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电路板引脚处理设备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09 19:35: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板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路板引脚处理设备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2.电子元器件与电路板的连接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电子元器件的引脚插入电路板的孔内,然后通过锡焊将引脚焊接在电路板,即传统的穿孔插装技术;另一种是将电子元器件贴合在电路板的表面,即smt贴片。其中,电子元器件的引脚插入电路板的孔内,这会导致引脚伸出于电路板,进而导致引脚较容易刮伤外部零件,甚至刮伤安装者。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电路板引脚处理设备及其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5.一种电路板引脚处理装置,包括:
6.电路板;
7.电子元器件,所述电子元器件的引脚插设于所述电路板,且所述电子元器件的引脚伸出于所述电路板;
8.预压机构,所述预压机构设有预压斜面,所述预压斜面倾斜于所述电路板,所述预压斜面用于预弯折所述引脚;以及
9.终压机构,所述终压机构用于压合所述引脚,以使所述引脚与所述电路板相贴合。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压机构包括:
11.预压驱动件;
12.预压连接件,所述预压连接件连接于所述预压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以及
13.预压件,所述预压件连接于所述预压连接件,所述预压斜面设置于所述预压件上。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压机构还包括:
15.卡接安装套,所述卡接安装套连接于所述预压连接件,所述卡接安装套开设有相连通的预压活动孔和预压卡接孔,所述预压连接件开设有预压伸缩孔,所述预压活动孔与所述预压伸缩孔对应连通;
16.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设置于所述预压活动孔内及所述预压伸缩孔内,所述活动杆伸出于所述预压活动孔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预压件,所述活动杆的外侧开设有卡接槽;以及
17.弹性卡接件,所述弹性卡接部安装于所述预压卡接孔内,所述弹性卡接件的一端伸出至所述预压活动孔并与所述卡接槽相卡接,以使所述活动杆与所述卡接安装套固定连接;
18.其中,所述弹性卡接件在所述预压斜面撞击所述电路板时脱离所述卡接槽。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压机构还包括预压缓冲件,所述预压缓冲件安装于
所述预压伸缩孔内并与所述活动杆连接。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卡接件包括弹性推动部和抵接部,所述弹性推动部设置于所述预压卡接孔内,所述抵接部与所述弹性推动部相连接,所述抵接部还与所述卡接槽相卡接。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压件还包括预压块和弹性缓冲垫,所述预压块连接于所述活动杆伸出于所述预压活动孔的一端,所述弹性缓冲垫连接于所述预压块上,所述预压斜面设置于所述弹性缓冲垫上。
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终压机构包括:
23.终压驱动件;
24.终压连接件,所述终压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终压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以及
25.终压件,所述终压件与所述终压连接件相连接,所述终压件用于压合所述引脚。
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终压连接件邻近所述电路板的一面开设有斜向导槽,所述斜向导槽与所述终压件错开设置;所述终压连接件还开设有连通孔和连接孔,所述斜向导槽通过所述连通孔与所述连接孔连通,所述终压件部分设置于所述连接孔内;
27.所述电路板引脚处理装置还包括终压卡接件,所述终压卡接件包括滑动部和卡接部,所述滑动部滑动设置于所述斜向导槽,且所述滑动部伸出于所述斜向导槽邻近所述电路板的一面,所述滑动部与所述电路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终压件与所述电路板之间的距离;所述卡接部设置于所述连通孔及所述连接孔,且所述卡接部的一端与所述滑动部连接,所述卡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终压件相卡接;所述滑动部在与所述电路板抵接时沿着所述斜向导槽的内壁滑动,以使所述卡接部与所述终压件分离,进而使所述终压件活动于所述连接孔内。
