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城市淹没排污口溢流污染末端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06 05:45:4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城市淹没排污口溢流污染末端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口设于河道驳岸挡墙上,所述净化装置包括:原位净化模块(1),所述原位净化模块(1)以半包围形式布置于所述排污口出口侧并与所述河道驳岸挡墙紧密连接,用于对污水中溶解性污染物进行快速降解,作为污水外排必经的第一级净化结构;过滤净化模块(2),所述过滤净化模块(2)以半包围形式布置于所述原位净化模块(1)外侧并与所述河道驳岸挡墙紧密连接,用于对污水中悬浮性污染物进行有效吸附,作为污水外排必经的第二级净化结构;生态湿地模块(3),所述生态湿地模块(3)以半包围形式布置于所述过滤净化模块(2)外侧并与所述河道驳岸挡墙紧密连接,用于对污水水质进一步净化,作为污水外排必经的第三级净化结构;以及消能模块(4),所述消能模块(4)以半包围形式布置于所述生态湿地模块(3)外侧并与所述河道驳岸挡墙紧密连接,所述消能模块(4)高程高于常水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城市淹没排污口溢流污染末端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位净化模块(1)包括高效生态浮床(5)和微孔曝气设备(6),所述高效生态浮床(5)包括浮床载体(7)、固定所述浮床载体(7)的定位组件、固定于所述浮床载体(7)上的生态修复植物,所述微孔曝气设备(6)固定于河床底。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城市淹没排污口溢流污染末端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于河床底的定位钢桩(8)和定位石(9)、连接定位钢桩(8)与浮床载体(7)以及连接定位石(9)与浮床载体(7)的定位绳(1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城市淹没排污口溢流污染末端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修复植物包括水生植物(12)和碳素纤维草(13),所述水生植物(12)固定于所述浮床载体(7)上且处于水面以上,所述碳素纤维草(13)固定于所述浮床载体(7)上且处于水面以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城市淹没排污口溢流污染末端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植物(12)为黄花鸢尾、香蒲或水生美人蕉。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城市淹没排污口溢流污染末端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净化模块(2)包括格宾网(14)和装载于格宾网(14)内的过滤净化填料(15),所述过滤净化模块(2)高程高出常水位。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城市淹没排污口溢流污染末端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净化填料(15)包括卵石、砾石及活性炭。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城市淹没排污口溢流污染末端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湿地模块(3)包括铺设于河床底的缓释氧材料(16)、铺设于缓释氧材料(16)顶面的种植土(17)以及种植于种植土(17)上的挺水植物(18)。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城市淹没排污口溢流污染末端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氧材料(16)包括质量分数10-15%过氧化钙、20-25%钠基膨润土、1-3%磷酸二氢钾、40-45%沸石与10-15%聚乳酸。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城市淹没排污口溢流污染末端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模块(4)为圆弧形,由格宾石笼(19)组成。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城市淹没排污口溢流污染末端净化装置,排污口设于河道驳岸挡墙上,净化装置包括:原位净化模块以半包围形式布置于排污口出口侧并与河道驳岸挡墙紧密连接,用于对污水中溶解性污染物进行快速降解;过滤净化模块以半包围形式布置于原位净化模块外侧并与河道驳岸挡墙紧密连接,用于对污水中悬浮性污染物进行有效吸附;生态湿地模块以半包围形式布置于过滤净化模块外侧并与河道驳岸挡墙紧密连接,用于对污水水质进一步净化;消能模块以半包围形式布置于生态湿地模块外侧并与河道驳岸挡墙紧密连接,消能模块高程高于常水位。本发明的净化装置高效、便捷,使合流污水从排水口排出后能够被快速净化,保障受纳水体水质安全。纳水体水质安全。纳水体水质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罗坤 马方凯 吴从林 孙凌凯 吴波 王佳伶 李逸之 孟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22
技术公布日:2022/7/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