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02 07:41: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显示效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目前实现全面屏显示是显示行业研究的重点。fdc技术是实现真全面屏显示的关键,fdc技术是指取消原屏幕上前置摄像头的摄像孔,将前置摄像头内置在显示屏幕下方的技术方案。由于屏下感光元器件处于屏幕下方,光线从屏幕穿过时会被吸收、反射,达到感光元器件处的光量少,影响成像效果。目前解决的方案通常是降低屏幕fdc区域像素的开口率来提高屏幕的透过率。然而降低fdc区域的像素开口率后,会使该区域亮度的衰减比例比正常显示区快,屏幕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亮度的差异,且使用时间越长差异越明显,影响使用体验。
3.因此,目前的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可提高第一显示区对近红外光的透过率,增强屏下感光元器件对近红外光的接收,同时将器件发出的光全部反射出光,提高器件的效率。
5.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显示面板。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光透过率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光透过率,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衬底基板和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阳极、发光层和阴极,其中,所述阳极包括功能层和第一透明导电层,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设置在所述功能层靠近所述发光层的一侧,所述功能层包括多层第一折射率层和至少一层第二折射率层,所述第一折射率层和所述第二折射率层交替层叠设置,所述第一折射率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折射率层的折射率,所述第一折射率层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接触设置。由此,该显示面板可提高第一显示区对近红外光的透过率,增强屏下感光元器件对近红外光的接收,同时将器件发出的光全部反射出光,提高器件的效率。由于功能层的全反射效应还能屏蔽外界环境光对屏下感光元器件的影响,从而提高屏下感光元器件的信噪比,提高摄像效果。
6.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功能层的层数为n,其中,n为奇数且n≥3。
7.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折射率层材料的折射率为1.9~3。
8.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二折射率层材料的折射率为1.38~1.77。
9.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折射率层的材料选自第一无机物或第一树脂有机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无机物包括si、tio2、zno、zns和zro2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二折射率层的材料选自第二无机物或第二树脂有机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无机物包括al2o3、cef2、mgf2和sio2中的至少一种。
11.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功能层的厚度为1~20μm。
12.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折射率层的厚度不小于95nm;所述第二折射率层的厚度不小于95nm。
13.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阳极进一步包括第二透明导电层和金属反射层,所述金属反射层设置在所述功能层远离所述发光层的表面上,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设置在所述金属反射层远离所述发光层的表面上。
14.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金属反射层的厚度为不大于13nm。
15.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前述的显示面板,摄像光学组件,所述摄像光学组件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且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显示区有重叠区域。由此,该显示装置具有上述的显示面板所具有的全部特征以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总的来说,至少具有出光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16.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7.图1显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显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显示了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显示了不同厚度的金属反射层对光的透过率;
21.图5显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功能层全反射的原理示意图;
22.图6显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对光的透过率;
23.图7显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功能层的结构示意图;
24.图8显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25.图9显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26.图10显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
