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塔机可视化监控设备的侧方位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05 20:32:2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塔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塔机可视化监控设备的侧方位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塔机上通常设置有可视化监控设备,即在塔机上安装摄像头,通过变幅传感器及高度传感器与驾驶室内的主机显示器连接,对塔机变幅和高度进行实时监测,实现对吊钩位置的智能追踪,智能控制高清摄像头自动对焦,360
°
无死角追踪拍摄,危险状况随时可见,降低了安全隐患,全方位保障了塔机的安全。
3.现有技术中,大多是使用限位开关作为接触充电,来实现对可视化监控设备进行充电,安装方式大多数采用安装在可沿塔机主横梁行走的检测小车的底端,当检测小车移动到指定位置时,接触到受电端开始充电。
4.此种充电装置存在以下缺点:1、受制于安装环境影响较多;2、大多数使用限位开关作为充电端,导致过限接触后无法回弹,使用寿命低;3、安装使用率极低,经常会造成供电不足的问题,无法满足现有塔机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塔机可视化监控设备的侧方位充电装置,对塔机可视化监控设备的充电控制箱(锂电池)进行充电,来解决当前塔机可视化监控设备的供电不足问题,并保证可视化监控设备用电的持续性。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塔机可视化监控设备的侧方位充电装置,包括有充电桩总成和受电桩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桩总成包括有充电桩夹具和二个导电杆,所述的充电桩夹具固定安装在塔机的臂梁上,所述二个导电杆分别转动安装在所述充电桩夹具上,二个导电杆通过充电缆线分别与塔机的驾驶室内的电源相连接;
8.所述的受电桩总成包括有受电桩夹具和二个导电板,所述的受电桩夹具安装在塔机的可移动检测小车上,所述二个导电板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受电桩夹具上,二个导电板通过受电缆线分别与所述可移动检测小车上的充电控制箱相连接;
9.所述的二个导电板随所述移动检测小车移动,使得所述二个导电杆分别对应与二个导电板滑触配合,向所述充电控制箱充电。
10.进一步的,所述的充电桩夹具包括有支撑横梁、防护罩和二个安装块,所述支撑横梁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塔机的臂梁上,所述的防护罩通过u形螺栓固定在所述支撑横梁的另一端,所述二个安装块固定连接在所述防护罩的内顶壁上。
11.进一步的,每个导电杆均包括有摆杆和固定安装在所述摆杆底部的碳刷,二个所述的摆杆分别对应转动安装在所述二个安装块上,二个所述碳刷分别对应与所述充电缆线的正、负导线相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的摆杆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腰形孔,所述腰形孔外侧的摆杆的竖臂上分别套装有用于固定所述充电缆线的若干个扎带。
13.进一步的,二个所述摆杆的转动部位安装有限制其在180
°
的范围内进行旋转的扭簧。
14.进一步的,所述的受电桩夹具包括有安装座和支撑座,所述的安装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可移动检测小车的一侧,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座的顶部,且支撑座为绝缘件。
15.进一步的,所述的二个导电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二个导电板分别对应与所述受电缆线的正、负导线相连接;二个导电板随所述移动检测小车移动,使得所述二个所述碳刷分别对应与二个导电板滑触配合,向所述充电控制箱充电。
16.进一步的,所述二个导电板的两端均向下折弯形成斜坡面。
17.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罩的底沿的两侧分别设有供所述充电缆线穿过的缺口。
