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无人机气囊的安装装置

2022-07-13 06:53:3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无人机结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无人机气囊的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2.对于采用气囊触地缓冲回收的无人机,无人机底部设置有下端开口的气囊舱。通常将无人机架放在无人机托架上,至少需要两人合作,一人负责整理和托住放入气囊舱内的折叠状态气囊,一人负责将气囊顶部缝制的连接带固定在气囊舱内的上表面和闭合气囊舱口盖,从而实现气囊的安装。由于重力原因,吊挂在气囊舱内的折叠状态气囊会向下松散,其对气囊舱口盖有向下的压力,因此,气囊舱口盖不能被设计得较简单,其必须满足一定的刚度,防止其受压变形导致不能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密封严实气囊舱开口。
3.在无人机触地前,必须可靠地打开气囊舱口盖,保证气囊能够完全充气展开。目前,有在机身与气囊舱口盖上安装机械锁闭机构、或舵机驱动机构、或火工品闭合机构,实现气囊舱口盖的盖紧和打开,以上机构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还有在气囊舱口盖上定位安装若干垫片或四角加工符合要求的豁口,通过紧固件装配压紧垫片或豁口,将气囊舱口盖封闭住气囊舱开口,当气囊在气囊舱内充气膨胀时,撕裂气囊舱口盖或使气囊舱口盖产生较大的变形,实现打开气囊舱口盖,以上方式对气囊舱口盖的安装定位要求高,设计加工要求高。
4.目前,无人机上使用的气囊舱口盖主要是可抛式口盖,气囊在空中充气展开时将气囊舱口盖弹离无人机,如果不能回收气囊舱口盖,则增加了无人机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无人机气囊的安装装置,可实现气囊的高效装入,并且在需要打开时可迅速打开,使用起来极为便捷。
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安装装置包括底部开口的气囊舱1、活动连接在气囊舱1底口处的气囊舱口盖2以及固定连接在气囊舱1之内的连接板4,折叠的气囊8粘贴在连接板4之下后用棉绳6捆扎住,所述气囊舱1固定连接在无人机的机身10上,并且气囊舱口盖2通过至少两段透明胶带7与无人机的机身10相连接。这样,折叠的气囊8可先粘贴再捆扎在连接板4之下,在将气囊8与连接板4一起装入气囊舱1时,无需机构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的机械锁闭机构、或舵机驱动机构、或火工品闭合机构来关闭气囊舱口盖2,而是通过简单、廉价的透明胶带7完成气囊舱口盖2与无人机的机身10的连接即可。
7.进一步的,所述气囊舱口盖2一侧边处固定连接有布带3,并且布带3固定连接在气囊舱1的内壁上。这样,气囊充气展开之后,气囊舱口盖2打开但不会完全脱离气囊舱1,以便于气囊8的再一次装入。
8.进一步的,所述气囊舱1内开设有用于容置气囊8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槽顶开设有多个螺纹孔;所述连接板4通过多个螺钉9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容置槽的槽顶,所述螺钉9与螺纹孔相适配。
9.进一步的,所述气囊8顶部缝制有带孔的连接带8a,所述气囊8折叠后在连接带8a上粘贴双面胶5,通过双面胶5将折叠状态气囊8粘贴在连接板4之下。
10.进一步的,所述折叠状态气囊8通过多根系在连接板4的小孔上的棉绳6捆扎。
11.进一步的,所述气囊8的顶部具有气囊充气接口8b,所述连接板4以及气囊舱1上都开设有用于容置气囊充气接口8b的容置孔。
12.上述中气囊舱的开口与无人机机身结合处的四周有台阶。所述气囊舱口盖的外形尺寸与所述气囊舱的开口及所述台阶相适配。所述气囊舱内壁和所述气囊舱口盖盖面朝气囊舱内之间用黏合剂胶粘所述布带。所述连接板的中间有个孔,其周圈靠近板边缘处有若干个小孔。折叠状态气囊的顶部与所述连接板之间用所述双面胶黏合。所述棉绳系在所述连接板周圈边缘处的小孔上。所述透明胶带用于胶粘所述气囊舱口盖。
