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节能高压气动隔膜泵的制作方法

2022-07-05 21:39:0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隔膜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高压气动隔膜泵。


背景技术:

2.在压滤和提纯等行业应用气动隔膜泵,一般压滤设备需求压力一般1.6mpa,工业上普遍压缩空气压力在0.8mpa左右,在一个典型压滤的周期内,压滤初始段需求泵的输出流量大,即压力低;而在压滤中末段时需求泵的输出压力高,普通隔膜泵一般为等压泵,等压泵不具备升压功能,效率低压不干难以使用。
3.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是使用升压隔膜泵,利用内置成组膜片作为增压缸将初级压缩气体经二次加压成次级高压力再进行泵送,同时将整个初级气源升级1.6mpa压缩机,用等压隔膜泵泵送。但在低压灌注阶段,高压不是必须的,高压意味高损耗高能耗,另外需要为局部的高压而升级整个输气管道设施,不但体积大也无法集成小型化,成本剧增而且能耗也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高压气动隔膜泵,旨在解决现有的压滤行业隔膜泵中的等压隔膜泵的输出压力不足,而升压隔膜泵无法实现初级压力直接泵送物料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高压气动隔膜泵,包括进气组件、第一活接软管、升压模块、连接三通、第二活接软管、l型支撑板和隔膜泵本体,所述进气组件和所述连接三通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活接软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气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接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升压模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接软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升压模块和所述连接三通固定连接,所述l型支撑板与所述隔膜泵本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隔膜泵本体的上方,所述升压模块设置在所述l型支撑板上。
6.所述升压模块通过l型支撑板固定安装在所述隔膜泵本体上方,并通过第一活接软管、第二活接软管和连接三通完成与隔离泵本体的连接集成,缩短高压输送距离,降低损耗,结构简单,体积小气动效率高。
7.其中,所述进气组件包括进气口和进气单向阀,所述进气口和所述进气单向阀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活接软管的接入口位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进气单向阀之间,所述连接三通接入位置位于所述进气单向阀后方。
8.所述第一活接软管在所述进气口后接入,将从螺杆或活塞压缩机获取的初级气源分为两路,一路经所述第一活接软管接入升压模块,一路经连接三通进入所述隔离泵本体。
9.其中,所述升压模块包括增压缸和单向阀组,所述单向阀组包括两个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组在所述增压缸的入口和出口各设置有一个单向阀。
10.所述增压缸的入口的单向阀用于截止升压模块内气体回流流初级气源端,位于增压缸的入口出口的单向阀用于防止进入隔膜泵主体的高压回流。
11.其中,所述增压缸为内空腔体,内部设置有低压腔、低压活塞、连杆、升压活塞、升压腔和行程换向阀,所述低压腔和所述升压腔相互密闭并分别设置在所述增压缸内的两端。
12.其中,所述低压活塞、所述连杆和所述升压活塞依次连接并固定成一体设置,所述低压活塞位于所述低压腔内,所述升压活塞位于所述升压腔内。
13.其中,所述行程换向阀分设在所述低压腔的两侧,且与所述低压活塞滑动接触。
14.通过所述行程换向阀触发,调整进排气方向后,所述低压活塞、所述连杆和所述升压活塞在内空腔体内往复循环运动,通过压缩所述升压腔内的气体形成次级气源。
15.其中,所述节能高压气动隔膜泵还包括背压阀,所述背压阀位于所述升压模块的出气口与所述隔膜泵本体的进气口之间。
16.所述背压阀设置有可调压弹簧,用以设置输出次级气源的气压大小。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高压气动隔膜泵,包括进气组件、第一活接软管、升压模块、连接三通、第二活接软管、l型支撑板和隔膜泵本体,通过l型支撑板和相应管路将升压模块集成在隔膜泵本体上,缩短高压输送距离,降低损耗,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而气动效率高的优点,并在升压模块中使用气缸驱动,通过活塞运动自动切换高低气源,集成了普通等压隔膜泵和升压隔膜泵双重功能,输出压力还可以通过背压阀调整控制,解决了现有的压滤行业隔膜泵中的等压隔膜泵的输出压力不足,而升压隔膜泵无法实现初级压力直接泵送物料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节能高压气动隔膜泵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节能高压气动隔膜泵的顶部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气路连接及流向示意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升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23.1-进气组件、11-进气口、12-进气单向阀,2-第一活接软管、3-升压模块、31-增压缸、311-低压腔、312-低压活塞、313-连杆、314-升压活塞、315-升压腔、316-行程换向阀、32-单向阀组、4-连接三通、5-第二活接软管、6-l型支撑板、7-隔膜泵本体、8-背压阀、9-滤室。