18.进一步的,二个安装块均采用环氧树脂块。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0.本实用新型利用塔机上的移动检测小车,通过滑触结构实现充电桩与受电桩的接触,实现向充电控制箱(锂电池)充电,能够向可视化监控设备供电,解决了当前塔机可视化监控设备的供电不足问题,能够很好的保证可视化监控设备用电的持续性,很好的满足了当前工况;此外,充电桩的正负极(二个导电杆)和受电桩的正负极(二个导电板)独立设置,且相互隔开,保证了充电和用电安全。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图1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参见图1、2,一种塔机可视化监控设备的侧方位充电装置,包括有充电桩总成和受电桩总成,充电桩总成包括有充电桩夹具和二个导电杆1,充电桩夹具固定安装在塔机的臂梁(图中未示出,下同)上,二个导电杆1分别转动安装在充电桩夹具上,二个导电杆1通过充电缆线3分别与塔机的驾驶室内的电源(图中未示出)相连接;
25.受电桩总成包括有受电桩夹具和二个导电板2,受电桩夹具安装在塔机的可移动检测小车(图中未示出,下同)上,二个导电板2分别固定安装在受电桩夹具上,二个导电板2通过受电缆线4分别与可移动检测小车上的充电控制箱(图中未示出,下同)相连接;
26.二个导电板2随移动检测小车移动,使得二个导电杆1分别对应与二个导电板2滑触配合,向充电控制箱充电。
27.本实用新型中,充电桩夹具包括有支撑横梁14、防护罩5和二个安装块6,支撑横梁
14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塔机的臂梁上,防护罩5通过u形螺栓7固定在支撑横梁14的另一端,二个安装块6固定连接在防护罩5的内顶壁上。
28.由此,通过支撑横梁14将整个充电桩夹具固定安装在塔机的臂梁上;防护罩5能够在上方对二个导电杆1进行防护;u形螺栓7实现了将防护罩5安装在支撑横梁14上,且拆装方便,便于调节防护罩5在支撑横梁14上的位置。
29.本实用新型中,每个导电杆均包括有摆杆101和固定安装在摆杆101底部的碳刷102,二个摆杆101分别对应转动安装在二个安装块6上,二个碳刷102分别对应与充电缆线3 的正、负导线相连接。
30.由此,采用二个碳刷102实现与二个导电板2对应滑触配合,具有很好的导电效果。
31.相应的,摆杆101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腰形孔8,腰形孔8外侧的摆杆101的竖臂上分别套装有用于固定充电缆线3的若干个扎带9。
32.由此,通过设置腰形孔8,一方面可用于减重,另一方面便于套装若干个扎带9,而若干个扎带9则便于固定充电缆线3,防止拖曳。
33.相应的,二个摆杆101的转动部位安装有限制其在180
°
的范围内进行旋转的扭簧10。
34.由此,通过设置扭簧10,使得二个摆杆101仅能够在180
°
的范围内进行旋转,从而使得二个碳刷102能够在一定高度区间(80mm)内与二个导电板2对应保持良好的接触,并对应紧密压在二个导电板2上,且在滑触过程中,防震动效果良好。
35.本实用新型中,受电桩夹具包括有安装座11和支撑座12,安装座11固定安装在可移动检测小车的一侧,支撑座12固定连接在安装座11的顶部,且支撑座12为绝缘件。
36.由此,通过安装座11将整个受电桩夹具固定安装在移动检测小车的一侧,并随移动检测小车一同移动;通过设置绝缘的支撑座12,既便于安装二个导电板2,又起到绝缘作用,保证了充电安全。
37.本实用新型中,二个导电板2固定安装在支撑座12上,二个导电板2分别对应与受电缆线4的正、负导线相连接;二个导电板2随移动检测小车移动,使得二个碳刷102分别对应与二个导电板2滑触配合,向充电控制箱充电。
38.相应的,二个导电板2的两端均向下折弯形成斜坡面。由此,在二个摆杆101的摆动幅度范围内,使得二个碳刷102能够充分与二个导电板2保持接触。
39.本实用新型中,防护罩5的底沿的两侧分别设有供充电缆线3穿过的缺口13,便于引出充电缆线3。
40.本实用新型中,二个安装块6均采用环氧树脂块,在二个导电杆1的上部形成断桥,起到绝缘的作用,避免了短路、漏电。
4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42.工作时,受电桩总成随移动检测小车沿塔机主横梁行走,在经过充电桩总成的下方时,二个导电板2的一端与二个导电杆1,即二个碳刷102分别对应发生接触;其中,正极导电板与正极碳刷相接触,负极导电板与负极碳刷相接触。接着,二个碳刷102对应沿二个导电板2滑动;在此过程中,充电回路保持导通,使得塔机驾驶室内的电源与移动检测小车上的充电控制箱(锂电池)相接通,向充电控制箱(锂电池)进行充电,从而向可视化监控设备供电。
43.需要说明的是,充电缆线3和受电缆线4均采用扎带对应固定在支撑横梁14以及安装座11和支撑座12上,防止拖曳。
44.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45.故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各种等同变换,均为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