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楼宇全自动给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7-16 12:29: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建筑给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楼宇全自动给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2.给排水系统是为人们的生活、生产、市政和消防提供用水和废水排除设施的总称,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建筑给水系统和建筑排水系统。建筑给水系统是将城镇给水管网或自备水源给水管网的水引入室内,经配水管送至生活、生产和消防用水设备,并满足各用水点对水量、水压和水质要求的冷水供应系统。
3.相关技术中,一般通过水泵和进水管将地下水源输送至每一楼层,楼宇越高,水流的输送高度也越高,需要采用的水泵功率就越大,水流在输送过程中会分流到各个楼层,水流输送高度越高,水流的压力越小,因此底层楼层的进水管所受压力最大,以使得底层的进水管易于破裂;排水时,每一楼层的污水汇集到排水管,排水管将污水直接排放至底层,楼层越高,排放至底层的水流对排水管内壁的冲击力越大,以使得底层的排水管容易破裂。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存在有底层的进水管与排水管容易破裂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底层的进水管与排水管容易破裂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楼宇全自动给排水系统。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楼宇全自动给排水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楼宇全自动给排水系统,包括:给水装置,所述给水装置包括与地表水源连通的输水管以及设置于各个楼层的储水箱,相邻楼层的储水箱之间通过进水管连通,所述输水管与所述进水管均设置有用于将下方水流向上输送的水泵,所述输水管与位于底层的储水箱连通,每个所述储水箱连通有延伸至其所在楼层的出水管;排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包括设置于各个楼层的缓冲箱、用于将楼层内废水排出于缓冲箱的废水输出管以及连通相邻楼层缓冲箱的排水管,位于底层的缓冲箱能够将废水排出。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给水时,地表水源通过输水管进入底层储水箱,相邻楼层储水箱之间的进水管在水泵的作用下将下方楼层储水箱中的水输送至上方楼层的储水箱,由于相邻楼层之间的高度一般相同,因此,每层楼层的储水箱中的水输送至相邻上方的储水箱中时,水流每次输送的高度相同,水泵所需功率也大体相同,无需采用大功率水泵来满足高层供水,且水流对进水管的压力也大体相同;排水时,每层楼层的废水通过废水输出管先排入每层的缓冲箱,缓冲箱中的水再通过排水管排入相邻下层的缓冲箱,直至排入底层缓冲箱,从而排出于下水道等废水收集地。相比于水流从各楼层直接排放至底层,本方案中,水流经过缓冲箱时水流速度降低,水流的流速不易因水流落差的增大而不断增大,因此能够减小水流对底层排水管的冲击力,降低底层排水管破裂的风险。综上所述,给排水时,
由于各个楼层储水箱的预存作用以及缓冲箱的缓冲作用,能够降低进水管与排水管易于破裂的情况。
8.可选的,每个所述排水管均对应设置有与排水管连通的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底部与下方相邻缓冲箱连通,所述过滤箱中设置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包括设置于过滤箱内壁的转动盘以及设置于转动盘上的多个过滤件,每个所述过滤件均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槽底开设有过滤孔,所述过滤件具有过滤排水管中废水杂质的过滤态以及将杂质倾倒于所述过滤箱的倾倒态,过滤态时,所述容纳槽的槽口朝向其所在过滤箱上方相邻排水管的进水方向,倾倒态时,所述容纳槽的槽口朝下。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时,厨房废水能够通过废水输出管进入排水管并进入缓冲箱,厨房废水中多含有厨房垃圾等杂质,容易堵塞水管,本技术方案中的过滤器能够将厨房用水中的杂质过滤。过滤件处于过滤态时,排水管中的废水从容纳槽的开口进入容纳槽中,废水中的杂质储存于容纳槽槽底,废水的水分从过滤孔滤出进入下一相邻楼层的缓冲箱中。过滤件能够在水流的冲击作用下绕转动盘转动,从而便于从过滤态切换至倾倒态。倾倒态时,容纳槽的槽口朝下,能够将容纳槽中收集的杂质倾倒于过滤箱,从而实现杂质的收集。本技术方案中,过滤件的转动动力来自于废水,无需采用其他驱动,实现了节能的目的;且废水经过滤后便于回收处理,实现绿色环保的理念。