28.a:第一显示区;b:第二显示区;c:摄像光学组件;100:衬底基板;200:第二透明导电层;300:金属反射层;400:第一透明导电层;500:发光层;600:发光单元;610:阳极;620:阴极;611:功能层;612:第一折射率层;613:第二折射率层;700:薄膜晶体管层;800:光学耦合层;900:封装层。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30.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显示面板,参考图1,该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a和第二显示区b,第一显示区a的光透过率大于第二显示区b的光透过率。例如,对于全面屏显示来说,需要将摄像光学组件(比如摄像头)内置在显示屏下方,第一显示区a为摄像头
上方对应的显示区域,第二显示区b为不含摄像头的显示区域,如此,第一显示区a的光透过率较大,可以很好的保证摄像光学组件的进光量,进而可以有效的提高摄像光学组件的拍摄质量。
31.其中,参考图2,第一显示区a包括衬底基板100和设置在衬底基板100一侧的发光单元600,发光单元600包括阳极610、发光层500和阴极620,其中,阳极610包括功能层611和第一透明导电层400,第一透明导电层400设置在功能层611靠近发光层500的一侧,功能层611包括多层第一折射率层612和至少一层第二折射率层613,第一折射率层612和第二折射率层613交替层叠设置,第一折射率层612的折射率大于第二折射率层613的折射率,第一折射率层612与第一透明导电层400接触设置。由此,显示面板的阳极610只保留与发光层500接触的第一透明导电层400,功能层611替代了传统阳极中的金属反射层,从而提高了近红外光在阳极610的透过率,与此同时,功能层611由高折射率材料和低折射率材料交替设置形成,由此,发光层500发出的光经过多个高折射率/低折射率的界面后,最终实现功能层611对可见光的全反射,进而保证第一显示区良好的显示功能。而且,功能层611对近红外光的透过率较高,进而可增强屏下感光元器件对近红外光的接收,同时将器件发出的光全部反射出光,因此,器件的出光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除此之外,功能层611的全反射效应能在一定程度上屏蔽外界环境光对屏下感光元器件的影响,从而提高屏下感光元器件的信噪比,提高摄像效果。
32.如前所述,目前全面屏显示的关键是fdc技术。例如,对oled器件来说,参考图3,常规的顶发射oled器件的阳极610结构为第一透明导电层400/金属反射层300/第二透明导电层200,由于阳极610含有金属反射层300,金属反射层300的厚度通常为100nm左右,近红外光很难透过较厚的金属反射层300抵达屏下的感光元器件。例如,参考图4,显示了金属反射层300厚度不同时,波长为940nm的光的透光率,由图中可以看出,当ag膜层(作为金属反射层300)厚度为13nm时,波长为940nm的光在阳极的透过率约35%,当ag膜层厚度在80或100nm时,波长为940nm的光在阳极的透过率小于10%。基于此,为了使屏下的感光元器件接收红外信号,近红外光只能由非像素区穿过,而很难透过具有较厚金属反射层300的阳极610抵达屏下感光元器件,如此不利于提高第一显示区的整体透光率。为提高第一显示区对光的透过率只能缩小像素的开口率,而缩小fdc区域的开口率又会造成屏幕显示的差异。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显示面板,用功能层611替代与衬底基板100接触的导电层和金属反射层300,在不降低第一显示区a开口率的前提下,使发光层500发出的光在功能层611处全反射,避免阳极610对表面等离极化激元(spp)的吸收,从而有利于提高整个器件的出光效率。由于阳极610只保留一个第一透明导电层400,不含金属反射层300,近红外光便可透过功能层611从而提高近红外光在阳极610处的透过率,同时使第一显示区a域整体的透过率得到提升。与此同时,相较于常规的第一透明导电层400/金属反射层300/第二透明导电层200式的阳极610结构,由于金属反射层300较薄,膜层制备过程中厚度不均匀,影响oled视角光学特性,本发明采用功能层611替代金属反射层300后,由于厚度有一定提高,较厚的膜层在制备过程中均匀性更易调控,所以制备的功能层611更均匀、更平坦,从而能够改善oled器件的亮度衰减不对称以及色偏不对称性等问题。由于功能层611的全反射效应还能屏蔽外界环境光对屏下感光元器件的影响,从而提高屏下感光元器件的信噪比,最终实现好的摄像效果。
33.下面对本发明实现全反射的原理进行简要说明:
34.参考图5,本技术提出的显示面板,用功能层611替代与衬底基板100接触的导电层和金属反射层300,功能层611为高折射率层和低折射率层交替设置,发光层500发出的光照射到第一个高折射率层,在第一个高折率层/低折射率层界面处入射光与法线的夹角为θ1,折射光与法线的夹角为在光线到达第二个高折/低折界面时入射角为θ2,且θ2<θ1;光线经过多次高折射率/低折射率界面后其入射角不断减小,当θn达到临界角时即可实现全反射。参考图6,功能层611的引入,能够在实现可见光全反射的条件下,不影响近红外光的透过,对近红外波段的光的透过率能达到80%。
35.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功能层611的层数为n,其中,n为奇数且n≥3。具体地,当功能层611的层数为3层时,参考图1,功能层611的中间层为第二折射率层613,第二折射率层613的两侧为第一折射率层612;当功能层611的层数为5层时,参考图7,中间层为第一折射率层612,第一折射率层612两侧为第二折射率层613,两个第二折射率层613远离中间层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折射率层612,以此类推。由此,可以保证功能层611与发光层500、衬底基板100接触的均为高折射率层,发光层500发出的光首次入射和最后一次入射的层均为高折射率层,经过多次折射和反射后,最终实现对近红外光的高透过率和对可见光全反射。
36.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折射率层612的折射率和第二折射率层613的折射率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自由选择,只要使第一折射率层612的折射率大于第二折射率层613的折射率,使两个折射率层之间的折射率具有一定差异即可。具体地,第一折射率层612材料的折射率可以为1.9~3,例如,可以为2.0、2.1、2.2、2.3、2.4、2.5、2.6、2.7、2.8和2.9等。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第一折射率层612的材料可以选自第一无机物或第一树脂有机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其中,第一无机物包括si、tio2、zno、zns和zro2中的至少一种。需要说明的是,当功能层611具有多个第一折射率层612时,多个第一折射率层612的折射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多个第一折射率层612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选择。
