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补光装置及电子设备的保护壳的制作方法

2022-07-09 19:40: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补光装置及电子设备的保护壳。


背景技术:

2.为了满足消费者对暗光自拍时补光的需求,可以在移动设备中配备安装于移动设备的外壳的补光装置,该补光装置利用闪光灯作为光源,通过导光结构进行导光并完成补光自拍。但是,目前市场上利用闪光灯作为光源的补光装置光强损失较大,导致补光装置的补光强度低,影响消费者的补光自拍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补光装置及电子设备的保护壳,能够降低光线的损失,提高所述补光装置的补光强度。
4.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补光装置,所述补光装置包括壳体、第一反射部和第二反射部,所述壳体设置有进光孔和出光孔;所述第一反射部位于所述壳体内并靠近所述进光孔,且具有第一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面为镜面,且所述第一反射面的至少部分相对于所述进光孔的轴线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反射部位于所述壳体内并靠近所述出光孔,且具有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二反射面为镜面。所述第一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反射面为镜面,光线照射到所述第一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反射面能够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的损失较小,能够增大从所述出光孔射出的光强,提高所述补光装置的补光效果。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反射面相对于所述进光孔的轴线方向倾斜设置能够减少光线在所述壳体内的反射次数,缩短了光线的传递路径,有效地提升了光线从所述第一反射部到所述第二反射部的传递效率,降低从所述第一反射部照射到所述第二反射部的光线的损失,增大从所述出光孔射出的光强,提升了所述补光装置的补光强度。
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射面的至少部分与所述进光孔的轴线之间的锐角为第一夹角α,以使光线在所述第一反射面发生全反射,从而降低了光线在所述第一反射面因折射而造成的光线损失,将照射至所述第一反射面的光线全部反射,且光线在所述第一反射面发生全反射,使得光线经多次反射也不会损失,提高所述补光装置的补光强度。
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角α满足40
°
≤α≤50
°
,以使经所述第一反射面反射的光线沿竖直方向照射到所述第二反射面,减少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的反射光线,减少反射光线在所述壳体内的反射次数,提升光线在所述第一反射面与所述第二反射面之间的传递效率,提高所述补光装置的补光强度。
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反射面包括斜面,且所述斜面与所述进光孔的轴线之间的锐角为第二夹角β,以使光线在所述第二反射面发生全反射,从而降低了光线在所述第二反射面因折射而造成的光线损失,将照射至所述第二反射面的光线全部反射,且光线在第二反射面发生全反射,使得光线经多次反射也不会损失,提高所述补光装置的补光强度。
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角β满足40
°
≤β≤50
°
。经所述第二反射面反射的光线能够沿水平方向从所述出光孔射出,使光线不被所述壳体遮挡,减少光线的损失,实现所述补光装置的补光作用,增强补光强度。
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射面包括多个斜面,且至少部分所述斜面与所述进光孔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不同。所述第一反射部包括多个斜面的结构,能够在所述第一反射面承接相同的光线反射范围时,减小所述第一反射部的厚度,减小所述补光装置的厚度,减小所述补光装置的体积;所述第一反射部的厚度相同时,包括多个所述斜面的所述第一反射部与包括单个所述斜面的所述第一反射部相比,所述第一反射面能够承接的入射光的范围更大,能够增加从所述第一反射面射向所述第二反射面的光线,提高从所述出光孔射出的光强。
1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射面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斜面,且相邻所述斜面之间通过水平面或竖直面连接,各所述斜面平行。所述第一反射部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所述斜面和所述水平面或所述竖直面的结构,能够在所述第一反射面承接相同的光线反射范围时,减小所述第一反射部的厚度,减小所述补光装置的厚度,减小所述补光装置的体积;所述第一反射部的厚度相同时,包括多个所述斜面的所述第一反射部与包括单个所述斜面的所述第一反射部相比,所述第一反射面能够承接的入射光的范围更大,能够增加从所述第一反射面射向所述第二反射面的光线,提高从所述出光孔射出的光强。
