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隔振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11 12:19: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例如应用于汽车、工业机械等并吸收和衰减发动机等振动产生部的振动的隔振装置。本技术基于2019年11月7日提出申请的日本国特许出愿2019-202574号、同日提出申请的日本国特许出愿2019-202580号、同日提出申请的日本国特许出愿2019-202590号主张优先权,将其内容引用于此。


背景技术:

2.作为这种隔振装置,以往已知一种结构,其包括:第1安装构件和第2安装构件,该第1安装构件呈筒状,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承受部中的任一者连结,该第2安装构件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承受部中的另一者连结;弹性体,其将上述的两个安装构件弹性地连结;分隔构件,其将封入有液体的第1安装构件内的液室分隔为副液室和在分隔壁的局部具有弹性体的主液室;以及可动构件,其以能够变形或者能够位移的方式收纳在设于分隔构件的收纳室内,在分隔构件形成有将主液室和副液室连通的节流通路、将主液室和收纳室连通的多个第1连通孔、以及将副液室和收纳室连通的第2连通孔。在该隔振装置中,当在轴向上输入了频率小于200hz的低频振动中的、频率比较高的怠速振动时,在使可动构件在收纳室内变形或位移的同时使液室的液体在第1连通孔和第2连通孔中流通,从而衰减、吸收怠速振动,此外,当在轴向上输入了频率比较低的摇摆振动时,使液室的液体在节流通路中流通,从而衰减、吸收摇摆振动。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2778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6.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7.但是,在所述以往的隔振装置中,不能衰减、吸收频率为200hz~1000hz的中频振动。
8.本发明是鉴于所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衰减、吸收中频振动的隔振装置。
9.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10.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的隔振装置包括:第1安装构件和第2安装构件,该第1安装构件呈筒状,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承受部中的任一者连结,该第2安装构件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承受部中的另一者连结;弹性体,其将上述的两个安装构件弹性地连结;分隔构件,其将封入有液体的所述第1安装构件内的液室在沿着所述第1安装构件的中心轴线的轴向上分隔为副液室和在分隔壁的局部具有所述弹性体的主液室;以及可动构件,其以能够变形或者能够位移的方式收纳在设于所述分隔构件的收纳室内,在所述分隔构件形成有将所述主液室和所述副液室连通的节流通路、将所述主液室和所述收纳室连通的多个第1连通孔、
以及将所述副液室和所述收纳室连通的第2连通孔,在所述分隔构件的、开设有所述第1连通孔且构成所述主液室的内表面的一部分的第1壁面配设有朝向所述弹性体沿所述轴向突出的筒状构件,多个所述第1连通孔开口于所述第1壁面中的、位于所述筒状构件的内侧的内侧部分和位于所述筒状构件的外侧的外侧部分这两者,所述分隔构件和所述筒状构件中的一者形成弹力性调整部,该弹力性调整部使所述弹性体的弹力性在绕所述中心轴线的周向上在表观上不同。
11.发明的效果
12.根据本发明,能够衰减、吸收中频振动。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的纵剖视图。
14.图2是图1所示的隔振装置的ii-ii线向视剖视图。
15.图3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的纵剖视图。
16.图4是图3所示的隔振装置的iv-iv线向视剖视图。
17.图5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的纵剖视图。
18.图6是图5所示的隔振装置的a-a线向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第1实施方式)
20.以下,基于图1和图2说明本发明的隔振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
21.如图1所示,隔振装置1是一种液体封入型的隔振装置,其包括:第1安装构件11和第2安装构件12,该第1安装构件11呈筒状,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承受部中的任一者连结,该第2安装构件12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承受部中的另一者连结;弹性体13,其将第1安装构件11和第2安装构件12相互弹性地连结;分隔构件16(弹力性调整部z),其将封入有液体的第1安装构件11内的液室19分隔为副液室15和在分隔壁的局部具有弹性体13的主液室14;以及可动构件41,其以能够变形或者能够位移的方式收纳在设于分隔构件16的收纳室42内。之后详细地说明弹力性调整部z。
22.以下,将沿着第1安装构件11的中心轴线o的方向称为轴向。此外,将在轴向上第2安装构件12所在的一侧称为上侧,将分隔构件16所在的一侧称为下侧。此外,在从轴向观察隔振装置1的俯视时,将与中心轴线o交叉的方向称为径向,将绕中心轴线o环绕的方向称为周向。
23.另外,第1安装构件11、第2安装构件12及弹性体13在俯视时分别呈圆形状或圆环状,与中心轴线o同轴地配置。
24.在该隔振装置1例如安装于汽车的情况下,第2安装构件12连结于作为振动产生部的发动机等,第1安装构件11连结于作为振动承受部的车身。由此,抑制了发动机等的振动传递到车身。另外,也可以将第1安装构件11连结于振动产生部,将第2安装构件12连结于振动承受部。
25.第1安装构件11包括内筒部11a、外筒部11b以及下支承部11c。内筒部11a嵌合于外筒部11b内。下支承部11c形成为环状。在下支承部11c的外周部的上表面载置有外筒部11b
的下端开口缘。第1安装构件11整体形成为圆筒状。第1安装构件11借助未图示的支架连结于作为振动承受部的车身等。
26.第2安装构件12相对于第1安装构件11而言位于径向的内侧且是上方。第2安装构件12的外径比第1安装构件11的内径小。第2安装构件12通过未图示的安装金属配件嵌合于内侧而借助该安装金属配件连结于作为振动产生部的发动机等。
27.另外,第1安装构件11和第2安装构件12的相对的位置不限于图示的例子,也可以适当地变更。此外,也可以将第2安装构件12的外径设为第1安装构件11的内径以上。
28.弹性体13形成为沿轴向延伸的筒状。弹性体13随着从上方朝向下方而扩径。
29.在弹性体13的轴向的两端部分别连结有第1安装构件11和第2安装构件12。在弹性体13的上端部连结有第2安装构件12,在弹性体13的下端部连结有第1安装构件11。弹性体13封闭第1安装构件11的上端开口部。弹性体13的下端部连结于第1安装构件11的内筒部11a的内周面。弹性体13的上端部连结于第2安装构件12的下表面。弹性体13由橡胶材料等形成,硫化粘接于第1安装构件11和第2安装构件12。弹性体13的厚度随着从上方朝向下方而变薄。另外,弹性体13例如也可以由合成树脂材料等形成。
30.在弹性体13的上端部一体地形成有覆盖第2安装构件12的外周面和上表面的止挡橡胶13a。在弹性体13和止挡橡胶13a埋设有包围第2安装构件12的外壳体12a。
31.隔膜20由橡胶、软质树脂等弹性材料形成,形成为有底圆筒状。通过由第1安装构件11的下支承部11c的内周部和分隔构件16的外周部夹住隔膜20的上端部,从而确保隔膜20的内侧的液密性,而且封闭第1安装构件11的下端开口部。
32.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隔膜20的底部成为在外周侧较深而在中央部较浅的形状。不过,作为隔膜20的形状,除了这样的形状以外也能够采用以往公知的各种形状。
33.通过隔膜20封闭第1安装构件11的下端开口部,而且像前述那样弹性体13封闭第1安装构件11的上端开口部,从而第1安装构件11内成为液密地密封的液室19。在该液室19中封入(填充)有液体。作为液体,例如能够举出乙二醇、水或硅油等。
34.液室19被分隔构件16在轴向上划分为主液室14和副液室15。主液室14在壁面的局部具有弹性体13的内周面13c,是由弹性体13和分隔构件16包围的空间,根据弹性体13的变形而内容积发生变化。副液室15是由隔膜20和分隔构件16包围的空间,根据隔膜20的变形而内容积发生变化。包括这样的结构的隔振装置1是以主液室14位于铅垂方向上侧、副液室15位于铅垂方向下侧的方式安装来使用的压缩式的装置。
35.在分隔构件16形成有将主液室14和收纳室42连通的多个第1连通孔42a及将副液室15和收纳室42连通的第2连通孔42b。在分隔构件16形成有多个第2连通孔42b,第1连通孔42a和第2连通孔42b各自的个数彼此相同。各个第1连通孔42a和第2连通孔42b在轴向上彼此相对。在轴向上彼此相对的第1连通孔42a和第2连通孔42b各自的内径(流路截面积)彼此相同。在轴向上彼此相对的第1连通孔42a和第2连通孔42b各自的流路长度彼此相同。另外,也可以在分隔构件16形成有1个第2连通孔42b。
36.在此,在分隔构件16中,构成主液室14的内表面的一部分的上壁面和构成副液室15的内表面的一部分的下壁面在从轴向观察时分别呈与中心轴线o同轴地配置的圆形状。分隔构件16的上壁面和下壁面各自的直径彼此相等。分隔构件16的上壁面与弹性体13的内周面13c在轴向上相对,分隔构件16的下壁面与隔膜20的内表面在轴向上相对。
37.在图示的例子中,在分隔构件16的上壁面的、除外周缘部16a以外的整个区域形成有凹坑部。多个第1连通孔42a在该凹坑部的底面(以下称为第1壁面)16b的整个区域开口。在分隔构件16的下壁面的、除外周缘部16c以外的整个区域形成有凹坑部。多个第2连通孔42b在该凹坑部的底面(以下称为第2壁面)16d的整个区域开口。上壁面和下壁面各自的凹坑部在从轴向观察时呈与中心轴线o同轴地配置的圆形状,各凹坑部的内径和深度等的大小彼此相等。
