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内循环防内胆结垢的电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2022-07-09 04:41:2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水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循环防内胆结垢的电热水器。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用户对热水器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洗浴体验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市面上现有的电热水器基本均采用储水内胆作为热水的加热和储存空间,储水内胆在储存水完成加热后即进入保温状态,在热水排出后会导入新进水进行再次加热。
3.经过长时间的市场应用,现有技术中的加热有两个弊端:1)热水器保温状态下,储水内胆里的高温水为死水,反复加热后会产生水垢,同时每次新进的水都会经历静止加热-保温这个过程,使得电加热器在长时间使用后会积累大量的水垢;2)受到储水内胆的定量空间限制,电热水器为每次洗浴时供给的热水量有限,虽然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即热体进行快速加热,但是长时间内的出水量和出水温度也差强人意。为解决以上问题,我司设计一种“内循环活水、防结垢的恒温双模电热水器”。内循环活水,可以很好解决结构问题,热交换器 集热体双模可以很好解决热水量不够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循环防内胆结垢的电热水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对现有技术中的热水加热模式进行改良,尽可能地降低储水内胆内的新进水量,从而降低新引入水中的水垢生成量。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内循环防内胆结垢的电热水器,包括用于储水内胆以及连通储水内胆的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所述电热水器还包括与储水内胆形成热交换的热交换器,热交换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通过分路管连通所述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所述热交换器优选与储水内胆的内部空间进行热交换。通过设置热交换器,将用于供给洗浴的热水由完全采用储水内胆供给,改为由热交换器单独供给,或者热交换器供给 储水内胆内高温水的临时配合供给:
7.进水管路最初将冷水源导入储水内胆中并经由电机热机构如电热棒等进行加热和保温,非必要情况,该储水内胆内的高温水并不排出,也不引入新的冷水,只是作为一个热源供给体存在。
8.用户需要用水时,进水管路将冷水导入热交换器并经由储水内胆的高温水加热升温后供给至用户。如果排出的水温无法达标,例如冬天用户对热水温度的需求较高,储水内胆则排出一部分高温水补充。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相对现有技术而言,储水内胆内新引入的冷水大幅度减少,进而大幅度降低了水垢来源,从而保持电热水器的长期有效运行。
9.优选的,所述电热水器还包括恒温阀,所述恒温阀的进水口通过分路管分别与进水管路、出水管路连通。
10.恒温阀的设计,可以有效平衡冷水和热水的掺配,使得供给用户的水温尽可能保持恒定。恒温阀的冷水源来自进水管路引入的外界水,热水来源来自热交换器经过储水内胆升温后的热水以及特定情况下储水内胆内部排出的热水。
11.优选的,所述电热水器还包括即热式发热体,所述即热式发热体的进水口与所述出水管路连通。
12.优选的,所述电热水器还包括即热式发热体,所述即热式发热体的进水口与所述恒温阀的出水口连通。
13.单纯采用热交换方式会在一些用水情景下难以满足用户对用水温度的需求,虽然设置了储水内胆作为临时热水补充和供给,但是基于尽量减少新引入储水内胆中水以减少结垢的设计初衷,本实用新型加设了即热式发热体,以其作为常规配合热交换器供水的补充加热手段。其进水源包括进水管路引入的冷水、来自热交换器经过储水内胆升温后的热水以及特定情况下储水内胆内部排出的热水。
14.如果加设了恒温阀,即热式发热体进水源包括经过恒温阀混配后的温水。这种进水方式的水温有一定热量基础,且温度波动和扰动较小,即热式发热体的加热效率和效果更加卓越。
15.优选的,所述储水内胆内设有电加热机构。储水内胆采用常规的电加热机构对内部存水进行加热。
16.优选的,所述进出水口与相应的分路管或/和进、出水管路之间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控制装置电连接。采用电磁阀配合现有的控制装置对相应机构的相应动作进行控制,例如进水与否等等,相应加热机构的工作状态也采用控制装置控制。
1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8.1)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技术中的热水加热模式进行改良,尽可能地降低储水内胆内的新进水量,从而降低新引入水中的水垢生成量;
19.2)本实用新型提供给用户的热水直接采用外界的水源,并在流动过程中,通过储水内胆的热交换、恒温阀的调控以及即热式发热体的二次加热再供给至用户,不仅不易结垢,同时热水量能够得到保证。
附图说明
20.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中内循环防内胆结垢的电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21.注:图中空心箭头和虚线分别代表水流方向和水路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3.如图1所示,一种内循环防内胆结垢的电热水器,包括进水管路1、出水管路8、内部设有电加热棒6的储水内胆7、与储水内胆7内部空间形成热交换器5、恒温阀9、即热式发热体10以及控制装置;
24.所述进水管路1通过第一三通管2以及两条分管路分别与储水内胆7进水口和第二
三通管3连通;
25.第二三通管3通过两条分管路分别与热交换器5和恒温阀9的进水口连通;
26.热交换器5和储水内胆7的出水口分别通过分管路与出水管路8连通;
27.出水管路8还连通恒温阀的进水口,恒温阀9出水口连通即热式发热体10的进水口;
28.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
29.进水管路最初将冷水源导入储水内胆中并经由电加热棒进行加热和保温。
30.用户需要用水时,进水管路将冷水分别导入热交换器和恒温阀中,热交换器内的冷水经由储水内胆的高温水加热升温形成一级热水,一级热水和冷水经过恒温阀的调配后混合,形成一级温水。
31.如果一级温水满足用户需求,则无需即热式发热体对其加热,可直接外排供给用户使用;
32.如果一级温水温度低于用户需求,则启动即热式发热体对其加热,形成二级热水并外排供给用户使用。
33.所述分管路、进水管路、出水管路上均设有控制电磁阀并用于控制各个机构水口的启、闭,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电磁阀、电加热棒、恒温阀、即热式发热体电连接。相应机构的动作,还需要配合温度检测装置对各个变温阶段的水路进行温度检测,并经过控制装置的调控相应机构进行相应的动作处理。所述控制装置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单片机即可。


技术特征:
1.一种内循环防内胆结垢的电热水器,包括用于储水内胆以及连通储水内胆的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水器还包括与储水内胆形成热交换的热交换器,热交换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通过分路管连通所述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循环防内胆结垢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水器还包括恒温阀,所述恒温阀的进水口通过分路管分别与进水管路、出水管路连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循环防内胆结垢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水器还包括即热式发热体,所述即热式发热体的进水口与所述出水管路连通。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循环防内胆结垢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水器还包括即热式发热体,所述即热式发热体的进水口与所述恒温阀的出水口连通。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循环防内胆结垢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内胆内设有电加热机构。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内循环防内胆结垢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水口与相应的分路管或/和进、出水管路之间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水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循环防内胆结垢的电热水器,包括用于储水内胆以及连通储水内胆的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所述电热水器还包括与储水内胆形成热交换的热交换器,热交换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通过分路管连通所述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对现有技术中的热水加热模式进行改良,尽可能地降低储水内胆内的新进水量,从而降低新引入水中的水垢生成量。而降低新引入水中的水垢生成量。而降低新引入水中的水垢生成量。


技术研发人员:张帅 肖安银 叶剑明 李帅 许永鹏 张学鑫 程传兴 弓占伟 张红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阿诗丹顿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8
技术公布日:2022/7/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