1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反射面包括多个斜面,且至少部分所述斜面与所述进光孔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不同。所述第二反射部包括多个斜面的结构,能够在所述第二反射面承接的光线照射范围时,使得所述第二反射部在所述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增加,但不会改变沿竖直方向照射到所述第二反射面的入射角,提高第二反射部反射的光线从所述出光孔射出的范围;所述第二反射部的厚度相同时,包括多个所述斜面的所述第二反射部与包括单个所述斜面的所述第二反射部相比,所述第二反射面反射的光线的范围更大,能够增加从所述出光孔射出的光线的范围,提升所述补光装置的出光均匀性。
1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反射面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斜面,且相邻所述斜面之间通过水平面或竖直面连接,各所述斜面平行。所述第二反射部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所述斜面和所述水平面或所述竖直面的结构,能够在所述第一反射面承接相同的光线反射范围时,使得所述第二反射部在所述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增加,但不会改变沿竖直方向照射到所述第二反射面的入射角,提高所述第二反射部反射的光线从所述出光孔射出的范围;所述第二反射部的厚度相同时,包括多个所述斜面的所述第二反射部与包括单个所述斜面的所述第二反射部相比,所述第二反射面反射的光线的范围更大,能够增加从所述出光孔射出的光线的范围,提升所述补光装置的出光均匀性。
1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反射面包括弧面,所述弧面向所述壳体内凹陷。反射至所述弧面不同位置的光线的反射角度不同,使经所述弧面反射的反射光可以沿不同的方向散射,使得光线能够均匀的散射至所述出光孔的,经所述第二反射面31反射后的光线覆盖所述出光孔的范围更大,避免光线集中形成光斑造成曝光过度无法清晰成像,提升了所述补光装置射出的光线的均匀性。
1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补光装置还包括导光部,所述导光部填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反射部和所述第二反射部设置于所述导光部。所述导光部可以用于传导线光源,
提高光线的传递效率,所述导光部与所述壳体的底壁接触的部分为所述第一反射面,所述导光部与所述壳体的顶壁接触的部分为所述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反射面位于所述导光部沿竖直方向的两端,根据所述第一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反射面的结构将所述导光部的两端制作成任一形状,所述第一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反射面设置于所述导光部能够增加所述补光装置的稳定性,使所述第一反射部和所述第二反射部在所述壳体内不易发生位移,降低反射光线发生偏移的风险,提升光线的传递效率。
1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导光部为塑料柱、有机玻璃柱、均光片、导光片中的一种。所述导光部为塑料柱、有机玻璃柱、均光片中的一种时,所述导光部具有导光更均匀、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1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补光装置包括透光部,所述透光部覆盖所述出光孔。光线经所述第二反射面反射后能够照射到所述覆盖于所述出光孔的所述透光部,经所述透光部射出,所述透光部能够改善光线的效果,如增加光线强度、均匀光线、柔化光线等作用,以适用于不同的使用环境,提高所述补光装置的适用范围,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
1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透光部为均光片、增光片、柔光片、导光片中的一种或多种。均光片能够将点光源均匀扩散,提升光线的均匀性,增光片能够聚集光线,增加出光的亮度,柔光片能够增大光源发光面积,削弱光线的硬度,使光线更加柔和,导光片可以传导线光源,提高光线的传递效率,所述透光部可根据使用需求为均光片、增光片、柔光片、导光片中的一种,也可以为多种膜片的组合,以获得更加的使用效果,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
