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清洁结构、清洁底座及清洁机器人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7-09 17:31:4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清洁结构、清洁底座及清洁机器人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有一些清洁机器人带有清洁件,如擦窗机器人、拖地机器人或扫拖一体机器人等。清洁机器人在待清洁面上边行走边利用清洁件对待清洁面上的脏污进行清洁。
3.为了减少用户频繁换洗清洁件的麻烦,越来越多的清洁机器人带有清洁件自清洗功能。但现有清洁件自清洗功能存在清洁件清洗效果不好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清洁结构、清洁组件及清洁机器人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清洁机器人自清洗功能对清洁件的清洁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
5.为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清洁结构,用于清洁基站中,所述清洁结构包括:
6.清洁槽;
7.清洁部,所述清洁部设于所述清洁槽中并置于所述清洁基站的清洁工位下方,所述清洁部用于与清洁机器人的清洁件摩擦以清洁所述清洁件;
8.刮水部,所述刮水部设于所述清洁槽中并置于所述清洁工位下方,所述刮水部用于刮除所述清洁件上的水渍。
9.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清洁结构,通过清洁部及刮水部的设置,清洁部可以对清洁机器人的清洁件进行清洁,刮水部可以对清洁件上的水渍进行刮擦,使得清洁件不仅能够被清洗干净,且清洁后可以通过刮水部将清洁件上的大部分水渍刮除,使得在通过烘干结构对清洁件烘干时,不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就能够将清洁件烘干,从而可以提高清洁基站对清洁机器人的清洁效率,同时也能够降低烘干结构的耗能及工作时长,进而降低清洁基站的使用成本及寿命寿命。
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清洁部设置为与所述清洁件过盈接触,所述刮水部设置为与所述清洁件过盈接触,且所述刮水部的顶部高于所述清洁部的顶部。
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刮水部为凸设于所述清洁槽底部的连续延伸结构。
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刮水部自所述清洁槽的底部以横截面面积不变的方式均匀向上延伸。
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清洁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清洁部呈v字形分布,且两个所述清洁部不相交;
14.所述刮水部设于两个所述清洁部相互靠近的一端的同一侧。
1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两个所述清洁部具有延伸交叉点,所述刮水部位于两个所述清洁部与所述延伸交叉点之间。
1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刮水部呈向两个所述清洁部敞开的弧形设置。
1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刮水部以两个所述清洁部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1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刮水部沿弧形延伸方向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外端,两个所述外端至少分别与两个所述清洁件的相对外侧平齐,或者超出两个所述清洁件的相对外侧以外。
1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刮水部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刮水部分别用于对所述清洁件的不同部位或者分别用于对不同的所述清洁件进行刮水。
2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刮水部由所述清洁槽的底部外侧向内凹设形成。
2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清洁槽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孔;
