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儿童椅子的制作方法

2022-07-06 11:30:0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椅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儿童椅子。


背景技术:

2.儿童洗头时,通常坐在普通小板凳上,然后头向下往脸盆里洗,通常需要大人帮其洗头,而且洗头时间长了,儿童会感到头晕,还有一些幼儿不能很稳当的坐在小板凳上,只能平躺在妈妈的膝盖上,但是这种洗头方式,不是很方便,与此同时目前的洗头椅都是简单的直板结构,洗完头后非常不利于存放,浪费空间;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于是市场上也逐渐出现了儿童洗头椅。
3.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001865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儿童用折叠洗头椅,本洗头椅能够将上躯支撑板和下躯支撑板向下对折,枕头板放入上躯支撑板和下躯支撑板之间,整个洗头椅的长度至少缩小一半,而且枕头板和支撑腿都隐藏放置,然而在实际过程中由于不仅上躯支撑板和下躯支撑板折叠起来不方便,而且对于支撑腿折叠时,需要向外拔出一部分时,支撑腿的上端面位于缺口处,支撑腿上的定位柱也脱离安装座上的定位孔,可以翻折支撑腿,使其置于容纳凹槽内,实现折叠,此种对于支撑腿折叠也不方便,无法满足使用需求,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作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儿童椅子,其折叠更加方便,更加有利于其包装、携带以及运输,更加能够满足使用需求。
6.(二)需要采取的技术方案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8.一种儿童椅子,包括上躯支撑板和下躯支撑板,所述上躯支撑板和所述下躯支撑板通过折叠活动机构连接,所述上躯支撑板和所述下躯支撑板构成主体,通过控制所述折叠活动机构来实现所述上躯支撑板和所述下躯支撑板之间角度,且在所述主体下设置有前支腿机构和后支腿机构,所述前支腿机构和所述后支腿机构在所述主体上可进行折叠。
9.优选地,所述折叠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下躯支撑板两侧上的按钮件和主角度调节件以及设置在所述上躯支撑板两侧上的副角度调节件,每个所述按钮件对应连接有一个所述主角度调节件,每个所述主角度调节件对应连接有一个所述副角度调节件,在按钮件松开状态下,通过所述主角度调节件与所述副角度调节件的配合。
10.优选地,所述按钮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下躯支撑板上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上设置有按钮主体,所述按钮主体内侧设置有调节脚,所述按钮主体与所述调节脚为一体成型。
11.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槽上设置有一缺口,所述缺口上设置有堵板。
12.优选地,所述调节脚包括设置在所述按钮主体侧端面上三个立脚,每个所述立脚
上设置有向外侧突出设计。
13.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槽包括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中心设置有第一中心孔,以所述第一中心孔为中心点在所述第一凹槽上设置有间隔均为分布的第一穿孔,且在相邻所述第一穿孔之间的所述第一凹槽上设置有第一凹坑。
14.优选地,所述第一中心孔为中心点在所述第一凹槽上设置有三个第一穿孔,三个所述第一穿孔间隔均为分布在上,且在相邻所述第一穿孔之间的所述第一凹槽上设置有两个的所述第一凹坑。
15.优选地,所述主角度调节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下躯支撑板上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上设置有第一转动体,所述第一转动体包括基体一,所述基体一呈圆形,所述基体一中心开有第二中心孔;所述基体一的圆周上设置有第一齿区域、第二齿区域和第三齿区域;所述第一齿区域包括间隔均匀分布在所述基体一的圆周上,且相同形状和大小的第一齿;所述第二齿区域包括间隔均匀分布在所述基体一的圆周上,且相同形状和大小的第二齿;第三齿区域包括间隔均匀分布在所述基体一的圆周上的第三齿和第四齿,所述第三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在相邻之间所述第三齿设置有一个所述第四齿,所述第四齿的横截面宽度大于所述第三齿的横截面宽度。