1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射部为反射材料层、反射薄膜、镜片中的一种;所述第二反射部为反射材料层、反射薄膜、镜片中的一种。该结构能够使所述第一反射部和所述第二反射部更加稳定的与所述导光部连接,使所述第一反射部和所述第二反射部不易从所述导光部脱落,增加所述补光装置的结构稳定性,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能够大批量生产,降低所述补光装置的生产成本。
1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内壁均设有反光层。在所述壳体的内壁设有反光层能够避免光线在所述壳体内进行漫反射,降低光线的反射损失,提升光线的传递效率。
2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补光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壳体外侧的遮光罩,所述遮光罩包围所述进光孔,并凸出于所述壳体。所述遮光罩能够与发光装置(例如电子设备)的边缘贴合,阻挡光源的光线在进入所述进光孔的过程中从所述补光装置漏出,减少了光源的损失,提高了光源的利用率,使更多的光线能够进入所述补光装置,提升了所述补光装置的出光强度。
21.本技术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包括以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补光装置。所述保护壳可以用于例如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笔记本电脑、车载电脑、显示设备、可穿戴设备等任何具有拍照功能的设备。本技术实施例对上述电子设备的具体形式不做特殊限制。为了方便说明,以电子设备为手机为例进行说明,所述保护壳可以为手机的保护壳,使用时,所述保护壳套在所述手机的后盖的外侧,所述补光装置安装于所述保护壳,所述补光装置的所述进光孔与所述手机的闪光灯对齐,所述闪光灯为所述补光装置的光源,使得所述闪光灯的光在所述补光装置的作用下提高光强、增加均匀性,以满足用户的自拍需求。
2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补光装置与所述保护壳转动连接或滑动连接。当用户自拍需要补光时,转动或滑动所述补光装置,使所述补光装置的一部分伸出所述保护壳,使所述闪光灯与所述进光孔相对,使得用户在拍摄照片时,闪光灯的光线能够经所述进光孔进入所述补光装置,再经所述补光装置的所述出光孔射出,实现补光效果;当无需补光时,转动或滑动所述补光装置,使所述补光装置缩回至所述保护壳,能够减小所述补光装置的占用空间,降低所述保护壳的体积,防止所述补光装置遭到损坏,提升所述补光装置的使用寿命,方便用户的日常使用。
23.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补光装置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图1的正视图;
26.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
27.图4为图3实施例中的光路图;
28.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补光装置在又一种实施例中的剖视图;
29.图6为图5实施例中的光路图;
30.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补光装置在又一种实施例中的剖视图;
31.图8为本技术提供的补光装置在又一种实施例中的剖视图,图中示出光路;
32.图9为本技术提供的补光装置在又一种实施例中的剖视图,图中示出光路;
33.图10为本技术所提供保护壳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34.附图标记:
35.1-壳体;
36.11-进光孔;
37.12-出光孔;
38.2-第一反射部;
39.21-第一反射面;
40.3-第二反射部;
41.31-第二反射面;
42.4-导光部;
43.5-透光部;
44.6-遮光罩;
45.7-斜面;
46.8-水平面;
47.9-弧面;
48.10-补光装置;
49.20-保护壳;
50.x-水平方向;
51.y-竖直方向。
52.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53.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54.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55.现有技术中,补光装置采用平顶设计,即反射面为平面,经进光孔进入的光线经该反射面反射后的反射光会照射到补光装置的壳体的内壁,并在壳体内多次反射后才能从出光孔射出,传递效率低,导致光线在多次反射中大量损失。且该反射面的性能较差,光线照射到反射面时发生漫反射,导致光线损失,因此,该补光装置的补光强度较低。
