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中央空调的节能控制系统

2022-07-16 17:23:2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空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央空调的节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2.中央空调在制冷过程中的末端供水温度常固定为7℃,在一般情况下此温度低于房间内空气的露点温度,因此在中央空调进行制冷工作时,室内湿度持续降低,体感温度低于实际环境温度,造成舒适性差。虽然中央空调常与独立新风系统结合使用以解决此问题,但是目前独立新风系统多处于安装而不使用的状态。
3.中央空调末端在制冷过程中,主要通过调节空调末端的送风量满足不同房间的温度需求,这种方式存在室内温度变化幅度大的问题。
4.中央空调制冷机组的耗能高、排碳量大,基于目前“碳达峰、碳中和”以及《绿色高效制冷行动方案》的双重压力下,实现更节能以及成为了空调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中央空调在制冷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善中央空调过度除湿、室内温度变化幅度大以及耗能高的问题,提供一种中央空调的节能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够重新利用空调末端回水热量,调节末端供水温度,控制除湿程度,提供了一种调节室内温度新方式,并可以根据主回水管的流量调节制冷机组的功率,实现中央空调的节能优化。
6.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中央空调的节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末端、末端供回水连通管道、温湿度传感器、电动调节阀、控制器(一)、回水泵、流量传感器、控制器(二)以及制冷机组,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的相对湿度以及空调末端的供水温度,反馈指令向控制器(一)发送反馈指令;控制器(一)用于接收温度传感器发出的反馈指令,控制电动调节阀的开度;电动调节阀用于控制末端供回水连通管道流量;流量传感器位于回水泵与制冷机组之间,用于检测主回水管道的流量,并发出反馈指令给控制器(二);控制器(二)用于接受流量传感器发出的反馈指令,并控制制冷机组的运行功率。其中,温湿度传感器与控制器(一)电连接;控制器(一)与电动调节阀电连接;流量传感器与控制器(二)电连接;控制器(二)与制冷机组电连接。末端供回水连通管道、温湿度传感器、电动调节阀、控制器(一)用于对空调末端进行节能控制,首先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室内相对湿度,判断室内相对湿度是否满足设定要求,若不处于设定的室内相对湿度范围,则向控制器(一)发出的反馈指令为调节电动调节阀处于关闭状态,即开度为0;若处于设定的室内相对湿度范围,则再对检测到的空调末端的供水温度进行判断,若高于设定的末端供水温度,则向控制器(一)发出的反馈指令为减小电动调节阀开度,则末端回水管道中通过末端供回水连通管道流入末端供水管道的流量减小,使末端供水温度降低;若低于设定的末端供水温度,则向控制器(一)发出的反馈指令为增大电动调节阀开度,则末端回水管道中通过末端供回水连通管道流入末端供水管道的流量增大,使末端供水温度升高,从而实现空调末
端的供水温度。流量传感器与控制器(二)用于对空调制冷机组进行节能控制,各末端的回水通过末端回水管道汇入主回水管道,流量传感器检测到的主回水管道流量,若高于所设定的主回水管道流量,则向控制器(二)发出反馈指令为调节制冷机组相对较大功率运行;若低于所设定的主回水管道流量,则向控制器(二)发出反馈指令为调节制冷机组相对较小功率运行,从而优化了耗能高的问题。
7.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实现了空调末端的供水温度可调,为中央空调系统调节室内温度开创了新途径,优化了中央空调系统控制室内温度不稳定的问题;2、通过检测到的室内相对湿度,控制末端供水温度,避免了中央空调系统过度除湿的问题;3、对回水热量进行了再利用,且通过主回水管道的流量调节制冷机组的工作功率,优化了目前中央空调耗能高的问题,减少了碳排放量;4. 对中央空调系统进行优化的改造程序简易、结构简单,便于维修和更换零部件,且无脆弱零件,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8.图1是本发明节能控制系统的空调末端供回水管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节能控制系统的空调末端供回水管道运行逻辑图;图3是本发明中央空调的节能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节能控制系统的制冷机组的功率调节运行逻辑图;图中,01.空调末端,02.末端供回水连通管道,03.温湿度传感器,04.电动调节阀,05.控制器(一),06.回水泵,07.流量传感器,08.控制器(二),09.制冷机组,10.a房间,11.b房间,12.c房间,13.d房间。
