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云名片的发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2022-07-13 23:09:2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云名片的发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云名片在日常的交友、自我介绍等方面是非常实用的,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通过云名片获取云名片中的个人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
3.在相关技术中,用户可以将云名片生成二维码,以使其他人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来便捷地获取云名片。但是,由于二维码截图可以被任意转发,容易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其云名片信息暴露,造成个人信息的泄露。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在保护个人信息的基础上能够使用户方便快捷地获取云名片的云名片的发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云名片的发送方法,该方法包括:
6.接收第一用户使用的第一终端发送的云名片请求,云名片请求携带有第二用户的人脸图像;
7.基于人脸图像,查询第二用户的云名片;
8.确定第二用户的云名片的云名片类型;
9.在云名片类型为公开类型的情况下,将第二用户的云名片发送至第一终端。
10.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确定第二用户的云名片的云名片类型之后,方法还包括:
11.在云名片类型为验证类型的情况下,向第二用户使用的第二终端发送验证请求,验证请求用于使第二终端反馈第二用户的验证结果;
12.接收第二终端反馈的验证结果;
13.在验证结果为通过验证的情况下,将第二用户的云名片发送至第一终端。
14.在一个实施例中,云名片请求还携带有第一用户的用户标识;
15.其中,在向第二用户使用的第二终端发送验证请求之前,方法还包括:
16.基于第一用户的用户标识,查询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其中,验证请求携带有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
17.在一个实施例中,云名片请求还携带有第一用户的用户标识;
18.其中,在确定第二用户的云名片的云名片类型之前,方法还包括:
19.基于第一用户的用户标识,确定第一用户被第二用户标记的用户类型;
20.其中,确定第二用户的云名片的云名片类型,包括:
21.在用户类型为无标记用户的情况下,确定第二用户的云名片的云名片类型。
22.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确定第二用户为第一用户标记的用户类型之后,方法还包括:
23.在用户类型为黑名单用户的情况下,禁止将第二用户的云名片发送至第一终端;
24.在用户类型为白名单用户的情况下,将第二用户的云名片发送至第一终端。
25.在一个实施例中,云名片请求还携带有第一用户的实时位置;
26.其中,在确定第二用户的云名片的云名片类型之前,方法还包括:
27.判断第一用户的实时位置是否在目标地理范围内,目标地理范围根据第二用户的实时位置确定;
28.其中,确定第二用户的云名片的云名片类型,包括:
29.若第一用户的实时位置不在目标地理范围内,确定第二用户的云名片的云名片类型;
30.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判断第一用户的实时位置是否在目标地理范围内之后,方法还包括:
31.若第一用户的实时位置在目标地理范围内,将第二用户的云名片发送至第一终端。
32.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云名片的发送装置,该装置包括:
33.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用户使用的第一终端发送的云名片请求,云名片请求携带有第二用户的人脸图像;
34.名片查询模块,用于基于人脸图像,查询第二用户的云名片;
35.类型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二用户的云名片的云名片类型;
36.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云名片类型为公开类型的情况下,将第二用户的云名片发送至第一终端。
37.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技术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云名片的发送方法的步骤。
38.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技术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云名片的发送方法的步骤。
39.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云名片的发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能够在接收到第一用户使用的第一终端发送的云名片请求之后,基于云名片请求中携带的第二用户的人脸图像,查询第二用户的云名片,并确定查询到的第二用户的云名片的云名片类型,进而在云名片类型为公开类型的情况下,将第二用户的云名片发送至第一终端,由此,可以利用云名片的云名片类型表征云名片的安全策略,进而在云名片类型为公开类型即安全策略为公开的情况下,直接将第二用户的云名片发送至第一终端,进而能够在保护个人信息的基础上,使用户方便快捷地获取云名片。
附图说明
40.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云名片的发送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41.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云名片的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42.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云名片创建过程的交互示意图;
43.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云名片下载过程的交互示意图;