56.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补光装置10,如图1~图3所示,所述补光装置10包括壳体1、第一反射部2和第二反射部3,所述壳体1设置有进光孔11和出光孔12,外界光线能够从所述进光孔11沿所述进光孔11的轴线方向照射到所述壳体1内;所述第一反射部2和所述第二反射部3均位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第一反射部2与所述第二反射部3相比更加靠近所述进光孔11、远离所述出光孔12,所述第二反射部3与所述第一反射部2相比更加靠近所述出光孔12、远离所述进光孔11。所述第一反射部2具有第一反射面21,所述第一反射面21为镜面,所述第一反射面21的至少部分相对于所述进光孔11的轴线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反射部3具有第二反射面31,所述第二反射面31为镜面。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镜面指的是反射面光滑,能够发生镜面反射,当平行入射的光线照射到所述镜面时,会平行地向另一个方向反射出来。所述镜面可以通过镜片附着、刷镜面漆或打磨成镜面等方式形成,但不局限于此。
5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光线经所述进光孔11进入所述补光装置10的所述壳体1内,能够照射到所述第一反射部2的所述第一反射面21,经所述第一反射面21反射后能够照射到所述第二反射部3的所述第二反射面31,经所述第二反射面31反射后从所述出光孔12射出。所述第一反射面21和所述第二反射面31为镜面,光线照射到所述第一反射面21和所述第二反射面31能够发生镜面反射,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相比,反射光线的损失较小,能够增大从所述出光孔12射出的光强,提高所述补光装置的补光效果。
58.本技术实施例中,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反射面21相对于所述进光孔11的轴线方向倾斜设置与所述第一反射面21和所述进光孔11的轴线方向平行相比,能够增大光线照射到所述第一反射面21的入射角,增大经所述第一反射面21反射的光线的反射角,减少照射到所述壳体1的内壁的光线,减少光线在所述壳体1内的反射次数,缩短了光线的传递路径,有效地提升了光线从所述第一反射部2到所述第二反射部3的传递效率,降低从所述第一反射部2照射到所述第二反射部3的光线的损失,增大从所述出光孔12射出的光强,提升了所述补光装置10的补光强度。
59.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反射面21的至少部分与所述进光孔11的轴线之间的锐角为第一夹角α,以使光线在所述第一反射面21发生全反射。
6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反射面21的至少部分与所述进光孔11的轴线之间
的锐角为第一夹角α时,所述第一夹角α使得光线在照射到所述第一反射面21时发生全反射,使得光线在所述第一反射面21不发生折射,从而降低了光线在所述第一反射面21因折射而造成的光线损失,将照射至所述第一反射面21的光线全部反射,且光线在所述第一反射面21发生全反射,使得光线经多次反射也不会损失,提高所述补光装置10的补光强度。
61.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角α满足40
°
≤α≤50
°
,以使经所述第一反射面21反射的光线沿竖直方向y照射到所述第二反射面31。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补光装置10按如图3和图4所示的竖直方向y布置,所述进光孔11与所述出光孔12沿竖直方向y分布,所述进光孔11的轴线沿水平方向x,光线沿水平方向x经所述进光孔射入所述壳体1内。
6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当光线沿水平方向x从所述进光孔11进入所述壳体1时,光线沿水平方向x照射到所述第一反射面21,发生全反射,此时若第一夹角α=45
°
(入射角为45
°
),根据光的反射原理,经所述第一反射面21反射的光线的反射角为45
°
,经所述第一反射面21反射的光线能够沿竖直方向y直接照射到所述第二反射面31,能够减少相对于竖直方向y倾斜的反射光线,减少反射光线在所述壳体1内的反射次数,提升光线在所述第一反射面21与所述第二反射面31之间的传递效率,提高所述补光装置10的补光强度。
6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一反射面21的不同材质,满足全反射条件的第一夹角α也会相应地产生变化,当第一夹角α满足40
°
≤α≤50
°
时,光线均能够在所述第一反射面21发生全反射,在此不做限制。
64.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反射面31包括斜面7,且所述斜面7与所述进光孔11的轴线之间的锐角为第二夹角β,以使光线在所述第二反射面31发生全反射。
