钩复位钳的使用灵活程度和适用范围,也大大减少了手术操作的难度。
27.而第二弯折杆23与第二钳臂2能够通过快拆部件5实现快速拆装,既能够让一体式拉钩复位钳在拉钩和复位钳的功能间快速切换,同时也能够通过更换不同的第二钳夹22使得复位钳能够在复位夹持和定位夹持片的功能间快速切换。
28.并且第一弯折杆13可设计成扁平状,能够有效增加第一弯折杆13作为拉钩时的接触面积,进而有利于提高一体式拉钩复位钳的拉钩使用效果。
29.第二弯折杆23远离第二钳夹22的端部同轴设置有插接杆24,第二钳臂2成直杆状结构设置,并且第二钳臂2的端部同轴设置有用于供插接杆24插接的插接孔25,插接孔25的孔底同轴设置有套筒26,套筒26的长度尺寸小于插接孔25的深度尺寸,第二钳臂2上轴向贯穿设置有与套筒26同轴设置的穿孔27;快拆部件5包括有轴向转动连接在穿孔27内的拆装杆51、和径向滑移连接在套筒26上的楔形块52、和同轴设置在插接杆24端部的拆装孔53,拆装杆51一端延伸至套筒26内,另一端穿过第二钳臂2并向外延伸设置,套筒26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供楔形块52径向滑移的滑槽261,滑槽261贯穿套筒26的侧壁设置,拆装孔53成圆锥孔结构设置,拆装孔53的内径尺寸于开口端沿其深度方向逐渐增大设置,拆装孔53开口端的内径尺寸不小于套筒26的外径尺寸,楔形块52上设置有能够与拆装孔53内壁抵接的楔形面521,拆装杆51的侧壁上设置有能够收纳楔形块52的收纳槽512,楔形块52嵌入收纳槽512内时套筒26能够与拆装孔53分离,收纳槽512内设置有用于将楔形块52推出收纳槽512的弹性件54,拆装杆5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能够推送楔形块52与拆装孔53内壁保持抵接状态的抵接面513,收纳槽512与抵接面513间歇分布于拆装杆51的圆周外侧壁上,拆装杆51于转动过程中能够带动收纳槽512与抵接面513分别与楔形块52对应设置。
30.插接杆24插入插接孔25内时套筒26能够插入拆装孔53内,而楔形块52能够在拆装杆51的转动过程逐渐向外滑移,直至楔形面521与拆装孔53的内壁抵接,从而实现第二弯折杆23与第二钳臂2的固定连接,又当拆装杆51在转动的过程中当楔形块52与收纳槽512对应时,便解除了将楔形块52卡接于套筒26与拆装孔53之间的作用力,并在第二弯折杆23与第二钳臂2分离过程中楔形块52能够收入收纳槽512内,从而能够实现第二弯折杆23与第二钳臂2的分离,因此上述结构能够实现第二弯折杆23与第二钳臂2的快速拆装。
31.而拆装孔53的开口端可倒角设置,方便在套筒26插入拆装孔53内的过程中能够将楔形块52收入收纳槽512内,当套筒26插入到位时楔形块52能够在弹性件54的作用下向外滑移。
32.楔形块52上设置有能够避免楔形块52从滑槽261向外滑脱的限脱沿522,限脱沿522设置在楔形块52上靠近拆装杆51一侧,限脱沿522的内侧面成弧形并能够与抵接面513贴合设置,楔形块52于限脱沿522处的宽度尺寸不大于收纳槽512的宽度尺寸。限脱沿522的
设置既能够有效避免楔形块52从滑槽261向外滑脱,从而有利于提高快拆部件5的使用稳定程度,同时也能够有效增加楔形块52与拆装杆51的接触面积,进而有利于提高快拆部件5的使用稳定程度,和第二弯折杆23与第二钳臂2的连接牢固程度。
33.楔形块52设置有两个并且对称分布于拆装杆51的相对两侧,收纳槽512的深度方向贯穿拆装杆51的径向设置,弹性件54包括有扭簧,扭簧包括两个分别用于推送两个楔形块52的扭臂、和位于两个扭臂之间的安装部,安装部与收纳槽512深度方向的中部固定连接。该方案既能够通过增加楔形块52的数量来提高快拆部件5的连接牢固程度,也能够配合收纳槽512用于供两端的楔形块52进行有效收纳,该结构简单易实施,能够方便配合扭簧对楔形块52的复位推送。
