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08 22:46: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污水处理常见的方法有物理法、生物法和化学法,其中活性污泥法是一种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法,能从污水中去除溶解性的和胶体状态的可生化有机物以及能被活性污泥吸附的悬浮固体和其他一些物质,污水净化效果好。由曝气反应池、沉淀池、回流污泥和剩余污泥排除系统等组成。其核心单元为曝气池,通过曝气设备充入空气,空气中的氧溶入污水使活性污泥混合液产生好氧代谢反应。现有的循环式活性污泥污水处理装置多采用在反应室设置搅拌装置使污水使活性污泥混合,污水与污泥混合率低,污水处理效率低、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与污泥混合率高,污水处理效率高、效果好的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装置。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池体、进泥管、布料盘、进水管、曝气管、回流管、回流泵、碳纤维填料装置和出水管,所述池体内设有依次连通的曝气反应区、缓冲区、沉淀区和过滤区,所述布料盘固定于曝气反应区的上部,所述进泥管的出料端设置于布料盘的上方,所述曝气管设置于曝气反应区的下部,所述进水管设置于曝气反应区的中部,所述回流管的一端与曝气反应区的下部连通,所述回流管的另一端与进泥管连接,所述回流泵安装于回流管,所述碳纤维填料装置安装于过滤区,所述出水管连接于过滤区的上部。
5.进一步地,所述曝气反应区的下部与缓冲区的下部连通,所述缓冲区的上部与沉淀区的上部连通,所述沉淀区的下部与过滤区的下部连通。
6.进一步地,布料盘包括盘体和布料器,所述盘体横向截断曝气反应区的上部,所述盘体设有多个贯穿盘体的布料孔,所述布料器固定于盘体的上侧,所述布料器为上小下大的圆锥台体,所述进泥管的出料端位于布料器的上方。
7.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区内设有第一缓冲孔板和第二缓冲孔板,所述第一缓冲孔板位于第二缓冲孔板的下方,所述第一缓冲孔板和第二缓冲孔板均横向截断缓冲区,所述第一缓冲孔板和第二缓冲孔板均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相反,所述第一缓冲孔板的上下两端均设有污泥回流槽。
8.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区的下部固定设有横向截断过滤区的过滤孔板,所述过滤孔板上设有多个贯穿过滤孔板的过滤孔。
9.进一步地,所述碳纤维填料装置包括支架和碳纤维填料层,所述支架放置于过滤孔板的上侧,所述碳纤维填料层固定于支架,所述碳纤维填料层并列设置为多层,所述过滤区的上端开设有安装孔。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进泥管设置于曝气反应区的上部,将曝气管设置于曝气反应区的下部,并将进水管设置于曝气反应区的中部,进泥管输入的活性污泥以布料盘进行布料后向下流动,曝气管输入的气体推动进水管输入的污水向上流动与活性污泥形成逆流混合。曝气反应区底部的污泥通过回流管和回流泵输送回曝气反应区再次与污水进行逆流混合,可大大提高活性污泥与污水的混合率。污水经过曝气反应后经缓冲区输送到沉淀区进行沉淀,再由过滤区的碳纤维填料装置进行吸附和离子交换,净化后的水可以直接直接排放,净化效率高、净化速度快、效果好。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2.图中:池体-1、曝气反应区-11、缓冲区-12、第一缓冲孔板-121、第二缓冲孔板-122、污泥回流槽-123、沉淀区-13、出泥管-131、回流阀-132、出泥阀-133、过滤区-14、过滤孔板-141、过滤孔-142、安装孔-143、第一隔板-15、第二隔板-16、第三隔板-17、进泥管-2、布料盘-3、盘体-31、布料孔-311、布料器-32、进水管-4、曝气管-5、回流管-6、回流泵-7、碳纤维填料装置-8、支架-81、碳纤维填料层-82、出水管-9。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4.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装置。
15.参照图1,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池体1、进泥管2、布料盘 3、进水管4、曝气管5、回流管6、回流泵7、碳纤维填料装置8和出水管 9。池体1内设有并列设置并依次连通的曝气反应区11、缓冲区12、沉淀区13和过滤区14。曝气反应区11和缓冲区12之间通过第一隔板15间隔,曝气反应区11的下部与缓冲区12的下部连通。缓冲区12与沉淀区13通过第二隔板16间隔,缓冲区12的上部与沉淀区13的上部连通。沉淀区13 与过滤区14之间通过第三隔板17间隔,沉淀区13的下部与过滤区14的下部连通。
16.布料盘3固定于曝气反应区11的上部,进泥管2的出料端设置于布料盘3的上方,进泥管2用于向曝气反应区11内输入污泥。曝气管5设置于曝气反应区11的下部并能向曝气反应区11内输入空气。进水管4设置于曝气反应区11的中部并能向曝气反应区11输入污水,进水管4上设有进水阀。曝气反应区11的底部设有出泥口111,回流管6的一端与曝气反应区11底部的出泥口111连通,回流管6的另一端与进泥管2连接,回流泵 7安装于回流管6上。碳纤维填料装置8安装于过滤区14,出水管9连接于过滤区14的上部。
17.布料盘3包括盘体31和布料器32,盘体31横向截断曝气反应区11 的上部,盘体31上设有多个贯穿盘体31并均匀分布的布料孔311。布料器 32固定于盘体31的上侧,布料器32为上小下大的圆锥台体,进泥管2的出料端位于布料器32的上方。进泥管2输入的污泥落到布料器32的上端并沿布料器32的周面下流到盘体31上,再由盘体31上的布料孔311向下流动与污水充分混合进行曝气反应。
18.缓冲区12内设有第一缓冲孔板121和第二缓冲孔板122,第一缓冲孔板121位于第二缓冲孔板122的下方。第一缓冲孔板121和第二缓冲孔板 122均横向截断缓冲区12,第一
缓冲孔板121和第二缓冲孔板122均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相反。第一缓冲孔板121的上下两端均设有污泥回流槽 123。曝气反应完成后的污泥与污水的混合液体输送到缓冲区12,经第一缓冲孔板121和第二缓冲孔板122缓冲过滤后可以将大部分的污泥阻挡在缓冲区12的下部。倾斜设计的第一缓冲孔板121和第二缓冲孔板122可对污泥起到自动引流的作用,污泥回流槽123可以是长条形的槽口,污泥回流槽123可以将第一缓冲孔板121上方沉淀下来的污泥导流回到缓冲区12的下部。
19.沉淀区13的底部设有出泥管131,出泥管131分出两条分支,其中一条与回流管6连通并设有回流阀132,可以将沉淀区13沉积的污泥回流到曝气反应区11内;另一条上设有出泥阀133,可以对沉淀区13内的污泥进行排放。
20.过滤区14的下部固定设有横向截断过滤区14的过滤孔板141,过滤孔板141上设有多个贯穿过滤孔板141的过滤孔142。碳纤维填料装置8活动放置于过滤孔板141的上侧。
21.碳纤维填料装置8包括支架81和碳纤维填料层82,支架81放置于过滤孔板141的上侧。碳纤维填料层82固定于支架81,碳纤维填料层82并列设置为多层。碳纤维填料层82可以采用铁丝网骨架上绑扎固定无数条的碳纤维丝束。碳纤维填料可长期使用,运行维护成本低。过滤区14的上端开设有安装孔143,可以通过安装孔安装碳纤维填料装置8,也可以通过安装孔对碳纤维填料装置8进行检修和维护。
2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