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电动汽车放电系统的双向DC/DC变换器切换控制方法

2022-07-16 11:39: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电动汽车放电系统的双向dc/dc变换器切换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双向buck/boost变换器切换模型;步骤2,基于切换模型设计切换控制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放电系统的双向dc/dc变换器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做法是:采用公式(1)、公式(2)组建双向buck/boost变换器切换模型,采用公式(1)、公式(2)组建双向buck/boost变换器切换模型,公式(1)中,x(t)=[i
l
,u
c1
,u
c2
]
t
为系统状态变量,为系统状态变量x(t)的导数,t为时间变量;d/dt为对时间求导数函数;r1是低压侧负载电阻;r2是电机内阻;c1是低压侧端电容;c2是高压侧端电容;l是电感;i
l
为电感电流;u
c1
表示电容c1两端电压,u
c2
表示电容c2两端电压;u1表示电源侧电压;u2表示电机侧电压;s为开关函数,表示开关s1,s2的组合,当s1导通、s2截止时,s=1;当s2导通、s1截止时,s=0;q为电流方向函数,表示双向buck/boost变换器电路中的能量流动方向,当电感电流为正方向,即工作在boost模式时q=1,当电感电流为负方向,即工作在buck模式时q=0;分别表示不同s及q值下系统状态参数矩阵和输入参数矩阵,由于s和q的参数组合共有4种,因此矩阵a
i
,b
i
的矩阵取值状态共有4种,即其下标i={1,2,3,4},公式(1)和(2)共同组成了所建立的双向buck/boost变换器切换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放电系统的双向dc/dc变换器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依据开关函数s及电流方向函数q取值的不同,双向buck/boost变换器工作过程被划分为4个子系统(i={1,2,3,4}),具体做法是:当双向dc/dc变换器电流方向
函数q=1且开关函数s=0时,为子系统1,当双向dc/dc变换器电流方向函数q=1且开关函数s=1时,为子系统2,当双向dc/dc变换器电流方向函数q=0且开关函数s=0时,为子系统3,当双向dc/dc变换器电流方向函数q=0且开关函数s=1时,为子系统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放电系统的双向dc/dc变换器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做法是:建立双向buck/boost变换器李雅普诺夫函数式v()为:v(e(t))=e(t)
t
pe(t)>0
ꢀꢀ
(3)其中e(t)=[i
l-i
lr
,u
c1-u
c1r
,u
c2-u
c2r
]
t
是系统状态变量与期望值间的差值状态;e(t)
t
表示e(t)的转置;i
lr
为电感电流i
l
的期望值;u
c1r
为电压u
c1
的期望值,u
c2r
为电压u
c2
的期望值;p为正定矩阵,选择为:由式(1)可得,式(3)李雅普诺夫函数导数为:其中,是系统状态的导数;min
i
表示选择取子系统i条件下的最小值;由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定理可知,式(5)结论满足李雅普诺夫稳定性条件,即基于双向buck/boost变换器切换模型且具有最小李雅普诺夫函数导数的子系统i是稳定的,进一步,可设计切换控制器,即切换规则表示为:其中,σ(t)为切换规则函数;表示取i={1,2,3,4}个子系统中平均值最小操作,由式(6)可见,通过设计切换规则,即选取公式(6)计算结果最小的子系统状态所对应开关函数s在下一控制周期作用于双向buck/boost变换器,即可实现双向buck/boost变换器控制。

技术总结
电动汽车放电系统的双向DC/DC变换器切换控制方法,用以实现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运行及实现电机能量回馈。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以双向BUCK/BOOST变换器为例的双向DC/DC变换器切换系统模型;步骤2,基于步骤1所建立切换模型,设计切换控制器以实现双向BUCK/BOOST变换器直接切换控制;具有控制策略能够实现电动汽车放电系统中能量双向流动控制;切换模型能够精确描述变换器工作过程;切换控制器简单无需复杂的控制参数整定过程,能够直接输出开关状态,无需复杂的脉冲宽度调制过程;对于电路参数不敏感,在电路参数不确定或发生变化时具有强鲁棒性的优点。变化时具有强鲁棒性的优点。变化时具有强鲁棒性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郭鑫 李伟鹏 高阳 邓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4.02
技术公布日:2022/7/1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