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自动化炒菜机的制作方法

2022-07-09 18:53:2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炒菜机。


背景技术:

2.一般炒菜需要反复对锅内的菜盘进行翻炒,期间炒菜容易产生油烟,人在附近容易受油烟刺激,而且不间断的翻炒,需要人时刻在附近紧看着,而且还很消耗人的体力。
3.然而,目前已经出现的炒菜设备基本都是采用单锅配合电动锅铲翻炒完成,炒菜设备对被加工食品翻炒效果差,加热不均匀。
4.基于上述问题,我们设计出了一种自动化炒菜机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自动化炒菜机。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自动化炒菜机,包括壳体、内胆和锅盖,所述内胆装入壳体内,所述内胆由电机驱动在壳体内转动,所述内胆内部设置有拨片,所述拨片用于炒菜,所述内胆经电磁加热;所述锅盖盖合在壳体上,所述壳体的两侧设置有支架结构,所述壳体与支架结构转动配合,所述支架结构上设置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驱动壳体在支架结构上转动,所述支架结构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用于控制炒菜作业。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拨片固定在内胆内部。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拨片与内胆转动配合,所述拨片由电机驱动在内胆内部转动,所述拨片的转动方向与内胆的转动方向相反。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面板转动设置在支架结构上,所述控制面板的显示屏及按键所在的一面可贴合在支架结构上。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结构包括支板、支腿和底板,所述支腿固定在支板底部的两端,所述支腿外张设置,所述底板与支腿固定,所述壳体和控制面板连接在支板上。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板上固定有手握部,所述手握部位于支板上的支腿之间。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上开设有走水孔。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锅盖的顶部设置有提手。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锅盖的顶部设置有气阀。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为步进电机和偏心轴,所述偏心轴的一端转动在壳体外壁,另一端转动设置在支架结构上,所述偏心轴与步进电机连接。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本实用新型中能够自动对菜进行翻炒,可以调节炒菜锅的角度,方便将炒好的菜
倾倒至菜盘中,另外,便于对炒菜锅进行清洗。控制面板转动安装的方式,搬运或运输炒菜机的过程中,有效避免了对控制面板的损坏。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拨片转动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拨片固定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壳体;2、内胆;3、锅盖;31、提手;32、气阀;4、拨片;5、支架结构;51、支板;52、支腿;53、底板;531、走水孔;6、驱动件;61、偏心轴;62、步进电机;7、控制面板;8、手握部。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化炒菜机。
26.图1至图4所示,自动化炒菜机,其包括壳体1、内胆2和锅盖3;其中,壳体1、内胆2和锅盖3均为旋转体结构,内胆2装入壳体1内,锅盖3与壳体1相互盖合,形成密封结构。
27.内胆2由电机驱动在壳体1内转动,内胆2的转速每分钟在2000-4000转。壳体1内接入有电磁结构,通电后,对内胆2进行电磁立体加热。工作时,内胆2转动,对内胆2进行电磁加热,放入食材,对食材进行翻炒。
28.内胆2转动,对食材的翻炒效果不佳,影响食材的口感。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产生,在内胆2的内部安装拨片4,内胆2转动时,拨片4对食材进行翻炒。
29.拨片4在内胆2内部的安装方式可以为一体固定结构,如图4所示,随内胆2转动对食材进行翻炒。
30.另外,拨片4在内胆2内部的安装方式也可以为转动配合关系,如图3所示,在壳体1内部固定有电机,拨片4的轴部位于内胆2的中心轴线处,电机与拨片4的轴部固定,拨片4的轴部与内胆2通过垫体密封配合。一般情况下,拨片4的转动方向与内胆2的转动方向相反,从而提高对内胆2内食材的翻炒效果。
31.在本实用新型中,壳体1的两侧安装有支架结构5,壳体1架设在支架结构5上且与之转动配合。支架结构5上安装有驱动件6,驱动件6驱动壳体1在支架上转动,从而实现完成炒菜作业后的倾倒以及对内胆2的清洗。
32.具体的,支架结构5包括支板51、支腿52和底板53。其中,支板51平行安装在壳体1的两侧,每一支板51对应两个支腿52,壳体1和控制面板7连接在支板51上。
33.现对任一一个支板51进行阐述,支板51呈长方体状,两个支腿52固定在支板51底部的两端,两个支腿52外张设置。
34.底板53固定在支腿52之间,由支板51、支腿52和底板53构成的支架结构5,能够起到稳定支撑作用。
35.在本实用新型中,底板53的表面贯穿开设有走水孔531,用于清洗内胆2时,倾倒出的废水从走水孔531流出。
36.另外,在支板51底部固定有手握部8,固定方式在此不进行过多的阐述,手握部8位于支板51上的支腿52之间,手握部8上形成有与手指相对应的凹槽,便于握持。使用时,通过对手握部8进行抓握,便于对炒菜机进行移动。
37.在本实用新型中,驱动件6为步进电机62和偏心轴61,偏心轴61的一端固定在壳体1外壁,另一端转动安装在支板51上,步进电机62固定在支板51背离壳体1的一侧,步进电机62的转轴与转动安装在支板51上的偏心轴61固定。工作时,步进电机62转动,带动偏心轴61转动,进而带动壳体1转动。
38.同样的,驱动件6也可为其他结构,如伸缩杆带动连杆运动的方式,能够实现对壳体1的转动,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此不进行过多的阐述。
39.在本实用新型中,锅盖3的顶部固定有提手31,以便于取放锅盖3。锅盖3的顶部安装有气阀32,用于气体交换。
40.锅盖3与壳体1的盖合方式为常规的插接配合方式,也可以为其他方式,为常规技术,在此不进行过多的阐述。
41.在本实用新型中,支板51上安装有控制面板7,控制面板7用于控制炒菜作业,通过控制面板7可对炒菜作业进行操控。控制面板7可通过固定或可拆卸固定的方式安装在控制面板7上。固定或可拆卸固定的方式,控制面板7均与支板51相垂直。
42.同样的,控制面板7也可转动安装在支板51上,控制面板7可转动至与支板51表面贴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运输炒菜机或搬运炒菜机的过程中,有效避免了对控制面板7的损坏。
43.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原理是:
44.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对菜进行翻炒,可以调节炒菜锅的角度,方便将炒好的菜倾倒至菜盘中,另外,便于对炒菜锅进行清洗。控制面板7转动安装的方式,搬运或运输炒菜机的过程中,有效避免了对控制面板7的损坏。
4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