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数字智能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2022-07-06 11:07: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箱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数字智能配电箱。


背景技术:

2.智能配电柜即是精密配电柜,是一款针对数据中心机房能源末端,综合采集所有能源数据的配电柜,为终端能源监测系统提供高精度测量数据,通过显示单元,实时反映电能质量数据。并通过数字通讯上载至后台环境控制系统。以达到对整个配电系统的实时监控和运行质量的有效管理。帮助用户优化网络数据中心,加强能耗管理,提高服务器机架运行效率,实现全方位绿色idc提供可靠保障。其主要用于电信、金融、政府及it等idc数据中心或工业企业等重要客户,为网络服务器等重要设备提供电力分配,配电回路保护,计量,管理于计算机接地等服务,用于供电可靠性要求高不间断供电领域。
3.现有数字智能配电箱的缺点:现有数字智能配电箱的电线排布混乱,影响配电箱内空间分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数字智能配电箱,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数字智能配电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背面为开放状,所述箱体背面的内壁四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箱体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有滑动框,所述滑动框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滑动框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背板,所述背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安装板,两个所述背板的中部均开设有布线孔。
6.可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的宽度与箱体底板的宽度相适配,所述开槽的厚度与电线的直径相适配,通过布线孔将与箱体内部设备连接的电线穿过背板储存在箱体的内部,使箱体的线路排布更加清晰,且使布线过程更加方便快捷,电线再通过开槽与外接电源连接。
7.可选的,所述滑槽的一端均与开槽的内侧位于同一平面,所述滑槽的截面形状为t形,所述滑动框的四侧均固定连接有与滑槽相适配的滑块,所述滑动框通过滑槽和滑块与箱体滑动连接,利用滑槽和滑块的配合使滑动框能够在一定范围内移动,使该装置能够调整背板到安装面的距离,使背板后侧的空间足够排布足够多的线路。
8.可选的,所述箱体内侧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常规长度大于滑槽的长度,所述压缩弹簧的弹力大于滑动框与箱体的动摩擦力,利用压缩弹簧向安装面方向推动滑动框,当完成布线后,通过压缩弹簧能够使背板向后挤压,充分压缩背板后的空间,使箱体前侧能够具备更大空间。
9.可选的,所述转轴两端套接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扭力使背板向箱体后侧转动,所述扭力弹簧的扭力大于压缩弹簧向后推动时电线对背板的阻力,所述背板内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的底部与滑动框的外侧贴合,利用扭力弹簧的
扭力使背板始终保持与滑动框平行的装填,并通过限位挡板限制背板向背面的转动,使其保持至与滑动框平行状态,限制扭力弹簧的扭力避免在压缩弹簧箱后推动滑动框时背板与电线接触干扰而张开影响电子设备安装的情况,且在布线过程中能够将背板向内打开,将电线从布线孔插入背面与电源连接,使安装电线使箱体前腔与后腔的联通更加方便。
10.可选的,所述安装板的形状为梯形,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螺帽,所述螺帽与安装板的安装孔联通,将安装板设置为梯形能够在背板转动时避免安装板与箱体内壁发生干扰。
11.可选的,所述箱体背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箱体前端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箱门。
12.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3.1、该数字智能配电箱,通过布线孔将与箱体内部设备连接的电线穿过背板储存在箱体的内部,使箱体的线路排布更加清晰,且使布线过程更加方便快捷,电线再通过开槽与外接电源连接,利用滑槽和滑块的配合使滑动框能够在一定范围内移动,使该装置能够调整背板到安装面的距离,使背板后侧的空间足够排布足够多的线路。