34.拆装杆51延伸入套筒26内的一端设置有能够限制拆装杆51从穿孔27内滑脱的限脱块511,限脱块511与拆装杆51分体设置,两者之间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实现可拆卸固定连接,该限脱块511的外径尺寸大于穿孔27的内径尺寸,并且限脱块511与拆装杆51的连接处也能够实现对收纳槽512开口一侧的有效支撑,使得抵接面513能够将楔形块52有效支撑住,进而提高了快拆部件5的使用稳定程度。
35.拆装杆51的另一端与第二钳臂2之间设置有能够控制拆装杆51转动角度的限转部件6,该限转部件6能够调控并锁定拆装杆51的转动角度,使得拆装杆51能够调控收纳槽512或抵接面513与楔形块52对应设置,并且在拆装杆51转动到位后能够将其锁定,在限制拆装杆51转动时有效提高了快拆部件5的使用稳定程度。
36.限转部件6包括有轴向滑移连接在拆装杆51上的限转套,限转套上同轴设置有能够限制限转套在拆装杆51上轴向转动的第一限转孔611、和能够限制限转套在第二钳臂2上轴向转动的第二限转孔612,拆装杆51伸出第二钳臂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限转孔611相适配的第一限转部514,第二钳臂2的尾端设置有与第二限转孔612相适配的第二限转部28,第一限转部514的外径尺寸不大于第二限转部28的外径尺寸,当第二限转孔612与第二限转部28分离状态下拆装杆51能够在穿孔27内轴向转动,当第二限转孔612与第二限转部28配合状态下能够使得收纳槽512或抵接面513与楔形块52对应设置。其中第一限转孔611和第一限转部514以及第二限转孔612和第二限转部28的横截面可为正多边形,本技术优选为正方形,在拆装杆51转动90
°
时即可调控收纳槽512或抵接面513与楔形块52对应,大大提高了快拆部件5的使用便捷程度。
37.第一限转部514上套设有能够通过推送限转套使得第二限转孔612与第二限转部28始终保持配合状态的弹簧62,拆装杆51的尾端设置有用于供弹簧62一端抵接的限位环515,弹簧62弹性抵压于限位环515与限转套之间。该弹簧62能够使得限转套始终保持与第一限转部514和第二限转部28连接,进而有利于提高快拆部件5的使用稳定程度。
38.第一限转部514的外径尺寸大于穿孔27的内径尺寸,第一限转部514至限脱块511的间距不小于穿孔27的长度尺寸。该结构能够方便拆装杆51与第二钳臂2定位拆装,并有效降低了拆装杆51的加工精度和与第二钳臂2的装配精度,同时也有效提高了快拆部件5的使用稳定程度。
39.铰接轴3靠近第二钳臂2的尾端,拆装孔53的孔底设置有用于供铰接轴3嵌入的嵌槽531,嵌槽531的宽度尺寸与铰接轴3的外径尺寸相适配,拆装孔53开口端的内径尺寸不小于铰接轴3的外径尺寸。第二钳臂2与第二弯折杆23连接时插接杆24插入插接孔25内并且套
筒26插入拆装孔53内,再配合铰接轴3嵌入嵌槽531内,能够有效提高第二钳臂2与第二弯折杆23的连接强度,进而有利于提高复位钳的使用牢固、安全程度。
40.第一钳臂1上用于与第二钳臂2的铰接处设置有用于供第二钳臂2穿过的避让槽14,避让槽14位于第一钳臂1宽度方向的中部,避让槽14的宽度尺寸与第二钳臂2的宽度尺寸相适配,用于铰接第一钳臂1与第二钳臂2的铰接轴3贯穿避让槽14设置。该避让槽14的设置有效提高了第一钳臂1与第二钳臂2的铰接稳固程度,并且该铰接方式能够使得第二钳臂2保持直杆状,从而方便配合快拆部件5与第二弯折杆23实现拆装。
41.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