22.所述出水孔位于所述清洁部及所述刮水部的内侧。
2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刮水部具有用于将水向所述出水孔引流的引导面。
2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清洁槽的底部由四周向所述出水孔倾斜设置。
2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清洁部包括:
26.凸台,凸设于所述清洁槽的底部;
27.多个凸起,多个所述凸起分布于所述凸台的顶部,并用于分别嵌入所述清洁件中以清洗所述清洁件。
2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凸台的顶部在所述凸起的外围围合形成有积水槽,所述积水槽朝向所述刮水部的一侧具有供水流出的开口。
2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凸台上设有至少两排所述凸起,每一排所述凸起向所述开口方向汇聚设置。
30.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清洁底座,包括底座及上述清洁结构;所述底座的顶部具有敞开式的收纳腔,所述清洁槽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收纳腔;所述底座的内部还设有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与所述清洁槽底部的出水孔连通。
3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清洁底座,通过上述清洁结构的设置,使得该清洁底座及包括该清洁底座的清洁基站对清洁机器人的清洁效果更好。
32.第三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清洁机器人系统,包括清洁机器人、水箱支架及上述清洁底座;所述水箱支架与所述清洁底座共同形成清洁工位,所述清洁机器人在所述清洁工位进行清洗。
3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清洁机器人系统,通过上述清洁底座的设置,使得该清洁机器人系统的自清洁能力更强,且节约耗能,降低成本及减少自清洁时间。
附图说明
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清洁底座的立体示意图;
3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清洁底座的分解示意图;
3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清洁底座的剖视示意图;
3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清洁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39.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清洁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40.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清洁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41.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清洁结构的背面示意图;
42.图8是图4中清洁部的放大示意图。
43.附图标记:100、清洁结构;10、清洁槽;11、底板;12、侧板;13、出水孔;20、清洁部;21、凸台;22、凸起;221、大径部;222、小径部;23、积水槽;24、开口;25、外侧;30、刮水部;31、引导面;32、外端;200、底座;210、座体;211、斜坡;212、收纳腔;220、盖板;230、安装腔;300、接水盘。
具体实施方式
44.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46.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4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外”、“上”、“底”、“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若有的话)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48.还需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以同一附图标记表示同一组成部分或同一零部件,对于本技术实施例中相同的零部件,图中可能仅以其中一个零件或部件为例标注了附图标记,应理解的是,对于其他相同的零件或部件,附图标记同样适用。