38.收纳室42形成于分隔构件16中的、位于第1壁面16b与第2壁面16d之间的轴向之间的部分。收纳室42在从轴向观察时呈与中心轴线o同轴地配置的圆形状。收纳室42的直径比第1壁面16b和第2壁面16d各自的直径大。
39.可动构件41形成为表背面朝向轴向的板状。可动构件41在从轴向观察时呈与中心轴线o同轴地配置的圆形状。可动构件41例如由橡胶或软质树脂等弹性材料形成。
40.在分隔构件16形成有将主液室14和副液室15连通的节流通路24。节流通路24形成于分隔构件16中的、位于上壁面的外周缘部16a与下壁面的外周缘部16c之间的轴向之间的部分。节流通路24的上端位于比第1壁面16b靠上方的位置,节流通路24的下端位于比第2壁面16d靠下方的位置。节流通路24的流路截面形状成为在轴向上较长的长方形状。节流通路24的共振频率比第1连通孔42a和第2连通孔42b各自的共振频率低。
41.如图2所示,节流通路24的主液室14侧的开口部25形成于分隔构件16的上壁面的外周缘部16a。该开口部25通过贯通孔25a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而成的孔列25b以径向和周向的各位置不同的方式配置有多个而构成。贯通孔25a的内径比第1连通孔42a的内径小。孔列25b在分隔构件16的上壁面的外周缘部16a配置有两个。各孔列25b的周向的偏移量和各孔列25b的径向的偏移量分别与贯通孔25a的内径相等。
42.节流通路24的副液室15侧的开口部形成于分隔构件16的下壁面的外周缘部16c,为开口面积比主液室14侧的开口部25的开口面积、即多个贯通孔25a的开口面积的总和大的1个开口。节流通路24的主液室14侧的开口部25和副液室15侧的开口部位于比第1连通孔42a和第2连通孔42b靠径向的外侧的位置。
43.在分隔构件16的上端部形成有凸缘部16e,该凸缘部16e朝向径向的外侧突出,在整周的范围内连续地延伸。凸缘部16e的上表面隔着环状的上侧密封材料27抵接于第1安装构件11的内筒部11a和外筒部11b各自的下端开口缘。凸缘部16e的下表面隔着隔膜20的上端开口缘和从径向的外侧包围隔膜20的上端开口缘的环状的下侧密封材料28抵接于第1安装构件11的下支承部11c的内周部的上表面。
44.分隔构件16包括在轴向上相互对接地配置的上筒体31和下筒体32、封闭上筒体31的下端开口部的上壁33、以及封闭下筒体32的上端开口部的下壁34。另外,分隔构件16也可以一体地形成。
45.上筒体31的上端开口缘为前述的分隔构件16的上壁面的外周缘部16a。在上筒体31的上端部形成有凸缘部16e。在上筒体31的下端开口缘的、位于比内周部靠径向的外侧的位置的部分形成有周槽,该周槽朝向上方凹入且朝向径向的外侧开口。
46.上壁33固定于上筒体31的下端开口缘的内周部。在上壁33形成有第1连通孔42a。
47.在下筒体32的上端开口缘的、与上筒体31的周槽在轴向上相对的径向的中间部分形成有朝向下方凹入的周槽。由该周槽和上筒体31的周槽划分形成节流通路24。下筒体32
的上端开口缘的、位于比周槽靠径向的外侧的位置的外周缘部抵接于上筒体31的凸缘部16e的下表面。下筒体32嵌合于隔膜20的上端部内,隔膜20的上端部嵌合于第1安装构件11的下支承部11c内。由此,隔膜20的上端部被下筒体32的外周面和下支承部11c的内周面在径向上夹持。
48.下壁34固定于下筒体32的上端开口缘的内周部。在下壁34形成有第2连通孔42b。
49.在上筒体31的下端开口缘的内周部和下筒体32的上端开口缘的内周部中的至少一者形成有朝向另一者突出并抵接于另一者的抵靠突起34a、34b。在图示的例子中,在上筒体31的下端开口缘的内周部和下筒体32的上端开口缘的内周部这两者形成有抵靠突起34a、34b。抵靠突起34a、34b形成为与中心轴线o同轴地配置的环状,上壁33和下壁34以在轴向上相互隔开间隙的状态配设于该抵靠突起34a、34b的径向内侧。收纳室42由上壁33的下表面、下壁34的上表面以及抵靠突起34a、34b的内周面划分形成。
50.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分隔构件16的、开设有第1连通孔42a且构成主液室14的内表面的一部分的第1壁面16b配设有筒状构件21,该筒状构件21朝向弹性体13沿轴向突出。
51.筒状构件21形成为圆筒状,与中心轴线o同轴地配置。筒状构件21沿轴向笔直地延伸。筒状构件21的轴向的长度为主液室14的轴向的最大高度t的20%以上。在图示的例子中,主液室14的轴向的最大高度t为随着从下方朝向上方而朝向径向的内侧延伸的、弹性体13的内周面13c的上端部与第1壁面16b之间的轴向上的距离。筒状构件21的轴向的长度被设定为,在对隔振装置1施加了轴向的静态载荷时和输入了轴向的振动时筒状构件21的上端部不抵接于弹性体13的内周面13c。
52.另外,像前述那样,弹性体13的内周面13c是随着从下方朝向上方而朝向径向的内侧延伸的部分,像图示的例子那样,在划分形成主液室14的、弹性体13的内表面的上端部设有朝向上方凹入的凹坑部的情况下,弹性体13的内周面13c的上端部是指弹性体13的内表面的凹坑部的开口周缘部。
53.筒状构件21的上部从在分隔构件16的上壁面形成的凹坑部的上端开口部向上方突出。筒状构件21的上部的外周面与第1安装构件11的内筒部11a的内周面的下端部和弹性体13的内周面13c的下端部在径向上相对。筒状构件21的上部的、自凹坑部的上端开口部的突出长度比该凹坑部的深度短。此外,所述突出长度比弹性体13的内周面13c中的、与筒状构件21的上端开口缘在轴向上相对的部分与筒状构件21的上端开口缘之间的轴向上的距离短。筒状构件21的上端开口缘与随着从下方朝向上方而朝向径向的内侧延伸的、弹性体13的内周面13c中的、在沿着轴向的纵剖视时自该内周面13c延伸的方向上的中央部向下侧偏移了的部分在轴向上相对。
54.筒状构件21的内周面的半径比筒状构件21的外周面与在分隔构件16的上壁面形成的凹坑部的内周面之间的径向上的间隔大。筒状构件21的内径为主液室14的最大内径r的一半以上。在图示的例子中,主液室14的最大内径r为第1安装构件11的内筒部11a的下端部的内径。第1壁面16b中的、位于筒状构件21的内侧的部分(以下称为内侧部分)16f的平面面积比位于筒状构件21的外侧的部分(以下称为外侧部分)16g的平面面积大。
55.多个第1连通孔42a开口于第1壁面16b的内侧部分16f和外侧部分16g这两者。多个第1连通孔42a全部与可动构件41的上表面相对。
56.筒状构件21连结于第1壁面16b中的、位于相邻的第1连通孔42a相互之间的部分,以不与第1连通孔42a重叠的方式配设。筒状构件21以在从轴向观察时内周面和外周面与第1连通孔42a接触的方式配置。
57.也可以是,分隔构件16和筒状构件21中的一者形成弹力性调整部z,该弹力性调整部z使弹性体13的弹力性(弹性)在绕第1安装构件11的中心轴线o的周向上在表观上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形成弹力性调整部z的分隔构件16进行说明。
58.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壁面16b中的、周向的第1区域x和周向的位置与第1区域x不同地设置的第2区域y各自开设有多个第1连通孔42a。
59.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壁面16b中,在开口于周向的第1区域x的第1连通孔42a中流通的液体的流通阻力与在开口于周向的第2区域y的第1连通孔42a中流通的液体的流通阻力互不相同。
60.第1区域x和第2区域y分别使周向的位置不同而设置。第1区域x和第2区域y分别包含内侧部分16f和外侧部分16g各自的一部分。多个第1连通孔42a分别开口于第1区域x和第2区域y。第1区域x的周向和径向的各大小比开口于第1区域x的第1连通孔42a的流路截面积大。第2区域y的周向和径向的各大小比开口于第2区域y的第1连通孔42a的流路截面积大。
61.第1连通孔42a的开口面积在第1区域x的平面面积中占据的比例与第1连通孔42a的开口面积在第2区域y的平面面积中占据的比例互不相同。在图示的例子中,第1连通孔42a的开口面积在第1区域x的平面面积中占据的比例比第1连通孔42a的开口面积在第2区域y的平面面积中占据的比例大。
62.开口于第1区域x的第1连通孔42a的开口面积的总和比开口于第2区域y的第1连通孔42a的开口面积的总和大。
63.开口于第1区域x的第1连通孔42a在第1区域x的整个区域的范围内隔开相等的间隔b、c地配置有多个。在第1区域x中,彼此相邻的第1连通孔42a相互间的间隔b、c比这些第1连通孔42a的内径窄。开口于第2区域y的第1连通孔42a在第2区域y的整个区域的范围内隔开相等的间隔d、e地配置有多个。在第2区域y中,彼此相邻的第1连通孔42a相互间的间隔d、e比这些第1连通孔42a的内径宽。
64.第1区域x中的、彼此相邻的第1连通孔42a相互间的间隔b、c与第2区域y中的、彼此相邻的第1连通孔42a相互间的间隔d、e互不相同。在图示的例子中,第1区域x中的、彼此相邻的第1连通孔42a相互间的间隔b、c比第2区域y中的、彼此相邻的第1连通孔42a相互间的间隔d、e窄。
65.另外,也可以将第1区域x中的、彼此相邻的第1连通孔42a相互间的间隔b、c设为第2区域y中的、彼此相邻的第1连通孔42a相互间的间隔d、e以上。
66.在图示的例子中,在第1区域x和第2区域y中,分别是第1连通孔42a在周向上隔开等间隔b、d地配置有多个,并且像这样沿周向排列而成的第1连通孔42a的列在径向上隔开等间隔c、e地以中心轴线o为中心呈同心圆状配置有多个。在第1区域x中,周向的间隔b与径向的间隔c彼此相同。在第2区域y中,周向的间隔d与径向的间隔e彼此相同。
67.另外,也可以是,在第1区域x中,周向的间隔b与径向的间隔c互不相同。也可以是,在第2区域y中,周向的间隔d与径向的间隔e互不相同。
68.开口于第1区域x的第1连通孔42a的流路截面积与开口于第2区域y的第1连通孔
42a的流路截面积互不相同。各第1连通孔42a的流路截面积在轴向的全长的范围内都相同。
69.另外,各第1连通孔42a的流路截面积也可以根据轴向上的位置而不同。在该情况下,第1连通孔42a的流路截面积能够用沿着轴向的多个位置的流路截面积的平均值表示。
70.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口于第1区域x的第1连通孔42a的流路截面积比开口于第2区域y的第1连通孔42a的流路截面积大。由此,在开口于第2区域y的第1连通孔42a中流通的液体的流通阻力比在开口于第1区域x的第1连通孔42a中流通的液体的流通阻力高。在第1区域x中,在多个第1连通孔42a中流通的液体各自的流通阻力彼此相同。在第2区域y中,在多个第1连通孔42a中流通的液体各自的流通阻力彼此相同。