16.优选地,所述第一齿区域包括间隔均匀分布在所述基体一的圆周上,且相同形状和大小的第一齿,其中第一齿为五个;所述第二齿区域包括间隔均匀分布在所述基体一的圆周上,且相同形状和大小的第二齿,所述第二齿为两个;所述第三齿区域包括间隔均匀分布在所述基体一的圆周上的第三齿和第四齿,所述第三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在相邻之间所述第三齿设置有一个所述第四齿,所述第三齿为三个,所述第四齿为一个。
17.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槽设置的形状与所述第一转动体相一致,所述第二安装槽与所述第一安装槽为相对应设置。
18.优选地,所述副角度调节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上躯支撑板两侧上的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三安装槽中安装有第二转体,所述第二转体中心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安装在所述第一转动体的第二中心孔中。
19.优选地,所述第三安装槽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形状相一致,所述第二转体的形状与所述第一转动体的形状相一致。
20.优选地,所述前支腿机构和所述后支腿机构均为两个。
21.优选地,所述前支腿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下躯支撑板上至少一个的前腿,所述前腿通过第一活动轴连接在所述下躯支撑板上。
22.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躯支撑板下表面上的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上开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一轴孔中用来安装有所述第一活动轴。
23.优选地,所述前腿呈弧形状。
24.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前腿下底面的前脚防滑套,所述前脚防滑套下底面设置有若干个防滑凸条。
25.优选地,所述第一活动轴包括第一中间体,所述第一中间体的一端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中间体的直径,所述第一中间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防退出体,所述第一中间体、所述盖板和所述第一防退出体为一体成型。
26.优选地,所述第一防退出体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中间体的另一端面的至少一个第
一柱体,所述第一柱体外侧设置有防退出的倒钩。
27.优选地,所述第一柱体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柱体围成一个圆形,所述圆形的直径略大于所述第一中间体。
28.优选地,所述下躯支撑板的上表面固设有活动凸起座,所述活动凸起座包括设置在所述上躯支撑板和所述下躯支撑板上的阵列分布的第一安装孔,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安装有凸起板,所述凸起板下表面设置有第一安装脚。
29.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脚采用的是两个。
30.优选地,所述后支腿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上躯支撑板上至少一个的后腿,所述后腿上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后腿通过第二活动轴相连接,所述第二活动轴能够实现后腿的顺时针或逆时针的转动。
31.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躯支撑板上的卡座,所述卡座卡接有所述连接座。
32.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加固所述上躯支撑板支撑效果的稳固机构,所述稳固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上躯支撑板背面的活动连接有稳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中设置有用于支撑固定所述稳固板一端的卡块。
33.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后腿下端面的后脚防滑套,所述后腿呈弧形状。