44.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云名片的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45.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云名片交换过程的交互示意图;
46.图7为又一个实施例中云名片的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47.图8为再一个实施例中云名片的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48.图9为另一个实施例中云名片下载过程的交互示意图;
49.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云名片的发送装置的结构框图;
50.图11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5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52.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技术。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53.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技术。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54.需要注意,本技术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55.需要注意,本技术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56.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多个装置之间所交互的消息或者信息的名称仅用于说明性的目的,而并不是用于对这些消息或信息的范围进行限制。
57.本技术提供的云名片的发送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中。该应用场景可以包括第一终端101、第二终端102与服务器103。其中,第一终端101、第二终端102与服务器103通过网络进行通信。
58.其中,第一终端101和第二终端102可以但不限于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具体地,第一终端101为需要获取云名片的第一用户所使用的终端。第二终端102为被获取云名片的第二用户所使用的终端。
59.服务器103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服务器103可以接收并存储第二用户通过第二终端102上传的云名片,并且在第一终端101请求获取第二用户的云名片时执行本技术提供的云名片的发送方法。
60.具体地,服务器103在接收到第一用户使用的第一终端发送的云名片请求之后,基于云名片请求中携带的第二用户的人脸图像,查询第二用户的云名片,并确定查询到的第二用户的云名片的云名片类型,进而在云名片类型为公开类型的情况下,将第二用户的云名片发送至第一终端,由此,可以利用云名片的云名片类型表征云名片的安全策略,进而在云名片类型为公开类型即安全策略为公开的情况下,直接将第二用户的云名片发送至第一终端,进而能够在保护个人信息的基础上,使用户方便快捷地获取云名片。
61.进一步地,服务器103还可以在确定第二用户的云名片的云名片类型之后,在云名片类型为验证类型的情况下,向第二用户使用的第二终端发送验证请求,使第二终端在接收到验证请求之后反馈第二用户的验证结果。服务器103可以接收第二终端反馈的验证结果,并且在验证结果为通过验证的情况下,将第二用户的云名片发送至第一终端。由此,服务器103在云名片类型为验证类型即安全策略为半公开的情况下,使第二用户对第一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进而在第一用户的身份通过验证的情况下,将第二用户的云名片发送至第一终端,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个人信息的安全性。
62.进一步地,服务器103还可以在向第二用户使用的第二终端发送验证请求之前,基于第一用户在向服务器103发送云名片请求时携带的第一用户的用户标识,查询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由此,服务器103可以在查询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之后,向第二用户使用的第二终端发送携带有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的验证请求,进而能够使第二用户在得知第一用户的身份的情况下,判断是否需要将云名片发送给第一用户,进一步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给信息不明的其他人,提高个人信息的安全性。
63.进一步地,服务器103还可以在确定第二用户的云名片的云名片类型之前,先基于第一用户在发送云名片请求时携带的第一用户的用户标识,确定第二终端中第一用户被第二用户标记的用户类型,如果第一用户的用户类型为无标记用户,则可以确定第二用户未对第一用户进行过任何标记,第一用户既不属于黑名单用户也不属于白名单用户,服务器则需要确定第二用户的云名片的云名片类型,进而判断是否向第一用户发送第二用户的云名片,由此,在第二用户未与第一用户接触并且未对第一用户进行标记的情况下,也能够为第一用户提供获取第二用户的云名片的途径,提高获取云名片的用户的用户体验。
64.进一步地,服务器103还可以在确定第二用户为第一用户标记的用户类型之后,在第一用户的用户类型为黑名单用户的情况下,禁止将第二用户的云名片发送至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在第一用户的用户类型为白名单用户的情况下,将第二用户的云名片发送至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由此,在第二用户与第一用户接触过并且对第一用户进行标记的情况下,服务器可以根据第一用户被标记的用户类型,来确定是否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用户的云名片,进而能够使被标记为黑名单用户的第一用户无法获取云名片,被标记为白名单用户的第一用户方便快捷地获取云名片,不但能够防止个人信息的泄露,还能够使第二用户批准获取云名片的用户快速获取其云名片。
65.进一步地,服务器103还可以在确定第二用户的云名片的云名片类型之前,判断云名片请求中携带的第一用户的实时位置是否在根据第二用户的实时位置确定的目标地理范围内,若第一用户的实时位置不在目标地理范围内,则可以确定第一用户不在第二用户允许获取其云名片的位置范围内,服务器则需要确定第二用户的云名片的云名片类型,进而判断是否向第一用户发送第二用户的云名片,由此,即便第一用户不在第二用户允许获取其云名片的位置范围内,也能够为第一用户提供获取第二用户的云名片的途径,提高获取云名片的用户的用户体验。
