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直立式河岸生态化改造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7-16 16:03: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直立式河岸生态化改造结构。适用于河道生态修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蜿蜒性是河流动态演变过程中的一种自然倾向,形成蜿蜒型河道的原因有多种,其中主要原因是水流经过微弯河段凸岸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水流侵蚀凹岸,形成深潭,另一侧则形成浅滩。
3.由于历史原因,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强,传统的河道整治因为认识不足和滨水空间受限等原因,往往着重于硬质驳岸的设计,注重水利建设忽略了生态。在这种理念指导下,我国多数城市河道都被裁弯取直、沟渠化、硬质化,河道生态性遭到破坏,景观呈现千篇一律的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直立式河岸生态化改造结构。
5.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立式河岸生态化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河道内对应现状直立式河岸设置仿自然河道形态的驳岸结构,现状直立式河岸和相应的驳岸结构之间形成有从直立式河岸向驳岸结构倾斜的缓坡,该缓坡上种植有植物。
6.所述驳岸结构上对应易受水流冲刷侵蚀的部位采用耐冲刷结构,其余部位采用卵砾边滩。
7.所述耐冲刷结构采用大块石或大石板堆成。
8.所述耐冲刷结构顶部略高于河道的常水位。
9.所述卵砾边滩通过投放块石与级配卵石打造,边滩采用缓坡入水方式。
10.所述卵砾边滩平均粒径约d
50
=20mm,其中10~50mm粒径组含量约占80%。
11.所述河道内设置横跨河道的生态矮堰。
12.所述生态矮堰为i型、j型、v型、u型或w型,材料选用圆木或块石,高度一般不超过30cm;生态矮堰的最低部分应位于河槽的中心,块石延伸到河槽顶部。
13.所述缓坡上种植的植物包括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恢复,挺水植物采用黄菖蒲、梭鱼草、伞草、荷花、水葱、香蒲、芦苇和花叶芦竹中的一种或几种,沉水植物采用矮生苦草、菹草、马来眼子菜中的一种或几种。
14.将所述缓坡的能满足亲水需求的适当区域设为亲水平台,并设置从现状直立式河岸顶部延伸至亲水平台的台阶。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块石形成的驳岸结构在河道内勾勒出仿自然河道形态,在驳岸与现状直立式河岸形成的封闭浅水区域内进行植被群落的恢复,改善城市河道生物多样性缺失、生态系统退化和景观风貌单一的现状。本发明通过河道内地形重塑增加河道结构的复杂度,增加水力条件的多样性,同时为水生动物提供良好的避难和休息
场所,通过植被恢复还可净化河道水质,提高河道生物多样性,有助于构建健康河流水生态系统。
附图说明
16.图1为实施例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17.图2为实施例的典型剖面图。
18.1、现状直立式河岸;2、植被;3、大块石;4、亲水平台;5、生态矮堰;6、卵砾边滩。
具体实施方式
19.本实施例为一种直立式河岸生态化改造结构,在河道内对应现状直立式河岸设置仿自然河道形态(如s型河道形态)的驳岸结构,驳岸高程应在满足河道行洪要求前提下,兼顾生态及景观美化需求。现状直立式河岸和相应的驳岸结构之间封闭浅水区域形成有从直立式河岸向驳岸结构倾斜的缓坡,该缓坡上种植有植被,进行植被群落的恢复。
20.本例中驳岸结构上对应易受水流冲刷侵蚀的部位采用耐冲刷结构,其余部位采用卵砾边滩,其中耐冲刷结构采用大块石或大石板堆成(大块石尺寸从40mm~200mm不等,形状从圆形砾石、鹅卵石到较大的平坦的石块),耐冲刷结构顶部略高于河道的常水位约30cm;卵砾边滩通过投放块石与级配卵石打造,卵砾边滩平均粒径约d
50
=20mm,其中10~50mm粒径组含量约占80%,边滩采用缓坡入水方式。中间位置混合使用砾石,模拟河床基质的自然分级。
21.本实施例中根据河道地形在河道内设置横跨河道的生态矮堰,或设置连续的坡度结构。生态矮堰,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设置为i型、j型、v型、u型或w型等不同结构形式,材料选用圆木或块石,高度一般不超过30cm,不影响鱼类洄游。生态矮堰的最低部分应位于河槽的中心,块石延伸到河槽顶部,保护岸坡。
22.本实施例中植被群落恢复包括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恢复,挺水植物选取菖蒲(30株/m2)、芦苇(4株/m2)、水葱(20株/m2)、千屈菜(10株/m2)、香蒲(16株/m2),沉水植物选取矮生苦草(4-5芽/丛,25丛/m2)、狐尾藻类(5-10芽/丛,9丛/m2)、菹草(10-15芽/丛,9丛/m2)等,通过植物搭配种植实现水质净化和河道景观风貌改善功能。
23.本实施例将现状直立式河岸和相应的驳岸结构之间封闭浅水区域中对应城区或有亲水需求的适当位置设置为亲水平台,并设置从现状直立式河岸顶部延伸至亲水平台的青石台阶,人员可通过青石台阶进入亲水平台。亲水平台高于常水位约40cm,开放提防内可种植草皮护坡,构建亲水空间,满足周围居民亲水需求。
2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1.一种直立式河岸生态化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河道内对应现状直立式河岸设置仿自然河道形态的驳岸结构,现状直立式河岸和相应的驳岸结构之间形成有从直立式河岸向驳岸结构倾斜的缓坡,该缓坡上种植有植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立式河岸生态化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驳岸结构上对应易受水流冲刷侵蚀的部位采用耐冲刷结构,其余部位采用卵砾边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立式河岸生态化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冲刷结构采用大块石或大石板堆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立式河岸生态化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冲刷结构顶部略高于河道的常水位。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立式河岸生态化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卵砾边滩通过投放块石与级配卵石打造,边滩采用缓坡入水方式。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立式河岸生态化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卵砾边滩平均粒径约d
50
=20mm,其中10~50mm粒径组含量约占8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立式河岸生态化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内设置横跨河道的生态矮堰。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立式河岸生态化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矮堰为i型、j型、v型、u型或w型,材料选用圆木或块石,高度一般不超过30cm;生态矮堰的最低部分应位于河槽的中心,块石延伸到河槽顶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立式河岸生态化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坡上种植的植被包括沉水植被和挺水植被恢复,挺水植被采用黄菖蒲、梭鱼草、伞草、荷花、水葱、香蒲、芦苇和花叶芦竹中的一种或几种,沉水植被采用矮生苦草、菹草、马来眼子菜中的一种或几种。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立式河岸生态化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缓坡的能满足亲水需求的适当区域设为亲水平台,并设置从现状直立式河岸顶部延伸至亲水平台的台阶。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立式河岸生态化改造结构,在河道内对应现状直立式河岸设置仿自然河道形态的驳岸结构,现状直立式河岸和相应的驳岸结构之间形成有从直立式河岸向驳岸结构倾斜的缓坡,该缓坡上种植有植物。本发明通过块石形成的驳岸结构在河道内勾勒出仿自然河道形态,在驳岸与现状直立式河岸形成的封闭浅水区域内进行植被群落的恢复,改善城市河道生物多样性缺失、生态系统退化的现状。本发明通过河道内地形重塑增加河道结构的复杂度,增加水力条件的多样性,同时为水生动物提供良好的避难和休息场所,通过植被恢复还可净化河道水质,提高河道生物多样性,有助于构建健康河流水生态系统。本发明适用于河道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域。域。


技术研发人员:盛晟 王海燕 关永发 周国旺 宋思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11
技术公布日:2022/7/1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