34.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躯支撑板上可进行的长度调节的枕头板机构,所述枕头板机构包括枕板,所述枕板上设置有导轨,与之对应地,所述上躯支撑板上设置有导轨槽,所述导轨在所述导轨槽中来回滑动,所述导轨槽上设置有锁紧件。
35.优选地,所述锁紧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导轨槽两侧的上躯支撑板上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卡合所述导轨的锁紧块。
36.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躯支撑板上的餐盘组件,所述餐盘组件与所述下躯支撑板为可拆卸连接。
37.优选地,所述餐盘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下躯支撑板两侧的第三安装槽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三安装槽上的餐盘板,所述餐盘板上开有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
38.优选地,还包括用来连接所述前支腿机构和所述后支腿机构的弧形底架。
39.优选地,所述弧形底架包括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上设置有用于卡合所述前支腿机构的前脚槽和所述后支腿机构的后脚槽。
40.优选地,所述弧形板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间卡合固定连接。
41.(三)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
4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43.其一,本实用新型上躯支撑板和下躯支撑板通过折叠活动机构连接,上躯支撑板和下躯支撑板构成主体,通过控制折叠活动机构来实现上躯支撑板和下躯支撑板之间角度,从而实现主体当平铺时可供儿童洗头,主体当座椅(当一般椅子使用)时可供儿童坐,以及当主体完全折叠时便于包装、携带和运输。
44.其二,本实用新型主体下设置有前支腿机构和后支腿机构,前支腿机构和后支腿机构在主体上可进行折叠,前支腿机构和后支腿机构在主体上可进行折叠,便于包装、携带与运输。
45.其三,本实用新型功能多样,可进行平躺洗头,还可以进行座椅使用,也还可以进
行餐饮使用,也有利于进行能够摇摇车的使用效果,功能丰富,更加能够满足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4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47.图2为本实用新型平铺状态示意图。
48.图3为本实用新型坐立状态示意图。
49.图4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示意图。
5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按钮件示意图。
51.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角度调节件示意图。
52.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副角度调节件示意图。
53.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按钮主体结构示意图。
54.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按钮主体立体示意图。
55.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下躯支撑板与第一安装槽、前支腿机构和,后支腿机构安装状态示意图。
56.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安装槽上堵板示意图。
57.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上躯支撑板的第二安装槽示意图。
58.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转动体示意图。
59.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主体与前支腿机构和后支腿机构安装示意图。
60.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活动轴示意图。
61.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活动轴立体示意图。
62.图17为本实用新型下躯支撑板上活动凸起座示意图。