66.进一步地,服务器103在判断第一用户的实时位置是否在目标地理范围内之后,若第一用户的实时位置在目标地理范围内,则可以确定第一用户在第二用户允许获取其云名片的位置范围内,服务器103直接将第二用户的云名片发送至第一终端,由此,可以通过第一用户的实时位置实现用户身份的验证,进而使实时位置符合要求的用户可以快速获取第
二用户的云名片,提高获取云名片的用户的用户体验。
67.在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云名片的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主要以该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如图1中的服务器103来举例说明,如图2所示,该云名片的发送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68.s210、接收第一用户使用的第一终端发送的云名片请求,云名片请求携带有第二用户的人脸图像。
69.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第一用户想要获取第二用户的云名片时,第一用户可以使用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云名片请求,使服务器可以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云名片请求。
70.其中,第一终端可以为需要获取云名片的第一用户所使用的终端,例如图1中的第一终端101。
71.进一步地,云名片可以包括云名片信息,云名片信息可以包括个人信息、公司信息和职位信息,个人信息可以包括用户姓名、用户电话、用户社交账号、用户邮箱等,在此不作限制。
72.可选地,云名片请求可以为第一用户获取第二用户的云名片的云名片获取请求,也可以为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交换云名片的云名片交换请求。
73.进一步地,云名片请求可以携带有第二用户的人脸图像。
7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用户可以在第一终端上打开扫脸界面,并在扫脸界面内对第二用户进行扫脸操作,得到第二用户的人脸图像,进而使云名片请求携带有第二用户的人脸图像。
75.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用户可以在第一终端上选择预先存储的第二用户的照片,得到第二用户的人脸图像,进而使云名片请求携带有第二用户的人脸图像。
76.s220、基于人脸图像,查询第二用户的云名片。
77.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服务器在接收到云名片请求之后,可以响应于云名片请求,在预先存储的云名片中,基于人脸图像查询第二用户的云名片。
78.具体地,服务器可以对多个用户的个人图像及其云名片进行关联存储,得到预先存储的云名片。例如,第二用户可以在第二终端上编辑云名片信息以创建其云名片,然后选择一张或多张个人图像,进而通过第二终端将其云名片及个人图像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二用户的云名片及个人图像之后,可以对第二用户的云名片及个人图像进行关联存储。
79.其中,第二终端可以为被获取云名片的第二用户所使用的终端,例如图1中的第二终端102。
80.可选地,个人图像可以为包含云名片所属用户的人脸的图像。
81.下面以一个具体示例对第二用户创建云名片的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3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82.步骤1:第二用户在第二终端上安装的联系人软件的名片创建界面内输入个人信息或者导入个人信息,并创建电子名片;
83.步骤2:第二终端对个人名片进行保存时,可以显示弹框,以询问第二用户是否创建云名片;
84.步骤3:第二用户在弹框中选择创建云名片;
85.步骤4:第二终端显示安全策略选择面板,安全策略选择面板为第二用户提供多种可以为云名片设置的安全策略;
86.步骤5:第二用户在多种安全策略中选择其需要的安全策略,并确认使用该安全策略;
87.步骤6:第二终端响应于第二用户确认使用安全策略,跳转显示人脸录入界面,指导第二用户录入个人图像;
88.步骤7:第二用户根据指引录入个人图像;
89.步骤8:第二终端在个人图像录入成功后,提示第二用户确认是否上传个人信息和个人图像,以创建云名片;
90.步骤9:第二用户在第二终端上选择确认上传个人信息和个人图像;
91.步骤10:第二终端响应于第二终端上选择确认上传个人信息和个人图像,通过网络向服务器上传个人信息、个人图像和安全策略;
92.步骤11:服务器在接收到个人信息、个人图像和安全策略之后,可以将个人信息保存为第二用户的云名片,根据安全策略确定云名片的云名片类型,并且将第二用户的云名片与个人图像关联存储,并向第二终端响应成功上传;
93.步骤12:第二终端收到响应消息,可以显示弹框,以提示第二用户云名片创建成功。
94.由此,第二用户可以在第二终端上方便、快捷地创建云名片,以使服务器预先存储其云名片。
95.进一步地,服务器可以将云名片请求中携带的人脸图像与本地预先存储的个人图像进行一一比对查询,如果查询到与云名片请求中携带的人脸图像匹配的个人图像,则将与该查询到的个人图像关联存储的云名片作为第二用户的云名片。
96.可选地,服务器可以先提取人脸图像中的人脸特征,然后计算人脸图像中的人脸特征与每个个人图像的人脸特征之间的相似度,将相似度最高且大于或等于预设相似度阈值的个人图像作为与云名片请求中携带的人脸图像匹配的个人图像。
97.其中,预设相似度阈值可以为根据需要预先设置的用于判断两个人脸特征是否属于相同人脸的相似度阈值。例如,预设相似度阈值可以为98%或者99%,在此不作限制。
98.s230、确定第二用户的云名片的云名片类型。
9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服务器在查询到第二用户的云名片之后,查询第二用户对其云名片预先设置的云名片类型。
100.其中,云名片类型可以为表征云名片的安全策略的策略类型。
101.在第二用户创建云名片时,第二用户可以通过第二终端设置云名片的安全策略,以在第二终端将其云名片及个人图像发送至服务器时,同时发送云名片的安全策略,使服务器可以接收到的云名片的安全策略,确定第二用户对其云名片预先设置的云名片类型。
102.进一步地,云名片的安全策略是云名片所属用户用来保护自身云名片安全的策略,通过对不同安全策略的设置,可以使云名片拥有不同的安全等级,不同安全等级可以对应不同的云名片类型。
103.可选地,云名片的安全策略包括彻底公开以及半公开。在云名片的安全策略为彻底公开的情况下,云名片可以拥有第一安全等级,第一安全等级对应的云名片类型可以为
公开类型。在云名片的安全策略为半公开的情况下,云名片可以拥有第二安全等级,第二安全等级对应的云名片类型可以为验证类型。