6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当所述斜面7与所述进光孔11的轴线之间的锐角为第二夹角β时,所述第二夹角β使得光线照射到所述第二反射面31时发生全反射,使得光线在所说第二反射面31不发生折射,从而降低了光线在所述第二反射面31因折射而造成的光线损失,将照射至所述第二反射面31的光线全部反射,且光线在第二反射面31发生全反射,使得光线经多次反射也不会损失,提高所述补光装置10的补光强度。
66.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角β满足40
°
≤β≤50
°
。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补光装置10按如图4和图9所示的竖直方向y布置,所述进光孔11与所述出光孔12沿竖直方向y分布,所述进光孔11的轴线沿水平方向x,光线沿水平方向x经所述进光孔射入所述壳体1内。
6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9所示,光线沿竖直方向y照射到所述第二反射面31时,发生全反射,此时若第二夹角β=45
°
(入射角为45
°
),根据光的反射原理,经所述第二反射面31反射的光线的反射角为45
°
,经所述第二反射面31反射的光线能够沿水平方向x从所述出光孔12射出,使光线不被所述壳体1遮挡,减少光线的损失,实现所述补光装置10的补光作用,增强补光强度。
6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二反射面31的不同材质,满足全反射条件的第二夹角β也会相应地产生变化,当第二夹角β满足40
°
≤β≤50
°
时,光线均能够在所述第二反射面31发生全反射,在此不做限制。
69.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反射面21包括多个斜面7,且至少部分所述斜面7与所述进光孔1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不同(图中未示出)。
7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射面21包括有多个所述斜面7,多个所述斜面7包
括多个第一斜面和多个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的所述第一夹角α相同,所述第二斜面的所述第一夹角α与所述第一斜面的所述第一夹角α不同,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斜面之间通过所述第二斜面连接,所述第一斜面为以上各实施例中所述的斜面7。例如,所述第一斜面的所述第一夹角α可以大于所述第二斜面的所述第一夹角α,使线照射到所述第一反射面21时,照射到所述第二斜面的光线少于照射到所述第一斜面的光线,且经所述第一斜面反射的光线的反射角小于经所述第二斜面反射的光线的反射角,经所述第一斜面反射的光线能够沿竖直方向y照射到所述第二反射面31,使得大部分光线能够在所述第一斜面的反射作用下沿竖直方向y照射到所述第二反射面31,小部分光线在所述第二斜面的反射作用下可能照射到所述壳体1的内壁发生多次反射。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反射面21包括多个所述斜面7的设置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光强损失。
71.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射部2包括多个斜面7的结构,还能够在所述第一反射面21承接相同的光线反射范围时,减小所述第一反射部2的厚度,减小所述补光装置10的厚度,减小所述补光装置10的体积;所述第一反射部2的厚度相同时,包括多个所述斜面7的所述第一反射部2与包括单个所述斜面7的所述第一反射部2相比,所述第一反射面21能够承接的入射光的范围更大,能够增加从所述第一反射面21射向所述第二反射面31的光线,提高从所述出光孔12射出的光强。
72.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反射面21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斜面7,且相邻所述斜面7之间通过水平面8或竖直面(图中未示出)连接,各所述斜面7平行,各所述斜面7为以上各实施例中所述的斜面7。
7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9所示,相互平行的所述斜面7主要起接收并反射光线的作用,所述水平面8或所述竖直面主要起连接两个所述斜面7的作用。光线从所述进光孔11沿水平方向x照射到所述第一反射面21时,能够倾斜照射到所述斜面7,并能够经所述斜面7反射,所述斜面7与所述进光孔11的轴线方向之间的夹角为所述第一夹角α时,经所述斜面7反射后的反射光能够沿竖直方向y照射到所述第二反射面31;若连接面为所述水平面8时,光线照射到所述第一反射面21时,与所述水平面8平行,所述水平面8无法起到承接并反射光线的作用,避免光线照射到所述水平面8发生反射后照射到所述壳体1的内壁发生多次反射,提高所述第一反射面21与所述第二反射面31之间的光线的传递效率,降低光线的损失;若连接面为所述竖直面时,能够增加所述第一反射面21在竖直方向y的高度,使经所述第一反射面21反射的光线密度减小,提高光线的均匀性。