10.可选的,多个所述过滤件依次处于过滤态,并依次处于所述倾倒态。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盘上的多个过滤件能够依次对排水管经过的废水进行过滤,一方面,多个过滤件依次过滤废水能够使过滤件依次接受水流的冲击,以使转动盘上的多个过滤件连续转动,另一方面,过滤废水后的过滤件依次将杂质倾倒于过滤箱中,以实现杂质的收集。本方案中,多个过滤件同时工作,能够提高过滤效率,并提高杂质收集率。
12.可选的,所述排水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楼顶的集水箱,所述集水箱具有开口朝上的集水口,所述过滤箱具有开设于底部的第一滤水孔以及开设于顶部的注水孔,所述集水箱与位于顶层过滤箱的注水孔连通,相邻楼层的两个所述过滤箱中,位于上层的过滤箱第一滤水孔通过连通管与位于下层过滤箱的注水孔连通;当所述过滤件处于倾倒态时,所述注水孔朝向所述过滤件喷水,所述注水孔的水流量小于所述排水管的水流量。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雨时,雨水能够通过集水口收集于集水箱中,集水箱中的水能够通过顶层过滤箱的注水孔进入过滤箱内,并对倾倒态的过滤件进行喷水,水流能够通过过滤孔进入容纳槽中,从而能够对容纳槽进行冲洗,便于容纳槽中杂质的倒出。容纳槽中的水以及杂质能够倾倒于过滤箱,水能够通过过滤箱底部的第一滤水孔进入连通管,并进入下一楼层的过滤箱中,以便下层过滤箱中容纳槽的冲洗。
14.可选的,所述过滤器还包括位于所述过滤箱内并与所述注水孔连通的喷淋头,当所述过滤件处于倾倒态时,所述喷淋头对所述容纳槽喷水。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淋头能够扩大水流的喷射面积,从而增大对容纳槽的冲洗面积,从而提高容纳槽的冲洗效率;另外,喷淋头能够提高水流喷出的速度,从而提高对容纳槽的冲击力度,便于容纳槽的冲洗。
16.可选的,所述过滤箱中可拆卸设置有收纳仓,所述收纳仓的开口朝向所述注水孔,所述收纳仓的底部具有与所述第一滤水孔连通的第二滤水孔,所述第二滤水孔与下方相邻连通管连通。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纳仓可拆卸设置,便于收纳仓中过滤杂质的清理,第二滤水孔能够将第一滤水孔流出的水流排出,并通过下方相邻连通管排入下层相邻过滤箱,为下层过滤箱中过滤件容纳槽的冲洗提供水流,过滤出的杂质储存于收纳仓内。
18.可选的,所述集水箱的上边缘设置有溢水口,所述溢水口与位于顶层的过滤箱注水孔连通。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水箱中储存满水后,水会从溢水口溢出,并通过注水孔进入顶层过滤箱,为顶层过滤箱中的过滤件的冲洗提供水流,进而通过第一过滤孔排出于下一过滤箱,以供下层楼层中的过滤件使用。
20.可选的,所述过滤箱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将水流引导至所述容纳槽的弧形引导板,所述弧形引导板具有弧形引导面;所述过滤件位于过滤态时,其远离所述转动盘的端面能够与所述弧形引导面贴合。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态时,弧形引导面能够将水流引导至过滤件,过滤件远离转动盘的端面与弧形引导面贴合,以减小过滤件与过滤箱内壁之间的缝隙,从而减少部分水流不能经过过滤件的过滤而直接排出至下一缓冲箱的情况。
22.可选的,所述排水管具有供废水进入所述过滤箱的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处设置有用于将进水口的废水引导至处于过滤态的过滤件中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沿着靠近所述过滤器的方向向弧形引导面方向倾斜。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板能够将进水口进入的过滤箱的水流引导至互相引导面方向,一方面能够减小进水口的大小,从而提高水流速度,以提高水的冲击力,使得过滤态的过滤件在水流的冲击作用下易于转动;另一方面,减少废水不能经过过滤件而被过滤的情况,提高杂质过滤率。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给排水时,由于各个楼层储水箱的预存作用以及缓冲箱的缓冲作用,能够降低水流对底层进水管的压力,并降低水流对底层排水管的冲击力,从而降低底层进水管与底层排水管易于破裂的情况;2.过滤装置能够将废水中的杂质过滤,并能够将杂质收集,且本方案中,过滤件的转动动力来自于废水,无需采用其他驱动,实现了节能的目的;且废水经过滤后便于回收处理,实现绿色环保的理念;3.转动盘上的多个过滤件能够依次对排水管经过的废水进行过滤,多个过滤件同时工作,能够提高过滤效率,并提高杂质收集率;4.集水箱的水能够对容纳槽进行冲洗,便于容纳槽中杂质的倒出。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楼宇全自动给排水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楼宇全自动给排水系统中给水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楼宇全自动给排水系统为展示过滤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楼宇全自动给排水系统为展示缓冲箱与过滤装置位置关系的局部剖视图。
