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包装印刷组织废气收集及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05 21:39:5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组织废气收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包装印刷组织废气收集及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包装印刷过程中所使用的油墨和有机溶剂在经过印刷、复合、涂布、上光以及烘干等工序后,印刷制品上油墨产生的废气对于环境会造成严重的污染。
3.根据上述所示,如何解决上述印刷油墨中产生的废气中油雾的有效收集,即为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难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5.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包装印刷组织废气收集及处理装置,包括密封机构、引流机构和密封机构,所述除油污机构包括聚集废气中油雾的密封仓、安装在密封仓顶端的斜角环、连接在密封仓内腔底部的刮油基座、活动安装在密封仓内部的芯板、位于密封仓内腔的刮片、活动安装在密封仓内部的传动轴、辅动轴和旋转滚以及位于密封仓内腔的防渗带,所述引流机构,包括位于密封仓底端的底座、安装在底座内侧的导流件、安装在底座内腔中部的增压件以及连接在增压件底部的传动齿件,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安装在密封仓顶端的密封罩安装在密封罩上的电机。
7.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密封仓底部的边缘位置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矩形槽口,且密封仓内腔的顶部开设有u字形的环槽,所述芯板的顶面开设有向上凸起的排料插块,且排料插块的内部开设有倾斜的导料通孔。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在密封仓的底部开设均匀分布的矩形槽口,并结合芯板对密封仓底部的适配对接,利用控制电机的运行来传动防渗带和刮片的竖向移动,此时位于密封仓内壁的油污即可在刮片竖向移动的状态下进行统一聚拢收纳,从而能够使得粘结在密封仓内壁上的油污能够得到定期清理,进而避免油污对后续废气处理造成影响。
9.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刮片的外侧开设有横向凸起的t字形导杆,且刮片外侧横置的t字形导杆适配贯穿至密封仓内壁的竖向滑道中。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在刮片的外侧开设横向的t字形导杆,利用t字形导杆对密封仓内壁滑道的适配贴合,同时结合防渗带对密封仓内壁滑道槽口的限位对接,从而能够避免废气中油雾对传动机构造成堵塞。
11.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传动齿件是由横置的齿杆和条状的齿块组合而成,且条状的齿块连接在增压件上。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定期排放油污时,利用控制传动齿件内的齿杆,当齿杆进行旋转时,啮合于齿杆内端的条状齿块会带动增压件和芯板对着密封仓底部进行适
配,从而能够方便该装置密封仓内腔油污的安全排放。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4.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密封仓,并在密封仓内安装可对油污进行引导的斜角环和刮油基座,接着在密封仓的内壁开设竖向的滑道,并在密封仓内壁的滑道中连接可竖向提升或下降的刮片,结合防渗带对刮片的定位竖向提升控制,从而能够避免密封仓内腔侧壁上聚集过多油污后造成废气收纳处理效率的降低。
15.2.本实用新型中,当上述机构在使用时,为了避免油污进入传动机构内,因此,通过在密封仓内壁上开设竖向的t形滑槽,利用防渗带对着密封仓内壁上滑道的贴合,并结合刮片外部的导杆对t形滑槽的适配引导,当防渗带竖向传动时,粘结在防渗带外部的油污在刮片顶端的端头刮除作用下,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油污进入传动机构内。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分散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图2的剖面及其分散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图3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20.附图标记:
21.100、除油污机构;110、密封仓;120、斜角环;130、刮油基座;140、芯板;150、刮片;160、传动轴;170、辅动轴;180、旋转滚;190、防渗带;
22.200、引流机构;210、底座;220、导流件;230、增压件;240、传动齿件;300、密封机构;310、密封罩;320、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4.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5.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装印刷组织废气收集及处理装置。
26.实施例一:
27.结合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包装印刷组织废气收集及处理装置,包括密封机构300、引流机构200以及密封机构300,且引流机构200位于除油污机构100的正下方,其中密封机构300位于除油污机构100的正上方。
28.除油污机构100包括密封仓110、斜角环120、刮油基座130、芯板140、刮片150、传动轴160、辅动轴170、旋转滚180和防渗带190,引流机构200包括底座210、导流件220、增压件230以及传动齿件240,密封机构300包括密封罩310和电机320。
29.具体的,斜角环120安装在密封仓110的顶端,刮油基座130连接在密封仓110内腔的底部,芯板140活动安装在密封仓110的内部,刮片150位于密封仓110的内腔,传动轴160、辅动轴170和旋转滚180活动安装在密封仓110的内部,防渗带190位于密封仓110的内腔,底
座210位于密封仓110的底端,导流件220安装在底座210的内侧,增压件230安装在底座210内腔的中部,传动齿件240连接在增压件230的底部,密封罩310安装在密封仓110的顶端,电机320安装在密封罩310上。
30.实施例二:
31.结合图3和4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密封仓110底部的边缘位置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矩形槽口,且密封仓110内腔的顶部开设有u字形的环槽,芯板140的顶面开设有向上凸起的排料插块,且排料插块的内部开设有倾斜的导料通孔,同时刮片150的外侧开设有横向凸起的t字形导杆,且刮片150外侧横置的t字形导杆适配贯穿至密封仓110内壁的竖向滑道中。
32.利用在密封仓110的底部开设均匀分布的矩形槽口,并结合芯板140对密封仓110底部的适配对接,利用控制电机320的运行来传动防渗带190和刮片150的竖向移动,此时位于密封仓110内壁的油污即可在刮片150竖向移动的状态下进行统一聚拢收纳,并利用t字形导杆对密封仓110内壁滑道的适配贴合,同时结合防渗带190对密封仓110内壁滑道槽口的限位对接,从而能够使得粘结在密封仓110内壁上的油污能够得到定期清理,进而避免油污对后续废气处理造成影响。
33.实施例三:
34.结合图2和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传动齿件240是由横置的齿杆和条状的齿块组合而成,且条状的齿块连接在增压件230上。
35.利用控制传动齿件240内的齿杆,当齿杆进行旋转时,啮合于齿杆内端的条状齿块会带动增压件230和芯板140对着密封仓110底部进行适配,从而能够方便该装置密封仓110内腔油污的安全排放。
3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当该装置的密封仓110内壁上出现较多油污时,利用启动并运行电机320来带动传动轴160进行旋转,接着在防渗带190的作用下,位于防渗带190两侧的额辅动轴170和旋转滚180会实行协作转动,接着安装在防渗带190上的刮片150被带动沿着密封仓110的内壁进行移动,此时的刮片150会从密封仓110内腔的顶部进行竖向下降活动,当密封仓110内壁上的油污被刮除至期内腔的底部后,聚集的油污会沿着刮油基座130的内侧进行流动,然后再利用控制传动齿件240内的横轴齿杆来传动传动齿件240带动增压件230对芯板140进行竖向提升,此时,增压件230顶部的导流槽会与密封仓110内腔进行连通,从而方便聚集的油污能够流入底座210和导流件220之间并排出。
37.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8.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装配于”、“安装于”、“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39.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