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脱扣机构及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2022-07-06 08:39:0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开关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脱扣机构及断路器。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居住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对于用电安全有了更加全面的认知。为了增加用电的安全性,通常会在用电回路中接入断路器。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关合、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当系统中出现漏电、过载、短路等故障时,断路器可以快速切断系统中的故障电路,或者切断整个电源供电,以防止故障扩大,避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3.配电盒是供电系统中最后一级配电设施,用于实现电能的分配和保护,嵌于墙体内,体积较小。传统的断路器,整体呈凸字形,其接线端子通常采用螺钉接线,断路器本身高度较大,且受接线方向限制,接线安装时需要的高度也很大。这种采用螺钉接线的断路器,会对断路器的操作手柄的操作空间造成占用。为了保障操作手柄具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势必将导致断路器的整体体积增大。体积较小的配电盒(例如将86底盒、118底盒、120底盒等设置成配电盒)对设置在其中的断路器的小型化要求很高,这种断路器会因为自身高度的缺陷难以满足需求,因此,需要更加小型化的断路器来适应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扣机构及断路器,能够解决传统的断路器的体积较大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脱扣机构,包括支架、锁扣件和跳扣件,所述支架、所述锁扣件和所述跳扣件分别设置于断路器的壳体内,所述支架分别与所述壳体、所述锁扣件、所述跳扣件和所述断路器的动触头转动连接,所述锁扣件用于与所述跳扣件扣合,所述跳扣件与所述断路器的手柄传动连接,所述手柄受驱通过所述支架、所述锁扣件和所述跳扣件共同配合带动所述动触头与所述断路器的静触头合闸或分闸;其中,所述支架与所述壳体的转动连接点和所述跳扣件与所述支架的转动连接点的连线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支架与所述壳体的转动连接点和所述动触头与所述支架的转动连接点的连线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90
°
。该脱扣机构能够解决传统的断路器的体积较大的问题。
7.可选地,所述支架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所述支架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锁扣件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且所述锁扣件位于所述支架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跳扣件通过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动触头通过所述第三转轴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
8.可选地,所述锁扣件和所述跳扣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架的同一侧,所述动触头设
置于所述支架的另一侧。
9.可选地,所述脱扣机构还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上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锁扣件抵持、另一端与所述支架抵持,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对所述锁扣件相对所述支架的运动提供复位力;所述脱扣机构还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上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动触头抵持、另一端与所述壳体抵持,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对所述动触头相对所述壳体的运动提供复位力。
10.可选地,所述支架上还贯穿设置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位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三转轴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穿过所述避让孔与所述动触头抵持,以使所述动触头与所述支架抵持。