104.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安全等级的安全性低于第二安全等级的安全性。
105.s240、在所述云名片类型为公开类型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用户的云名片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10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服务器在查询到第二用户对其云名片预先设置的云名片类型为公开类型的情况下,直接将第二用户的云名片发送至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
107.其中,云名片类型为公开类型是云名片所属用户将云名片的安全策略设置为公开类型。
108.在云名片类型为公开类型的情况下,云名片所属用户以外的用户均可以获取该云名片的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云名片请求为第一用户获取第二用户的云名片的云名片获取请求,服务器可以直接将第二用户的云名片发送至第一终端,以实现第一用户对第二用户的云名片的获取。
109.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云名片请求可以为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交换云名片的云名片交换请求,服务器在直接将第二用户的云名片发送至第一终端的同时,或者在直接将第二用户的云名片发送至第一终端之后,可以获取第一用户的云名片,并且将第一用户的云名片发送给第二终端,以实现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云名片交换。
110.具体地,云名片请求还可以携带有第一用户的用户标识,服务器可以查找具有第一用户的用户标识的云名片,将查找到的云名片作为第一用户的云名片。
111.可选地,用户标识可以为用于确认第一用户的用户身份的唯一标识。其中,用户标识可以包括用户的手机号、用户的账号名等,在此不作限制。
112.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能够在接收到第一用户使用的第一终端发送的云名片请求之后,基于云名片请求中携带的第二用户的人脸图像,查询第二用户的云名片,并确定查询到的第二用户的云名片的云名片类型,进而在云名片类型为公开类型的情况下,将第二用户的云名片发送至第一终端,由此,可以利用云名片的云名片类型表征云名片的安全策略,进而在云名片类型为公开类型即安全策略为公开的情况下,直接将第二用户的云名片发送至第一终端,进而能够在保护个人信息的基础上,使用户方便快捷地获取云名片。
113.下面以一个具体示例对图2所示的云名片的发送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4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114.步骤1:第一用户打开在第一终端上安装的联系人软件中的扫脸添加联系人界面;
115.步骤2:第一终端响应于第一用户的打开操作,显示扫脸添加联系人界面,准备录入第二用户的人脸图像;
116.步骤3:第一用户在扫脸添加联系人界面内添加第二用户的人脸图像;
117.步骤4:第一终端接收到第一用户录入的第二用户的人脸图像后,通过网络向服务器上传第二用户的人脸图像和第一用户的手机号;
118.步骤5: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二用户的人脸图像和第一用户的手机号之后,基于第二用户的人脸图像在本地查找到第二用户的云名片;
119.步骤6:服务器确定第二用户的云名片的云名片类型;
120.步骤7:服务器在第二用户的云名片类型为公开类型的情况下,直接基于第一用户
的手机号向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下发第二用户的云名片;
121.步骤8:第一终端接收到服务器下发的第二用户的云名片后,跳转到联系人卡片创建界面,并在联系人卡片创建界面内导入服务器下发的第二用户的云名片中的云名片信息;
122.步骤9:第一用户在第一终端显示的联系人卡片创建界面,选择确认将第二用户的云名片信息保存为联系人卡片;
123.步骤10:第一终端响应于第一用户的保存操作,将第二用户的云名片信息保存为第二用户的联系人卡片,并展示联系人卡片的详情给第一用户。
124.在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另一种云名片的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主要以该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如图1中的服务器103来举例说明,如图5所示,该云名片的发送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125.s510、接收第一用户使用的第一终端发送的云名片请求,云名片请求携带有第二用户的人脸图像。
126.s520、基于人脸图像,查询第二用户的云名片。
127.s530、确定第二用户的云名片的云名片类型。
128.其中,s510-s530与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s210-s230相似,在此不做赘述。
129.s540、在云名片类型为验证类型的情况下,向第二用户使用的第二终端发送验证请求,验证请求用于使第二终端反馈第二用户的验证结果。
13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服务器在确定第二用户的云名片的云名片类型之后,如果确定云名片类型为验证类型,说明第一用户需要通过第二用户的允许才可以获取该云名片,服务器则确定需要第二用户验证是否向第一用户发送其云名片,进而向第二用户使用的第二终端发送验证请求。
131.第二终端在接收到验证请求之后,可以向第二用户展示验证信息,使第二用户针对该验证信息输入其验证结果。其中,验证结果可以包括通过验证和未通过验证,通过验证指第二用户允许第一用户获取其云名片,未通过验证指第二用户不允许第一用户获取其云名片。
132.进一步地,云名片请求还可以携带有第一用户的用户标识。
133.可选地,用户标识可以为用于确认第一用户的用户身份的唯一标识。其中,用户标识可以包括用户的手机号、用户的账号名等,在此不作限制。
134.在这些实施例中,在s540之前,该云名片的发送方法还可以包括基于第一用户的用户标识,查询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其中,验证请求携带有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