63.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凸起板示意图。
64.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凸起板立体示意图。
65.图20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机构示意图。
66.图21为本实用新型枕头板机构上枕头板机构示意图。
67.图22为本实用新型的枕板结构示意图。
68.图23为本实用新型的枕板立体示意图。
69.图24为本实用新型下躯支撑板上餐盘组件示意图。
70.图25为本实用新型的弧形底架示意图。
71.图26为本实用新型上躯支撑板和下躯支撑板与弧形底架安装示意图。
72.图中:
73.1,上躯支撑板;2,下躯支撑板;3,折叠活动机构;4,主体;5,前支腿机构;6,后支腿机构;7,枕头板机构;8,餐盘组件;9,弧形底架;31,按钮件;32,主角度调节件;33,副角度调节件;51,前腿;52,第一活动轴; 53,第一安装座;54,第一轴孔;55,前脚防滑套;56,活动凸起座;61,后腿;62,连接座;63,第二活动轴;64,卡座;65,稳固机构;71,枕板;72,导轨;73,导轨槽;74,锁紧件;81,第三安装槽;82,餐盘板;83,第二凹槽;84,第三凹槽;91,弧形板;92,前脚槽;93,后脚槽;311,第一安装槽; 312,按钮主体;313,调节脚;314,堵板;321,第二安装槽;322,第一转动体;331,第三安装槽;332,第二转体;333,固定轴;521,第一中间体;522,盖板;523,第一防退出体;561,第一安装孔;562,凸起板;563,第一安装脚;651,稳固
板;652,放置槽;653,卡块;741,固定柱;742,固定板;743,锁紧块;911,第一板;912,第二板;3111,第一凹槽;3112,第一中心孔; 3113,第一穿孔;3114,第一凹坑;3221,基体一;3222,第二中心孔;3223,第一齿区域;3224,第二齿区域;3225,第三齿区域;5231,第一柱体;5232,倒钩。
具体实施方式
7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7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7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77.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78.参阅图1,如图所示,一种儿童椅子,包括上躯支撑板1和下躯支撑板2,上躯支撑板1和下躯支撑板2通过折叠活动机构3连接,其中上躯支撑板1和下躯支撑板2构成主体4,通过控制折叠活动机构3来实现上躯支撑板1和下躯支撑板2之间角度,从而实现主体4当平铺时可供儿童洗头(如图2所示),主体4当座椅(当一般椅子使用)时可供儿童坐(如图3所示),以及当主体4完全折叠时便于包装、携带和运输(如图4所示),且在主体4下设置有前支腿机构5和后支腿机构6,前支腿机构5和后支腿机构6在主体4上可进行折叠,便于包装、携带与运输(如图4所示)。
79.实施例一:进一步说,如图1、图5、图6和图7所示,折叠活动机构3包括设置在下躯支撑板2两侧上的按钮件31和主角度调节件32以及设置在上躯支撑板1两侧上的副角度调节件33,每个按钮件31对应连接有一个主角度调节件32,其中每个主角度调节件32对应连接有一个副角度调节件33,在按钮件31松开状态下,通过主角度调节件32与副角度调节件33的配合,从而实现上躯支撑板1和下躯支撑板2角度的调节,从而实现主体4当平铺时可供
儿童洗头,主体4当座椅(当一般椅子使用)时可供儿童坐,以及当主体4完全折叠时便于包装、携带和运输。
80.其中,如图5所示,按钮件31包括设置在下躯支撑板2上的第一安装槽311,第一安装槽311上设置有按钮主体312,如图8和图9所示,按钮主体312内侧设置有调节脚313,按钮主体312与调节脚313为一体成型,调节脚313包括设置在按钮主体312侧端面上三个立脚,每个立脚上设置有向外侧突出设计,此种向外侧突出设计更加有利于与主角度调节件32连接固定。如图10所示,其中第一安装槽311包括第一凹槽3111,第一凹槽3111中心设置有第一中心孔 3112,以第一中心孔3112为中心点在第一凹槽3111上设置有间隔均为分布的第一穿孔3113,且在相邻第一穿孔3113之间的第一凹槽3111上设置有第一凹坑3114,其在使用时,通过按钮主体312转动,当按钮主体312的调节脚313 对应在第一穿孔3113位置,然后将按钮主体312按下,此时调节脚313安装到第一穿孔3113中且固定,此时上躯支撑板1上的主角度调节件32与副角度调节件33上的副角度调节件33为固定状态,从而起到防止上躯支撑板1的活动,当按钮主体312退出,此时按钮主体312可在第一凹槽3111中转动,这样可实现转动不同位置,此时上躯支撑板1上的主角度调节件32与副角度调节件33 上的副角度调节件33为活动状态,这样有利于实现主体4当平铺时可供儿童洗头,主体4当座椅(当一般椅子使用)时可供儿童坐,以及当主体4完全折叠时便于包装、携带和运输,然后在进行固定。如图6和图11所示,第一安装槽 311上设置有一缺口,缺口上设置有堵板314,通过堵板314的设置更加有利于按钮主体312的安装与拆卸。