71.在此,上壁33和下壁34各自的厚度在整个区域的范围内都相同,开口于第1区域x的第1连通孔42a的流路长度与开口于第2区域y的第1连通孔42a的流路长度彼此相同。
72.在从轴向观察时,第1区域x分别设于在一个方向上隔着中心轴线o而相对的位置,并且第2区域y分别设于在与所述一个方向正交的另一个方向上隔着中心轴线o而相对的位置。
73.第1区域x和第2区域y设于第1壁面16b的整个区域。第1区域x和第2区域y各自的周向的大小彼此相同。第1区域x和第2区域y各自的平面面积彼此相同。第1区域x和第2区域y分别在第1壁面16b中设于以中心轴线o为中心的约90
°
的角度范围。第1区域x和第2区域y沿着周向交替地设置。第1区域x和第2区域y在从轴向观察时呈扇形形状。另外,第1区域x和第2区域y在从轴向观察时例如也可以呈四边形状等。
74.在包括这样的结构的隔振装置1中,当在轴向上输入低频振动中的、频率比较高的怠速振动时,在收纳室42内可动构件41变形或位移的同时液室19的液体在第1连通孔42a和第2连通孔42b中流通,从而衰减、吸收该振动。此外,当在轴向上输入低频振动中的、频率比较低的摇摆振动时,液室19的液体在节流通路24中流通,从而衰减、吸收该振动。
75.像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1,由于在分隔构件16的第1壁面16b配设有朝向弹性体13突出的筒状构件21,因此随着轴向的中频振动的输入,在沿着轴向的纵剖视时,弹性体13以二次振动模式变形时,以往在弹性体13的中央部产生的节部分例如由于主液室14的内周面与筒状构件21的上部的外周面之间的液体难以流动等而向第2安装构件12侧偏移,在弹性体13中,位于比节部分靠第1安装构件11侧的位置的部分与位于比节部分靠第2安装构件12侧的位置的部分相比易于变形。由此,在轴向的中频振动输入时,在弹性体13中,位于比节部分靠第1安装构件11侧的位置的部分会积极地变形,能够在表观上降低弹性体13的刚度,能够衰减、吸收该振动。
76.此外,由于多个第1连通孔42a开口于第1壁面16b的内侧部分16f和外侧部分16g这两者,因此能够在第1壁面16b配置很多第1连通孔42a,例如能够可靠地衰减、吸收低频振动中的频率比较高的怠速振动等。
77.此外,由于在第1壁面16b中,在开口于周向的第1区域x的第1连通孔42a中流通的液体的流通阻力与在开口于周向的第2区域y的第1连通孔42a中流通的液体的流通阻力互不相同,因此在输入了与轴向交叉的横向方向中的、相对于中心轴线o而言第1区域x所处的方向的振动时和输入了与轴向交叉的横向方向中的、相对于中心轴线o而言第2区域y所处的方向的振动时,在多个第1连通孔42a中液体比较多地流通的第1连通孔42a发生改变,从而能够使液室19整体的液体的流动的程度不同。由此,能够使在输入了横向方向中的、相对
于中心轴线o而言第1区域x所处的方向的振动时和在输入了横向方向中的、相对于中心轴线o而言第2区域y所处的方向的振动时隔振装置1所表现出的弹力性不同。即,形成弹力性调整部z的筒状构件21能够使弹性体13的刚度在绕第1安装构件11的中心轴线o的周向上在表观上不同,即能够使弹性体13的弹力性(弹性)在表观上不同。因而,例如即使在径向中的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弹性体13的弹力性和所述节部分的位置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进行调谐等。
78.另外,也可以是,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例如使弹性体13的厚度或长度不同,从而使弹性体13的弹力性不同。
79.在图示的例子中,由于第1区域x的所述流通阻力比第2区域y的所述流通阻力低,因此在输入了横向方向中的、相对于中心轴线o而言第1区域x所处的方向的振动时隔振装置1所表现出的弹力性比在输入了横向方向中的、相对于中心轴线o而言第2区域y所处的方向的振动时隔振装置1所表现出的弹力性低。
80.此外,能够通过设计形成于第1壁面16b的第1连通孔42a而不是自第1壁面16b突出的筒状构件21,从而使在输入了横向方向中的、相对于中心轴线o而言第1区域x所处的方向的振动时和在输入了横向方向中的、相对于中心轴线o而言第2区域y所处的方向的振动时隔振装置1所表现出的弹力性不同,因此与设计筒状构件21而具备这样的作用效果的情况相比不易产生设计上的制约。
81.由于开口于第1区域x的第1连通孔42a的流路截面积与开口于第2区域y的第1连通孔42a的流路截面积互不相同,因此能够可靠地使在前者的第1连通孔42a中流通的液体的流通阻力与在后者的第1连通孔42a中流通的液体的流通阻力互不相同。
82.由于开口于第1区域x的第1连通孔42a的流路截面积与开口于第2区域y的第1连通孔42a的流路截面积互不相同,因此能够可靠地使第1连通孔42a的开口面积在第1区域x的平面面积中占据的比例与第1连通孔42a的开口面积在第2区域y的平面面积中占据的比例互不相同。
83.由于第1连通孔42a的开口面积在第1区域x的平面面积中占据的比例与第1连通孔42a的开口面积在第2区域y的平面面积中占据的比例互不相同,因此在输入了横向方向中的、相对于中心轴线o而言第1区域x所处的方向的振动时和在输入了横向方向中的、相对于中心轴线o而言第2区域y所处的方向的振动时,在多个第1连通孔42a中液体比较多地流通的第1连通孔42a发生改变,从而能够使液室19整体的液体的流动的程度不同。
84.由此,能够使在输入了横向方向中的、相对于中心轴线o而言第1区域x所处的方向的振动时和在输入了横向方向中的、相对于中心轴线o而言第2区域y所处的方向的振动时隔振装置1所表现出的弹力性不同。因而,例如即使在径向中的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弹性体13的弹力性和所述节部分的位置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进行调谐等。
85.另外,也可以是,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例如使弹性体13的厚度或长度不同,从而使弹性体13的弹力性不同。
86.在图示的例子中,由于第1区域x的所述比例比第2区域y的所述比例大,因此在输入了横向方向中的、相对于中心轴线o而言第1区域x所处的方向的振动时隔振装置1所表现出的弹力性比在输入了横向方向中的、相对于中心轴线o而言第2区域y所处的方向的振动时隔振装置1所表现出的弹力性低。
87.在从轴向观察时,第1区域x分别设于在一个方向上隔着中心轴线o而相对的位置,并且第2区域y分别设于在与所述一个方向正交的另一个方向上隔着中心轴线o而相对的位置。因而,能够可靠地使在输入了横向方向中的、相对于中心轴线o而言第1区域x所处的方向的振动时和在输入了横向方向中的、相对于中心轴线o而言第2区域y所处的方向的振动时隔振装置1所表现出的弹力性不同。
88.由于第1区域x中的、彼此相邻的第1连通孔42a相互间的间隔b、c与第2区域y中的、彼此相邻的第1连通孔42a相互间的间隔d、e互不相同,因此能够可靠地使第1连通孔42a的开口面积在第1区域x的平面面积中占据的比例与第1连通孔42a的开口面积在第2区域y的平面面积中占据的比例互不相同。
89.此外,由于筒状构件21的轴向的长度为主液室14的轴向的最大高度t的20%以上,因此能够可靠地衰减、吸收轴向的中频振动。
90.此外,由于筒状构件21的内径为主液室14的最大内径r的一半以上,因此能够可靠地衰减、吸收轴向的中频振动。
91.(第2实施方式)
92.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基本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对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仅说明不同点。
93.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对形成弹力性调整部z的分隔构件16进行说明。
94.在本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2中,如图3所示,开口于第1区域x的第1连通孔42a的流路长度与开口于第2区域y的第1连通孔42a的流路长度互不相同。由此,在开口于第1区域x的第1连通孔42a中流通的液体的流通阻力与在开口于第2区域y的第1连通孔42a中流通的液体的流通阻力互不相同。
95.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口于第2区域y的第1连通孔42a的流路长度比开口于第1区域x的第1连通孔42a的流路长度长。由此,在开口于第2区域y的第1连通孔42a中流通的液体的流通阻力比在开口于第1区域x的第1连通孔42a中流通的液体的流通阻力高。
96.在图示的例子中,上壁33和下壁34分别是第2区域y所处的沿着周向的部分的厚度比第1区域x所处的沿着周向的部分的厚度厚。由此,开口于第2区域y的第1连通孔42a的流路长度比开口于第1区域x的第1连通孔42a的流路长度长。
97.上壁33的下表面和下壁34的上表面分别在整个区域中平坦。上壁33和下壁34各自的、第2区域y所处的沿着周向的部分的厚度彼此相同。上壁33和下壁34各自的、第1区域x所处的沿着周向的部分的厚度彼此相同。
98.在第1壁面16b中,第2区域y位于比第1区域x靠上方的位置。筒状构件21的下端开口缘中的、位于第1区域x的部分位于比筒状构件21的下端开口缘中的、位于第2区域y的部分靠下方的位置。筒状构件21的下端开口缘在周向的全长的范围内抵接于第1壁面16b。
99.如图4所示,开口于第1区域x的第1连通孔42a的流路截面积与开口于第2区域y的第1连通孔42a的流路截面积彼此相同。
100.开口于第1壁面16b的多个第1连通孔42a全部是彼此相邻的第1连通孔42a相互间的间隔彼此相等。
101.第1连通孔42a的开口面积在第1区域x的平面面积中占据的比例与第1连通孔42a的开口面积在第2区域y的平面面积中占据的比例彼此相同。开口于第1区域x的第1连通孔
42a的开口面积的总和与开口于第2区域y的第1连通孔42a的开口面积的总和彼此相同。
102.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2,由于开口于第1区域x的第1连通孔42a的流路长度与开口于第2区域y的第1连通孔42a的流路长度互不相同,因此能够可靠地使在前者的第1连通孔42a中流通的液体的流通阻力与在后者的第1连通孔42a中流通的液体的流通阻力互不相同,并且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1所具有的作用效果相同的作用效果。