13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用户使用的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的云名片请求中还可以携带有第一用户的用户标识,使服务器可以基于第一用户的用户标识,查询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并在向第二终端发送验证请求时,在验证请求中携带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
136.具体地,服务器可以将云名片请求中携带的第一用户的用户标识与本地预先存储的个人信息中的用户标识进行一一比对查询,如果查询到与第一用户的用户标识匹配的个人信息,则将与该查询到的个人信息作为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
13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向第二用户使用的第二终端发送携带有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的验证请求,进而能够使第二用户在得知第一用户的身份的情况下,判断是否
需要将云名片发送给第一用户,进一步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给信息不明的其他人,提高个人信息的安全性。
138.s550、接收第二终端反馈的验证结果。
13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第二用户针对该验证信息输入其验证结果之后,第二终端可以将接收到的验证结果反馈给服务器,使服务器可以接收第二终端反馈的验证结果。
140.s560、在验证结果为通过验证的情况下,将第二用户的云名片发送至第一终端。
14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二终端反馈的验证结果之后,检测该验证结果,如果验证结果为通过验证,则服务器直接将第二用户的云名片发送至第一终端。
142.由此,服务器可以在第一用户的身份通过验证的情况下,将第二用户的云名片发送至第一终端,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个人信息的安全性。
143.s570、在验证结果为未通过验证的情况下,禁止将第二用户的云名片发送至第一终端。
14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二终端反馈的验证结果之后,检测该验证结果,如果验证结果为未通过验证,服务器不将第二用户的云名片发送至第一终端。
145.由此,服务器可以在第一用户的身份未通过验证的情况下,对第二用户的云名片进行保密,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个人信息的安全性。
146.下面以一个具体示例对图5所示的云名片的发送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6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147.步骤1:第一用户打开在第一终端上安装的联系人软件中的扫脸交换云名片界面;
148.步骤2:第一终端响应于第一用户的打开操作,显示扫脸交换云名片界面,准备录入第二用户的人脸图像;
149.步骤3:第一用户在第一终端的扫脸交换云名片界面录入第二用户的人脸图像;
150.步骤4:第一终端接收到第一用户录入的第二用户的人脸图像后,通过网络向服务器上传第二用户的人脸图像和第一用户的手机号;
151.步骤5: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二用户的人脸图像和第一用户的手机号之后,基于第二用户的人脸图像在本地查找到第二用户的云名片,基于第一用户的手机号查询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
152.步骤6:服务器通过网络向第二终端发送携带有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的验证请求;
153.步骤7:第二终端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第一用户的手机号和验证请求后,可以基于验证请求和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显示弹框,以询问第二用户是否愿意与第一用户交换云名片;
154.步骤8:第二用户在弹框中确认同意交换云名片;
155.步骤9:第二终端响应于第二用户确认同意交换云名片,将第一用户通过验证的验证结果发送至服务器;
156.步骤10:服务器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验证结果后,直接基于第一用户的手机号向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下发第二用户的云名片;
157.步骤11:服务器在向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下发第二用户的云名片的同时,基于第一用户的手机号查询第一用户的云名片,向第二用户的第二终端下发第一用户的云名片;
158.步骤12:第一终端接收到服务器下发的第二用户的云名片后,跳转到联系人卡片创建界面,并在联系人卡片创建界面内导入服务器下发的第二用户的云名片中的云名片信息;
159.步骤13:第一用户在第一终端显示的联系人卡片创建界面,选择确认将第二用户的云名片信息保存为联系人卡片;
160.步骤14:第一终端响应于第一用户的保存操作,将第二用户的云名片信息保存为第二用户的联系人卡片,并展示联系人卡片的详情给第一用户;
161.步骤15:第二终端接收到服务器下发的第一用户的云名片后,跳转到联系人卡片创建界面,并在联系人卡片创建界面内导入服务器下发的第一用户的云名片中的云名片信息;
162.步骤16:第二用户在第二终端显示的联系人卡片创建界面,选择确认将第一用户的云名片信息保存为联系人卡片;
163.步骤17:第二终端响应于第二用户的保存操作,将第一用户的云名片信息保存为第一用户的联系人卡片,并展示联系人卡片的详情给第二用户。
164.在本技术又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本技术提供了又一种云名片的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主要以该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如图1中的服务器103来举例说明,如图7所示,该云名片的发送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165.s710、接收第一用户使用的第一终端发送的云名片请求,云名片请求携带有第二用户的人脸图像和第一用户的用户标识。
166.其中,s710与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s210相似的内容,在此不做赘述。