具体实施方式
9.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10.参阅附图,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位置限定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11.图1是节能控制系统的空调末端供回水管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节能控制系统的空调末端供回水管道,温湿度传感器03与控制器(一)05电连接,控制器(一)05与电动调节阀04电连接。末端供回水连通管道02把末端回水管道和末端供水管道相连通,电动调节阀04控制末端供回水联通管道02中的流体流通状况。温湿度传感器03用于检测室内的相对湿度rh1和末端供水管道中的供水温度t1,并发出反馈指令给控制器(一)05;控制
器(一)05接收反馈指令,并控制电动调节阀04调节其开度α。其具体的工作过程如图2所示。
12.图2是节能控制系统的空调末端供回水管道运行逻辑图,如图2所示,温湿度传感器03检测到室内的相对湿度rh1=a和末端供水管道中的供水温度t1=d,首先根据室内的相对湿度a判断其是否达到设定的相对湿度范围rh0=(b—c),若rh1不处于rh0,则温湿度传感器03向控制器(一)05发出关闭指令,控制器(一)05接收指令后,控制电动调节阀04使其处于关闭状态;若rh1处于rh0,则温湿度传感器03再根据末端供水管道中的供水温度t1=d判断其所处的温度范围,若t1高于设定的供水温度t0=e,则温湿度传感器03向控制器(一)05发出调节电动调节阀04的开度α=f指令,控制器(一)05接收指令后,控制电动调节阀04使其开度为f;若t1低于t0,则温湿度传感器03向控制器(一)05发出调节电动调节阀04的开度α=g指令,控制器(一)05接收指令后,控制电动调节阀04使其开度为g。以上为完成一次工作,按照上述过程进行反复循环,实现供水温度可调并稳定在某一数值。
13.图3是中央空调的节能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流量传感器07与控制器(二)08电连接,控制器(二)08与制冷机组09电连接。a房间10,b房间11,c房间12,d房间13中的空调末端的回水通过各末端回水管道汇入主回水管道,流量传感器07用于检测主回水管道的流量q,并发出反馈指令给控制器(二)08;控制器(二)08接收反馈指令,并控制制冷机组09调节其工作的功率p。其具体的工作过程如图4所示。
14.图4是节能控制系统的制冷机组的功率调节运行逻辑图,如图4所示,流量传感器07检测到主回水管道的回水流量q1并根据设定的流量q0判断其所处的流量范围,若q1大于q0,则流量传感器07向控制器(二)08发出控制制冷机组09的工作功率p=h的指令,控制器(二)08接收指令后,控制制冷机组09使其工作功率为p=h;若q1小于q0,则流量传感器07向控制器(二)08发出控制制冷机组09的工作功率p=i的指令,控制器(二)08接收指令后,控制制冷机组09使其工作功率为p=i。以上为完成一次工作,按照上述过程进行反复循环。
15.下面结合图1-4对本发明的中央空调的节能控制系统作用机理说明如下:流体流经末端供水管道,温湿度传感器03检测到此时的室内相对湿度rh1=a以及空调末端的供水温度t1=d,先根据室内的相对湿度a判断其是否达到设定的相对湿度范围rh0=(b—c),若rh1不处于rh0,则电动调节阀处于关闭状态;若rh1处于rh0,则根据设定的供水温度t0=e对t1进行判断。若t1大于t0,则温湿度传感器03向控制器(一)05发出调节电动调节阀04的开度α=f指令,控制电动调节阀04使其开度为f;若t1低于t0,则温湿度传感器03向控制器(一)05发出调节电动调节阀04的开度α=g指令,控制电动调节阀04使其开度为g,从而实现控制末端供水温度。各末端的回水通过末端回水管道汇入主管道,流量传感器07检测到主回水管道的回水流量q1根据设定的流量q0判断其所处的流量范围,若q1大于q0,则流量传感器07向控制器(二)08发出控制制冷机组09的工作功率p=h的指令,控制制冷机组09使其工作功率为p=h;若q1小于q0,则流量传感器07向控制器(二)08发出控制制冷机组09的工作功率p=i的指令,控制制冷机组09使其工作功率为p=i,从而降低耗能。
16.以上虽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无需付出创造性劳动就可对本发明的各种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进行修改或变形,或直接或间接应用于其他相关技术领域,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