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全新风无水加湿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2022-07-06 00:48: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一种全新风无水加湿一体机,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由于季节的原因,空气中自身的湿度与温度均会变化,为了提高人类的生活品质或一些加工生产的需要,希望能够通过除湿或加湿机实现空气湿度的调控,以保持一个较为稳定的空气环境,从而提高人类生活的舒适性或生产的稳定性。
3.然而现有的冷冻除湿机的送风量不均匀,经常会出现供风过多或供风不足的现象,导致进入室内的风量不稳定,使得进入的空气在除湿或加湿环节中无法达到除湿或加湿的一致性,从而难以维持稳定的室内环境,无法应用于对环境空气质量要求较高的空间场所。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全新风无水加湿一体机,其中导流腔室内设置导流板,导流板上设置的导流孔能够对送入的空气进行缓冲和导流,提高该一体机的送风稳定性,从而使得进入室内的空气湿度一致,可维持较为稳定的室内环境。
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全新风无水加湿一体机,包括:
6.送风系统,所述送风系统形成相连通的导流腔室、处理腔室和送风腔室,所述导流腔室开设有送风进口,且所述导流腔室内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上开设有多个导流孔,所述处理腔室内设置有转轮,所述处理腔室与所述导流腔室之间设置有第一换热器,所述送风腔室内设置有送风机,并开设有送风出口;
7.再生排风系统,所述再生排风系统形成相连通的再生进风腔室、再生腔室和再生排风腔室,所述再生进风腔室开设有再生风进口,所述再生腔室内设置有转轮,所述再生腔室与所述再生进风腔室之间设置有第二换热器,所述再生排风腔室内设置有排风机,并开设有再生风出口,所述再生腔室设置在所述处理腔室的上方。
8.可选地,所述导流板竖直设置,且与所述送风进口的送风方向垂直。
9.可选地,所述导流板靠近所述送风进口一侧设置第一导流孔,所述导流板远离所述送风进口一侧设置第二导流孔,所述第一导流孔与所述第二导流孔交错设置。
10.可选地,所述第一导流孔和第二导流孔均至少为4个,且所述第一导流孔的数量与所述第二导流孔的数量相等。
11.可选地,所述导流板内部设置有多孔隔板,所述多孔隔板用于过滤流经所述导流板内的气体。
12.可选地,所述多孔隔板为多个,所述多孔隔板与所述导流板垂直设置。
13.可选地,所述多孔隔板呈“v”形,且相邻第一导流孔或第二导流孔之间均至少设置一个所述多孔隔板。
14.可选地,所述导流板顶部设置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与进液系统连通,所述进液口
流出的液体能够流至所述多孔隔板。
15.可选地,所述导流板底部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下方连接有接液槽。
16.可选地,所述导流腔室底部设置有移动滑轨,通过所述移动滑轨活动安装在所述出液口下方。
17.本技术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
18.1.本技术所提供的全新风无水加湿一体机,导流腔室内设置导流板,导流板上设置的导流孔能够对送入的空气进行缓冲和导流,提高该一体机的送风稳定性,从而使得进入室内的空气湿度一致,可维持较为稳定的室内环境。
19.2.本技术所提供的全新风无水加湿一体机,导流板与新风的流动方向垂直,能够降低新风的流动阻力,从而顺势对新风进行导流和缓冲,降低该一体机的电能损耗,从而降低运行成本。
20.3.本技术所提供的全新风无水加湿一体机,设置的多孔隔板能够对导流板内的气体进行过滤,提高新风的清洁度,从而提高室内的空气质量,还能提高新风在导流板内的停留时间,从而提升缓冲和除尘效果。
21.4.本技术所提供的全新风无水加湿一体机,进液口流出的液体能够对新风进行增香,并对多孔隔板进行清洁,提高新风的空气质量。
附图说明
2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的全新风无水加湿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的导流板的侧截面示意图;
25.部件和附图标记列表:
26.10、导流腔室;11、处理腔室;12、送风腔室;13、压缩机;14、第一换热器;15、第三换热器;16、送风机;17、送风进口;18、送风出口;19、第一缓冲室;20、再生进风腔室;21、再生腔室;22、再生排风腔室;23、第二换热器;24、排风机;25、第四换热器;26、第二缓冲室;27、再生风进口;28、再生风出口;30、导流板;31、第一导流孔;32、第二导流孔;33、多孔隔板;34、进液口;35、出液口;36、接液槽;37、进液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技术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28.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9.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30.