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处治边坡溜坍的绿色生态复合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7-05 22:21:1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治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处治边坡溜坍的绿色生态复合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2.在道路修建过程中,受地质、地形等原因的制约,需要对原地形进行大量的开挖,不免产生大量的高陡路堑边坡,这些路堑边坡在开挖导致的应力调整和降雨等因素作用下极易产生边坡溜坍。边坡溜坍又称表面溜坍病害,主要是边坡浅、表层土体在长期阴雨或暴雨条件下,雨水沿裂隙下渗,表层土体浸水饱和,并发生沿坡面的大面积流动的现象。每年因边坡溜坍而造成的财产损失巨大,且严重危及附近居民的生命安全。
3.对边坡溜坍病害进行治理是保证道路及行车安全的基础条件。传统的路堑边坡治理结构较为单一,一般采用挡土墙、护面墙、锚杆/索框架梁或抗滑桩等支护方式;又传统的浆砌片石挡土墙作为其中的一种支护结构形式,虽凭借其造价便宜,取料方便和施工简单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路堑边坡的支护工程中,但传统的浆砌片石挡墙结构功能单一,仅考虑了作为反力措施平衡溜坍体下滑力,以达到稳定表层土体的目的。可见,传统防护结构外观硬质,颜色单调,忽视了保护生态环境和保存自然景观的重要性,缺乏绿色生态理念。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国家战略下,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要求中,对边坡治理工程的绿色生态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新型处治边坡溜坍的绿色生态复合防护结构来解决上述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处治边坡溜坍的绿色生态复合防护结构,解决了仅采用护面墙或锚索/杆框架梁对边坡溜坍病害进行治理时,在考虑稳定边坡的条件下,需要消耗大量资源且很难兼顾美观与观赏性。且目前常用的绿色生态边坡治理结构,存在对边坡的加固性差、经长期阴雨或暴雨条件下易导致产生二次滑塌灾害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处治边坡溜坍的绿色生态复合防护结构,综合支护结构类型的优点,其中坡面采用分级台阶挡墙结合生态植被护坡,利用植被的保水作用有效减小有降雨引起的坡面侵蚀。坡底采用浆砌片石挡墙及锚杆框架梁支护结构,抵消了溜坍体产生的下滑力。在整体复合治理结构满足边坡稳定性要求的基础上,新增了植被生态防护措施,利用植被生态防护减少了圬工用量,以此满足景观化、生态化的发展要求,使得边坡治理更加绿色、环保与美观。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6.一种处治边坡溜坍的绿色生态复合防护结构,包括坡面台阶,在边坡内侧设碎石砂砾排水垫层,坡面台阶底部设置有坡脚挡土墙,坡脚挡土墙内设置有排水管,坡脚挡土墙的下方设置有边坡底部锚杆框架梁,每层坡面台阶设置分级回填土体,分级回填土体的底部设置底部水平排水垫层,分级回填土体上对应标高处设置分级台阶挡墙,分级回填土体的平台处设置生态植被护坡,碎石砂砾排水垫层连接底部水平排水垫层连接排水管。
7.进一步的,所述坡脚挡土墙,采用片石垛型挡墙,胸坡坡率与底部边坡相同,背坡坡率采用1:0.5,所述坡脚挡土墙下方采用钢管桩加固。
8.进一步的,所述钢管桩直径采用φ108mm或φ127mm,桩长均为8m。
9.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坡脚挡土墙与底部水平排水垫层对应部位每隔2m设置一道。
10.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为φ110mm pvc排水管。
11.进一步的,所述的边坡底部锚杆框架梁采用4
×
4m布置,锚杆长度均为11m。
12.进一步的,所述边坡内侧碎石砂砾排水垫层为50cm宽的碎石或者砂砾层,底部水平排水垫层采用宽0.35m厚碎石或砂砾石 0.1m厚中粗砂 复合土工膜 0.05m厚中粗砂。
13.进一步的,所述的分级回填土体填料开挖的土体,压实度均按90%控制。
14.进一步的,所述的生态植被护坡采用移栽灌木或盆栽。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具体如下:
16.(1)在保证边坡治理稳定的基础上,增设绿色生态植被护坡,符合生态文明建设需要。
17.(2)采用多阶植被护坡,通过植物根系的保水作用可有效减小降雨入渗导致的边坡溜坍。
18.(3)坡内设置排水垫层及与之联通的排水管,及时将坡内滞水排出,有效防治边坡二次溜坍破坏。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边坡底部锚杆框架梁大样图。
21.图中,1-坡脚挡土墙、2-钢管桩、3-边坡底部锚杆框架梁、4-排水管、5-碎石砂砾排水垫层、6-底部水平排水垫层、7-分级回填土体、8-分级台阶挡墙、9-生态植被护坡。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依照附图1,施工顺序:一、坡面开挖台阶,清除溜坍松散土体。二、施工坡脚挡土墙1。三、施作排水管4。四、施作边坡底部锚杆框架梁3。五、施作碎石砂砾排水垫层5与分级回填土体7。六、施工对应标高处分级台阶挡墙8。七、分级填筑土体与挡墙直至完成。八、挡墙平台处生态植被护坡9。