26.附图标记说明:
1.给水装置;11、输水管;12、储水箱;13、进水管;14、水泵;15、出水管;2、排水装置;21、缓冲箱;22、废水输出管;23、排水管;231、上段;232、下段;233、进水口;234、导流板;24、排污管;25、集水箱;251、溢水口;3、过滤装置;31、过滤箱;311、过水通道;312、收纳空间;313、第一滤水孔;314、注水孔;315、弧形引导板;3151、弧形引导面;32、过滤器;321、转动盘;322、过滤件;3221、容纳槽;3222、过滤孔;323、安装轴;33、连通管;34、喷淋头;35、收纳仓;351、第二滤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8.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楼宇全自动给排水系统。参照图1,楼宇全自动给排水系统包括给水装置1、排水装置2以及过滤装置3,给水装置1用于各个楼层供水,排水装置2用于将各个楼层的生活废水排出,过滤装置3将排水装置2中废水中的杂质过滤,从而降低废水对环境的污染,以实现给排水系统的绿色环保性。
29.参照图1和图2,给水装置1包括与地表水源连通的输水管11以及设置于各个楼层的储水箱12,相邻楼层的储水箱12之间通过进水管13连通,进水管13的上端连接于相邻上层储水箱12的上端,进水管13的下端连接于相邻下层储水箱12的下端。进水管13与进水管13上均设置有用于将下方水流向上输送的水泵14,输水管11与位于底层储水箱12连通。每个储水箱12连通有延伸至其所在楼层的出水管15,出水管15通过增设支管、支阀的方式将水引到楼层内以供使用。给水时,地表水源通过输水管11进入底层储水箱12,相邻楼层储水箱12之间的进水管13在水泵14的作用下将下方楼层储水箱12中的水输送至上方楼层的储水箱12,由于相邻楼层之间的高度一般相同,因此,每层楼层的储水箱12中的水输送至相邻上方的储水箱12中时,水流每次输送的高度相同,水泵14所需功率也大体相同,无需采用大功率水泵14来满足高层供水,水流对底层的进水管13的压力也降低,从而使得底层的进水管13不易因受压过大而破裂。
30.参照图1和图3,排水装置2包括设置于各个楼层的缓冲箱21、用于将楼层内废水排出于缓冲箱21的废水输出管22以及连通相邻楼层缓冲箱21的排水管23,废水输出管22从所在楼层内延伸出与对应的缓冲箱21连通,位于底层的缓冲箱21连接有排污管24,排污管24与下水道等污水处理装置连通。排水管23的上端与相邻上层缓冲箱21的底部连通,排水管23的下端与相邻缓冲箱21的顶部连通。排水时,每层楼层的废水通过废水输出管22先排入每层的缓冲箱21,缓冲箱21中的水再通过排水管23排入相邻下层的缓冲箱21,直至排入底层缓冲箱21,从而通过排污管24排出。水流经过缓冲箱21时水流速度降低,对底层排水管23的冲击力减小,从而降低底层排水管23破裂的风险。
31.参照图1和图3,过滤装置3与排水管23一一对应,过滤装置3设置于对应的排水管23中部。过滤装置3包括过滤箱31以及设置于过滤箱31内的过滤器32,过滤箱31的顶部与底部分别与其对应的排水管23连通。排水管23竖直设置,过滤箱31将与其对应的排水管23分为上段231和下段232,上段231的上端与上层缓冲箱21底部连通,上段231的下端设置有进水口233,进水口233与下方相邻过滤箱31的顶部连通,下段232的上端与过滤箱31的底部连通,下段232的下端与下层缓冲箱21的顶部连通。相邻楼层中,上方缓冲箱21的水以及从上层废水输出管22排出的废水经过下方对应过滤器32的过滤后,继续通过下方楼层的排水管
23以及过滤装置3向下排出。
32.参照图3,过滤器32包括设置于过滤箱31内壁的转动盘321以及设置于转动盘321上的多个过滤件322,过滤箱3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轴323,转动盘321转动安装于安装轴323,以使得过滤件322能够随转动盘321转动。本实施例中,过滤件322呈筐状,过滤件32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过滤件322均布于转动盘321的外周。每个过滤件322均开设有容纳槽3221,容纳槽3221的槽底为过滤网结构,以使得容纳槽3221的槽底具有过滤孔3222。过滤网结构不仅能减小过滤件322的重量,以减小过滤件322的转动阻力,而且便于滤水。