49.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首先提供了一种清洁机器人系统,包括清洁基站及清洁机器人,清洁基站用于清洁清洁机器人的清洁件。
50.清洁基站包括基站本体、供水结构、清洁结构100及回收水结构。
51.其中,基站本体具有用于容纳并清洁清洁机器人的清洁工位,基站本体还包括供水口及出水孔13。供水组件与供水口连通并用于向清洁工位供水,出水孔13与回收水结构连接,并用于将清洁后的污水进行回收。清洁结构100位于清洁工位的下方并用于对清洁机
器人上的清洁件进行清洁。
52.基站本体包括水箱支架及清洁底座,水箱支架与清洁底座共同形成清洁工位。
53.其中,清洁件为清洁机器人底部的抹布或滚刷。
54.此外,清洁基站还包括烘干结构,烘干结构用于清洁后的清洁件进行烘干操作。
55.第二方面,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清洁底座,包括底座200及清洁结构100;底座200的顶部具有敞开式的收纳腔212,清洁结构100可拆卸地安装于收纳腔212中,出水孔13设于清洁结构100的底部。底座200的内部还设有接水盘300,接水盘300与清洁结构100底部的出水孔13连通。
56.底座200包括座体210及盖板220,座体210的顶部形成有上述收纳腔212,座体210的下侧与盖板220围合形成有安装腔230,接水盘300收纳于安装腔230中。
57.安装腔230中还设有回收管及储液腔,回收水结构包括接水盘300、储液腔及回收管,回收管连通于接水盘300与储液腔之间,接水盘300中的污水流经回收管储存至储液腔中,当储液腔中的污水达到一定量时,可以拆卸下来将污水倒出。
58.此外,座体210一侧还设有斜坡211,通过斜坡211引导清洁机器人运动至清洁工位以进行清洗。
59.第三方面,请参阅图4至图6,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清洁结构100,用于清洁基站中。
60.具体的,清洁结构100包括清洁槽10、清洁部20及刮水部30。
61.清洁槽10可拆卸地安装于收纳腔212中;清洁槽10设置于清洁基站的清洁工位的下方。从供水口喷出的水经过清洗清洁机器人后会流向清洁槽10中。
62.清洁部20设于清洁槽10中,清洁部20位于清洁工位的下方,清洁部20设置为与清洁机器人的清洁件过盈接触,并通过相互摩擦的方式来清洁清洁件。具体的,可以是通过反复揉搓、振动或刮擦的方式将清洁件上的灰尘、泥沙以及其他污渍进行清洁。其中,清洁部20可以通过螺接、焊接、粘接或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于清洁槽10中。
63.刮水部30设于清洁槽10中,刮水部30位于清洁工位的下方,刮水部30设置为与清洁件过盈接触,刮水部30用于刮除清洁件上的水渍。
64.实际上,清洁件在被清洁之后,其上会吸收很多的水,特别是抹布,当抹布上的水分过满时,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烘干。刮水部30可以利用压力挤压的方式将抹布上大部分的污水刮除,这就相当于人们平时用手拧干衣服一样,此时再使用烘干结构对清洁件进行烘干时,可以很快将清洁件烘干。
65.刮水部30可以是将清洁件上的污水沿一个方向逐渐汇聚以实现刮除污水,也可以是将清洁件上的污水由各方向向中间位置汇聚以实现刮除污水。其中,刮水部30可以通过螺接、焊接、粘接或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于清洁槽10中。
66.本技术的清洁结构100在进行清洁机器人的清洁时,首先需要通过供水结构向清洁机器人供水已将清洁机器人上的清洁件打湿,然后驱动清洁机器人上的清洁件与清洁部20、刮水部30形成相对运动,从而通过清洁部20对清洁件进行清洁,以及实现刮水部30对清洁件刮除水渍,最后可以通过烘干结构将清洁件进行烘干。
67.其中,清洁件与清洁部20、刮水部30的相对运动,可以是通过外部驱动结构来驱动清洁槽10运动,从而带动清洁部20及刮水部30相对于清洁件运动;或者是通过驱动清洁部20及刮水部30分别运动,从而实现清洁部20及刮水部30相对于清洁件运动;或者是驱动清
洁机器人运动,从而实现清洁部20及刮水部30相对于清洁件运动;又或者是通过清洁机器人的内部驱动结构来驱动清洁件运动,从而实现清洁部20及刮水部30相对于清洁件运动。
68.本技术的清洁结构100,通过清洁部20及刮水部30的设置,清洁部20可以对清洁机器人的清洁件进行清洁,刮水部30可以对清洁件上的水渍进行刮擦,使得清洁件不仅能够被清洗干净,且清洁后可以通过刮水部30将清洁件上的大部分水渍刮除,使得在通过烘干结构对清洁件烘干时,不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就能够将清洁件烘干,从而可以提高清洁基站对清洁机器人的清洁效率,同时也能够降低烘干结构的耗能及工作时长,进而降低清洁基站的使用成本及寿命寿命。
