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基于轨道安装的滑触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7-05 23:56: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滑触线技术领域,尤其是基于轨道安装的滑触线结构。


背景技术:

2.滑触线是用来保证移动设备在移动过程中保持导电接触的装置;现有的滑触线一般安装在轨道的端面上,但是对于安装在室内屋顶应用环境的轨道来说,这种安装方式容易受到房屋顶部支撑件的干扰,而且灰尘等容易落在滑触线上造成接触不良。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轨道安装的滑触线结构,在安装时受环境因素干扰较小,便于安装。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基于轨道安装的滑触线结构,其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包括安装在直线轨道上的第一滑触线组件,所述第一滑触线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且安装在直线轨道的两侧面,每个第一滑触线组件均包括外壳、铜带,所述铜带插装在所述外壳上且铜带的两端分别伸出外壳的两端。
5.优选的,还包括安装在直线轨道两端的连接头,所述外壳两端的端头部位分别抵在所述连接头的端面上实现长度方向的限位,所述铜带的两端头均穿过所述连接头。
6.优选的,所述外壳上开设有槽体,所述外壳以槽体的开口背离直线轨道侧壁的方式安装。
7.优选的,所述槽体的底部开设有卡槽,所述铜带插装在卡槽内,所述铜带的其中一个表面与所述槽体的开口区域连通。
8.优选的,所述槽体开口部位的侧壁上开设有由内至外向远离槽体中心方向倾斜的斜面。
9.优选的,所述铜带伸出所述外壳端头的距离为15-25mm。
10.优选的,所述外壳采用绝缘材质制成。
11.优选的,还包括安装在弯轨两侧的第二滑触线组件,所述第二滑触线组件包括铜带,所述铜带直接安装在弯轨的两侧。
12.综上所述,运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3.1、将滑触线组件安装在轨道侧面,更好的适应不同的安装环境,减少灰尘等外界因素造成的接触不良;
14.2、在第一滑触线组件中,设置了外壳、铜带装配形成的滑触线结构,可以减少铜带的变形,提高实用效果;
15.3、在第二滑触线组件中,仅采用铜带,铜带可随弯轨的形状进行弯折,便于安装,适应性广。
16.4、第一滑触线组件和第二滑触线组件均为隐藏式设计,整体更加安全、美观,适应性广。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滑触线组件安装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壳结构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外壳和铜带装配结构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头和轨道安装结构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弯轨上第二滑触线组件安装结构图。
23.图中;1、轨道;2、外壳;3、铜带;4、连接头;5、槽体;6、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本实用新型提供基于轨道安装的滑触线结构,如图1-5所示,包括安装在直线轨道上的第一滑触线组件,所述第一滑触线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且安装在直线轨道的两侧面,每个第一滑触线组件均包括外壳、铜带,所述铜带插装在所述外壳上且铜带的两端分别伸出外壳的两端,本申请中在实际使用时,轨道安装在屋内的房顶上,将滑触线组件安装在轨道的两侧面,可以减少房顶上的构件对滑触线的影响,同时可以避免灰尘掉落在滑触线上可能造成的接触不良的现象。
26.为了保证滑触线组件的安装稳定,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安装在直线轨道两端的连接头,所述外壳两端的端头部位分别抵在所述连接头的端面上实现长度方向的限位,这样连接头可以用来定位外壳长度方向两端的位置,避免产生晃动,其中铜带的两端头均穿过所述连接头,在实际使用时,相邻导轨拼接部位的铜带的端头是向导轨内侧弯折的,为了实现多段导轨上通电的连续性以及稳定性,在导轨的拼接部位的铜带弯折处增加插簧、导线、接插件等附件来实现多段之间的互相连接,这样在实际安装使用时,不会因为导轨对接不齐、有缝隙或长期工作后对接面错位而导致的电路不通,导电稳定性强。
27.为了便于滑触线与安装在轨道上的运行装置通电,本申请在外壳上开设有槽体,所述外壳以槽体的开口背离直线轨道侧壁的方式安装,槽体的底部开设有卡槽,所述铜带插装在卡槽内,所述铜带的其中一个表面与所述槽体的开口区域连通,在实际安装时,首先将铜带从卡槽的一端插入实现铜带与外壳的组装,其中在装配过程中,铜带伸出所述外壳端头的距离为15-25mm,本申请中选择为20mm。二者组装完成后,将第一滑触线整体从轨道的一端插入轨道侧面的安装部位,最后在轨道的两端分别安装连接头进行固定。为了更好的实现电力的导通,在槽体开口部位的侧壁上开设有由内至外向远离槽体中心方向倾斜的斜面,这样可以扩大外壳上的开口大小,便于运动装置上的导电部件通过开口部位与铜带的连接。优选的,所述外壳采用绝缘材质制成,可以避免产生短路、漏电风险。
28.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为,在弯轨两侧安装有第二滑触线组件,所述第二滑触线组件包括铜带,所述铜带直接安装在弯轨的两侧,由于弯轨的结构特殊性,直接采用铜带安装更加方便,由于铜带为柔性结构,铜带可以根据弯轨的形状进行随形折弯,便于安装,此时弯轨自身采用绝缘材质制成,减少了外壳的使用。
29.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安装在轨道两侧的滑触线结构,可以减少轨道的安装环境对滑触线的影响,同时通过在直轨和弯轨部位设置不同的滑触线结构,可以提高轨道的整体稳定性,同时可以提高安装效率。
30.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基于轨道安装的滑触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直线轨道上的第一滑触线组件,所述第一滑触线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且安装在直线轨道的两侧面,每个第一滑触线组件均包括外壳、铜带,所述铜带插装在所述外壳上且铜带的两端分别伸出外壳的两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轨道安装的滑触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直线轨道两端的连接头,所述外壳两端的端头部位分别抵在所述连接头的端面上实现长度方向的限位,所述铜带的两端头均穿过所述连接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轨道安装的滑触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开设有槽体,所述外壳以槽体的开口背离直线轨道侧壁的方式安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轨道安装的滑触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的底部开设有卡槽,所述铜带插装在卡槽内,所述铜带的其中一个表面与所述槽体的开口区域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轨道安装的滑触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开口部位的侧壁上开设有由内至外向远离槽体中心方向倾斜的斜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轨道安装的滑触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带伸出所述外壳端头的距离为15-25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轨道安装的滑触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采用绝缘材质制成。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轨道安装的滑触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弯轨两侧的第二滑触线组件,所述第二滑触线组件包括铜带,所述铜带直接安装在弯轨的两侧。

技术总结
基于轨道安装的滑触线结构,其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包括安装在直线轨道上的第一滑触线组件,所述第一滑触线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且安装在直线轨道的两侧面,每个第一滑触线组件均包括外壳、铜带,所述铜带插装在所述外壳上且铜带的两端分别伸出外壳的两端。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时受环境因素干扰较小,便于安装,同时整体设计更加美观,适应性广。适应性广。适应性广。


技术研发人员:赖华敏 王文斐 张文 李婉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国自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14
技术公布日:2022/7/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