3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二折射率层613的折射率不受特别限制,只要第二折射率层613的折射率小于第一折射率层612的折射率即可,具体地,第二折射率层613材料的折射率可以为1.38~1.77,例如,可以为1.40、1.42、1.44、1.46、1.48、1.50、1.52、1.54、1.56、1.58、1.60、1.62、1.64、1.66和1.68等。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第二折射率层613的材料选自第二无机物或第二树脂有机材料中的至少一种,第二无机物包括al2o3、cef2、mgf2和sio2中的至少一种。需要说明的是,当功能层611具有多个第二折射率层613时,多个第二折射率层613的折射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多个第二折射率层613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自行选择。
38.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功能层611的厚度可以为1~20μm,具体地,可以为2μm、3μm、4μm、5μm、6μm、7μm、8μm、9μm、10μm、11μm、12μm、13μm、14μm、15μm、16μm、17μm、18μm和19μm等,由此,功能层611在实现对近红外光的高透过、可见过全部反射的前提下,不会造成阳极610的整体过厚。除此之外,也对于常规的阳极610结构,即导电层-金属反射层300-导电层来说,金属层较薄,膜层制备过程中厚度不均匀,形成的膜层不平坦,本技术中的功能层611厚度比金属层厚,而且功能层611的材料的均匀性比金属好,最终形成的功能层611更平坦,从而能够改善器件的亮度衰减不对称以及色偏不对称性等问题。
3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为了实现全反射可见光,第一折射率层612的厚度不小于95nm,第二折射率的厚度不小于95nm。由此,发光层500发出的可见光照射到功能层611后,能够增强对可见光的反射效果,随着功能层611层数的增加,反射效果越好。需要说明的是,功能层611中的第一折射率层612和第二折射率层613的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功能层611中具有多个第一折射率层612时,多个第一折射率层612的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功能层611具有多个第二折射率层613时,多个第二折射率层613的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功能层611的材料以及层数对第一折射率层612和第二折射率层613的厚度进行设计,只要能够实现可见光全反射即可。
4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8,阳极610进一步包括第二透明导电层200和金属反射层300,金属反射层300设置在功能层611远离发光层500的表面上,第二透明导电层200设置在金属反射层300远离发光层500的表面上。也即是说,阳极610在不改变现有结构的基础上,增加功能层611,此时,阳极610包括与发光层500接触的第一透明导电层400,设置在第一透明导电层400远离发光层500一侧的功能层611,设置在功能层611远离第一透明导电层400一侧的金属反射层300,设置在金属反射层300远离功能层611一侧的第二透明导电层200。由此,既保证了阳极610原有的结构,又能提高近红外光在阳极610处的光透过率。
41.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金属反射层300的厚度不大于13nm。由此,在不改变阳极610结构的基础上,使金属反射层300的厚度减薄,同样能够实现使近红外光的高透过率、可见过全部反射。
42.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9,显示面板还包括薄膜晶体管层700、光学耦合层800和封装层900,薄膜晶体管层700设置于功能层611或第二透明导电层200靠近衬底基板100的一侧,光学耦合层800设置在阴极620远离发光层500的一侧,封装层900设置在光学耦合层800远离发光层500的一侧。其中,图9中没有示出薄膜晶体管层700的具体结构,薄膜晶体管层700的具体结构没有特殊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即可。
43.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发面,提出了一种显示装置,参照图10,该显示装置包括前述的显示面板和摄像光学组件c,、摄像光学组件设置在显示面板的背面(即与显示面板显示画面相背的一侧),且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一显示区a有重叠区域。由此,该显示装置具有上述的显示面板所具有的全部特征以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总的来说,至少具有出光效率高的优点。
44.上述“摄像光学组件c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一显示区a有重叠区域”是指,摄像光学组件c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一显示区a完全重叠,或者摄像光学组件c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显示区a,或者摄像光学组件c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被第一显示区a覆盖。
45.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显示装置的具体类型没有特殊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比如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电脑笔记本、ipad、电视、游戏机等一切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
46.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显示装置除了前面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常规显示装置所必备的结构或部件,以手机为例,除了前面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玻璃盖板、电池后盖、中框、主板、触控模组、音频模组等必备的结构或部件。
47.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
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8.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49.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