2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终压机构还包括恢复件,所述恢复件设置于所述连接孔内并与所述终压件弹性连接;所述终压卡接件还包括复位部,所述复位部设置于所述斜向导槽内,且所述复位部与所述滑动部背离所述电路板的一端弹性抵接。
29.一种电路板引脚处理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路板引脚处理装置。
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31.上述的电路板引脚处理装置,由于预压斜面倾斜于电路板,使得预压斜面与引脚的抵接力倾斜于电路板,进而使得预压斜面能够推动引脚向其外侧弯折,进而方便了后续将引脚压至与电路板相贴合。由于终压机构将弯折后的引脚压至与电路板相贴合,避免了引脚立于电路板上,进而避免了引脚戳伤外部零件或者安装者,提高了采用相应电路板的电器的使用性能,同时提高了电路板安装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33.图1为一实施例的电路板引脚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4.图2为图1所示电路板引脚处理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5.图3为图1所示电路板引脚处理装置的又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37.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3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9.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路板引脚处理装置包括电路板、电子元器件、预压机构和终压机构,所述电子元器件的引脚插设于所述电路板,且所述电子元器件的引脚伸出于所述电路板,所述预压机构设有预压斜面,所述预压斜面倾斜于所述电路板,所述预压斜面用于弯折所述引脚,所述终压机构用于压合所述引脚,以使所述引脚与所述电路板相贴合。
40.在本实施例中,电子元器件通过传统的穿孔插装技术连接于电路板,即电子元器件的引脚插设于电路板的孔内,并通过锡焊将引脚焊接在电路板上,电路板固定于机台上,且引脚位于电路板背离机台的一侧。预压机构设有预压斜面,预压斜面倾斜于电路板并与引脚相对设置,预压斜面用于弯折引脚,以免引脚戳伤外部零件或安装者,同时便于后续将引脚压至与电路板相贴合。终压机构邻近所述电路板的一面与电路板平行,终压机构用于压合引脚,以使引脚与电路板相贴合。
41.上述的电路板引脚处理装置,由于预压斜面倾斜于电路板,使得预压斜面与引脚的抵接力倾斜于电路板,进而使得预压斜面能够推动引脚向其外侧弯折,进而方便了后续将引脚压至与电路板相贴合。由于终压机构将弯折的引脚压至与电路板相贴合,避免了引脚立于电路板上,进而避免了引脚戳伤外部零件或者安装者,提高了采用相应电路板的电器的使用性能,同时提高了电路板安装时的安全性。
42.如图1所示,一实施例的电路板引脚处理装置10包括电路板100、电子元器件200、预压机构300和终压机构400,所述电子元器件200的引脚210插设于所述电路板100,且所述电子元器件200的引脚210伸出于所述电路板100,所述预压机构300设有预压斜面301,所述预压斜面301倾斜于所述电路板100,所述预压斜面301用于预弯折所述引脚210,所述终压机构400用于压合所述引脚210,以使所述引脚210与所述电路板100相贴合。
43.在本实施例中,电子元器件200通过传统的穿孔插装技术连接于电路板100,即电子元器件200的引脚210插设于电路板100的孔内,并通过锡焊将引脚210焊接在电路板100上,电路板100固定于机台上,且引脚210位于电路板100背离机台的一侧。预压机构300设有预压斜面301,预压斜面301倾斜于电路板100并与引脚210相对设置,预压斜面301用于预弯
折引脚210,以免引脚210戳伤外部零件或安装者,同时便于后续将引脚210压至与电路板100相贴合。终压机构400的压合面与电路板100平行,终压机构400用于压合引脚210,以使引脚210与电路板100相贴合。
44.上述的电路板引脚处理装置10,由于预压斜面301倾斜于电路板100,使得预压斜面301与引脚210的抵接力倾斜于电路板100,进而使得预压斜面301能够推动引脚210向其外侧弯折,进而方便了后续将引脚210压至与电路板100相贴合。由于终压机构400将弯折后的引脚210压至与电路板100相贴合,避免了引脚210立于电路板100上,进而避免了引脚210戳伤外部零件或者安装者,提高了采用相应电路板100的电器的使用性能,同时提高了电路板100安装时的安全性。
45.如图1和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压机构300包括预压驱动件310、预压连接件320和预压件330,所述预压连接件320连接于所述预压驱动件310的动力输出端,所述预压件330连接于所述预压连接件320,所述预压斜面301设置于所述预压件330上。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引脚处理装置10还包括机台,预压驱动件310安装于机台上,预压连接件320分别与预压驱动件310和预压件330相连接,以使预压驱动件310用于驱动预压件330弯折引脚210,避免了人工弯折引脚210,提高了弯折引脚210的效率,同时避免引脚210戳伤操作者的问题。