另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1.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2.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3.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是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4.参考图1-2,本技术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全新风无水加湿一体机,该一体机包括送风系统和再生排风系统,送风系统形成相连通的导流腔室10、处理腔室11和送风腔室12,导流腔室10开设有送风进口17,且导流腔室10内设置有导流板30,导流板30上开设有多个导流孔,处理腔室11内设置有转轮,处理腔室11与导流腔室10之间设置有第一换热器14,送风腔室12内设置有送风机16,并开设有送风出口18;再生排风系统,再生排风系统形成相连通的再生进风腔室20、再生腔室21和再生排风腔室22,再生进风腔室20开设有再生风进口27,再生腔室21内设置有转轮,再生腔室21与再生进风腔室20之间设置有第二换热器23,再生排风腔室22内设置有排风机24,并开设有再生风出口28,再生腔室21设置在处理腔室11的上方。
35.新风先经过送风进口17进入导流腔室10内,导流板30和导流孔的设置对新风进行缓冲和分流,从而稳定导流腔体内的新风的进风量,可稳定向处理腔室11内传输新风,处理腔室11内的转轮能够对新风进行加湿或除湿,从而提高进入室内的新风空气湿度的一致性,维持较为稳定的室内环境。
36.具体的,夏季空气较为潮湿,需要对新风进行除湿,该全新风无水加湿一体机夏季的工作过程为:新风由送风进口17通过导流腔室10进行缓冲,第一换热器14对新风进行降温减湿达到除湿前需要的温度,之后新风进入处理腔室11,处理腔室11内含有的转轮对新风进一步除湿,随后处理后的空气进入送风腔室12,最后通过送风机16将处理后的干燥的新风通过送风出口18送至室内;再生风由再生风进口27进入再生进风腔室20,经过第二换热器23加热至转轮再生脱附所需的温度,之后高温的空气经过再生腔室21,高温空气对再
生腔室21内的转轮进行再生,将转轮中的水分带出,随后进入再生排风腔室22,由排风机24排至室外,达到再生效果,待该一体机运行至一定的时间,处理腔室11和再生腔室21内的转轮互换,进行转轮的再生与利用。
37.冬季空气较为干燥,需要对新风进行加湿,该全新风全新风无水加湿一体机冬季的工作过程为:再生风由再生风进口27进入再生进风腔室20,经第二换热器23冷却处理,之后将空气送至再生腔室21内,再生腔室21内的转轮与低温空气接触,使得转轮吸湿,将一部分水分留在转轮中,其余通过再生风排风腔室排至室外;新风由送风进口17进入导流腔室10进行导流,经过第一换热器14加热至转轮再生脱附所需的温度,高温的空气经过处理腔室11内的转轮进行吸湿,将转轮中的水分带出,后通过第送风腔室12送至室内,达到无水加湿效果,待该一体机运行至一定的时间,处理腔室11与再生腔室21的转轮互换,进行转轮的回收再利用。
38.具体的,处理腔室11和再生腔室21的转轮互换方式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实现转轮互换即可,例如可以在再生腔室21和处理腔室11之间设置旋转隔板,通过隔板的旋转实现转轮的互转,也可以在处理腔室11或再生腔室21内分别设置放置转轮的格栅,格栅能够在处理腔室11或再生腔室21之间往复运动来实现,还可以是在再生腔室21和处理腔室11之间开设一个闭合的回路,转轮设置在该闭合回路内,传输机构驱动闭合回路旋转,从而带动转轮在处理腔室11和再生腔室21内交换。
39.具体的,再生风可以为室内的空气,可以为室外的空气,通过该一体机能够对新风进行温度和湿度的调节,杜绝湿度危害,并且提高室内的空气质量,打造舒适、健康的居家环境,第一换热器14对新风进行温度调控,达到初步调节新风湿度的目的,之后处理腔室11内的转轮再深度对新风进行加湿或除湿,能够提高转轮的除湿和加湿效率,减少该一体机的工作负荷,降低该一体机的运行成本。
40.具体的,为了保证进入室内的新风的清洁度,自送风进口17进入导流腔室10的新风,可以是在送风进口17之前进行过滤,也可以在导流腔室10内设置除尘部件对新风进行除尘,上述方式不作具体限定,只要能够实现对新风过滤即可。具体的,导流腔室10内还可以设置压缩机13,用于向导流腔室10供应新风。
41.具体的,转轮的材质不做具体限定,可以为硅胶、分子筛或其他具有吸湿性的高分子材料。
4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送风腔室12内还可以设置有第三换热器15,第三换热器15可进一步对进入的新风进行温度调节,以使得送风出口18流出的空气温度适宜,提高舒适性。
43.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导流板30竖直设置,且与送风进口17的送风方向垂直。导流板30与新风的流动方向垂直,能够降低新风的流动阻力,从而顺势对新风进行导流和缓冲,降低该一体机的电能损耗,从而降低运行成本。
44.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导流板30靠近送风进口17一侧设置第一导流孔31,导流板30远离送风进口17一侧设置第二导流孔32,第一导流孔31与第二导流孔32交错设置。第一导流孔31和第二导流孔32交错设置,能够使得新风在导流板30内进行短暂停留,提高对新风的缓冲和导流效果,保证新风均匀的自第二导流孔32流出,从而进一步提高新风的加湿或除湿一致性。