74.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射部2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所述斜面7和所述水平面8的结构,还能够在所述第一反射面21承接相同的光线反射范围时,减小所述第一反射部2的厚度,减小所述补光装置10的厚度,减小所述补光装置10的体积;所述第一反射部2的厚度相同时,包括多个所述斜面7的所述第一反射部2与包括单个所述斜面7的所述第一反射部2相比,所述第一反射面21能够承接的入射光的范围更大,能够增加从所述第一反射面21射向所述第二反射面31的光线,提高从所述出光孔12射出的光强。
75.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反射面31包括多个斜面7,且至少部分所述斜面7与所述进光孔1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不同。
7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反射面31包括有多个所述斜面7,多个所述斜面7包括多个第一斜面和多个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的所述第二夹角β相同,所述第二斜面的所
述第二夹角β与所述第一斜面的所述第二夹角β不同,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斜面之间通过所述第二斜面连接,所述第一斜面为以上各实施例中所述的斜面7。例如,所述第一斜面的所述第二夹角β可以大于所述第二斜面的所述第二夹角β,通过所述第二斜面连接所述第一斜面,使得所述第而反射面31在竖直方向y上的高度增加,但不会改变所述第一斜面7的所述第二夹角β,使光线照射到所述第二反射面31时,经所述第一斜面反射的光线能够沿水平方向x从所述出光孔12射出,使射出的相邻的两条光线在竖直方向y上的距离增加,避免光线集中造成曝光过度的风险,提高所述补光装置10的出光均匀性。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反射面21包括多个所述斜面7的设置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光强损失,提高所述补光装置10的出光均匀性。
77.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反射部3包括多个斜面7的结构,还能够在所述第二反射面31承接的光线照射范围时,使得所述第二反射部3在所述竖直方向y上的高度增加,但不会改变沿竖直方向y照射到所述第二反射面31的入射角,提高第二反射部3反射的光线从所述出光孔12射出的范围;所述第二反射部3的厚度相同时,包括多个所述斜面7的所述第二反射部3与包括单个所述斜面7的所述第二反射部3相比,所述第二反射面31反射的光线的范围更大,能够增加从所述出光孔12射出的光线的范围,提升所述补光装置10的出光均匀性。
78.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反射面31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斜面7,且相邻所述斜面7之间通过水平面8或竖直面(图中未示出)连接,各所述斜面7平行。
7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相互平行的所述斜面7主要起接收并反射光线的作用,所述水平面8或所述竖直面主要起连接两个所述斜面7的作用。该结构能够使所述第二反射面31在竖直方向y上的高度增加,但不会改变所述斜面7的所述第二夹角β,若连接面为所述水平面8时,经所述第一反射面21反射的光线照射至所述斜面7上,不会直接照射至所述水平面8或所述竖直面,使光线能够经所述出光孔12射出,所述斜面7与所述进光孔11的轴线方向之间的夹角为所述第二夹角β时,经所述斜面7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能够经所述出光孔12沿水平方向x射出,并使射出的相邻的两条光线在竖直方向y上的距离增加,避免光线集中造成曝光过度的风险,提高所述补光装置10的出光均匀性。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一反射面21包括多个所述斜面7的设置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光强损失,提高所述补光装置10的出光均匀性。
80.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反射部3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所述斜面7和所述水平面8或所述竖直面的结构,还能够在所述第一反射面21承接相同的光线反射范围时,使得所述第二反射部3在所述竖直方向y上的高度增加,但不会改变沿竖直方向y照射到所述第二反射面31的入射角,提高所述第二反射部3反射的光线从所述出光孔12射出的范围;所述第二反射部3的厚度相同时,包括多个所述斜面7的所述第二反射部3与包括单个所述斜面7的所述第二反射部3相比,所述第二反射面31反射的光线的范围更大,能够增加从所述出光孔12射出的光线的范围,提升所述补光装置10的出光均匀性。