103.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的隔振装置包括:第1安装构件和第2安装构件,该第1安装构件呈筒状,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承受部中的任一者连结,该第2安装构件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承受部中的另一者连结;弹性体,其将上述的两个安装构件弹性地连结;分隔构件,其将封入有液体的所述第1安装构件内的液室在沿着所述第1安装构件的中心轴线的轴向上分隔为副液室和在分隔壁的局部具有所述弹性体的主液室;以及可动构件,其以能够变形或者能够位移的方式收纳在设于所述分隔构件的收纳室内,在所述分隔构件形成有将所述主液室和所述副液室连通的节流通路、将所述主液室和所述收纳室连通的多个第1连通孔、以及将所述副液室和所述收纳室连通的第2连通孔,在所述分隔构件的、开设有所述第1连通孔且构成所述主液室的内表面的一部分的第1壁面配设有朝向所述弹性体沿所述轴向突出的筒状构件,多个所述第1连通孔开口于所述第1壁面中的、位于所述筒状构件的内侧的内侧部分和位于所述筒状构件的外侧的外侧部分这两者,所述分隔构件和所述筒状构件中的一者形成弹力性调整部,该弹力性调整部使所述弹性体的弹力性在绕所述中心轴线的周向上在表观上不同。
10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的隔振装置,由于在分隔构件的第1壁面配设有朝向弹性体突出的筒状构件,因此随着轴向的中频振动的输入,在沿着轴向的纵剖视时,弹性体以二次振动模式变形时,以往在弹性体的中央部产生的节部分例如由于主液室的内周面与筒状构件的外周面之间的液体难以流动等而向第2安装构件侧偏移,在弹性体中,位于比节部分靠第1安装构件侧的位置的部分与位于比节部分靠第2安装构件侧的位置的部分相比易于变形。由此,在轴向的中频振动输入时,在弹性体中,位于比节部分靠第1安装构件侧的位置的部分会积极地变形,能够在表观上降低弹性体的刚度,能够衰减、吸收该振动。
105.此外,由于多个第1连通孔开口于第1壁面中的、位于筒状构件的内侧的内侧部分和位于筒状构件的外侧的外侧部分这两者,因此能够在第1壁面配置很多第1连通孔,例如能够可靠地衰减、吸收低频振动中的频率比较高的怠速振动等。
106.此外,由于分隔构件和所述筒状构件中的一者形成使弹性体的弹力性在绕中心轴线的周向上在表观上不同的弹力性调整部,因此能够使弹性体的弹力性在绕中心轴线的周向上在表观上不同。
107.在形成所述弹力性调整部的所述分隔构件中,也可以是,在所述第1壁面中,在绕所述中心轴线的所述周向的第1区域开口的所述第1连通孔中流通的液体的流通阻力与在所述周向的第2区域开口的所述第1连通孔中流通的液体的流通阻力互不相同。
108.在该情况下,在形成弹力性调整部的分隔构件中,由于在第1壁面中的、周向的第1区域开口的第1连通孔中流通的液体的流通阻力与在周向的第2区域开口的第1连通孔中流通的液体的流通阻力互不相同,因此在输入了与轴向交叉的横向方向中的、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而言第1区域所处的方向的振动时和在输入了与轴向交叉的横向方向中的、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而言第2区域所处的方向的振动时,在多个第1连通孔中液体比较多地流通的
第1连通孔发生改变,从而能够使液室整体的液体的流动的程度不同。由此,能够使在输入了横向方向中的、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而言第1区域所处的方向的振动时和在输入了横向方向中的、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而言第2区域所处的方向的振动时隔振装置所表现出的弹力性不同。因而,例如即使在径向中的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弹性体的弹力性和所述节部分的位置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进行调谐等。
109.此外,能够通过设计形成于第1壁面的第1连通孔而不是自第1壁面突出的筒状构件,从而使在输入了横向方向中的、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而言第1区域所处的方向的振动时和在输入了横向方向中的、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而言第2区域所处的方向的振动时隔振装置所表现出的弹力性不同,因此与设计筒状构件而具备这样的作用效果的情况相比不易产生设计上的制约。
110.也可以是,开口于所述第1区域的所述第1连通孔的流路截面积与开口于所述第2区域的所述第1连通孔的流路截面积互不相同。
111.在该情况下,由于开口于第1区域的第1连通孔的流路截面积与开口于第2区域的第1连通孔的流路截面积互不相同,因此能够可靠地使在前者的第1连通孔中流通的液体的流通阻力与在后者的第1连通孔中流通的液体的流通阻力互不相同。
112.也可以是,开口于所述第1区域的所述第1连通孔的流路长度与开口于所述第2区域的所述第1连通孔的流路长度互不相同。
113.在该情况下,由于开口于第1区域的第1连通孔的流路长度与开口于第2区域的第1连通孔的流路长度互不相同,因此能够可靠地使在前者的第1连通孔中流通的液体的流通阻力与在后者的第1连通孔中流通的液体的流通阻力互不相同。
114.也可以是,所述第1连通孔的开口面积在所述第1区域的平面面积中占据的比例与所述第1连通孔的开口面积在所述第2区域的平面面积中占据的比例互不相同。
115.在该情况下,由于第1连通孔的开口面积在第1区域的平面面积中占据的比例与第1连通孔的开口面积在第2区域的平面面积中占据的比例互不相同,因此在输入了横向方向中的、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而言第1区域所处的方向的振动时和在输入了横向方向中的、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而言第2区域所处的方向的振动时,在多个第1连通孔中液体比较多地流通的第1连通孔发生改变,从而能够使液室整体的液体的流动的程度不同。
116.也可以是,在从所述轴向观察时,所述第1区域分别设于在一个方向上隔着所述中心轴线而相对的位置,并且所述第2区域分别设于在与所述一个方向正交的另一个方向上隔着所述中心轴线而相对的位置。
117.在该情况下,在从所述轴向观察时,第1区域分别设于在一个方向上隔着所述中心轴线而相对的位置,并且第2区域分别设于在与所述一个方向正交的另一个方向上隔着所述中心轴线而相对的位置。因而,能够可靠地使在输入了横向方向中的、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而言第1区域所处的方向的振动时和在输入了横向方向中的、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而言第2区域所处的方向的振动时隔振装置所表现出的弹力性不同。
118.在形成所述弹力性调整部的所述分隔构件中,也可以是,在所述第1壁面中的、绕所述中心轴线的周向的第1区域和所述周向的位置与所述第1区域不同地设置的第2区域开口各自开设有多个所述第1连通孔,所述第1连通孔的开口面积在所述第1区域的平面面积中占据的比例与所述第1连通孔的开口面积在所述第2区域的平面面积中占据的比例互不
相同。
119.在该情况下,在形成弹力性调整部的分隔构件中,由于在第1壁面中,第1连通孔的开口面积在第1区域的平面面积中占据的比例与第1连通孔的开口面积在第2区域的平面面积中占据的比例互不相同,因此在输入了与轴向交叉的横向方向中的、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而言第1区域所处的方向的振动时和在输入了与轴向交叉的横向方向中的、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而言第2区域所处的方向的振动时,在多个第1连通孔中液体比较多地流通的第1连通孔发生改变,从而能够使液室整体的液体的流动的程度不同。由此,能够使在输入了横向方向中的、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而言第1区域所处的方向的振动时和在输入了横向方向中的、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而言第2区域所处的方向的振动时隔振装置所表现出的弹力性不同。因而,例如即使在径向中的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弹性体的弹力性和所述节部分的位置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进行调谐等。
120.此外,通过设计形成于第1壁面的第1连通孔而不是自第1壁面突出的筒状构件,从而能够使在输入了横向方向中的、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而言第1区域所处的方向的振动时和在输入了横向方向中的、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而言第2区域所处的方向的振动时隔振装置所表现出的弹力性不同,因此与设计筒状构件而具备这样的作用效果的情况相比不易产生设计上的制约。
121.也可以是,开口于所述第1区域的所述第1连通孔的流路截面积与开口于所述第2区域的所述第1连通孔的流路截面积互不相同。
122.在该情况下,由于开口于第1区域的第1连通孔的流路截面积与开口于第2区域的第1连通孔的流路截面积互不相同,因此能够可靠地使第1连通孔的开口面积在第1区域的平面面积中占据的比例与第1连通孔的开口面积在第2区域的平面面积中占据的比例互不相同。
123.也可以是,所述第1区域中的、彼此相邻的所述第1连通孔相互间的间隔与所述第2区域中的、彼此相邻的所述第1连通孔相互间的间隔互不相同。
124.在该情况下,由于第1区域中的、彼此相邻的第1连通孔相互间的间隔与第2区域中的、彼此相邻的第1连通孔相互间的间隔互不相同,因此能够可靠地使第1连通孔的开口面积在第1区域的平面面积中占据的比例与第1连通孔的开口面积在第2区域的平面面积中占据的比例互不相同。
125.也可以是,在从所述轴向观察时,所述第1区域分别设于在一个方向上隔着所述中心轴线而相对的位置,并且所述第2区域分别设于在与所述一个方向正交的另一个方向上隔着所述中心轴线而相对的位置。