46.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预压驱动件310包括第一预压驱动部311和第二预压驱动部312,第一预压驱动部311安装于机台上,第二预压驱动部312安装于第一预压驱动部311的动力输出端,预压连接件320连接于第二预压驱动部312的动力输出端,第一预压驱动部311的动力输出端的运动方向与第二预压驱动部312的驱动方向存在夹角,即第一预压驱动部311的驱动方向与第二预压驱动部312的驱动方向存在夹角。当预压件330预弯折引脚210时,第一预压驱动部311驱动第二预压驱动部312运动,以使第二预压驱动部312、预压连接件320及预压件330向第一方向运动,进而使得预压件330与引脚210相对设置,然后第二预压驱动部312驱动预压连接件320及预压件330向靠近引脚210的方向运动,以使预压件330预弯折引脚210。当预压件330预弯折引脚210之后,第二预压驱动部312驱动预压连接件320及预压件330向远离引脚210的方向运动,以使预压件330与引脚210分离,然后第一预压驱动部311驱动第二预压驱动部312运动,以使预压件330与引脚错开设置,以便后续终压机构400对引脚进行压合。
47.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预压机构300还包括卡接安装套340、活动杆350和弹性卡接件360,所述卡接安装套340连接于所述预压连接件320,所述卡接安装套340开设有相连通的预压活动孔341和预压卡接孔342,所述预压连接件320开设有预压伸缩孔321,所述预压活动孔341与所述预压伸缩孔321对应连通。所述活动杆350设置于所述预压活动孔341内及所述预压伸缩孔321内,所述活动杆350伸出于所述预压活动孔34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预压件330,所述活动杆350的外侧开设有卡接槽351。所述弹性卡接件360安装于所述预压卡接孔342内,所述弹性卡接件360的一端伸出至所述预压活动孔341并与所述卡接槽351相卡接,以使所述活动杆350与所述卡接安装套340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弹性卡接件360在所述预压斜面301撞击所述电路板100时脱离所述卡接槽351。
48.在本实施例中,卡接安装套340连接于预压连接件320,以使预压活动孔341和预压伸缩孔321对位并连通。活动杆350活动穿设于预压活动孔341及预压和预压伸缩孔321,且
活动杆350的一端伸出于预压活动孔341,即活动杆350的一端由预压活动孔341伸出外部,预压件330连接于活动杆350由预压活动孔341伸出的一端,活动杆350的外侧开设有与预压卡接孔342对应的卡接槽351。弹性卡接件360安装于预压卡接孔342内,且弹性卡接件360的一端伸出至预压活动孔341并与卡接槽351卡接,以使活动杆350与卡接安装套340固定套接,使得卡接安装套340能够带动活动杆350及预压件330运动,进而使得预压件330能够预弯折引脚210。当预压斜面301撞击到电路板100时,预压件330受到较大的反作用力,使得活动杆350在预压活动孔341及预压伸缩孔321内活动,同时活动杆350推动弹性卡接件360往预压卡接孔342的方向压缩,进而使得活动杆350脱离弹性卡接件360的束缚,即弹性卡接件360脱离卡接槽351,进而避免了预压件330继续撞击电路板100的问题。
49.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压机构300还包括预压缓冲件370,所述预压缓冲件370安装于所述预压伸缩孔321内并与所述活动杆35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预压缓冲件370设置于预压伸缩孔321内并与预压连接件320相套接,且预压缓冲件370背离活动杆350的一端与预压连接件320抵接,活动杆350设置于预压伸缩孔321内并与预压缓冲件370的另一端连接,以使预压缓冲件370能够减缓活动杆350的运动。具体地,当预压件330撞击电路板100时,活动杆350脱离弹性卡接件360的束缚并活动于预压伸缩孔321内,此时预压缓冲件370通过压缩来减缓活动杆350的运动速度,进而减缓了活动杆350对预压连接件320的冲击。同时当预压件330与电路板100分离之后,预压缓冲件370将推动活动杆350向靠近电路板100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得弹性卡接件360卡入卡接槽351内,以使活动杆350与卡接安装套340固定套接,进而使得预压件330能够继续预弯折引脚210,保证了预压件330弯折引脚210的连续性,提高了预压件330弯折引脚210的效率。