11.可选地,所述脱扣机构还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传动件,所述手柄通过所述传动件与所述跳扣件传动连接,所述传动件与所述跳扣件通过第一连杆连接,所述手柄与所述传动件通过齿轮或第二连杆连接;所述传动件上设置有安装轴,所述传动件通过所述安装轴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脱扣机构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安装轴上的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传动件抵持、另一端与所述壳体抵持,所述第三弹性件用于对所述传动件相对所述壳体的运动提供复位力。
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断路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手柄、动触头、静触头、输入端子、输出端子和上述的脱扣机构,所述输入端子和所述输出端子分别用于与配电盒插接,所述手柄受驱通过所述脱扣机构带动所述动触头和所述静触头合闸或分闸;其中,所述输入端子和所述输出端子呈间隔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侧,所述手柄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输入端子相对的一侧,在所述断路器处于合闸时,所述手柄背离所述壳体的一面和所述壳体与所述输入端子相对的一面相平齐。该脱扣机构能够解决传统的断路器的体积较大的问题。
13.可选地,所述断路器还包括电磁脱扣器,所述电磁脱扣器的线圈通过第一软连接线与所述动触头远离所述静触头的一端连接,所述脱扣机构的锁扣件上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电磁脱扣器与所述脱扣机构位置对应,当电流短路时所述电磁脱扣器的顶杆推动所述第一凸起带动所述锁扣件与所述脱扣机构的跳扣件解扣,以使所述动触头和所述静触头分闸。
14.可选地,所述断路器还包括位于所述电磁脱扣器远离所述手柄的一侧的热脱扣器,所述热脱扣器的固定端通过第二软连接线与所述输出端子连接,所述热脱扣器的活动端与所述电磁脱扣器的线圈远离所述动触头的一端连接,所述锁扣件上还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热脱扣器与所述脱扣机构位置对应,当电流过载时所述热脱扣器的活动端推动所述第二凸起带动所述锁扣件与所述脱扣机构的跳扣件解扣,以使所述动触头和所述静触头分闸。
15.可选地,所述断路器还包括位于所述热脱扣器远离所述电磁脱扣器的一侧的灭弧机构,所述灭弧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引弧板和第二引弧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引弧板和所述第二引弧板之间的灭弧室,所述灭弧室的入口与所述动触头和所述静触头呈相对设置,所述灭弧室的出口朝向靠近所述输出端子的一侧且与所述输出端子电气绝缘。
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17.该脱扣机构包括支架、锁扣件和跳扣件,支架、锁扣件和跳扣件分别设置于断路器
的壳体内,支架分别与壳体、锁扣件、跳扣件和断路器的动触头转动连接,锁扣件用于与跳扣件扣合,跳扣件与断路器的手柄传动连接,手柄受驱通过支架、锁扣件和跳扣件共同配合带动动触头与断路器的静触头合闸或分闸;其中,支架与壳体的转动连接点和跳扣件与支架的转动连接点的连线方向为第一方向,支架与壳体的转动连接点和动触头与支架的转动连接点的连线方向为第二方向,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90
°
,可以使得该脱扣机构的具体结构和安装配合更加简单,从而使得该脱扣机构的占用空间更小,同时传动动作更加简单,有助于实现断路器的小型化,有利于实现自动化生产。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处于手动合闸状态的剖视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处于手动分闸状态的剖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处于故障分闸状态的剖视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扣件和跳扣件处于扣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扣件和跳扣件处于解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脱扣机构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的动触头的结构示意图;
26.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27.图标:100-脱扣机构;110-支架;111-第一转轴;112-第二转轴;113-第三转轴;114-避让孔;120-锁扣件;121-第一凸起;122-第二凸起;130-跳扣件;140-第一弹性件;150-第二弹性件;160-传动件;161-第一连杆;162-齿轮;170-第三弹性件;200-断路器;210-壳体;211-调节件;220-手柄;230-动触头;231-触头部;232-焊接部;233-安装孔;234-连接孔;235-让位孔;240-静触头;250-输入端子;260-输出端子;270-电磁脱扣器;271-第一软连接线;280-热脱扣器;281-第二软连接线;290-灭弧机构;291-第一引弧板;292-第二引弧板;293-灭弧室;a-第一方向;b-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9.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