81.在本实施例中以第一中心孔3112为中心点在第一凹槽3111上设置有三个第一穿孔3113,三个第一穿孔3113间隔均为分布在上,且在相邻第一穿孔3113 之间的第一凹槽3111上设置有两个的第一凹坑3114,此种设置能够更好的与按钮主体312侧端面上的三个立脚相互配合。
82.其中,如图6、图12和图13所示,主角度调节件32包括设置在下躯支撑板2上的第二安装槽321,第二安装槽321上设置有第一转动体322,第一转动体322包括基体一3221,基体一3221呈圆形,基体一3221中心开有第二中心孔3222;基体一3221的圆周上设置有第一齿区域3223、第二齿区域3224和第三齿区域3225;第一齿区域3223包括间隔均匀分布在基体一3221的圆周上,且相同形状和大小的第一齿;第二齿区域3224包括间隔均匀分布在基体一3221 的圆周上,且相同形状和大小的第二齿;第三齿区域3225包括间隔均匀分布在基体一3221的圆周上的第三齿和第四齿,其中在第三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在相邻之间第三齿设置有一个第四齿,第四齿的横截面宽度大于第三齿的横截面宽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齿区域3223包括间隔均匀分布在基体一3221的圆周上,且相同形状和大小的第一齿,其中第一齿为五个;第二齿区域3224包括间隔均匀分布在基体一3221的圆周上,且相同形状和大小的第二齿,第二齿为两个;第三齿区域3225包括间隔均匀分布在基体一3221的圆周上的第三齿和第四齿,其中在第三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在相邻之间第三齿设置有一个第四齿,第三齿为三个,第四齿为一个。其中第二安装槽321设置的形状与第一转动体322相一致,这样便于第一转动体322安装,其中第二安装槽321与第一安装槽311为相对应设置,这样有利于按钮件31和主角度调节件32的连接。
83.其中,如图7所示,副角度调节件33包括设置在上躯支撑板1两侧上的第三安装槽331,第三安装槽331中安装有第二转体332,其中第二转体332中心设置有固定轴333,固定
轴333安装在第一转动体322的第二中心孔3222中,从而能够使得第二转体332与第一转动体322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安装槽331的形状与第二安装槽321的形状相一致,第二转体332的形状与第一转动体322的形状相一致。此种设置更加有利于主角度调节件32与副角度调节件33相互配合,从而起到上躯支撑板1与下躯支撑板2的活动调节。
84.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说,如图10、图14所示,前支腿机构5包括设置在下躯支撑板2上至少一个的前腿51,前腿51通过第一活动轴 52连接在下躯支撑板2上,在此基础上,还包括设置在下躯支撑板2下表面上的第一安装座53,第一安装座53上开有第一轴孔54,第一轴孔54中用来安装有第一活动轴52,此种设置更加有利于第一活动轴52的安装。更想说明的是,前腿51呈弧形状,此种设置不仅更加有利于支撑起下躯支撑板2,而且更加有利于前腿51活动转动后,进行折叠后包装、运输和携带。还包括设置在前腿51 下底面的前脚防滑套55,前脚防滑套55下底面设置有若干个防滑凸条,此种设置起到较好的防滑效果,更加有利于儿童的安全使用。如图15和图16所示,其中第一活动轴52包括第一中间体521,第一中间体521的一端设置有盖板522,盖板522的直径大于第一中间体521的直径,第一中间体52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防退出体523,第一中间体521、盖板522和第一防退出体523为一体成型,在使用时,通过按下第一活动轴52就能够,使得第一中间体521位于第一轴孔 54中,此时前腿51可实现来回转动,从而实现折叠或撑开,也就是当前腿51 顺时针转动时,可实现折叠,然后逆时针转动前腿51就可以展开,起到支撑作用。对于第一防退出体523包括设置在第一中间体521的另一端面的至少一个第一柱体5231,第一柱体5231外侧设置有防退出的倒钩5232,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两个第一柱体5231,两个第一柱体5231围成一个圆形,此种圆形的直径略大于第一中间体521,这样有利于卡紧和紧固的作用。
85.如图17所示,此种在下躯支撑板2的上表面固设有活动凸起座56,其中活动凸起座56包括设置在上躯支撑板1和下躯支撑板2上的阵列分布的第一安装孔561,通过第一安装孔561安装有凸起板562如图18和图19所示,其在凸起板562下表面设置有第一安装脚563,而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两个第一安装脚 563,这样更加有利于安装平稳,通过凸起板562的第一安装脚563安装在阵列分布的第一安装孔561不同位置,更加有利于进行调整位置,使用更加方便和可靠。