50.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预压伸缩孔321内壁凸设有限位凸部3211,预压缓冲件370设置于预压伸缩孔321内,且预压缓冲件370的一端与限位凸部3211抵接,活动杆350设置于预压伸缩孔321内并与预压缓冲件370的另一端连接。由于限位凸部3211与预压缓冲件370的一端抵接,避免了预压缓冲件370受到压缩时脱离预压伸缩孔321的问题。此外,由于限位凸部3211限制了预压缓冲件370的运动,使得活动杆350能够推动预压缓冲件370压缩,进而使得预压缓冲件370能够减缓活动杆350的运动速度,同时也使得预压缓冲件370能够推动活动杆350的卡接槽351与弹性卡接件360卡接。
51.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卡接件360包括弹性推动部361和抵接部362,所述弹性推动部361设置于所述预压卡接孔342内,所述抵接部362与所述弹性推动部361相连接,所述抵接部362还与所述卡接槽351相卡接。在本实施例中,弹性推动部361为弹性结构,即弹性推动部361可以被压缩和拉长。弹性推动部361安装于预压卡接孔342内,且弹性推动部361的一端伸出至预压活动孔341,抵接部362与弹性推动部361位于预压活动孔341的一端固定连接,以使弹性推动部361推动抵接部362卡接于卡接槽351内,进而使得活动杆350与卡接安装套340固定套接。
52.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抵接部362为球体,卡接槽351与抵接部362适配,即卡接槽351为圆弧槽,如此减小了抵接部362及卡接槽351的槽壁的磨损量,提高了抵接部362及活动杆350的使用寿命。
53.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压件330还包括预压块331和弹性缓冲垫332,所述预压块331连接于所述活动杆350伸出于所述预压活动孔341的一端,所述弹性缓
冲垫332连接于所述预压块331上,所述预压斜面301设置于所述弹性缓冲垫332上。在本实施例中,弹性缓冲垫332为柔性结构,预压斜面301设置于弹性缓冲垫332,即弹性缓冲垫332用于弯折引脚210。当预压件330撞击到电路板100时,弹性缓冲垫332首先与电路板100接触,减缓了预压件330对电路板100的冲击,从而抑制预压件330撞坏电路板100的问题,进而提高了电路板100的良品率。
54.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终压机构400包括终压驱动件410、终压连接件420和终压件430,所述终压连接件420连接于所述终压驱动件410的动力输出端,所述终压件430与所述终压连接件420相连接,所述终压件430用于压合所述引脚210,以使所述引脚210与电路板100相贴合。在本实施例中,终压驱动件410安装于机台上,终压连接件420分别与终压驱动件410和终压件430相连接,以使终压驱动件410用于驱动终压件430压合引脚210,进而使得引脚210与电路板100相贴合,避免了引脚210戳伤外部零件和安装者的问题。避免了人工压合引脚210,提高了压合引脚210的效率。
55.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终压驱动件410包括第一终压驱动部411和第二终压驱动部412,第一终压驱动部411安装于机台上,第二终压驱动部412安装于第一终压驱动部411的动力输出端,终压连接件420连接于第二终压驱动部412的动力输出端,第一终压驱动部411的动力输出端的运动方向与第二终压驱动部412的驱动方向存在夹角,即第一终压驱动部411的驱动方向与第二终压驱动部412的驱动方向存在夹角。当终压件430压合弯折后的引脚210时,第一终压驱动部411驱动第二终压驱动部412运动,以使第二终压驱动部412、终压连接件420及终压件430向第一方向运动,进而使得终压件430与引脚210相对设置,然后第二终压驱动部412驱动终压连接件420及终压件430向靠近引脚210的方向运动,以使终压件430压合引脚210。当终压件430压合引脚210之后,第二终压驱动部412驱动终压连接件420及终压件430向远离引脚210的方向运动,以使终压件430与引脚210分离,然后第一终压驱动部411驱动第二终压驱动部412运动,以使终压件430与引脚错开设置,以便取出完成引脚压合的电路板100。
56.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终压连接件420邻近所述电路板100的一面开设有斜向导槽421,所述斜向导槽421与所述终压件430错开设置。所述终压连接件420还开设有连通孔422和连接孔423,所述斜向导槽421通过所述连通孔422与所述连接孔423连通,所述终压件430部分设置于所述连接孔423内。所述电路板引脚处理装置10还包括终压卡接件440,所述终压卡接件440包括滑动部441和卡接部442,所述滑动部441滑动设置于所述斜向导槽421,且所述滑动部441伸出于所述斜向导槽421邻近所述电路板100的一面,所述滑动部441与所述电路板100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终压件430与所述电路板100之间的距离。所述卡接部442设置于所述连通孔422及所述连接孔423,且所述卡接部442的一端与所述滑动部441连接,所述卡接部442的另一端与所述终压件430相卡接。所述滑动部441在与所述电路板100抵接时沿着所述斜向导槽421的内壁滑动,以使所述卡接部442与所述终压件430分离,进而使所述终压件430活动于所述连接孔423内。