14.2、该数字智能配电箱,利用压缩弹簧向安装面方向推动滑动框,当完成布线后,通过压缩弹簧能够使背板向后挤压,充分压缩背板后的空间,使箱体前侧能够具备更大空间,利用扭力弹簧的扭力使背板始终保持与滑动框平行的装填,并通过限位挡板限制背板向背面的转动,使其保持至与滑动框平行状态,限制扭力弹簧的扭力避免在压缩弹簧箱后推动滑动框时背板与电线接触干扰而张开影响电子设备安装的情况,且在布线过程中能够将背板向内打开,将电线从从布线孔插入背面与电源连接,使安装电线使箱体前腔与后腔的联通更加方便,将安装板设置为梯形能够在背板转动时避免安装板与箱体内壁发生干扰。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箱体,2-滑槽,3-滑动框,4-转轴,5-背板,6-安装板,7-布线孔,8-开槽,9-压缩弹簧,10-扭力弹簧,11-限位挡板,12-螺帽,13-固定板,14-箱门。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24.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数字智能配电箱,它包括箱体1,箱体的背面为开放状,箱体1背面的内壁四侧均开设有滑槽2,箱体1通过滑槽2滑动连接有滑动框3,滑动框3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轴4,滑动框3通过转轴4转动连接有背板5,背板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安装
板6,两个背板5的中部均开设有布线孔7。
2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箱体1的底部开设有开槽8,开槽8的宽度与箱体1底板的宽度相适配,开槽8的厚度与电线的直径相适配,通过布线孔7将与箱体1内部设备连接的电线穿过背板5储存在箱体1的内部,使箱体1的线路排布更加清晰,且使布线过程更加方便快捷,电线再通过开槽8与外接电源连接。
2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滑槽2的一端均与开槽8的内侧位于同一平面,滑槽2的截面形状为t形,滑动框3的四侧均固定连接有与滑槽2相适配的滑块,滑动框3通过滑槽2和滑块与箱体1滑动连接,利用滑槽2和滑块的配合使滑动框3能够在一定范围内移动,使该装置能够调整背板5到安装面的距离,使背板5后侧的空间足够排布足够多的线路。
2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箱体1内侧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9,压缩弹簧9的常规长度大于滑槽2的长度,压缩弹簧9的弹力大于滑动框3与箱体1的动摩擦力,利用压缩弹簧9向安装面方向推动滑动框3,当完成布线后,通过压缩弹簧9能够使背板5向后挤压,充分压缩背板5后的空间,使箱体1前侧能够具备更大空间。
2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转轴4两端套接有扭力弹簧10,扭力弹簧10的扭力使背板5向箱体1后侧转动,扭力弹簧10的扭力大于压缩弹簧9向后推动时电线对背板5的阻力,背板5内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挡板11,限位挡板11的底部与滑动框3的外侧贴合,利用扭力弹簧10的扭力使背板5始终保持与滑动框3平行的装填,并通过限位挡板11限制背板5向背面的转动,使其保持至与滑动框3平行状态,限制扭力弹簧10的扭力避免在压缩弹簧9箱后推动滑动框3时背板5与电线接触干扰而张开影响电子设备安装的情况,且在布线过程中能够将背板5向内打开,将电线从布线孔7插入背面与电源连接,使安装电线使箱体1前腔与后腔的联通更加方便。
2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安装板6的形状为梯形,安装板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螺帽12,螺帽12与安装板6的安装孔联通,将安装板6设置为梯形能够在背板5转动时避免安装板6与箱体内壁发生干扰。
3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箱体1背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3,箱体1前端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箱门14。
31.实施例一:将箱体1的背部设置为封闭状态,只在箱体1背面的底部开设有开槽联通电源,能够使箱体的密封性更好;
32.实施例二:在安装板6的底部设置t形角铁和板筋,提高安装板6的稳定性。
3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34.s1、通过固定板13将箱体1固定在安装面上,同时将箱体1的背面封闭;
35.s2、在背板5的安装板6上安装电子设备,并将电线穿过布线孔7从箱体1北侧的开槽8与电源连接即可。
36.综上所述:该数字智能配电箱,通过布线孔7将与箱体1内部设备连接的电线穿过背板5储存在箱体1的内部,使箱体1的线路排布更加清晰,且使布线过程更加方便快捷,电线再通过开槽8与外接电源连接,利用滑槽2和滑块的配合使滑动框3能够在一定范围内移动,使该装置能够调整背板5到安装面的距离,使背板5后侧的空间足够排布足够多的线路;利用压缩弹簧9向安装面方向推动滑动框3,当完成布线后,通过压缩弹簧9能够使背板5向
后挤压,充分压缩背板5后的空间,使箱体1前侧能够具备更大空间,利用扭力弹簧10的扭力使背板5始终保持与滑动框3平行的装填,并通过限位挡板11限制背板5向背面的转动,使其保持至与滑动框3平行状态,限制扭力弹簧10的扭力避免在压缩弹簧9箱后推动滑动框3时背板5与电线接触干扰而张开影响电子设备安装的情况,且在布线过程中能够将背板5向内打开,将电线从从布线孔7插入背面与电源连接,使安装电线使箱体1前腔与后腔的联通更加方便,将安装板6设置为梯形能够在背板5转动时避免安装板6与箱体内壁发生干扰。
3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