167.可选地,用户标识可以为用于确认第一用户的用户身份的唯一标识。其中,用户标识可以包括用户的手机号、用户的账号名等,在此不作限制。
168.s720、基于人脸图像,查询第二用户的云名片。
169.其中,s720与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s220相似,在此不做赘述。
170.s730、基于第一用户的用户标识,确定第一用户被第二用户标记的用户类型。
17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的云名片请求中还可以携带有第一用户的用户标识,使服务器可以在本地存储的第二用户设置的黑名单和白名单中,分别查询是否存在第一用户的用户标识,并根据查询结果确定第一用户被第二用户标记的用户类型。
172.如果查询结果为在黑名单中存在第一用户的用户标识,则确定第一用户的用户类型为黑名单用户;如果查询结果为在白名单中存在第一用户的用户标识,则确定第一用户的用户类型为白名单用户;如果查询结果为在黑名单和白名单中均不存在第一用户的用户标识,则确定第一用户的用户类型为无标记用户。
173.具体地,第二用户可以通过第二终端针对其云名片设置黑名单和白名单,黑名单中的黑名单用户无法获取第二用户的云名片,白名单中的白名单用户可以直接获取第二用户的云名片,而无需第二用户验证。
174.s740、在用户类型为无标记用户的情况下,确定第二用户的云名片的云名片类型。
17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服务器在查询到第一用户被第二用户标记的用户类型之后,如果确定第一用户的用户类型为无标记用户,服务器则需要确定第二用户的云名片的云名
片类型。
176.其中,确定第二用户的云名片的云名片类型的方法与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s230相似,在此不做赘述。
177.s750、在云名片类型为公开类型的情况下,将第二用户的云名片发送至第一终端。
178.其中,s750与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s240相似,在此不做赘述。
17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由此,在第二用户未与第一用户接触并且未对第一用户进行标记的情况下,也能够为第一用户提供获取第二用户的云名片的途径,提高获取云名片的用户的用户体验。
180.s760、在用户类型为黑名单用户的情况下,禁止将第二用户的云名片发送至第一终端。
18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服务器在查询到第一用户被第二用户标记的用户类型之后,如果确定第一用户的用户类型为黑名单用户,服务器不将第二用户的云名片发送至第一终端。
182.s770、在用户类型为白名单用户的情况下,将第二用户的云名片发送至第一终端。
18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服务器在查询到第一用户被第二用户标记的用户类型之后,如果第一用户的用户类型为白名单用户,服务器直接将第二用户的云名片发送至第一终端。
184.由此,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第二用户与第一用户接触过并且对第一用户进行标记的情况下,服务器可以根据第一用户被标记的用户类型,来确定是否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用户的云名片,进而能够使被标记为黑名单用户的第一用户无法获取云名片,被标记为白名单用户的第一用户方便快捷地获取云名片,不但能够防止个人信息的泄露,还能够使第二用户批准获取云名片的用户快速获取其云名片。
185.在本技术再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本技术提供了再一种云名片的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主要以该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如图1中的服务器103来举例说明,如图8所示,该云名片的发送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186.s810、接收第一用户使用的第一终端发送的云名片请求,云名片请求携带有第二用户的人脸图像和第一用户的实时位置。
187.其中,s810与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s210相似的内容,在此不做赘述。
188.可选地,第一用户的实时位置可以为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云名片请求时所在的位置,第一用户的实时位置可以用于服务器对第一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
189.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第一用户在第一终端上授予获取并发送实时位置至服务器的权限的情况下,第一终端可以向服务器发送的云名片请求中可以携带有实时位置,服务器可以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第一用户的实时位置的云名片请求,进而通过第一用户的实时位置对第一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
190.s820、基于人脸图像,查询第二用户的云名片。
191.其中,s820与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s220相似,在此不做赘述。。
192.s830、判断第一用户的实时位置是否在目标地理范围内,目标地理范围根据第二用户的实时位置确定。
19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云名片请求中还携带有第一用户的实时位置,在服务器
查询到第二用户的云名片之后,可以对第一用户的实时位置是否在目标地理范围内进行判断,以通过第一用户的实时位置对第一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
194.其中,目标地理范围是由第二用户的实时位置确定的。其中,第二用户的实时位置可以为第二终端在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云名片请求时所在的位置。
195.具体地,在第二用户在第二终端上开启了局域公开云名片功能的情况下,服务器可以接收到第二终端向其发送的指示信息,此时,在第二用户在第二终端上授予获取并发送实时位置至服务器的权限的情况下,服务器可以响应于该指示信息获取第二用户的实时位置,并且将该实时位置作为范围中心、将预设距离作为范围半径,得到实时位置对应的目标地理范围。可见,由于第二用户的实时位置是时刻变化的,因此,目标地理范围也是时刻跟随第二用户的实时位置变化的。
