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节能型立体内循环MBR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09 10:13: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节能型立体内循环mbr膜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型立体内循环mbr膜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国家水环境综合治理力度的加大,污水处理后的水质排放标准逐步提高,污水处理后的资源化利用已提到日程,节能减排,降低能耗,优化工艺,提升水质,刻不容缓;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如aao、sbr、mbr、流化床、氧化沟等工艺,出水水质不高,且占地面积大,投建及运行费用高,已难于满足现状高标准需求,因此,各种改良技术也应运而生。本实用新型以传统的aao为工艺基础,结合mbr膜技术,提出一种集中式、一体化、低能耗、高出水水质的节能型mbr膜污水处理设备,解决上述问题。
3.最近几年发展的的mbr膜工艺,是一种膜分离技术生物技术相结合的工艺技术,工艺取消了传统的二沉池,实现了高效的固液分离,减小了占地面积,实现了智能控制管理,减轻了运管压力,所以该工艺技术也备受国内外各界的广泛的应用。
4.通过实际运行来看,mbr膜工艺也存在着急需改进优化的问题。首先是运行能耗高的问题,mbr膜工艺和活性污泥法相结合,存在生化池需要增氧曝气,mbr膜也需要大量的空气对膜组件的吹扫,造成的运行动力偏高之一(吨水能耗基本在0.8kw~1.8kw之间);其二就是,工艺自身为去除氨氮设置的硝化液内回流及污泥回流(回流比100-350%),基本采用的都是动力提升泵回流和气提升回流方式,无论哪种方式,都需要较大的动力消耗。其三就是工艺自身方面,mbr膜工艺一般都需要和ao工艺结合方式(a2o mbr或ao mbr或aaao mbr组合),部分工艺段需要二次提升提高水位以及mbr膜组建的负压出水方式,无论哪种组合方式,都存在工艺复杂,管理难度大等问题。
5.综上所述,改善优化mbr组合工艺,使之发挥mbr的优势,同时,优化工艺技术流程、改善回流方式、降低能耗、减小占地面积、便于维护管理,以及充分利用好氧生化曝气系统插上的溢出气体的回收再利用,节约能耗,才是本实用新型的重点。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上述描述的技术问题。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8.一种节能型立体内循环mbr膜装置,包括厌氧反应区、生化主反应区、综合设备间,厌氧反应区、生化主反应区、综合设备间为组合式一体化设备,三个独立设备共壁结构,形成一个整体,厌氧反应区包括厌氧填料装载间,厌氧填料装载间上端设置导泥板,厌氧填料装载间的下端设为厌氧反应区下椎体;
9.生化主反应区下端设置缺氧区,缺氧区两侧与生化主反应区设置挡板,缺氧区下端设为混合液停留区,缺氧区上端设为好氧反应区,好氧反应区设有mbr膜组件,厌氧反应区下椎体与混合液停留区连接有出水导流管;
10.综合设备间设置有集水清水箱、曝气鼓风机、加药装置,集水清水箱、曝气鼓风机、加药装置通过管道连接mbr组件;
11.混合液停留区与厌氧反应区内上端连接有回流管,混合液停留区连接排泥管至外侧。
12.优选的,厌氧填料装载间包括外壳,外壳中心设置竖直的插槽,插槽两侧设为厌氧填料区,厌氧填料区上下端均设为渗水网,污水进水管对应插槽插入设置。
13.优选的,插槽两侧设有贯穿设置的插杆,插杆延伸至厌氧填料区,插杆靠近插槽一端为弧面,污水进水管插入插槽顶动插杆往厌氧填料区内移动。
14.优选的,导泥板呈倒“v”状,导泥板顶部为网格状,污水进水管上端贯穿至导泥板顶部外侧,厌氧反应区的外侧对应导泥板下端设置有抽淤泵。
15.优选的,挡板包括外框、闭合柱,外框内转动设置有两组闭合柱,闭合柱为椭圆柱状,旋转后闭合柱相邻一侧相接或产生间隙。
16.优选的,混合液停留区底部设置有曝气搅拌装置。
17.优选的,mbr膜组件的下端为过水腔,过水腔与集水清水箱连接管道。
18.优选的,生化主反应区顶部设有泄压口和检修口。
19.有益效果:
20.1、厌氧反应区、生化主反应区与综合设备间共建,形成一体化设备,立体式分布,结构紧凑,节约空间、占地面积小,安装方便快捷。
21.2、厌氧反应区采用底部进水、污水进水管升流式导流、上部出水溢流均匀布水、底部沉淀出水无淤积的进水、出水方式,进水与混合液回流水充分混合,形成系统循环,提高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且设置导泥板将污水中污泥初步分离抽取,减轻后续处理的工作量。
22.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型立体内循环mbr膜装置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挡板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厌氧填料装载间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a处放大示意图。