45.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导流孔31和第二导流孔32均至少为4个,且第一导流孔31的数量与第二导流孔32的数量相等。第一导流孔31和第二导流孔32的数量相等,能够保证进入导流板30的新风顺利自第二导流孔32流出,在对新风缓冲的基础上,降低新风的流动阻力。优选的,第一导流孔31和第二导流孔32均匀的分布在导流板30上,保证送风进口17进入的新风均匀进入导流板30内,并自导流板30匀速且风量均匀的自每个第二导流孔32流出,提高新风与处理腔室11内转轮接触的稳定性。
4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导流孔31的开口面积和第二导流孔32的开口面积的比值为(1-1.1):1。该设置下利于新风进入至导流板30内,并且可在导流板30停留至一定时间,较小开口面积的第二导流孔32能够控制进入处理腔室11内的进风量。
47.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导流板30内部设置有多孔隔板33,多孔隔板33用于过滤流经导流板30内的气体。设置的多孔隔板33能够对导流板30内的气体进行过滤,提高新风的清洁度,从而提高室内的空气质量;进一步,多孔隔板33也能够对新风进行阻挡,提高新风在导流板30内的停留时间,从而提升缓冲和除尘效果。优选的,多孔隔板33为多个,且多孔隔板33与导流板30垂直设置。
48.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多孔隔板33呈“v”形,且相邻第一导流孔31或第二导流孔32之间均至少设置一个多孔隔板33。“v”形设置的多孔隔板33能够增大多孔隔板33与新风的接触面积,提高过滤效果,并且第一导流孔31和第二导流孔32在交错设置的情况下,将多孔隔板33设置在相邻的第一导流孔31或第二导流孔32之间,能够使得导流板30内新风必须经过多孔隔板33后才能够自第二导流孔32流出,进一步优化室内的空气质量。
49.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导流板30顶部设置有进液口34,进液口34与进液系统37连通,进液口34流出的液体能够流至多孔隔板33。进液系统37与进液口34连通,能够向多孔隔板33内喷洒液体,该液体可以为增香剂,此时新风通过多孔隔板33后能够增香,以向室内传输清新的空气,提高用户的感官感受;该液体也可以为清洁液,清洁液能够对多孔隔板33进行清洁,以清洁多孔隔板33上的杂质,避免杂质污染新风,以提高多孔隔板33的过滤效果。
50.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导流板30底部设置有出液口35,出液口35下方连接有接液槽36。当进液口34流出的为清洁液时,出液口35和接液槽36用于收集进液口34流出的液体,及时将导流板30内的液体转移,避免清洁液对新风造成二次污染。
51.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导流腔室10底部设置有移动滑轨,接液槽36通过移动滑轨活动安装在出液口35下方。设置的移动滑轨便于接液槽36的取放,提高该一体机的便捷性。
52.具体的,进液口34和出液口35可分别安装有开关阀,通过开关阀以实现进液口34和出液口35的开启与闭合,避免新风在进液口34或出液口35流动。
53.具体的,该移动滑轨的形状不作具体限定,只要能够实现与接液槽36配合,便于接液槽36的取放即可,例如该移动滑轨可以是条形轨道,接液槽36的顶部设置凹槽,该凹槽与条形轨道配合实现接液槽36的取放;该移动滑轨也可以是能够套设接液槽36的方形框架,接液槽36为抽屉形状,通过拉取接液槽36实现接液槽36的取放。
54.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处理腔室11与送风腔室12之间还设置有第一缓冲室19;再生腔室21和再生排风腔室22之间还设置有第二缓冲室26。设置的第一缓冲室19能够对新风进行缓冲,提高送风出口18处新风进风量的稳定性,实现均匀送风,从而便于维持较为稳定的室内环境;设置的第二缓冲室26能够对再生风进行缓冲,避免再生风出口28出风量太大,造
成排风机24能耗增加。
55.具体的,第一缓冲室19内还可放置增香物质,以实现对新风的增香效果。
56.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再生排风腔室22内还设置有第四换热器25。第四换热器25能够对进入再生排风腔室22内的再生风进行温度调节,可进一步利用收集再生风的能量,该能量可用于供给第一换热器14、第二换热器23或第三换热器15,提高再生风的回收利用率。
57.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送风进口17的开口面积与送风出口18的开口面积的比值为(1.1-1.5):1,该设置,利于新风进入至送风系统,并且较小开口面积的送风出口18能够控制进入室内新风的进风量。
58.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再生风进口27与再生风出口28的开口面积的相等。此设置下便于再生风在再生排风系统内循环利用。
59.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6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