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5.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节能高压气动隔膜泵,包括进气组件1、
第一活接软管2、升压模块3、连接三通4、第二活接软管5、l型支撑板6和隔膜泵本体7,所述进气组件1和所述连接三通4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活接软管2的一端与所述进气组件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接软管2的另一端与所述升压模块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接软管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升压模块3和所述连接三通4固定连接,所述l型支撑板6与所述隔膜泵本体7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隔膜泵本体7的上方,所述升压模块3设置在所述l型支撑板6上。
26.所述进气组件1包括进气口11和进气单向阀12,所述进气口11和所述进气单向阀12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活接软管2的接入口位于所述进气口11和所述进气单向阀12之间,所述连接三通4接入位置位于所述进气单向阀12后方。
27.所述升压模块3包括增压缸31和单向阀组32,所述单向阀组32包括两个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组32在所述增压缸31的入口和出口各设置有一个单向阀。
28.所述增压缸31为内空腔体,内部设置有低压腔311、低压活塞312、连杆313、升压活塞314、升压腔315和行程换向阀316,所述低压腔311和所述升压腔315相互密闭并分别设置在所述增压缸31内的两端。
29.所述低压活塞312、所述连杆313和所述升压活塞314依次连接并固定成一体设置,所述低压活塞312位于所述低压腔311内,所述升压活塞314位于所述升压腔315内。
30.所述行程换向阀316分设在所述低压腔311的两侧,且与所述低压活塞312滑动接触。
31.所述节能高压气动隔膜泵还包括背压阀8,所述背压阀8位于所述升压模块3的出气口与所述隔膜泵本体7的进气口11之间。
32.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气驱独立模块末端局部升压解决压力不足,通过并联供气提升流量,通过方向控制回路回路实现高低压自动切换,具体的气路连接及流向示意图如图3所示:
33.从螺杆或活塞压缩机获取的初级气源分成高低压两气路,低压气路通过单向阀后直接驱动隔膜泵运行,高压气路通过升压模块3后流经背压阀8后驱动隔膜泵,背压阀8设置有可调压弹簧,用以设置输出次级气压大小。当压滤设备运行初始,滤室9为空,过滤阻力很小,隔膜泵同时获得初级气源(低压)和次级气源(高压)供气,加速了该泵的充盈的速度,这个阶段定义为灌注阶段。当滤室9逐渐充盈阻力变大时,超过初级气源压力时,单向阀截止,初级气源的低压气路自动停止供气。此后滤室9所需的流量逐渐变小,而升压模块3继续工作,压力得以逐渐提升,这个阶段定义为压榨阶段,耗时很长,使得高压低流量的升压模块3就足够满足需求。
34.具体的,在逻辑顺序方面,当隔膜泵物料输出端需求压力较低时(小于初级进气压力)前述的高压、低压两路并联供气,输入功率增加,此时隔膜泵的输出流量大于只有单路输入的等压隔膜泵或者升压隔膜泵。当隔膜泵物料输出端需求压力较高时(大于初级进气压力),普通等压隔膜泵停止往复运,再无压力输出,处于停机,而此时本隔膜泵装置只是低压气路截止,高压气路上升压泵将初级气压不停升压,泵保持往复运动,输出更高压力。对于压滤这类需要循环高低压的设备,本隔膜泵具有独特的优势,整个压滤过程根据出口被压可实现自动切换高低压供气气路,无需人工干预,节省其他逻辑控制成本。
35.进一步的,升压模块3原理如图4所示:
36.1)其中增压缸31一般分为单行程,双行程,多行程缸,行程与输出压力和集成复杂
度有关,本实施例中以单行程阐述如下:利用帕斯卡原理,将若干个气缸活塞与腔体分隔成相互密闭空间,各个活塞通过连接轴固定成一体,可以同步做往复运动。只需往低压腔311通入初级气源,低压活塞312通过连杆313推动升压活塞314压缩升压腔315排出高压成为次级气源,输出压力的大小则可以通过变化低压腔311与高压腔的数量比值或者这两种活塞通气截面积和之比的大小来调整。
37.2)行程换向阀316的作用是触发信号改变进排气方向实现升压模块3的往复循环运动。
38.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