126.在该情况下,在从所述轴向观察时,第1区域分别设于在一个方向上隔着所述中心轴线而相对的位置,并且第2区域分别设于在与所述一个方向正交的另一个方向上隔着所述中心轴线而相对的位置。因而,能够可靠地使在输入了横向方向中的、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而言第1区域所处的方向的振动时和在输入了横向方向中的、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而言第2区域所处的方向的振动时隔振装置所表现出的弹力性不同。
127.另外,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施加各种变更。
128.例如,在所述第1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在保持第1连通孔42a的开口面积在第2区
域y的平面面积中占据的比例比第1连通孔42a的开口面积在第1区域x的平面面积中占据的比例小的状态下,将在开口于第2区域y的第1连通孔42a中流通的液体的流通阻力设为在开口于第1区域x的第1连通孔42a中流通的液体的流通阻力以下。
129.在所述第1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在保持第1连通孔42a的开口面积在第2区域y的平面面积中占据的比例比第1连通孔42a的开口面积在第1区域x的平面面积中占据的比例小的状态下,将开口于第2区域y的第1连通孔42a的流路截面积设为开口于第1区域x的第1连通孔42a的流路截面积以上。
130.例如,在所述第1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在保持第1连通孔42a的开口面积在第2区域y的平面面积中占据的比例比第1连通孔42a的开口面积在第1区域x的平面面积中占据的比例小的状态下,使在开口于第2区域y的第1连通孔42a中流通的液体的流通阻力比在开口于第1区域x的第1连通孔42a中流通的液体的流通阻力低。
131.在所述第1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使开口于第1区域x的第1连通孔42a的流路长度与开口于第2区域y的第1连通孔42a的流路长度互不相同,例如使开口于第1区域x的第1连通孔42a的流路长度比开口于第2区域y的第1连通孔42a的流路长度短。
132.在所述第1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在保持在开口于第1区域x的第1连通孔42a中流通的液体的流通阻力比在开口于第2区域y的第1连通孔42a中流通的液体的流通阻力低的状态下,将开口于第1区域x的第1连通孔42a的开口面积的总和设为开口于第2区域y的第1连通孔42a的开口面积的总和以下,将第1连通孔42a的开口面积在第1区域x的平面面积中占据的比例设为第1连通孔42a的开口面积在第2区域y的平面面积中占据的比例以下。
133.在所述第1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在保持在开口于第1区域x的第1连通孔42a中流通的液体的流通阻力比在开口于第2区域y的第1连通孔42a中流通的液体的流通阻力低的状态下,将开口于第1区域x的第1连通孔42a的开口面积的总和设为开口于第2区域y的第1连通孔42a的开口面积的总和以下,使第1连通孔42a的开口面积在第1区域x的平面面积中占据的比例比第1连通孔42a的开口面积在第2区域y的平面面积中占据的比例小。
134.在所述第2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使开口于第1区域x的第1连通孔42a的流路截面积与开口于第2区域y的第1连通孔42a的流路截面积互不相同。在所述第2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使第1连通孔42a的开口面积在第2区域y的平面面积中占据的比例与第1连通孔42a的开口面积在第1区域x的平面面积中占据的比例互不相同。
135.在所述第2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使开口于第1区域x的第1连通孔42a的开口面积的总和与开口于第2区域y的第1连通孔42a的开口面积的总和互不相同。
136.也可以是,将开口于第1区域x的第1连通孔42a的流通阻力提高到位于第2区域y侧的第1连通孔42a的程度。
137.也可以是,将开口于第2区域y的第1连通孔42a的流通阻力降低到位于第1区域x侧的第1连通孔42a的程度。
138.也可以是,使第1区域x和第2区域y各自的平面面积互不相同。
139.第1区域x和第2区域y各自的个数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也可以适当地变更。第1区域x和第2区域y各自的位置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适当地变更为将第1区域x和第2区域y分别设于在从轴向观察时在一个方向上隔着中心轴线o而相对的位置等。
140.第1壁面16b不限于包含第1区域x和第2区域y,也可以包含开设有液体的流通阻力
与开口于第1区域x和第2区域y的第1连通孔42a不同的第1连通孔的其他的区域。
141.也可以是,在分别形成于第1区域x和第2区域y的多个第1连通孔42a中包含液体的流通阻力与其他的第1连通孔42a不同的一部分第1连通孔42a。例如,在形成于第1区域x的多个第1连通孔42a中包含形成于第2区域y的流通阻力较高的一部分第1连通孔42a,在形成于第2区域y的多个第1连通孔42a中包含形成于第1区域x的流通阻力较低的一部分第1连通孔42a。
142.此外,示出了筒状构件21以不与第1连通孔42a重叠的方式连结于第1壁面16b的结构,但也可以将筒状构件21与第1连通孔42a重叠地连结于第1壁面16b。
143.此外,作为弹性体13,示出了形成为沿轴向延伸的筒状的结构,但也可以采用形成为具有上下表面的环状的板状的结构。
144.此外,在分隔构件16的上壁面形成有凹坑部,但也可以不形成凹坑部。
145.此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因作用支承载荷而在主液室14作用正压的压缩式的隔振装置1、2,但也能够应用于如下悬吊式的隔振装置:以主液室14位于铅垂方向下侧且副液室15位于铅垂方向上侧的方式安装,因作用支承载荷而在主液室14作用负压。
146.此外,本发明的隔振装置1、2不限定于应用于车辆的发动机支架,也能够应用于除发动机支架以外的设备。例如,也能够应用于在建筑机械搭载的发电机的支架,或者,也能够应用于在工厂等设置的机械的支架。
147.此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将所述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适当地替换为众所周知的构成要素,此外,也可以将所述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适当组合。
148.(第3实施方式)
149.以下,基于图5和图6说明本发明的隔振装置的第3实施方式。
150.如图5所示,隔振装置101是一种液体封入型的隔振装置,其包括:第1安装构件111和第2安装构件112,该第1安装构件111呈筒状,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承受部中的任一者连结,该第2安装构件112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承受部中的另一者连结;弹性体113,其将第1安装构件111和第2安装构件112相互弹性地连结;分隔构件116,其将封入有液体的第1安装构件111内的液室119分隔为副液室115和在分隔壁的局部具有弹性体113的主液室114;以及可动构件141,其以能够变形或者能够位移的方式收纳在设于分隔构件116的收纳室142内。
151.以下,将沿着第1安装构件111的中心轴线o的方向称为轴向。此外,将在轴向上第2安装构件112所在的一侧称为上侧,将分隔构件116所在的一侧称为下侧。此外,在从轴向观察隔振装置101的俯视时,将与中心轴线o交叉的方向称为径向,将绕中心轴线o环绕的方向称为周向。
152.另外,第1安装构件111、第2安装构件112及弹性体113在俯视时分别呈圆形状或圆环状,与中心轴线o同轴地配置。
153.在该隔振装置101例如安装于汽车的情况下,第2安装构件112连结于作为振动产生部的发动机等,第1安装构件111连结于作为振动承受部的车身。由此,抑制了发动机等的振动传递到车身。另外,也可以将第1安装构件111连结于振动产生部,将第2安装构件112连结于振动承受部。
154.第1安装构件111包括内筒部111a、外筒部111b以及下支承部111c。内筒部111a嵌合于外筒部111b内。下支承部111c形成为环状。在下支承部111c的外周部的上表面载置有
外筒部111b的下端开口缘。第1安装构件111整体形成为圆筒状。第1安装构件111借助未图示的支架连结于作为振动承受部的车身等。
155.第2安装构件112相对于第1安装构件111而言位于径向的内侧且是上方。第2安装构件112的外径比第1安装构件111的内径小。第2安装构件112通过未图示的安装金属配件嵌合于内侧而借助该安装金属配件连结于作为振动产生部的发动机等。
156.另外,第1安装构件111和第2安装构件112的相对的位置不限于图示的例子,也可以适当地变更。此外,也可以将第2安装构件112的外径设为第1安装构件111的内径以上。
157.弹性体113形成为沿轴向延伸的筒状。弹性体113随着从上方朝向下方而扩径。
158.在弹性体113的轴向的两端部分别连结有第1安装构件111和第2安装构件112。在弹性体113的上端部连结有第2安装构件112,在弹性体113的下端部连结有第1安装构件111。弹性体113封闭第1安装构件111的上端开口部。弹性体113的下端部连结于第1安装构件111的内筒部111a的内周面。弹性体113的上端部连结于第2安装构件112的下表面。弹性体113由橡胶材料等形成,硫化粘接于第1安装构件111和第2安装构件112。弹性体113的厚度随着从上方朝向下方而变薄。另外,弹性体113例如也可以由合成树脂材料等形成。
159.在弹性体113的上端部一体地形成有覆盖第2安装构件112的外周面和上表面的止挡橡胶113a。在弹性体113和止挡橡胶113a埋设有包围第2安装构件112的外壳体112a。
160.隔膜120由橡胶、软质树脂等弹性材料形成,形成为有底圆筒状。通过由第1安装构件111的下支承部111c的内周部和分隔构件116的外周部夹住隔膜120的上端部,从而确保隔膜120的内侧的液密性,而且封闭第1安装构件111的下端开口部。