81.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反射面31包括弧面9,所述弧面9向所述壳体1内凹陷。
8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8所示,光线经所述第一反射面21反射至所述第二反射面31的所述弧面9时,根据光的反射原理,反射至所述弧面9不同位置的光线的反射角
度不同,使经所述弧面9反射的反射光可以沿不同的方向散射,使得光线能够均匀的散射至所述出光孔12的,所述第二反射面31包括弧面9与所述第二反射面31包括平面(例如所述斜面7)相比,经所述第二反射面31反射后的光线覆盖所述出光孔12的范围更大,避免光线集中形成光斑造成曝光过度无法清晰成像,提升了所述补光装置10射出的光线的均匀性。
8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反射部2的所述第一反射面21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斜面7,且相邻所述斜面7之间通过所述水平面8连接,各所述斜面7平行,所述第二反射部3的所述第二反射面31为所述弧面9结构,当所述第一夹角为α时,能够将沿水平方向x经所述进光孔11进入所述补光装置10的光线沿竖直方向y反射至所述第二反射部3,经所述第二反射面31反射后,使反射光沿不同方向散射,使得光线能够均匀的散射至所述出光孔12。该结构的所述第一反射部2在所述第一反射面21承接相同的光线反射范围时具有更薄的厚度,且不改变光线照射到所述第一反射面21的入射角,能够降低光线的损失,提升所述补光装置10的补光强度,减小所述补光装置10的厚度,该结构的所述第二反射部3将照射至所述第二反射面31的光线沿不同的方向散射,使光线覆盖所述出光孔12的范围扩大,避免光线集中形成光斑造成曝光过度无法清晰成像,提升了所述补光装置10射出的光线的均匀性。
84.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至图9所示,所述补光装置10还可以包括导光部4,所述导光部4填充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第一反射部2和所述第二反射部3设置于所述导光部4。
8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导光部4可以用于传导线光源,提高光线的传递效率,所述导光部4与所述壳体1的底壁接触的部分为所述第一反射面21,所述导光部4与所述壳体1的顶壁接触的部分为所述第二反射面31,所述第一反射面21和所述第二反射面31位于所述导光部4沿竖直方向y的两端,根据所述第一反射面21和所述第二反射面31的结构将所述导光部4的两端制作成任一形状,如圆弧状、阶梯状、斜面状等,但不局限于此。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射面21和所述第二反射面31设置于所述导光部4能够增加所述补光装置10的稳定性,使所述第一反射部2和所述第二反射部3在所述壳体1内不易发生位移,降低反射光线发生偏移的风险,提升光线的传递效率。
86.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导光部4为塑料柱、有机玻璃柱、均光片、导光片中的一种。所述第一反射面21和所述第二反射面31可以为电镀、喷涂、涂布于所述导光部4的反射材料层,也可以是粘接于所述导光部4的反射薄膜或镜片等,但不局限于此,该结构能够使所述第一反射部2和所述第二反射部3更加稳定的与所述导光部4连接,使所述第一反射部2和所述第二反射部3不易从所述导光部4脱落,增加所述补光装置10的结构稳定性,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能够大批量生产,降低所述补光装置10的生产成本。
8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导光部4为塑料柱、有机玻璃柱、均光片中的一种时,所述导光部4具有导光更均匀、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根据所述补光装置10的具体结构,所述导光部4也可以为塑料板、有机玻璃板、塑料片、有机玻璃片等等,但不局限于此。
88.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当导光部4为塑料片、有机玻璃片等均光片时,所述导光部沿水平方向x的厚度最小,有助于所述补光装置10实现超薄设计。
89.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壳体1内未设置所述导光部4,所述壳体1内的空气能够起到导光的作用,此时,所述壳体1由于不包括导光部4,也能够减小厚度,
有助于实现所述补光装置10的轻薄化。所述第一反射部2和所述第二反射部3可以为具有电镀、喷涂、涂布的反射材料层,所述反射材料层形成所述第一反射面21和所述第二反射面31,也可以是粘接于所述第一反射部2和所述第二反射部3的反射薄膜或镜片,所述反射薄膜或所述镜片为所述第一反射面21和所述第二反射面31,以使所述第一反射部2和所述第二反射部3的所述第一反射面21和所述第二反射面31为镜面,使得经所述进光孔11进入所述壳体1内的光线经所述第一反射面21和所述第二反射面31的镜面结构进行反射,该结构减少了导光部4的使用,降低了加工及装配导光部4的工艺流程,大大降低了所述补光装置10的成本。