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2.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4.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断路器200,包括壳体210以及设置于壳体210内的手柄220、动触头230、静触头240、输入端子250、输出端子260和脱扣机构100,输入端子250和输出端子260分别用于与配电盒插接,手柄220受驱通过脱扣机构100带动动触头230和静触头240合闸或分闸;其中,输入端子250和输出端子260呈间隔设置于壳体210的同一侧,手柄220设置于壳体210与输入端子250相对的一侧,在断路器200处于合闸时,手柄220背离壳体210的一面和壳体210与输入端子250相对的一面相平齐。该脱扣机构100能够解决传统的断路器200的体积较大的问题。
35.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至图3所示,壳体210可以是相对设置的两个子壳体210,两个子壳体210共同围合形成用于容纳各种零部件的容纳空间,以提高该断路器200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的简便性。为了将断路器200插接于配电盒内,该断路器200还包括设置于壳体210内的输入端子250和输出端子260,示例地,输入端子250和输出端子260可以是插接式端子,以使输入端子250能够与配电盒内的输入端子排插接、输出端子260能够与配电盒内的输出端子排插接,从而将断路器200接入具有负载的用电回路中。
36.为了实现断路器200的分断功能,如图1至图3所示,该断路器200还包括设置于壳体210内的手柄220、动触头230、静触头240和脱扣机构100,手柄220与壳体210转动连接,以使手柄220能够相对壳体210转动,手柄220通过脱扣机构100与动触头230传动连接,静触头240与壳体210固定连接,动触头230和输出端子260连接,静触头240和输入端子250连接,以使手柄220在受到外力驱动时,能够通过带动脱扣机构100运动,从而带动动触头230朝向静触头240靠近或远离,从而使得断路器200实现合闸或分闸。其中,手柄220通过脱扣机构100与动触头230传动连接,可以是始终建立传动关系,也可以是仅在需要时建立传动关系。
37.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当动触头230朝向靠近静触头240的一侧运动,以使动触头230与静触头240发生接触时,可以使得断路器200实现合闸,此时,由输入端子排、输入端子250、静触头240、动触头230、输出端子260和输出端子排共同形成的导电回路能够导通;当动触头230朝向远离静触头240的一侧运动,以使动触头230与静触头240脱离接触时,可
以使得断路器200实现分闸,此时,由输入端子排、输入端子250、静触头240、动触头230、输出端子260和输出端子排共同形成的导电回路能够断开,从而通过断路器200实现对于负载的导通状态和断开状态的切换。
38.此外,输入端子250和输出端子260分别呈间隔设置于壳体210的同一侧(如图1至图3所示,输入端子250和输出端子260分别设置于壳体210的下方),可以实现同侧进同侧出的功能。这里以接入负载回路的导通方向(或者说,以壳体210设置有输入端子250和输出端子260的一侧为后端)进行简化描述,即形成了后进后出的接线形式,从而提高该断路器200在插接于配电盒内时接线的便利性。此外,将输入端子250和输出端子260采用间隔设置的形式进行布局,能够提高进线和出线之间的间距,避免两者线路之间发生干涉。
39.同时,如图1和图2所示,手柄220设置于壳体210与输入端子250相对的一侧,在断路器200处于手动合闸状态时,手柄220背离壳体210的一面和壳体210与输入端子250相对的一面相平齐;在断路器200处于手动分闸状态时,手柄220背离壳体210的一面和壳体210与输入端子250相对的一面具有夹角。其中,在保证手柄220能够通过脱扣机构100带动动触头230和静触头240合闸或分闸的基础上,该夹角的角度越小,手柄220的操作空间越小,从而使得断路器200的体积越小。示例地,该夹角的角度可以小于30
°

40.如图4和图5所示,该脱扣机构100包括支架110、锁扣件120和跳扣件130,支架110、锁扣件120和跳扣件130分别设置于断路器200的壳体210内,支架110分别与壳体210、锁扣件120、跳扣件130和断路器200的动触头230转动连接,锁扣件120用于与跳扣件130扣合,跳扣件130与断路器200的手柄220传动连接,手柄220受驱通过支架110、锁扣件120和跳扣件130共同配合带动动触头230与断路器200的静触头240合闸或分闸;其中,支架110与壳体210的转动连接点和跳扣件130与支架110的转动连接点的连线方向为第一方向a,支架110与壳体210的转动连接点和动触头230与支架110的转动连接点的连线方向为第二方向b,第一方向a与第二方向b之间的夹角小于90
°
,示例地,该夹角的角度可以为30
°
,可以使得该脱扣机构100的具体结构和安装配合更加简单,从而使得该脱扣机构100的占用空间更小,同时传动动作更加简单,有助于实现断路器200的小型化,有利于实现自动化生产。
41.具体地,如图4至图6所示,支架110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转轴111、第二转轴112和第三转轴113,支架110通过第一转轴111与壳体210转动连接,锁扣件120通过第一转轴111与支架110转动连接,且锁扣件120位于支架110与壳体210之间,跳扣件130通过第二转轴112与支架110转动连接,动触头230通过第三转轴113与支架110转动连接。此时,上述的第一方向a与第二方向b之间的夹角小于90
°
,即第一转轴111和第二转轴112的连线方向(即第一方向a)与第一转轴111和第三转轴113的连线方向(即第二方向b)之间的夹角小于90
°