161.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隔膜120的底部成为在外周侧较深而在中央部较浅的形状。不过,作为隔膜120的形状,除了这样的形状以外也能够采用以往公知的各种形状。
162.通过隔膜120封闭第1安装构件111的下端开口部,而且像前述那样弹性体113封闭第1安装构件111的上端开口部,从而第1安装构件111内成为液密地密封的液室119。在该液室119中封入(填充)有液体。作为液体,例如能够举出乙二醇、水或硅油等。
163.液室119被分隔构件116在轴向上划分为主液室114和副液室115。主液室114在壁面的局部具有弹性体113的内周面113c,是由弹性体113和分隔构件116包围的空间,根据弹性体113的变形而内容积发生变化。副液室115是由隔膜120和分隔构件116包围的空间,根据隔膜120的变形而内容积发生变化。包括这样的结构的隔振装置101是以主液室114位于铅垂方向上侧、副液室115位于铅垂方向下侧的方式安装来使用的压缩式的装置。
164.在分隔构件116形成有将主液室114和收纳室142连通的多个第1连通孔142a及将副液室115和收纳室142连通的第2连通孔142b。在分隔构件116形成有多个第2连通孔142b,第1连通孔142a和第2连通孔142b各自的个数彼此相同。各个第1连通孔142a和第2连通孔142b在轴向上彼此相对。在轴向上彼此相对的第1连通孔142a和第2连通孔142b各自的内径(流路截面积)彼此相同。在轴向上彼此相对的第1连通孔142a和第2连通孔142b各自的流路长度彼此相同。另外,也可以在分隔构件116形成有1个第2连通孔142b。
165.在此,在分隔构件116中,构成主液室114的内表面的一部分的上壁面和构成副液室115的内表面的一部分的下壁面在从轴向观察时分别呈与中心轴线o同轴地配置的圆形状。分隔构件116的上壁面和下壁面各自的直径彼此相等。分隔构件116的上壁面与弹性体113的内周面113c在轴向上相对,分隔构件116的下壁面与隔膜120的内表面在轴向上相对。
166.在图示的例子中,在分隔构件116的上壁面的、除外周缘部116a以外的整个区域形成有凹坑部。多个第1连通孔142a在该凹坑部的底面(以下称为第1壁面)116b的整个区域开口。在分隔构件116的下壁面的、除外周缘部116c以外的整个区域形成有凹坑部。多个第2连通孔142b在该凹坑部的底面(以下称为第2壁面)116d的整个区域开口。上壁面和下壁面各自的凹坑部在从轴向观察时呈与中心轴线o同轴地配置的圆形状,各凹坑部的内径和深度等的大小彼此相等。
167.收纳室142形成于分隔构件116中的、位于第1壁面116b与第2壁面116d之间的轴向之间的部分。收纳室142在从轴向观察时呈与中心轴线o同轴地配置的圆形状。收纳室142的直径比第1壁面116b和第2壁面116d各自的直径大。
168.可动构件141形成为表背面朝向轴向的板状。可动构件141在从轴向观察时呈与中心轴线o同轴地配置的圆形状。可动构件141例如由橡胶或软质树脂等弹性材料形成。
169.在分隔构件116形成有将主液室114和副液室115连通的节流通路124。节流通路124形成于分隔构件116中的、位于上壁面的外周缘部116a与下壁面的外周缘部116c之间的轴向之间的部分。节流通路124的上端位于比第1壁面116b靠上方的位置,节流通路124的下端位于比第2壁面116d靠下方的位置。节流通路124的流路截面形状成为在轴向上较长的长方形状。节流通路124的共振频率比第1连通孔142a和第2连通孔142b各自的共振频率低。
170.如图6所示,节流通路124的主液室114侧的开口部125形成于分隔构件116的上壁面的外周缘部116a。该开口部125通过贯通孔125a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而成的孔列125b以径向和周向的各位置不同的方式配置有多个而构成。贯通孔125a的内径比第1连通孔142a的内径小。孔列125b在分隔构件116的上壁面的外周缘部116a配置有两个。各孔列125b的周向的偏移量和各孔列125b的径向的偏移量分别与贯通孔125a的内径相等。
171.节流通路124的副液室115侧的开口部形成于分隔构件116的下壁面的外周缘部116c,为开口面积比主液室114侧的开口部125的开口面积、即多个贯通孔125a的开口面积的总和大的1个开口。节流通路124的主液室114侧的开口部125和副液室115侧的开口部位于比第1连通孔142a和第2连通孔142b靠径向的外侧的位置。
172.在分隔构件116的上端部形成有凸缘部116e,该凸缘部116e朝向径向的外侧突出,在整周的范围内连续地延伸。凸缘部116e的上表面隔着环状的上侧密封材料127抵接于第1安装构件111的内筒部111a和外筒部111b各自的下端开口缘。凸缘部116e的下表面隔着隔膜120的上端开口缘和从径向的外侧包围隔膜120的上端开口缘的环状的下侧密封材料128抵接于第1安装构件111的下支承部111c的内周部的上表面。
173.分隔构件116包括在轴向上相互对接地配置的上筒体131和下筒体132、封闭上筒体131的下端开口部的上壁133、以及封闭下筒体132的上端开口部的下壁134。另外,分隔构件116也可以一体地形成。
174.上筒体131的上端开口缘为前述的分隔构件116的上壁面的外周缘部116a。在上筒体131的上端部形成有凸缘部116e。在上筒体131的下端开口缘的、位于比内周部靠径向的外侧的位置的部分形成有周槽,该周槽朝向上方凹入且朝向径向的外侧开口。
175.上壁133固定于上筒体131的下端开口缘的内周部。在上壁133形成有第1连通孔142a。
176.在下筒体132的上端开口缘的、与上筒体131的周槽在轴向上相对的径向的中间部
分形成有朝向下方凹入的周槽。由该周槽和上筒体131的周槽划分形成节流通路124。下筒体132的上端开口缘的、位于比周槽靠径向的外侧的位置的外周缘部抵接于上筒体131的凸缘部116e的下表面。下筒体132嵌合于隔膜120的上端部内,隔膜120的上端部嵌合于第1安装构件111的下支承部111c内。由此,隔膜120的上端部被下筒体132的外周面和下支承部111c的内周面在径向上夹持。
177.下壁134固定于下筒体132的上端开口缘的内周部。在下壁134形成有第2连通孔142b。
178.在上筒体131的下端开口缘的内周部和下筒体132的上端开口缘的内周部中的至少一者形成有朝向另一者突出并抵接于另一者的抵靠突起134a、134b。在图示的例子中,在上筒体131的下端开口缘的内周部和下筒体132的上端开口缘的内周部这两者形成有抵靠突起134a、134b。抵靠突起134a、134b形成为与中心轴线o同轴地配置的环状,上壁133和下壁134以在轴向上相互隔开间隙的状态配设于该抵靠突起134a、134b的径向内侧。收纳室142由上壁133的下表面、下壁134的上表面以及抵靠突起134a、134b的内周面划分形成。
179.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分隔构件116的、开设有第1连通孔142a且构成主液室114的内表面的一部分的第1壁面116b配设有筒状构件121,该筒状构件121朝向弹性体113沿轴向突出。
180.筒状构件121形成为圆筒状,与中心轴线o同轴地配置。筒状构件121沿轴向笔直地延伸。筒状构件121的轴向的长度为主液室114的轴向的最大高度t的20%以上。在图示的例子中,主液室114的轴向的最大高度t为随着从下方朝向上方而朝向径向的内侧延伸的、弹性体113的内周面113c的上端部与第1壁面116b之间的轴向上的距离。筒状构件121的轴向的长度被设定为,在对隔振装置101施加了轴向的静态载荷时和输入了轴向的振动时筒状构件121的上端部不抵接于弹性体113的内周面113c。
181.另外,像前述那样,弹性体113的内周面113c是随着从下方朝向上方而朝向径向的内侧延伸的部分,像图示的例子那样,在划分形成主液室114的、弹性体113的内表面的上端部设有朝向上方凹入的凹坑部的情况下,弹性体113的内周面113c的上端部是指弹性体113的内表面的凹坑部的开口周缘部。
182.筒状构件121的上部从在分隔构件116的上壁面形成的凹坑部的上端开口部向上方突出。筒状构件121的上部的外周面与第1安装构件111的内筒部111a的内周面的下端部和弹性体113的内周面113c的下端部以在径向上设有间隙的状态相对。筒状构件121的上部的、自凹坑部的上端开口部的突出长度比该凹坑部的深度短。此外,所述突出长度比弹性体113的内周面113c中的、与筒状构件121的上端开口缘在轴向上相对的部分与筒状构件121的上端开口缘之间的轴向上的距离短。筒状构件121的上端开口缘与随着从下方朝向上方而朝向径向的内侧延伸的、弹性体113的内周面113c中的、在沿着轴向的纵剖视时自该内周面113c延伸的方向上的中央部向下侧偏移了的部分在轴向上相对。
183.筒状构件121在从轴向观察时呈椭圆形状。筒状构件121的内周面的半径的最小值比筒状构件121的外周面与在分隔构件116的上壁面形成的凹坑部的内周面之间的径向上的间隔的最大值大。筒状构件121的内径的最大值为主液室114的最大内径r的一半以上。在图示的例子中,主液室114的最大内径r为第1安装构件111的内筒部111a的下端部的内径。第1壁面116b中的、位于筒状构件121的内侧的部分(以下称为内侧部分)116f的平面面积比
位于筒状构件121的外侧的部分(以下称为外侧部分)116g的平面面积小。
184.多个第1连通孔142a开口于第1壁面116b的内侧部分116f和外侧部分116g这两者。多个第1连通孔142a全部与可动构件141的上表面相对。第1连通孔142a设于内侧部分116f的整个区域,并且设于外侧部分116g的周向的整个区域。
185.筒状构件121连结于第1壁面116b中的、位于相邻的第1连通孔142a相互之间的部分,以不与第1连通孔142a重叠的方式配设。
186.开口于外侧部分116g的第1连通孔142a的数量与开口于内侧部分116f的第1连通孔142a的数量互不相同。在图示的例子中,开口于外侧部分116g的第1连通孔142a的数量比开口于内侧部分116f的第1连通孔142a的数量少。
187.第1连通孔142a的开口面积在外侧部分116g的平面面积中占据的比例与第1连通孔142a的开口面积在内侧部分116f的平面面积中占据的比例互不相同。在图示的例子中,第1连通孔142a的开口面积在外侧部分116g的平面面积中占据的比例比第1连通孔142a的开口面积在内侧部分116f的平面面积中占据的比例小。开口于内侧部分116f的第1连通孔142a的开口面积的总和比开口于外侧部分116g的第1连通孔142a的开口面积的总和大。