196.其中,如果第二用户开启了局域公开云名片功能,服务器可以基于第一用户的实时位置对第一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并根据验证结果执行不同的操作。
197.s840、若第一用户的实时位置不在目标地理范围内,确定第二用户的云名片的云名片类型。
19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服务器在对第一用户的实时位置是否在目标地理范围内进行判断之后,如果确定第一用户的实时位置不在目标地理范围内,则确定第一用户的身份未通过服务器的验证,因此,服务器需要确定第二用户的云名片的云名片类型。
199.其中,确定第二用户的云名片的云名片类型的方法与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s230相似,在此不做赘述。
200.s850、在云名片类型为公开类型的情况下,将第二用户的云名片发送至第一终端。
201.其中,s850与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s240相似,在此不做赘述。
20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服务器还可以在确定第二用户的云名片的云名片类型之前,判断云名片请求中携带的第一用户的实时位置是否在根据第二用户的实时位置确定的目标地理范围内,即便判断结果为第一用户的实时位置不在第二用户允许获取其云名片的目标地理范围内,即第一用户的身份未通过服务器的验证,也能够为第一用户提供获取第二用户的云名片的途径,提高获取云名片的用户的用户体验。
203.s860、若第一用户的实时位置在目标地理范围内,将第二用户的云名片发送至第一终端。
20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服务器在对第一用户的实时位置是否在目标地理范围内进行判断之后,如果确定第一用户的实时位置在目标地理范围内,则确定第一用户的身份通过服务器的验证,因此,服务器可以直接将第二用户的云名片发送至第一终端。
20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服务器在判断第一用户的实时位置是否在目标地理范围内之后,若第一用户的实时位置在目标地理范围内,则可以通过第一用户的实时位置实现用户身份的验证,进而使实时位置符合要求的用户可以快速获取第二用户的云名片,提高获取云名片的用户的用户体验。
206.下面以一个具体示例对图8所示的云名片的发送方法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9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207.步骤1:第二用户在第二终端上安装的联系人软件中开启局域公开云名片功能;
208.步骤2:第二终端响应于第二用户的开启操作,可以显示弹框提示第二用户开启局
域公开云名片功能后的风险事项;
209.步骤3:第二用户在弹框中确认开启局域公开云名片功能;
210.步骤4:第二终端响应于第二用户确认开启局域公开云名片功能,向服务器发送开启局域公开的指示信息,同时附带第二用户的实时位置;
211.步骤5:服务器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指示信息和附带的第二用户的实时位置之后,服务器记录第二用户的实时位置,并记录第二用户已开启局域公开名片功能;
212.步骤6:服务器将局域公开云名片功能开启成功的结果反馈至第二终端;
213.步骤7:第二终端在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局域公开云名片功能开启成功的结果后,可以向第二用户显示弹框,以提示第二用户局域公开云名片功能开启成功;
214.步骤8:服务器定时获取并更新本地记录的第二用户的实时位置;
215.步骤9:第一用户打开在第一终端上安装的联系人软件中的扫脸添加联系人界面;
216.步骤10:第一终端响应于第一用户的打开操作,显示扫脸添加联系人界面,准备录入第二用户的人脸图像;
217.步骤11:第一用户在扫脸添加联系人界面,录入第二用户的人脸图像;
218.步骤12:第一终端接收到第一用户录入的第二用户的人脸图像后,通过网络向服务器上传第二用户的人脸图像和第一用户的实时位置;
219.步骤13: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二用户的人脸图像和第一用户的实时位置之后,基于第二用户的人脸图像在本地查找到第二用户的云名片;
220.步骤14:服务器在确定第二用户已开启局域公开名片功能的情况下,判断第一用户的实时位置是否处于第二用户的目标地理范围内;
221.步骤15:服务器在确定第一用户的实时位置处于第二用户公开云名片的目标地理范围内的情况下,服务器直接向第一用户的第一终端下发第二用户的云名片;
222.步骤16:第一终端接收到服务器下发的第二用户的云名片后,跳转到联系人卡片创建界面,并在联系人卡片创建界面内导入服务器下发的第二用户的云名片中的云名片信息;
223.步骤17:第一用户在第一终端显示的联系人卡片创建界面,选择确认将第二用户的云名片信息保存为联系人卡片;
224.步骤18:第一终端响应于第一用户的保存操作,将第二用户的云名片信息保存为第二用户的联系人卡片,并展示联系人卡片的详情给第一用户。
225.图10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云名片的发送装置的结构框图。本技术的云名片的发送装置可以设置于服务器中,如图1中的服务器103。
226.如图10所示,该云名片的发送装置1000可以包括请求接收模块1010、名片查询模块1020、类型确定模块1030和第一发送模块1040。
227.请求接收模块1010可以用于接收第一用户使用的第一终端发送的云名片请求,该云名片请求携带有第二用户的人脸图像。
228.名片查询模块1020可以用于基于第二用户的人脸图像,查询第二用户的云名片。
229.类型确定模块1030可以用于确定第二用户的云名片的云名片类型。
230.第一发送模块1040可以用于在第二用户云名片类型为公开类型的情况下,将第二用户的云名片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231.本技术实施例中,能够在接收到第一用户使用的第一终端发送的云名片请求之后,基于云名片请求中携带的第二用户的人脸图像,查询第二用户的云名片,并确定查询到的第二用户的云名片的云名片类型,进而在云名片类型为公开类型的情况下,将第二用户的云名片发送至第一终端,由此,可以利用云名片的云名片类型表征云名片的安全策略,进而在云名片类型为公开类型即安全策略为公开的情况下,直接将第二用户的云名片发送至第一终端,进而能够在保护个人信息的基础上,使用户方便快捷地获取云名片。
23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该云名片的发送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请求发送模块、结果接收模块和第二发送模块。