90.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7所示,所述补光装置10包括透光部5,所述透光部5覆盖所述出光孔12。
9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光线经所述第二反射面31反射后能够照射到所述覆盖于所述出光孔12的所述透光部5,经所述透光部5射出,所述透光部5能够改善光线的效果,如增加光线强度、均匀光线、柔化光线等作用,但不局限于此,以适用于不同的使用环境,提高所述补光装置10的适用范围,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
92.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透光部5为均光片、增光片、柔光片、导光片中的一种或多种。
9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均光片能够将点光源均匀扩散,提升光线的均匀性,增光片能够聚集光线,增加出光的亮度,柔光片能够增大光源发光面积,削弱光线的硬度,使光线更加柔和,导光片可以传导线光源,提高光线的传递效率,所述透光部5可根据使用需求为均光片、增光片、柔光片、导光片中的一种,也可以为多种膜片的组合,以获得更加的使用效果,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
94.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的内壁均设有反光层。
9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所述壳体1的内壁设有反光层能够避免光线在所述壳体1内进行漫反射,降低光线的反射损失,提升光线的传递效率。
96.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补光装置10包括安装于所述壳体1外侧的遮光罩6,所述遮光罩6包围所述进光孔11,并凸出于所述壳体1。
9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遮光罩6能够与发光装置(例如电子设备)的边缘贴合,阻挡光源的光线在进入所述进光孔11的过程中从所述补光装置10漏出,减少了光源的损失,提高了光源的利用率,使更多的光线能够进入所述补光装置10,提升了所述补光装置10的出光强度。
9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保护壳20,如图10所示,所述保护壳20包括以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补光装置10。由于所述补光装置10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括所述补光装置10的电子设备的保护壳20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做赘述。
99.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壳20可以用于例如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笔记本电脑、车载电脑、显示设备、可穿戴设备等任何具有拍照功能的设备。本技术实施例对上述电子设备的具体形式不做特殊限制。
100.为了方便说明,以电子设备为手机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0所示,所述保护壳20可以为手机的保护壳,使用时,所述保护壳20套在所述手机的后盖的外侧,所述补光装置10安装于所述保护壳20,所述补光装置10的所述进光孔11与所述手机的闪光灯对齐,所述闪光灯
为所述补光装置10的光源,使得所述闪光灯的光在所述补光装置10的作用下提高光强、增加均匀性,以满足用户的自拍需求。
101.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所述补光装置10与所述保护壳20转动连接或滑动连接。
10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当用户自拍需要补光时,转动或滑动所述补光装置10,使所述补光装置10的一部分伸出所述保护壳20,使所述闪光灯与所述进光孔11相对,使得用户在拍摄照片时,闪光灯的光线能够经所述进光孔11进入所述补光装置10,再经所述补光装置10的所述出光孔12射出,实现补光效果;当无需补光时,转动或滑动所述补光装置,使所述补光装置10缩回至所述保护壳20,能够减小所述补光装置10的占用空间,降低所述保护壳20的体积,防止所述补光装置10遭到损坏,提升所述补光装置10的使用寿命,方便用户的日常使用。
103.如图1至图10所示,所述进光孔11和所述出光孔12位于所述补光装置10的同一侧,使得从所述补光装置10射出光线方向与进入所述补光装置10的光线方向相反,满足用户在缺少光线的环境自拍时的补光效果。
10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技术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