69.在一个实施例中,清洁部20设置为与清洁件过盈接触,使得清洁部20能够伸入清洁件中以对清洁件进行揉搓、振动及刮擦,从而将清洁件清洗的更加干净,更加彻底。
70.刮水部30设置为与清洁件过盈接触,且刮水部30的顶部高于清洁部20的顶部。刮水部30是利用压力挤压清洁件以将清洁件上的水渍刮除,因此刮水部30伸入清洁件的深度越深,则对清洁件上的水渍刮除的越干净,最佳的方式为刮水部30的顶部刚好与清洁件的根部接触,然后通过刮水部30沿一个方向将清洁件上的水从一端向另一端刮除,从而能够将清洁件的水渍刮除干净,使得烘干结构烘干效率更快。
71.在一个实施例中,刮水部30为凸设于清洁槽10底部的连续延伸结构,也即是刮水部30上没有缺口,在对清洁件上的水渍进行刮除时,可以将清洁件上的水渍全部向同一个位置流动汇聚,而不会有水从刮水部30的缺口漏出,导致刮水不彻底。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实际设计需求,也可以允许在刮水部30上设置一两个缺口,但是不能设置过多,不然就达不到刮水的效果。
72.进一步地,刮水部30整体呈块状结构并自清洁槽10的底部向上延伸,也即是刮水部30整体都用于刮水,没有多余的边角结构,则在刮水时,可以将水渍全部汇聚至刮水部30的一侧。
73.刮水部30自清洁槽10的底部以横截面面积不变的方式均匀向上延伸,也即是刮水部30的结构形状规则,从而利于刮水部30的刮水效果好,且使得刮水部30的结构简单。也可以理解地,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刮水部30也可以自下向上呈阶梯状分布,或者呈锥形分布,此处不做特别限定。
74.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及图5,对应一些清洁机器人上的两个呈v性分布的滚刷,本实施例中的清洁部2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清洁部20呈v字形分布,且两个清洁部20不相交设置,通过两个清洁部20分别对应清洁两个滚刷,从而能够将两个滚刷分别清洗干净。实际清洗时,可以通过清洁机器人内部的驱动结构驱动两个滚刷转动,从而使得滚刷与清洁部20相对运动,进而能够将滚刷清洁干净。可以理解地,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根据清洁机器人上的滚刷的实际分布情况,清洁部20的数量及位置也可以做适应性调整,此处不做特别限定。
75.请参阅图4及图5,刮水部30设于两个清洁部20相互靠近的一端的同一侧,刮水部30的位置设置刚好对应清洁机器人底部的抹布位置,从而可以通过刮水部30将抹布上的水渍刮除干净。实际清洗时,可以通过清洁机器人内部的驱动机构驱动抹布旋转,从而通过刮水部30将抹布上的水渍刮除干净。
76.此外,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将整个清洁机器人旋转,从而可以通过清洁部20对
抹布上的灰尘、泥沙以及其他污渍清洁干净,然后通过刮水部30将清洗后的抹布上的水渍刮干。
77.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清洁部20具有延伸交叉点,刮水部30位于两个清洁部20与延伸交叉点之间,这样的结构布局,不仅使得刮水部30与两个清洁部20在清洁槽10的底部占用空间紧凑,同时也使得两个清洁部20不仅可以用于滚刷的清洁,也可以用于抹布的清洁;也使得刮水部30不仅可以用于滚刷的刮水,也可以用于抹布的刮水,进而使得两个清洁部20及刮水部30的作用发挥至最大化。
78.优先地,请参阅图5,两个清洁部20相互背离的一端与清洁槽10的一侧内壁连接,刮水部30靠近清洁槽10的另一侧内壁设置,从而使得整个清洁结构100的结构紧凑。
79.请参阅图5,刮水部30呈向两个清洁部20敞开的弧形设置,则在对清洁件刮水时,清洁件的两端可以分别对清洁件刮水,并可以将刮水部30两端的水均向中间汇聚,最终实现水的集中排出。可以理解地,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刮水部30也可以呈u型、v型等具有汇聚效果的形状,此处不做特别限定。
80.优选地,刮水部30以两个清洁部20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则刮水部30的两端刮水范围对称设置,可以将两个对称设置的滚刷上的水渍刮除干净,同时也使得整个清洁结构100的外表美观。
81.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刮水部30沿弧形延伸方向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外端32,两个外端32至少分别与两个清洁件的相对外侧25平齐,或者两个外端32分别超出两个清洁件的相对外侧25以外。通过对刮水部30的弧长进行限定,从而使得刮水部30能够将清洁件上各个位置的水渍均刮除干净。