57.在本实施例中,终压连接件420邻近电路板100的一面开设有斜向导槽421,斜向导槽421的侧壁倾斜于电路板100。终压件430开设有连接孔423,终压件430设置于连接孔423内。终压连接件420还开设有连通孔422,连通孔422用于连通斜向导槽421和连接孔423。进一步地,电路板引脚处理装置10还包括终压卡接件440,终压卡接件440包括滑动部441和卡
接部442,滑动部441位柔性结构,滑动部441设置于斜向导槽421内,滑动部441滑动连接于斜向导槽421的内壁,滑动部441由斜向导槽421伸出至外部,滑动部441的高度低于终压连接件420的高度,即滑动部441距离电路板100的距离效率终压件430与电路板100之间的距离,以使滑动部441先与电路板100接触。此外,滑动部441与终压件430错开设置,以避免滑动部441干涉终压件430的运动。
58.进一步地,卡接部442的部分设置于连通孔422内并与滑动部441连接,卡接部442的另一部分设置于连接孔423内并与终压件430相卡接,以使终压件430固定连接于终压连接件420内。当终压件430将引脚210压至与电路板100贴合时,滑动部441与电路板100接触,若此时终压件430继续压引脚210,滑动部441将沿斜向导槽421的内壁滑动,以使滑动部441带动卡接部442与终压件430分离,进而使得终压件430脱离卡接部442的束缚,进而使得终压件430活动于连接孔423内,进而避免了终压件430继续压引脚210,进而避免了终压件430将电路板100压坏的问题。
59.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终压机构400还包括恢复件450,所述恢复件450设置于所述连接孔423内并与所述终压件430弹性连接。所述终压卡接件440还包括复位部443,所述复位部443设置于所述斜向导槽421内,且所述复位部443与所述滑动部441背离所述电路板100的一端弹性抵接。在本实施例中,恢复件450设置于连接孔423内,恢复件450的一端与连接孔423的孔壁抵接,恢复件450的另一端与终压件430背离电路板100的一端抵接,以使恢复件450与终压件430弹性连接,进而使得恢复件450推动终压件430与卡接部442相卡接。复位部443设置于斜向导槽421内,复位部443的一端与斜向导槽421的内壁抵接,复位部443的另一端与滑动部441背离电路板100的一端连接,以使复位部443推动滑动部441由斜向导槽421伸出外部,同时使得复位部443带动卡接部442与终压件430相卡接。
60.进一步地,当滑动部441与电路板100抵接时,电路板100推动滑动部441沿着斜向导槽421的内壁滑动,此时滑动部441压缩复位部443,使得卡接部442与终压件430分离,进而使得终压件430活动于连接孔423内,此时终压件430压缩恢复件450,避免了终压件430继续下压的情况。当滑动部441与电路板100分离时,复位部443推动滑动部441向电路板100的方向滑动,恢复件450推动终压件430向电路板100的方向活动,使得卡接部442与终压件430再次相卡接,以便终压件430继续压合引脚210,进而提高终压件430压合操作的连续性,进而提高了终压件430压合引脚210的效率。
61.可以理解,复合件可以为弹簧、硅胶件、橡胶件或者现有的其他弹性件。
62.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路板引脚处理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路板引脚处理装置10,进一步地,电路板引脚处理装置10包括电路板100、电子元器件200、预压机构300和终压机构400,所述电子元器件200的引脚210插设于所述电路板100,且所述电子元器件200的引脚210伸出于所述电路板100,所述预压机构300设有预压斜面301,所述预压斜面301倾斜于所述电路板100,所述预压斜面301用于预弯折所述引脚210,所述终压机构400用于压合所述引脚210,以使所述引脚210与所述电路板100相贴合。
63.在本实施例中,电子元器件200通过传统的穿孔插装技术连接于电路板100,即电子元器件200的引脚210插设于电路板100的孔内,并通过锡焊将引脚210焊接在电路板100上,电路板100固定于机台上,且引脚210位于电路板100背离机台的一侧。预压机构300设有预压斜面301,预压斜面301倾斜于电路板100并与引脚210相对设置,预压斜面301用于预弯
折引脚210,以免引脚210戳伤外部零件或安装者,同时便于后续将引脚210压至与电路板100相贴合。终压机构400的压合面与电路板100平行,终压机构400用于压合引脚210,以使引脚210与电路板100相贴合。
6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65.由于预压斜面301倾斜于电路板100,使得预压斜面301与引脚210的抵接力倾斜于电路板100,进而使得预压斜面301能够推动引脚210向其外侧弯折,进而方便了后续将引脚210压至与电路板100相贴合。由于终压机构400将弯折后的引脚210压至与电路板100相贴合,避免了引脚210立于电路板100上,进而避免了引脚210戳伤外部零件或者安装者,提高了采用相应电路板100的电器的使用性能,同时提高了电路板100安装时的安全性。
66.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