86.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两个的前支腿机构5,当对每个第一活动轴52按下的时候,然后将前腿51顺时针转动到下躯支撑板2下表面上时,此时实现了对前腿51的折叠,当逆时针转动前腿51时,此时能够实现前腿51 的展开,这样有利于通过前腿51对下躯支撑板2的支撑作用。
87.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进一步说,如图10、图14和图20所示,后支腿机构6包括设置在上躯支撑板1上至少一个的后腿61,后腿 61上连接有连接座62,连接座62与后腿61通过第二活动轴63相连接,通过第二活动轴63能够实现后腿61的顺时针或逆时针的转动,从而实现后腿61的折叠或展开,还包括设置在下躯支撑板2上的卡座64,卡座64卡接有连接座 62。还包括用于加固上躯支撑板1支撑效果的稳固机构65,通过支撑机构65能够在上躯支撑板1立起来时形成座椅的靠背,更加稳固,提高了靠背使用的安全性,其中稳固机构65包括设置在上躯支撑板1背面的活动连接有稳固板651,以及设置在连接座62上的放置槽652,放置槽652中设置有用于支撑固定稳固板651一端的卡块653,如图21所示,当稳固板651一端与上躯支撑板1背面的活动连接,稳固板651另一端在放置槽652中活
动到与卡块653配合卡紧时,此时能够对上躯支撑板1起到加强支撑效果,提高靠背的使用安全性能。还包括设置在后腿61下端面的后脚防滑套66,这样有利于提高防滑效果。其中后腿 61呈弧形状,此种设置不仅更加有利于支撑起上躯支撑板1,而且更加有利于后腿61活动转动后,进行折叠后包装、运输和携带。
88.在本实施例中后支腿机构6布置为两个,在使用时,当上躯支撑板1转动立起来成靠背时,此时板稳固板651一端与上躯支撑板1背面的活动连接,稳固板651另一端在放置槽652中活动到与卡块653配合卡紧时,此时能够对上躯支撑板1起到加强支撑效果,提高靠背的使用安全性能,当进行折叠或平铺时,将放置于上躯支撑板1上即可,操作简单方便。
89.实施例四:在实施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进一步说,如图1、图2、图 3、图21、图22和图23所示,还包括设置在上躯支撑板1上可进行的长度调节的枕头板机构7,枕头板机构7包括枕板71,枕板71上设置有导轨72,与之对应地,上躯支撑板1上设置有导轨槽73,导轨72在导轨槽73中来回滑动,从而能够起到调节枕头板机构7长度,从而能够满足不同使用者长度需求,其中在导轨槽73上设置有锁紧件74,锁紧件74包括设置在导轨槽73两侧的上躯支撑板1上的固定柱741,固定柱741安装有固定板742,固定板742上设置有用于卡合导轨72的锁紧块743,从而实现对枕板71的固定。
90.实施例五:在实施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或实施例四,进一步说,如图1、图3和图24所示,还包括设置在下躯支撑板2上的餐盘组件8,餐盘组件8与下躯支撑板2为可拆卸连接,此种设置有利于当使用者需要时可安装,不需要的时候可进行拆卸,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拆卸与安装。其中餐盘组件8包括设置在下躯支撑板2两侧的第三安装槽81(如图14所示)以及安装在第三安装槽 81上的餐盘板82,餐盘板82上开有第二凹槽83和第三凹槽84,第二凹槽83 和第三凹槽84用于放置不同的物品,便于使用者的使用。
91.实施例六:在实施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或实施例四或实施例五,进一步说,如图25和图26所示,还包括用来连接前支腿机构5和后支腿机构6的弧形底架9,通过弧形底架9能够实现摇摇车的功能。当在前腿51上没有前脚防滑套55以及后腿61上没有后脚防滑套66时,可在前支腿机构5和后支腿机构6之间通过弧形底架9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两个弧形底架9,此种使得使用效果和安全得到保证。其中弧形底架9包括弧形板91,弧形板91上设置有用于卡合前支腿机构5的前脚槽92和后支腿机构6的后脚槽93,此种方式便于拆卸与安装。为了减少弧形板91的长度,便于包装、运输和携带,其中弧形板91 包括第一板911和第二板912,第一板911和第二板912之间卡合固定连接。
92.本技术文件中卡合固定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卡合,工人根据现有技术手册就可完成对其进行正常操作,在此不再作出具体叙述。
93.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