188.开口于外侧部分116g的第1连通孔142a的流路截面积与开口于内侧部分116f的第1连通孔142a的流路截面积彼此相同。另外,也可以使开口于外侧部分116g的第1连通孔142a的流路截面积与开口于内侧部分116f的第1连通孔142a的流路截面积互不相同。
189.开口于第1壁面116b的多个第1连通孔142a中的、除了在径向上隔着筒状构件121而彼此相邻的第1连通孔142a之外的第1连通孔142a全部是彼此相邻的第1连通孔142a相互间的间隔彼此相等,且比第1连通孔142a的内径小。另外,也可以使内侧部分116f中的、彼此相邻的第1连通孔142a相互间的间隔与外侧部分116g中的、彼此相邻的第1连通孔142a相互间的间隔互不相同。
190.在此,上壁133和下壁134各自的厚度在整个区域的范围内相同,开口于外侧部分116g的第1连通孔142a的流路长度与开口于内侧部分116f的第1连通孔142a的流路长度彼此相同。另外,也可以使开口于外侧部分116g的第1连通孔142a的流路长度与开口于内侧部分116f的第1连通孔142a的流路长度互不相同。
191.在开口于外侧部分116g的第1连通孔142a中流通的液体的流通阻力与在开口于内侧部分116f的第1连通孔142a中流通的液体的流通阻力彼此相同。另外,也可以使在开口于外侧部分116g的第1连通孔142a中流通的液体的流通阻力与在开口于内侧部分116f的第1连通孔142a中流通的液体的流通阻力互不相同。
192.也可以是,分隔构件116和筒状构件121中的一者形成弹力性调整部z,该弹力性调整部z使弹性体113的弹力性在绕第1安装构件111的中心轴线o的周向上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形成弹力性调整部z的筒状构件121进行说明。
193.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体113的内周面和筒状构件121的外周面各自的至少一部分在径向上彼此相对,而且划分形成沿周向延伸的环状间隙10x。环状间隙10x中的、沿着周向的一部分或多个部位的径向的宽度与其他的部分的径向的宽度不同。形成弹力性调整部z的筒状构件121形成为使环状间隙10x中的、沿着周向的一部分或多个部位的径向的宽度与其他的部分的径向的宽度不同。
194.在外侧部分116g中,在位于与环状间隙10x中的径向的宽度较宽的部分相同的周
向的位置的部分开口的第1连通孔142a的开口面积的总和比在位于与环状间隙10x中的径向的宽度较窄的部分相同的周向的位置的部分开口的第1连通孔142a的开口面积的总和大。另外,也可以将前者的开口面积的总和设为后者的开口面积的总和以下。
195.在图示的例子中,像前述那样,筒状构件121的上部的外周面与弹性体113的内周面113c的下端部以在径向上设有间隙的状态相对,划分形成环状间隙10x。在环状间隙10x中,径向的宽度最小的部分分别设于在一个方向上隔着中心轴线o而相对的位置,并且径向的宽度最大的部分分别设于在与所述一个方向正交的另一个方向上隔着中心轴线o而相对的位置。
196.弹性体113的内周面113c和筒状构件121的外周面各自的、在径向上彼此相对的各部分的形状在从轴向观察时互不相同。弹性体113的内周面113c在轴向的全长的范围内在从轴向观察时呈圆形状,筒状构件121的外周面在轴向的全长的范围内在从轴向观察时呈椭圆形状。弹性体113的内周面113c和筒状构件121的外周面各自的、在径向上彼此相对的各部分的中心轴线与第1安装构件111的中心轴线o一致。筒状构件121的内周面在轴向的全长的范围内在从轴向观察时呈椭圆形状。筒状构件121的壁厚在整个区域的范围内都相等。
197.筒状构件121的外周面在从轴向观察时呈以长轴沿着所述一个方向延伸、短轴沿着所述另一个方向延伸的方向设置的椭圆形状。环状间隙10x的径向的宽度以在筒状构件121的外周面的所述一个方向的端部和弹性体113的内周面113c之间最小、在筒状构件121的外周面的所述另一个方向的端部和弹性体113的内周面113c之间最大的方式随着周向的位置不同而逐渐变化。
198.在包括这样的结构的隔振装置101中,当在轴向上输入低频振动中的、频率比较高的怠速振动时,在收纳室142内可动构件141变形或位移的同时液室119的液体在第1连通孔142a和第2连通孔142b中流通,从而衰减、吸收该振动。此外,当在轴向上输入低频振动中的、频率比较低的摇摆振动时,液室119的液体在节流通路124中流通,从而衰减、吸收该振动。
199.像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101,由于在分隔构件116的第1壁面116b配设有朝向弹性体113突出的筒状构件121,因此随着轴向的中频振动的输入,在沿着轴向的纵剖视时,弹性体113以二次振动模式变形时,以往在弹性体113的中央部产生的节部分例如由于主液室114的内周面与筒状构件121的上部的外周面之间的液体难以流动等而向第2安装构件112侧偏移,在弹性体113中,位于比节部分靠第1安装构件111侧的位置的部分与位于比节部分靠第2安装构件112侧的位置的部分相比易于变形。由此,在轴向的中频振动输入时,在弹性体113中,位于比节部分靠第1安装构件111侧的位置的部分会积极地变形,能够在表观上降低弹性体113的刚度,能够衰减、吸收该振动。
200.此外,由于多个第1连通孔142a开口于第1壁面116b的内侧部分116f和外侧部分116g这两者,因此能够在第1壁面116b配置很多第1连通孔142a,例如能够可靠地衰减、吸收低频振动中的频率比较高的怠速振动等。
201.由于弹性体113的内周面和筒状构件121的外周面之间的环状间隙10x中的、沿着周向的一部分或多个部位的径向的宽度与其他的部分的径向的宽度不同,因此能够根据环状间隙10x的周向的每个位置来调整振动输入时的液体的例如流速等流动状态。由此,能够根据沿着周向的每个位置来调整在轴向的中频振动输入时在弹性体113产生的节部分的位
置,此外,能够使在输入了与轴向交叉的横向方向中的、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o而言环状间隙10x中的径向的宽度较窄的部分(以下称为窄幅部分)所处的方向的中频振动时和在输入了与轴向交叉的横向方向中的、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o而言环状间隙10x中的径向的宽度较宽的部分(以下称为宽幅部分)所处的方向的中频振动时位于环状间隙10x的液体的流动的程度不同,能够使隔振装置101所表现出的弹力性不同。即,形成弹力性调整部z的筒状构件121能够使弹性体113的刚度在绕第1安装构件111的中心轴线o的周向上在表观上不同,即能够使弹性体113的弹力性(弹性)在表观上不同。因而,例如即使在径向中的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弹性体113的弹力性和所述节部分的位置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进行调谐等。
202.另外,也可以是,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例如使弹性体113的厚度或长度不同,从而使弹性体113的弹力性不同。
203.具体而言,在环状间隙10x的窄幅部分,液体难以流动,因此在轴向的中频振动输入时,在弹性体113中的、位于与所述窄幅部分相同的周向的位置的部分,所述节部分向沿着轴向的第2安装构件112侧比较大地偏移,并且在输入了横向方向中的、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o而言所述窄幅部分所处的方向的中频振动时隔振装置101所表现出的弹力性较高。
204.另一方面,在环状间隙10x的宽幅部分,液体易于流动,因此在轴向的中频振动输入时,在弹性体113中的、位于与所述宽幅部分相同的周向的位置的部分,所述节部分向沿着轴向的第2安装构件112侧比较小地偏移,并且在输入了横向方向中的、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o而言所述宽幅部分所处的方向的中频振动时隔振装置101所表现出的弹力性较低。
205.由于弹性体113的内周面和筒状构件121的外周面各自的、在径向上彼此相对的各部分的形状在从轴向观察时互不相同,因此能够容易地设置沿着周向的一部分或多个部位的径向的宽度与其他的部分的径向的宽度不同的环状间隙10x。
206.由于弹性体113的内周面和筒状构件121的外周面各自的、在径向上彼此相对的各部分的中心轴线一致,因此能够容易地得到具有前述的作用效果的隔振装置1。
207.在环状间隙10x中,径向的宽度最小的部分分别设于在一个方向上隔着所述中心轴线o而相对的位置,并且径向的宽度最大的部分分别设于在与所述一个方向正交的另一个方向上隔着所述中心轴线o而相对的位置。因而,能够可靠地使在输入了横向方向中的、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o而言环状间隙10x中的径向的宽度最小的部分所处的方向的中频振动时和在输入了横向方向中的、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o而言环状间隙10x中的径向的宽度最大的部分所处的方向的中频振动时隔振装置101所表现出的弹力性不同。
208.此外,由于筒状构件121的轴向的长度为主液室114的轴向的最大高度t的20%以上,因此能够可靠地衰减、吸收轴向的中频振动。
209.此外,由于筒状构件121的内径的最大值为主液室114的最大内径r的一半以上,因此能够可靠地衰减、吸收轴向的中频振动。
210.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的隔振装置包括:第1安装构件和第2安装构件,该第1安装构件呈筒状,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承受部中的任一者连结,该第2安装构件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承受部中的另一者连结;弹性体,其将上述的两个安装构件弹性地连结;分隔构件,其将封入有液体的所述第1安装构件内的液室在沿着所述第1安装构件的中心轴线的轴向上分隔为副液室和在分隔壁的局部具有所述弹性体的主液室;以及可动构件,其以能够变形
或者能够位移的方式收纳在设于所述分隔构件的收纳室内,在所述分隔构件形成有将所述主液室和所述副液室连通的节流通路、将所述主液室和所述收纳室连通的多个第1连通孔、以及将所述副液室和所述收纳室连通的第2连通孔,在所述分隔构件的、开设有所述第1连通孔且构成所述主液室的内表面的一部分的第1壁面配设有朝向所述弹性体沿所述轴向突出的筒状构件,多个所述第1连通孔开口于所述第1壁面中的、位于所述筒状构件的内侧的内侧部分和位于所述筒状构件的外侧的外侧部分这两者,所述分隔构件和所述筒状构件中的一者形成弹力性调整部,该弹力性调整部使所述弹性体的弹力性在绕所述中心轴线的周向上不同。