24.所述坡脚挡土墙1,采用片石垛型挡墙,胸坡坡率与底部边坡相同,背坡坡率采用1:0.5,顶宽为平台宽度,其中当基底地基承载力不足或回填土体下滑力较大时考虑采用钢管桩2加固。
25.所述钢管桩2直径采用φ108mm或φ127mm,桩长均为8m。
26.所述边坡底部锚杆框架梁3,采用4
×
4m布置,锚杆长度均为11m。
27.所述排水管4为φ110mmpvc排水管,挡墙与底部水平排水垫层6对应部位每隔2m也设置一道。
28.所述碎石砂砾排水垫层5为在边坡内侧设50cm宽的碎石或者砂砾层用于引导疏排坡体滞水,并在回填土体底部设置底部水平排水垫层6,采用0.35m厚碎石或砂砾石 0.1m厚中粗砂 复合土工膜 0.05m厚中粗砂。
29.所述分级回填土体7,填料可采用开挖的土体,若开挖土含水量较大无法压实,则掺20%左右的碎石,回填土压实度均按90%控制。
30.所述分级台阶挡墙8平台处生态植被护坡9采用移栽灌木或盆栽。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处治边坡溜坍的绿色生态复合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坡面台阶,在边坡内侧设碎石砂砾排水垫层(5),坡面台阶底部设置有坡脚挡土墙(1),坡脚挡土墙(1)内设置有排水管(4),坡脚挡土墙(1)的下方设置有边坡底部锚杆框架梁(3),每层坡面台阶设置分级回填土体(7),分级回填土体(7)的底部设置底部水平排水垫层(6),分级回填土体(7)上对应标高处设置分级台阶挡墙(8),分级回填土体(7)的平台处设置生态植被护坡(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治边坡溜坍的绿色生态复合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坡脚挡土墙(1),采用片石垛型挡墙,胸坡坡率与底部边坡相同,背坡坡率采用1:0.5,所述坡脚挡土墙(1)下方采用钢管桩(2)加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处治边坡溜坍的绿色生态复合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2)直径采用φ108mm或φ127mm,桩长均为8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治边坡溜坍的绿色生态复合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4),坡脚挡土墙(1)与底部水平排水垫层(6)对应部位每隔2m设置一道。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处治边坡溜坍的绿色生态复合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4)为φ110mm pvc排水管。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治边坡溜坍的绿色生态复合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边坡底部锚杆框架梁(3)采用4
×
4m布置,锚杆长度均为11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治边坡溜坍的绿色生态复合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砂砾排水垫层(5)为50cm宽的碎石或者砂砾层,底部水平排水垫层(6)采用宽0.35m厚碎石或砂砾石 0.1m厚中粗砂 复合土工膜 0.05m厚中粗砂。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治边坡溜坍的绿色生态复合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级回填土体(7)填料开挖的土体,压实度均按90%控制。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治边坡溜坍的绿色生态复合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态植被护坡(9)采用移栽灌木或盆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处治边坡溜坍的绿色生态复合防护结构,涉及边坡治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具有综合支护结构类型的优点,坡面采用分级阶梯挡墙结合生态植被护坡,利用植被的保水作用有效减小有降雨引起的坡面侵蚀。坡底采用浆砌片石挡墙及锚杆框架梁支护结构,抵消了溜坍体产生的下滑力。在整体复合治理结构满足边坡稳定性要求的基础上,新增了植被生态防护措施,利用植被生态防护减少了圬工用量,同时提供了大面积的绿色植被,防护结构更接近于自然环境,满足景观化、生态化的发展要求,使得边坡治理更加绿色、环保与美观。环保与美观。环保与美观。


技术研发人员:聂文峰 王识 张可军 孙希望 李能 豆红强 芶文锦 张蕊 张添豪 龚庆五 刘若慨 刘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29
技术公布日:2022/7/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