13.通过胶粘一块布带来连接气囊舱和气囊舱口盖;在气囊顶部缝制的连接带上表面粘贴双面胶,用于将折叠状态气囊与连接板粘在一起;在连接板上系至少两根棉绳,用于勒紧折叠状态气囊;用螺钉将连接带和连接板一起固定在气囊舱内的上表面,实现折叠气囊吊挂在气囊舱内;用气囊舱口盖对齐封住气囊舱开口,最后用透明胶带胶粘在气囊舱口盖和机身上,完成气囊的安装。在空中降落无人机时,无人机上的充气装置向气囊内充入高压气体,膨胀的气囊先挣断棉绳,接着越来越大的膨胀力向外顶着气囊舱口盖,直至气囊舱口盖挣脱透明胶带的粘力,气囊舱口盖被顶离气囊舱的开口,气囊舱口盖被布带悬挂着与无人机相连,最终气囊完成全部的充气展开。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无需设计、加工制造要求高的机构,操作便捷,通过使用市场上物美价廉的布带、双面胶、棉绳及透明胶带实现气囊舱口盖的闭合和打开,气囊舱口盖的设计简单且可回收使用。
附图说明
15.图1为气囊的安装示意图;图2为折叠状态气囊与连接板黏合状态示意图;图3为折叠状态气囊与连接板分离状态示意图;图4为气囊舱与机身结合示意图;图5为气囊舱口盖闭合气囊舱开口示意图;图6为气囊完全充气展开示意图。
16.图中所示,1. 气囊舱,2. 气囊舱口盖,3. 布带,4. 连接板,5. 双面胶,6. 棉绳,7. 透明胶带,8. 气囊,8a.连接带,8b. 气囊充气接口,9. 螺钉,10. 机身。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能清楚说明本专利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专利进行详细阐述。
18.本发明主要包括气囊舱1、气囊舱口盖2、布带3、连接板4、双面胶5、棉绳6及透明胶带7。
19.如图1所示,为气囊8的安装示意图(气囊舱1和连接板4剖视显示,未显示机身10)。气囊舱1的内壁一侧和气囊舱口盖2的盖面朝气囊舱1舱内一侧之间用黏合剂胶粘一块结实
的布带3。
20.如图2所示,为折叠状态气囊8与连接板4黏合状态示意图。如图3所示,为折叠状态气囊8与连接板4分离状态示意图。气囊8顶部缝制有带孔的连接带8a,气囊8顶部有气囊充气接口8b,双面胶5的一面粘贴在连接带8a上表面。连接板4为一块结实的轻质薄板,连接板4上开有能够穿过气囊充气接口8b的通孔,有与连接带8a上的孔相对应的通孔,有用于系棉绳6的小孔。如图2和图3所示,用双面胶5将折叠状态气囊8与连接板4黏合在一起后,再用至少两根细的棉绳6系在连接板4上,用于勒紧折叠状态气囊8。
21.如图1和图2所示,折叠状态气囊8被棉绳6勒紧后,仅需一人,即可用螺钉9将气囊8和连接板4一起固定在气囊舱1的舱内,吊挂状态的气囊8不会向下松散开。
22.如图4所示,为气囊舱1与机身10结合示意图(该图中气囊舱1底部的开口朝上,机身10仅显示与气囊舱1结合的部分)。如图5所示,为气囊舱口盖2闭合气囊舱1开口示意图(该图中气囊舱1底部的开口朝上,机身10仅显示与气囊舱1结合的部分)。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气囊舱1的开口与机身10结合处的四周有一定深度的台阶,台阶的深度与气囊舱口盖2的厚度相等;气囊舱口盖2覆盖住气囊舱1的开口后,用至少两小段透明胶带7在机身10上平整地粘贴气囊舱口盖2,实现将气囊8闭合在气囊舱1的舱内。
23.如图6所示,为气囊8完全充气展开示意图(未显示机身10)。如图1和图6所示,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折叠状态气囊8被细的棉绳6勒紧,气囊8不会对气囊舱口盖2有向下的压力,因此,可以简单地设计气囊舱口盖;在无人机落地回收前,无人机上的充气装置向气囊8内充入高压气体,膨胀的气囊8先挣断细的棉绳6,接着越来越大的膨胀力向外顶着气囊舱口盖2,直至气囊舱口盖2挣脱透明胶带7的粘力,气囊舱口盖2被顶离气囊舱1的开口,气囊舱口盖2被结实的布带3悬挂着与无人机相连,最终气囊8完成全部的充气展开。无人机回收后,在安装新的气囊8前,只需要将机身10、气囊舱口盖2以及连接板4的表面都擦干净,按以上方式更换新的双面胶5、棉绳6及透明胶带7,完成新气囊8的安装。本发明操作过程简单,在保证质量和满足功能要求的情况下,不需要设计专门的气囊舱口盖闭合机构,所消耗的棉绳、双面胶及透明胶带都是能够在市场上技术成熟可靠、物美价廉的成品,可回收使用气囊舱口盖,降低了无人机的成本。
24.本发明具体实施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