42.其中,第一转轴111的高度需要大于锁扣件120的厚度,以使锁扣件120能够套设于第一转轴111上,同时,还能使得锁扣件120与相邻的壳体210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以避免壳体210对锁扣件120与跳扣件130和支架110的相对运动造成干涉。同理地,第二转轴112的高度需要大于跳扣件130的厚度,以使跳扣件130能够套设于第二转轴112上,同时,还能使得跳扣件130与相邻的壳体210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以避免壳体210对跳扣件130与锁扣件120和支架110的相对运动造成干涉。第三转轴113的高度需要大于动触头230的厚度,以使动触头230能够套设于第三转轴113上,同时,还能使得动触头230与相邻的壳体210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以避免壳体210对动触头230和支架110的相对运动造成干涉。
43.可选地,锁扣件120和跳扣件130分别设置于支架110的同一侧,动触头230设置于支架110的另一侧,为此,第一转轴111和第二转轴112呈间隔设置于支架110的同一侧,第三转轴113设置于支架110的另一侧,以使脱扣机构100的装配和拆卸更加简单方便,不需要借助其他辅助工具,从而提高断路器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
44.示例地,在本实施例中,锁扣件120可以呈内部中空的扇形结构(或者说三角形结构,只要锁扣件120内部具有用于容纳跳扣件130的活动空间即可),以使跳扣件130可以位于锁扣件120内,锁扣件120的一个侧边用于与跳扣件130扣合,该侧边的厚度与锁扣件120相互匹配,连接锁扣件120的两个侧边的弧边(或者说与第一转轴111相对的侧边)的厚度较薄,以使锁扣件120与跳扣件130解扣时跳扣件130能够通过该弧边部分伸出于锁扣件120外。具体地,如图4所示,当锁扣件120与跳扣件130处于扣合状态时,跳扣件130位于锁扣件120内,如图5所示,当断路器200处于故障分闸时(电流过载或短路),锁扣件120与跳扣件130处于解扣状态,此时,跳扣件130靠近第二转轴112的部分仍然位于锁扣件120内,跳扣件130远离第二转轴112的部分伸出于锁扣件120外。
45.为了使得上述的锁扣件120能够在动触头230与静触头240的合闸和分闸过程中恢复其自身的初始状态,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脱扣机构100还包括套设于第一转轴111上的第一弹性件140,第一弹性件140的一端与锁扣件120抵持、另一端与支架110抵持,第一弹性件140用于对锁扣件120相对支架110的运动提供复位力。
46.为了使得上述的动触头230能够在动触头230与静触头240的合闸和分闸过程中恢复其自身的初始状态,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脱扣机构100还包括套设于第一转轴111上的第二弹性件150,第二弹性件150的一端与动触头230抵持、另一端与壳体210抵持,第二弹性件150用于对动触头230相对壳体210的运动提供复位力。
47.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6所示,支架110上还贯穿设置有避让孔114,避让孔114位于第一转轴111和第三转轴113之间,第二弹性件150的一端穿过避让孔114与动触头230抵持,以使动触头230与支架110抵持。这样一来,第二弹性件150能够使得动触头230远离静触头240的一端(或者说,动触头230靠近支架110的第一转轴111的一端)和支架110相互抵持,从而通过第二弹性件150为动触头230提供合闸时的接触压力以及分闸时的复位力。
48.可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脱扣机构100还包括转动设置于壳体210内的传动件160,手柄220通过传动件160与跳扣件130传动连接,传动件160与跳扣件130通过第一连杆161连接,手柄220与传动件160通过齿轮162或第二连杆连接。示例地,在本实施例中,手柄220上设置有齿部,传动件160上对应设置有齿轮162,齿部与齿轮162相互啮合,从而使得手柄220与传动件160传动连接。相较于连杆的传动方式,齿轮162的传动方式能够更加节约活动空间。
49.为了使得上述的传动件160能够在动触头230与静触头240的合闸和分闸过程中恢复其自身的初始状态,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传动件160上设置有安装轴,传动件160通过安装轴与壳体210转动连接,脱扣机构100还包括套设于安装轴上的第三弹性件170,第三弹性件170的一端与传动件160抵持、另一端与壳体210抵持,第三弹性件170用于对传动件160相对壳体210的运动提供复位力,进而为与传动件160传动连接的手柄220和跳扣件130提供复位力。
5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断路器200还包括电磁脱扣器270,电磁脱扣器
270的线圈通过第一软连接线271与动触头230远离静触头240的一端连接,脱扣机构100的锁扣件120上设置有第一凸起121,电磁脱扣器270与脱扣机构100位置对应,当电流短路时电磁脱扣器270的顶杆推动第一凸起121带动锁扣件120与脱扣机构100的跳扣件130解扣,以使动触头230和静触头240分闸。
5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断路器200还包括位于电磁脱扣器270远离手柄220的一侧的热脱扣器280,热脱扣器280的固定端通过第二软连接线281与输出端子260连接,热脱扣器280的活动端与电磁脱扣器270的线圈远离动触头230的一端连接,锁扣件120上还设置有第二凸起122,热脱扣器280与脱扣机构100位置对应,当电流过载时热脱扣器280的活动端推动第二凸起122带动锁扣件120与脱扣机构100的跳扣件130解扣,以使动触头230和静触头240分闸。其中,热脱扣器280可以是双金属片,例如具有热膨胀系数的材料制得,这样一来,在温度升高时,双金属片会受热膨胀形变,从而带动动触头230朝向远离静触头240的一侧运动以使断路器200实现分闸。