233.请求发送模块可以用于在确定第二用户的云名片的云名片类型之后,在云名片类型为验证类型的情况下,向第二用户使用的第二终端发送验证请求,验证请求用于使第二终端反馈第二用户的验证结果。
234.结果接收模块可以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反馈的验证结果。
235.第二发送模块可以用于在验证结果为通过验证的情况下,将第二用户的云名片发送至第一终端。
23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云名片请求还可以携带有第一用户的用户标识。
237.其中,该云名片的发送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信息查询模块,信息查询模块可以用于在向第二用户使用的第二终端发送验证请求之前,基于第一用户的用户标识,查询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
238.其中,验证请求可以携带有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
23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云名片请求还可以携带有第一用户的用户标识。
240.该云名片的发送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信息标记模块,信息标记模块可以用于在确定第二用户的云名片的云名片类型之前,基于第一用户的用户标识,确定第一用户被第二用户标记的用户类型。
241.其中,类型确定模块1030可以具体用于在用户类型为无标记用户的情况下,确定第二用户的云名片的云名片类型。
24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该云名片的发送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第三发送模块和禁止发送模块。
243.第三发送模块可以用于在确定第二用户为第一用户标记的用户类型之后,在用户类型为白名单用户的情况下,将第二用户的云名片发送至第一终端。
244.禁止发送模块可以用于在确定第二用户为第一用户标记的用户类型之后,在用户类型为黑名单用户的情况下,禁止将第二用户的云名片发送至第一终端。
24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云名片请求还可以携带有第一用户的实时位置。
246.其中,该云名片的发送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位置判断模块,位置判断模块可以用于在确定第二用户的云名片的云名片类型之前,判断第一用户的实时位置是否在目标地理范围内,目标地理范围根据第二用户的实时位置确定。
247.其中,类型确定模块1030可以具体用于若第一用户的实时位置不在目标地理范围内,确定第二用户的云名片的云名片类型。
24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该云名片的发送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第四发送模块,第四发送模块可以用于在判断第一用户的实时位置是否在目标地理范围内之后,若第一用
户的实时位置在目标地理范围内,将第二用户的云名片发送至第一终端。
249.需要说明的是,图10所示的云名片的发送装置可以执行图1至图9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的各个步骤,并且实现图1至图9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和效果,在此不做赘述。
250.关于云名片的发送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云名片的发送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云名片的发送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251.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1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用户的云名片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云名片的发送方法。
25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1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技术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技术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253.在一个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的云名片的发送装置可以实现为一种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计算机程序可在如图11所示的计算机设备上运行。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中可存储组成该云名片的发送装置的各个程序模块,比如,图10所示的请求接收模块、名片查询模块、类型确定模块、第一发送模块。各个程序模块构成的计算机程序使得处理器执行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例的云名片的发送方法中的步骤。
254.例如,图11所示的计算机设备可以通过如图10所示的云名片的发送装置中的请求接收模块执行步骤s201、名片查询模块执行步骤s202、类型确定模块执行步骤s203、第一发送模块执行步骤s204。
255.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接收第一用户使用的第一终端发送的云名片请求,该云名片请求携带有第二用户的人脸图像;基于第二用户的人脸图像,查询第二用户的云名片;确定第二用户的云名片的云名片类型;在第二用户云名片类型为公开类型的情况下,将第二用户的云名片发送至第一终端。
256.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技术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和动态随机存取
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257.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258.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