27.图1-4中:厌氧反应区1、生化主反应区2、综合设备间3、厌氧填料装载间4、外壳41、厌氧填料区42、插槽43、插杆44、渗水网45、污水进水管5、抽淤泵6、导泥板7、反冲间隙71、排泥管8、回流管9、mbr膜组件10、过水腔11、好氧反应区12、检修口13、泄压口14、集水清水箱15、曝气鼓风机16、加药装置17、缺氧区18、挡板19、外框191、闭合柱192、出水导流管20、混合液停留区21、曝气搅拌装置22、厌氧反应区下椎体23、活动腔24、复位弹簧25。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9.参照图1-4,一种节能型立体内循环mbr膜装置,包括厌氧反应区1、生化主反应区2、综合设备间3,厌氧反应区1、生化主反应区2、综合设备间3为组合式一体化设备,三个独立设备共壁结构,形成一个整体,厌氧反应区1包括厌氧填料装载间4,厌氧填料装载间4上
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导泥板7,厌氧填料装载间4的下端一体设置的厌氧反应区下椎体23,厌氧填料装载间4中心设置由下往上设置的污水进水管5;
30.生化主反应区2下端设置缺氧区18,缺氧区18两侧与生化主反应区2固定连接挡板19,缺氧区18下端设为混合液停留区21,缺氧区18上端设为好氧反应区12,好氧反应区12安装有mbr膜组件10,厌氧反应区下椎体23与混合液停留区21连接有出水导流管20;
31.综合设备间3设置有集水清水箱15、曝气鼓风机16、加药装置17,集水清水箱15、曝气鼓风机16、加药装置17通过管道连接mbr组件10;
32.混合液停留区21与厌氧反应区1内上端连接有回流管9,混合液停留区21连接排泥管8至外侧;
33.污水由污水进水管5进入,污水从污水进水管5上口向四周溢出,经厌氧反应区1,下沉到厌氧反应区下椎体23,混合液由出水导流管20进入生化主反应区2底部的混合液停留区21,回流管9进入到厌氧反应区1的上部,与污水进水管5溢流污水混合,混合后污水混合液由出水导流管20进入生化主反应区2的底部,形成系统第一个内循环;来自生化主反应区2底部的剩余污泥,排泥管8排出系统。
34.其中,厌氧填料装载间4包括外壳41,外壳41中心设置竖直的插槽43,插槽43两侧设为厌氧填料区42,厌氧填料区42上下端均设为渗水网45,污水进水管5对应插槽43插入设置,插槽43两侧设有活动腔24,活动腔24内贯穿设置的插杆44,插杆44位于活动腔24内固定有活塞441,插杆44位于活动腔24内套设复位弹簧25,插杆44一端延伸至厌氧填料区42,插杆44靠近插槽43一端为弧面,污水进水管5插入插槽43顶动插杆44往厌氧填料区42内移动,由复位弹簧25反作用力夹持住污水进水管5,防止脱离。
35.其中,导泥板7呈倒“v”状,导泥板7顶部为网格状,污水进水管5上端贯穿至导泥板7顶部外侧,厌氧反应区1的外侧对应导泥板7下端设置有抽淤泵6;便于将初步污水中的污泥分离抽出,减轻混合液停留区21的污泥量。
36.其中,挡板19包括外框191、闭合柱192,外框191内转动设置有两组闭合柱192,且闭合柱192之间通过齿轮传动,外框191外侧设置旋转气缸,旋转气缸带动其中一组闭合柱192旋转,闭合柱192为椭圆柱状,旋转后闭合柱192相邻一侧相接或产生间隙;好氧反应区12中,混合液部分经mbr膜组件10外排,自然重力流进入缺氧区18上端,一部分混合液经挡板19的缝隙,后自然重力沉降到缺氧区18的下端,与来自厌氧反应区1的混合污水在此混合,循环,完成硝化液的无泵自然重力回流循环,形成好氧硝化液的无泵自然重力回流到缺氧区18,达到去除氨氮、cod等有机物的目的。
37.其中,混合液停留区21底部设置有曝气搅拌装置22,采用定时间歇搅拌方式,对混合液进行混匀搅拌机防止混合液污泥沉积。上部设置了填料床。
38.其中,mbr膜组件10的下端为过水腔11,过水腔11与集水清水箱15连接管道。
39.其中,生化主反应区2顶部设有泄压口14和检修口13,所述的生化主反应区2顶部,设置了检修口13,在检修口内部下端设置了检修口集气挡板,起到阻挡好氧曝气气体的流失作用,泄压口用于泄压,防止气体压力过大。
40.工作原理:
41.污水由污水进水管5进入,污水从污水进水管5上口向四周溢出,经厌氧反应区1,下沉到厌氧反应区下椎体23,混合液由出水导流管20进入生化主反应区2底部的混合液停
留区21,回流管9进入到厌氧反应区1的上部,与污水进水管5溢流污水混合,混合后污水混合液由出水导流管20进入生化主反应区2的底部,形成系统第一个内循环;来自生化主反应区2底部的剩余污泥,排泥管8排出系统,好氧反应区12中,混合液部分经mbr膜组件10外排,自然重力流进入缺氧区18上端,一部分混合液经挡板19的缝隙,后自然重力沉降到缺氧区18的下端,与来自厌氧反应区1的混合污水在此混合,循环,完成硝化液的无泵自然重力回流循环,形成好氧硝化液的无泵自然重力回流到缺氧区18,达到去除氨氮、cod等有机物的目的,通过mbr膜组件10净化的水进入集水清水箱15,通过曝气鼓风机16、加药装置17给mbr膜组件10进行曝气以及加药。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