52.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电磁脱扣器270的线圈通过第一软连接线271与动触头230远离静触头240的一端连接,因此,在断路器200进行内部布局时,只需使得电磁脱扣器270与动触头230尽可能地靠近以便于第一软连接线271布线即可,电磁脱扣器270与脱扣机构100位置对应,则需要保证当电流短路时电磁脱扣器270的顶杆能够通过推动第一凸起121带动锁扣件120与脱扣机构100的跳扣件130解扣。
53.同理地,由于热脱扣器280的固定端通过第二软连接线281与输出端子260连接,因此,在断路器200进行内部布局时,只需使得热脱扣器280与输出端子260尽可能地靠近以便于第二软连接线281布线即可,热脱扣器280与脱扣机构100位置对应,则需要保证当电流过载时热脱扣器280的活动端能够通过推动第二凸起122带动锁扣件120与脱扣机构100的跳扣件130解扣。示例地,在本实施例中,电磁脱扣器270的顶杆的延伸方向与热脱扣器280未受热形变前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且热脱扣器280位于电磁脱扣器270的远离手柄220的一侧以更加靠近输出端子260。
54.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动触头230包括触头部231和焊接部232,以通过触头部231与静触头240发生接触或分离,从而使得断路器200实现合闸或分闸,同时,还通过焊接部232与电磁脱扣器270实现电性连接。除此以外,动触头230上还设置有安装孔233、连接孔234和让位孔235,其中,第三转轴113装配于安装孔233内,以使动触头230与支架110转动连接,第二弹性件150的一端穿过支架110上的避让孔114与动触头230的连接孔234连接,以使动触头230与支架110抵持,让位孔235与支架110上的第一转轴111位置对应,以通过让位孔235对第一转轴111进行让位,从而避免动触头230对支架110与壳体210的相对运动造成干涉。
55.这里以断路器200处于分闸时作为初始状态对脱扣机构100的传动动作进行解释说明,当断路器200要进行合闸时,由于锁扣件120和跳扣件130相互扣合(如图4所示),因此,锁扣件120和跳扣件130之间、锁扣件120和支架110之间以及跳扣件130和支架110之间均是固定不动的,又由于动触头230远离静触头240的一端(或者说,动触头230靠近支架110的第一转轴111的一端)与支架110相互抵持,因此,动触头230和支架110之间也是固定不动的,换句话说,此时支架110、锁扣件120、跳扣件130和动触头230构成了一个整体,以使手柄220在受到外力驱动时,能够通过支架110、锁扣件120和跳扣件130共同配合带动动触头230
朝向靠近静触头240的一侧运动;当断路器200遇到故障需要进行分闸时,热脱扣器280或电磁脱扣器270会对应推动锁扣件120上的第一凸起121或第二凸起122,以使锁扣件120相对支架110转动带动锁扣件120和跳扣件130解除扣合(如图5所示),从而使得支架110、锁扣件120、跳扣件130和动触头230各自分离,并且锁扣件120在第一弹性件140的作用下相对支架110复位、动触头230在第二弹性件150的作用下相对壳体210复位、传动件160在第三弹性件170的作用下带动跳扣件130相对壳体210复位,以使支架110在锁扣件120、动触头230和跳扣件130的共同作用下相对壳体210复位。
56.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断路器200还包括位于热脱扣器280远离电磁脱扣器270的一侧的灭弧机构290,灭弧机构29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引弧板291和第二引弧板292以及位于第一引弧板291和第二引弧板292之间的灭弧室293,灭弧室293的入口与动触头230和静触头240呈相对设置,灭弧室293的出口朝向靠近输出端子260的一侧且与输出端子260电气绝缘。
57.需要说明的是,在断路器200进行内部布局时,由于需要通过灭弧机构290将分闸时动触头230和静触头240之间产生的电弧引入灭弧机构290内灭弧,因此,灭弧机构29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引弧板291和第二引弧板292以及位于第一引弧板291和第二引弧板292之间的灭弧室293,灭弧室293的入口与动触头230和静触头240呈相对设置,灭弧室293的出口朝向靠近输出端子260的一侧且与输出端子260电气绝缘。这样一来,在断路器200分闸过程中,能够通过第一引弧板291和第二引弧板292相互配合将动触头230和静触头240之间产生的电弧经由灭弧室293的入口引导至灭弧室293内进行快速熄灭,灭弧后产生的气体能够经由灭弧室293的出口排出至壳体210外,从而能够减轻电弧对断路器200产生的电气损耗,同时还能够避免灭弧后产生的气体对与灭弧室293呈相邻设置的输出端子260造成电气干扰,进而提高断路器200的使用寿命。
58.可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壳体210上设置有调节件211,调节件211的端部与第一引弧板291抵持,用于调节热脱扣器280的活动端与脱扣机构100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调节断路器200的过载保护动作电流。其中,调节件211可以是调节螺钉,以通过旋拧的方式调节热脱扣器280的活动端与脱扣机构100之间的距离。
5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