33.参照图3,过滤件322具有过滤排水管23中废水杂质的过滤态以及将杂质倾倒于过滤箱31的倾倒态,过滤件322随转动盘321转动时,多个过滤件322依次处于过滤态,并依次处于倾倒态。过滤箱31具有与排水管23的上段231与下段232连通的过水通道311以及用于储存过滤杂质的收纳空间312,过水通道311与收纳空间312连通,安装轴323位于过水通道311与收纳空间312之间。过滤态时,过滤件322位于过水通道311,容纳槽3221的槽口朝向其所在过滤箱31的上方相邻排水管23的进水方向,即容纳槽3221的槽口朝向上方排水管23的进水口233,以便于承接上方来水,从而将废水中的杂质过滤;倾倒态时,过滤件322位于收纳空间312,容纳槽3221的槽口朝下,以便于将容纳槽3221中收集的杂质倾倒于收纳空间312。
34.参照图1,排水装置2还包括设置于楼顶的集水箱25,集水箱25具有开口朝上的集水口以及设置于集水箱25侧面上边缘的溢水口251。过滤箱31具有开设于底部的多个第一滤水孔313以及开设于顶部的注水孔314,集水箱25的通过水管与位于顶层过滤箱31的注水孔314连通,溢水口251与位于顶层的过滤箱31注水孔314也通过水管连通,以使得集水箱25的水能够通过水管排放至顶层过滤箱31。相邻楼层的两个过滤箱31中,位于上层的过滤箱31第一滤水孔313通过连通管33与位于下层过滤箱31的注水孔314连通;当过滤件322处于倾倒态时,注水孔314朝向过滤件322喷水,注水孔314的水流量小于排水管23进水口233的水流量,以使得过滤件322能够沿同一方向连续转动。
35.参照图3,过滤器32还包括位于过滤箱31的收纳空间312内并与注水孔314连通的喷淋头34,喷淋头34安装于过滤箱31的内顶壁,当过滤件322处于倾倒态时,喷淋头34对容纳槽3221喷水。喷淋头34能够扩大水流的喷射面积,从而增大对容纳槽3221的冲洗面积,从而提高容纳槽3221的冲洗效率;另外,喷淋头34能够提高水流喷出的速度,从而提高对容纳槽3221的冲击力度,便于容纳槽3221的冲洗。
36.参照图3,过滤箱31的收纳空间312中可拆卸设置有收纳仓35,收纳仓35的开口朝向注水孔314,收纳仓35的底部具有多个与第一滤水孔313连通的第二滤水孔351,第二滤水孔351与下方相邻连通管33连通,以使得过滤后的水能够进入下方过滤箱31。第二滤水孔351能够将第一滤水孔313流出的水流排出,并通过下方相邻连通管33排入下层相邻过滤箱31,为下层过滤箱31中容纳槽3221的冲洗提供水流,过滤出的杂质储存于收纳仓35内。收纳仓35可拆卸设置,便于收纳仓35中过滤杂质的清理。
37.参照图3和图4,,过滤箱31远离收纳空间312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将水流引导至容纳槽3221的弧形引导板315,弧形引导板315具有弧形引导面3151,过滤件322转动至过滤态时,其远离转动盘321的端面能够与弧形引导面3151贴合。过滤态时,过滤件322远离转动盘321的端面与弧形引导面3151贴合,以减小过滤件322与过滤箱31内壁之间的缝隙,从而减
少部分水流不能经过过滤件322的过滤而直接排出至下一缓冲箱21的情况,提高废水的杂质过滤率。进水口233处的排水管23内壁设置有用于将进水口233的废水引导至处于过滤态的过滤件322中的导流板234,导流板234设置于排水管23内壁远离弧形引导板315的一侧,导流板234沿着靠近过滤器32的方向向弧形引导面3151方向倾斜,以使得水流能够汇聚至过滤态的过滤件322中。导流板234倾斜设置,能够减小进水口233的大小,从而提高水流速度,以提高水的冲击力,使得过滤态的过滤件322在水流的冲击作用下易于转动。
38.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楼宇全自动给排水系统的实施原理为:(1)给水:水泵14抽水,以使得地下水源从下至上依次输入各楼层的储水箱12中,底层储水箱12从地下水源抽水,高层储水箱12从下方相邻楼层的储水箱12抽水;(2)排水:从各个楼层的废水输出管22输出的废水先经过缓冲箱21,然后通过排水管23排入下层缓冲箱21,直至从排污管24排出;(3)过滤:排水管23中的废水经过过滤箱31时,过滤器32对废水进行过滤,过滤件322通过转动将废水中的杂质过滤于容纳槽3221,并将杂质倾倒于收纳仓35,收纳仓35能够拆卸,以便收纳仓35中杂质的清理;(4)过滤件322的清洗:集水箱25的水通过水管进入过滤箱31顶部的喷淋头34,喷淋头34对倾倒态的过滤件322进行冲洗,以便容纳槽3221中收集的废水杂质倾倒于收纳仓35;进入收纳仓35中的水经过第一滤水孔313与第二滤水孔351的过滤进入连通管33,通过连通管33进入下方过滤箱31,以便继续对下方过滤件322进行冲洗。
39.本技术技术方案中,不仅能够通过各个楼层储水箱12的预存作用以及缓冲箱21的缓冲作用,降低水流对底层的进水管13的压力,减小水流对底层排水管23的冲击力,从而降低进水管13与排水管23破裂的风险,而且排出的废水经过过滤排出,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过滤件322的转动动力来自于水流,无需采用其他动力,从而实现绿色节能的排水方式。
4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上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