21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的隔振装置,由于在分隔构件的第1壁面配设有朝向弹性体突出的筒状构件,因此随着轴向的中频振动的输入,在沿着轴向的纵剖视时,弹性体以二次振动模式变形时,以往在弹性体的中央部产生的节部分例如由于主液室的内周面与筒状构件的外周面之间的液体难以流动等而向第2安装构件侧偏移,在弹性体中,位于比节部分靠第1安装构件侧的位置的部分与位于比节部分靠第2安装构件侧的位置的部分相比易于变形。由此,在轴向的中频振动输入时,在弹性体中,位于比节部分靠第1安装构件侧的位置的部分会积极地变形,能够在表观上降低弹性体的刚度,能够衰减、吸收该振动。
212.此外,由于多个第1连通孔开口于第1壁面中的、位于筒状构件的内侧的内侧部分和位于筒状构件的外侧的外侧部分这两者,因此能够在第1壁面配置很多第1连通孔,例如能够可靠地衰减、吸收低频振动中的频率比较高的怠速振动等。
213.此外,由于分隔构件和所述筒状构件中的一者形成使弹性体的弹力性在绕中心轴线的周向上不同的弹力性调整部,因此能够使弹性体的弹力性在绕中心轴线的周向上在表观上不同。
214.也可以是,所述弹性体形成为沿所述轴向延伸的筒状,
215.所述弹性体的内周面和所述筒状构件的外周面各自的至少一部分在径向上彼此相对,而且划分形成沿绕所述中心轴线的周向延伸的环状间隙,
216.形成所述弹力性调整部的所述筒状构件形成为使所述环状间隙中的、沿着周向的一部分或多个部位的径向的宽度与其他的部分的径向的宽度不同。
217.在该情况下,由于形成弹力性调整部的筒状构件形成为使环状间隙中的、沿着周向的一部分或多个部位的径向的宽度与其他的部分的径向的宽度不同,即弹性体的内周面和筒状构件的外周面之间的环状间隙中的、沿着周向的一部分或多个部位的径向的宽度与其他的部分的径向的宽度不同,因此能够根据所述环状间隙的周向的每个位置来调整振动输入时的液体的例如流速等流动状态。由此,能够根据沿着周向的每个位置来调整在轴向的中频振动输入时在弹性体产生的节部分的位置,此外,能够使在输入了与轴向交叉的横向方向中的、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而言所述环状间隙中的径向的宽度较窄的部分(以下称为窄幅部分)所处的方向的中频振动时和在输入了与轴向交叉的横向方向中的、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而言所述环状间隙中的径向的宽度较宽的部分(以下称为宽幅部分)所处的方向的中频振动时位于所述环状间隙的液体的流动的程度不同,能够使隔振装置所表现出的弹力性在表观上不同。因而,例如即使在径向中的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弹性体的弹力性和所述节部分的位置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进行调谐等。
218.具体而言,在所述环状间隙的窄幅部分,液体难以流动,因此在轴向的中频振动输
入时,在弹性体中的、位于与所述窄幅部分相同的周向的位置的部分,所述节部分向沿着轴向的第2安装构件侧比较大地偏移,并且在输入了横向方向中的、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而言所述窄幅部分所处的方向的中频振动时隔振装置所表现出的弹力性较高。
219.另一方面,在所述环状间隙的宽幅部分,液体易于流动,因此在轴向的中频振动输入时,在弹性体中的、位于与所述宽幅部分相同的周向的位置的部分,所述节部分向沿着轴向的第2安装构件侧比较小地偏移,并且在输入了横向方向中的、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而言所述宽幅部分所处的方向的中频振动时隔振装置所表现出的弹力性较低。
220.也可以是,所述弹性体的内周面和所述筒状构件的外周面各自的、在径向上彼此相对的各部分的形状在从所述轴向观察时互不相同。
221.在该情况下,由于弹性体的内周面和筒状构件的外周面各自的、在径向上彼此相对的各部分的形状在从所述轴向观察时互不相同,因此能够容易地设置沿着周向的一部分或多个部位的径向的宽度与其他的部分的径向的宽度不同的所述环状间隙。
222.也可以是,所述弹性体的内周面和所述筒状构件的外周面各自的、在径向上彼此相对的各部分的中心轴线一致。
223.在该情况下,由于弹性体的内周面和筒状构件的外周面各自的、在径向上彼此相对的各部分的中心轴线一致,因此能够容易地得到具有前述的作用效果的隔振装置。
224.也可以是,在所述环状间隙中,径向的宽度最小的部分分别设于在一个方向上隔着所述中心轴线而相对的位置,并且径向的宽度最大的部分分别设于在与所述一个方向正交的另一个方向上隔着所述中心轴线而相对的位置。
225.在该情况下,在环状间隙中,径向的宽度最小的部分分别设于在一个方向上隔着所述中心轴线而相对的位置,并且径向的宽度最大的部分分别设于在与所述一个方向正交的另一个方向上隔着所述中心轴线而相对的位置。因而,能够可靠地使在输入了横向方向中的、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而言环状间隙中的径向的宽度最小的部分所处的方向的中频振动时和在输入了横向方向中的、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而言环状间隙中的径向的宽度最大的部分所处的方向的中频振动时隔振装置所表现出的弹力性不同。
226.另外,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施加各种变更。
227.例如也可以是,使弹性体13的内周面113c和筒状构件121的外周面各自的、在径向上彼此相对的各部分的形状在从轴向观察时相同,使上述的各部分的中心轴线偏心。
228.例如也可以是,在从轴向观察时,筒状构件121的外周面呈圆形状而不是椭圆形状或者方形状等非圆形状,弹性体113的内周面113c呈椭圆形状或者方形状等非圆形状而不是圆形状。
229.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筒状构件121的内周面在从轴向观察时呈圆形状。即,也可以是,使筒状构件121的壁厚在沿着周向的一部分或多个部位不同,从而使环状间隙10x中的、沿着周向的一部分或多个部位的径向的宽度与其他的部分的径向的宽度不同。
230.也可以是,对于环状间隙10x的径向的宽度,例如仅限于周向的一部分或多个部位与其他的部分不同。
231.作为环状间隙10x,例如也可以采用径向的宽度最小的部分和径向的宽度最大的部分分别设于在一个方向上隔着中心轴线o而相对的位置的结构等。
232.也可以是,筒状构件121的外周面在整个区域的范围内与弹性体113的内周面113c以在径向上设有间隙的状态相对。
233.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从轴向观察到的、筒状构件121的外周面和第1壁面116b各自的形状互不相同的结构,但也可以使它们的形状彼此相同。
234.也可以是,将开口于外侧部分116g的第1连通孔142a的数量设为开口于内侧部分116f的第1连通孔142a的数量以上。
235.也可以是,将第1连通孔142a的开口面积在外侧部分116g的平面面积中占据的比例设为第1连通孔142a的开口面积在内侧部分116f的平面面积中占据的比例以上。
236.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使开口于内侧部分116f的第1连通孔142a的开口面积的总和比开口于外侧部分116g的第1连通孔142a的开口面积的总和大,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开口于内侧部分116f的第1连通孔142a的开口面积的总和设为开口于外侧部分116g的第1连通孔142a的开口面积的总和以下。
237.此外,示出了筒状构件121以不与第1连通孔142a重叠的方式连结于第1壁面116b的结构,但也可以将筒状构件121与第1连通孔142a重叠地连结于第1壁面116b。
238.此外,在分隔构件116的上壁面形成有凹坑部,但也可以不形成凹坑部。
239.此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因作用支承载荷而在主液室114作用正压的压缩式的隔振装置101,但也能够应用于如下悬吊式的隔振装置:以主液室114位于铅垂方向下侧且副液室115位于铅垂方向上侧的方式安装,因作用支承载荷而在主液室114作用负压。
240.此外,本发明的隔振装置101不限定于应用于车辆的发动机支架,也能够应用于发动机支架以外的设备。例如,也能够应用于在建筑机械搭载的发电机的支架,或者,也能够应用于在工厂等设置的机械的支架。
241.此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将所述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适当地替换为众所周知的构成要素,此外,也可以将所述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适当组合。
242.对于以上说明的第1~第3实施方式而言,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定于所述第1~第3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对所述第1~第3实施方式施加各种变更。例如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将所述第1~第3实施方式各自的构成要素适当组合。
243.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244.根据本发明,能够衰减、吸收中频振动。
245.附图标记说明
246.1、2、101、隔振装置;11、111、第1安装构件;12、112、第2安装构件;13、113、弹性体;14、114、主液室;15、115、副液室;16、116、分隔构件;16b、116b、第1壁面;16f、116f、内侧部分;16g、116g、外侧部分;19、119、液室;21、121、筒状构件;24、124、节流通路;41、141、可动构件;42、142、收纳室;42a、142a、第1连通孔;42b、142b、第2连通孔;o、中心轴线;x、第1区域;y、第2区域;z、弹力性调整部;10x、环状间隙。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