82.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及图7,刮水部30由清洁槽10的底部外侧向内凹设形成,也即是刮水部30为空心结构,刮水部30与清洁槽10一体成型,这样的设计,使得整个清洁槽10的重量轻,且使得整个清洁结构100的制作工艺简单。
83.同样的,清洁部20也是由清洁槽10的底部外侧向内凹设形成。则清洁部20、刮水部30及清洁槽10均一体成型,进而使得整个清洁结构100的制作工艺简单,且重量轻。
84.请参阅图4至图7,清洁槽10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孔13,出水孔13即为上述的出水孔13,清洗清洁机器人后的水均流向清洁槽10,并从清洁槽10底部的出水孔13流向接水盘300。
85.请参阅图5,出水孔13位于清洁部20及刮水部30的内侧,具体的,出水孔13位于两个清洁部20及刮水部30的内侧,且出水孔13位于刮水部30的聚拢中心位置,从而使得经过清洁部20及刮水部30的水能够快速流向出水孔13,并由出水孔13排向接水盘300,防止水在清洁槽10中堆积而溢流。
86.请参阅图4至图6,刮水部30具有引导面31,引导面31用于将刮水部30上的水向出水孔13引流,从而利于刮水部30的水快速流向出水孔13,防止刮水部30积满水而应是刮水部30的刮水效果。
87.具体的,引导面31位于刮水部30朝向出水孔13一侧的底部,由于刮水部30竖直设置,则其顶部的水可以在重力作用下快速向底部流动,因此,只需在刮水部30的底部设置引导面31,即能够将刮水部30的水快速引导至出水孔13处。
88.引导面31自刮水部30向出水孔13倾斜延伸,引导面31的倾斜角度可以根据实际结
构进行限定,原则上是倾斜角度越大引导效果越好。
89.请参阅图6,清洁槽10的底部有四周向出水孔13倾斜设置,使得清洁槽10内的水能够快速流向出水孔13,并被回收水结构回收,不会在清洁槽10中聚集。
90.具体的,清洁槽10包括底板11及侧板12,侧板12自底板11的三侧边缘延伸,清洁槽10由底板11及侧板12围合形成。出水孔13、清洁部20及刮水部30均形成于底板11上,底板11由四周向出水孔13方向倾斜汇聚形成。
91.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及图8,清洁部20包括凸台21及多个凸起22。其中,凸台21凸设于清洁槽10的底部,多个凸起22分布于凸台21的顶部,多个凸起22分别用于嵌入清洁件中以清洗清洁件,不同部位的凸起22能够给嵌入清洁件的不同位置,通过凸起22与清洁件内部相互摩擦、碰撞、挤压,从而能够将清洁件上粘附的灰尘、泥沙以及其他污渍完全清洁干净。
92.具体的,凸台21由清洁槽10的底部外侧向内凹设形成,凸起22凸设于凸台21上。
93.其中,清洁件越靠近根部的位置的间隙越小,越靠近远端的位置的间隙越大。对应的,凸起22包括大径部221和小径部222,大径部221自凸台21竖直向上延伸,小径部222自大径部221的顶部中心竖直向上延伸,大径部221的轴向长度大于小径部222的轴向长度。通过大径部221和小径部222的设置,则小径部222可以深入清洁件的根部附近以清洗清洁件根部位置,大径部221则负责清洁清洁件的其他位置。
94.请参阅图8,凸台21的顶部在凸起22的外围围合形成有积水槽23,积水槽23朝向刮水部30的一侧具有供水流出的开口24,积水槽23用于储水以便于在凸起22清洗清洁件时为清洁件提供水,同时开口24能够将污水源源不断地向清洁槽10中流下,并由出水孔13流出,使得积水槽23更换新水。
95.凸台21上设有至少两排凸起22,每一排凸起22向开口24方向汇聚设置,通过凸起22的汇聚作用将水汇聚至开口24处,同时也通过多排凸起22的设置,能够对清洁件的清洁范围更广,清洁更加干净彻底。
96.优先地,凸台21上设有三排凸起22。可以理解地,根据实际需要,凸台21上也可以设置两排、四排及四排以上凸起22,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97.相邻两个凸起22之间的间距小于或者等于凸起22的外径,通过将凸起22的密度设置得大一些,从而可以将清洁件内部的污渍清洁的更干净些。
98.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刮水部30的数量也可以是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刮水部30分别对清洁件的不同部分进行刮水,或者对不同的清洁件进行刮水。例如,刮水部3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刮水部30分别对应设于两个清洁部20的一侧,两个刮水部30分别用于对两个不同的抹布进行刮水,或者两个刮水部30分别用于对两个滚刷进行刮水。
9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