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大气污染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02 07:29: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气污染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大气环境监测是对大气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观察、分析其变化和对环境影响的测定过程。大气污染监测是测定大气中污染物的种类及其浓度,观察其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大气环境监测所监测的分子状污染物主要包括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卤代烃、碳氢化合物等;颗粒状污染物主要有降尘、总悬浮微粒、飘尘及酸沉降等。
3.目前常用的大气污染检测装置一般采用溶液吸收法对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行吸收,再通过对吸收溶液中的污染物进行测定从而对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进行检测,然而由于同种吸收液对污染物的吸收效率一定,当气流速率过大时,空气中的污染物可能未完全被吸收液吸收完全,导致了最终的测定结果不准确。同时,当大气污染物中的颗粒物较多并被吸收至吸收液中时,增加了污染物测定的后处理步骤,导致检测过程繁琐,且不利于直接获得大气中的颗粒物污染相关的检测数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气污染检测装置,所述大气污染检测装置对颗粒物污染和其他污染物进行分别取样,以使得检测过程简单方便,且准确率较高。
5.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大气污染检测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沿气体流动方向依次设有相互连通的颗粒物检测腔和吸收腔,所述颗粒物检测腔通过进气通道与外部环境连通,所述吸收腔内至少设有两组吸收瓶且相邻的吸收瓶之间通过气流管道连通,所述吸收瓶的底部设有可供注入吸收液的吸收部;所述吸收瓶均包括瓶体和瓶塞,所述瓶塞上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且所述吸收部内设有扰流组件,所述进气管的底端延伸至扰流组件的下方。
7.进一步地,所述吸收部呈圆球形。
8.进一步地,所述扰流组件包括至少两块平行排列的扰流板,所述扰流板水平设置且每块所述扰流板的中部均设有可供进气管穿过的通孔,所述扰流板在所述通孔以外的部分间隔均匀地设有若干气流孔道,且相邻两块扰流板上的气流孔道交错设置。
9.进一步地,所述颗粒物检测腔内设有滤膜片,所述滤膜片垂直于所述颗粒物检测腔内的气体流向设置。
10.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在所述颗粒物检测腔的顶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滑动安装有滤膜安装座,所述滤膜片固定安装在所述滤膜安装座上。
11.进一步地,所述滤膜安装座包括滑动把手和设于所述滑动把手下方的封堵片,所述封堵片的两端各设有一组夹持组件,每组所述夹持组件均包括固定杆和活动杆,所述固定杆的顶端与所述封堵片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可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杆上,所述滤膜片
包括过滤部和设于所述过滤部两侧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可嵌入所述固定杆和活动杆之间从而对滤膜片进行固定。
12.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的一侧由上至下设有若干圆形销孔,所述活动杆的一侧对应设有若干可嵌入所述销孔中的圆柱形插销,所述连接部上对应设置有圆形定位孔。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大气污染检测装置通过沿大气样品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颗粒物检测腔和吸收腔,通过在该颗粒物检测腔内设置滤膜片用于对颗粒物进行拦截,使得该颗粒物吸附在该滤膜片上,可避免颗粒物直接进入吸收瓶内。同时,通过在该吸收腔内设置多组吸收瓶,并在每个吸收瓶的底部设置流组件,在检测时使大气样品依次通过所述吸收瓶,可进一步使得该大气样品中的污染物被充分吸收,以提高大气污染检测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气污染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气污染检测装置的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气污染检测装置的吸收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气污染检测装置的吸收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气污染检测装置的滤膜安装座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为:10,箱体,20,颗粒物检测腔,21,进气通道,22,进气泵, 30,吸收腔,31,吸收瓶,311,瓶体,312,瓶塞,321,进气管,322,出气管,33,气流管道,34,扰流板,341,气流孔道,40,滤膜片,41,过滤部, 42,连接部,421,定位孔,51,滑动把手,52,封堵片,53,固定杆,531,销孔,54,活动杆,541,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1.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气污染检测装置,包括箱体10,所述箱体10内沿气体流动方向依次设有相互连通的颗粒物检测腔20和吸收腔 30,所述颗粒物检测腔20通过进气通道21与外部环境连通。所述箱体10内还设有进气泵22,在检测过程中,通过所述进气泵22工作从而将外部环境中的大气吸入箱体10内部并依次经过颗粒物检测腔20和吸收腔30,在所述吸收腔 30内设有两组吸收瓶31且相邻的吸收瓶31之间通过气流管道33连通,以提高吸收液对大气污染物的吸收率。每个所述吸收瓶31的底部设有可供注入吸收液的吸收部。在具体实施时,通过所述进气泵22工作,使得大气样品依次通过该颗粒物检测腔20和吸收腔30,在所述颗粒物检测腔20内对大气中的颗粒物进行阻留,所述吸收腔30内通过所述溶液吸收法对大气中的其它污染物进行吸收,从而使得大气颗粒物与其他污染物
进行分离。
22.在本实施例中,为提高大气污染物的吸收效率,所述吸收部呈圆球形,所述吸收瓶31均包括瓶体311和瓶塞312,所述瓶塞312上设有进气管321和出气管322,且所述吸收部内设有扰流组件,所述进气管321的底端延伸至扰流组件的下方,具体地,所述扰流组件包括三组平行排列的扰流板34,所述瓶体 311与扰流板34材质相同且均为玻璃材质,且所述扰流板34与瓶体311为一体结构。所述扰流板34呈圆片状,所述扰流板34均水平设置且每块所述扰流板34的中部均设有可供进气管321穿过的通孔,所述扰流板34在所述通孔以外的部分间隔均匀地设有若干气流孔道341,所述气流孔道341可供气体通过,且相邻两块扰流板34上的气流孔道341交错设置,以通过所述扰流板34的设置对气流进行分散,以提高大气样品与吸收液的接触面积,使得大气中的污染物可被充分吸收。
23.在本实施例中,为对颗粒物进行收集和区分采样,所述颗粒物检测腔20 内设有滤膜片40,所述滤膜片40垂直于所述颗粒物检测腔20内的气体流向设置。为便于对滤膜片40进行取放,所述箱体10在所述颗粒物检测腔20的顶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滑动安装有滤膜安装座,所述滤膜片40固定安装在所述滤膜安装座上。具体地,所述滤膜安装座包括滑动把手51和设于所述滑动把手 51下方的封堵片52,所述滑动把手51的设置可便于对该滤膜安装座的拿取,所述封堵片52可对所述开口进行封堵以对该颗粒物检测腔20进行密闭。为对滤膜片40进行安装,所述封堵片52的两端各设有一组夹持组件,每组所述夹持组件均包括固定杆53和活动杆54,所述固定杆53的顶端与所述封堵片52 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54可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杆53上以便于对滤膜片40 进行安装固定。具体地,所述滤膜片40包括过滤部41和设于所述过滤部41 两侧的连接部42,所述连接部42呈条形,所述连接部42可嵌入所述固定杆53 和活动杆54之间从而对滤膜片40进行固定。所述固定杆53的一侧由上至下设有若干圆形销孔531,所述活动杆54的一侧对应设有若干可嵌入所述销孔531 中的圆柱形插销541,所述连接部42上对应设置有圆形定位孔421,在具体实施时,通过将该连接部42上的定位孔421与销孔531正对,并将该插销541 对应插入所述销孔531中从而将活动杆54固定在固定杆53上,以实现对该滤膜片40的安装。
24.在本实施例中,为避免大气进气速率过大对滤膜片40造成震动使得该滤膜片40上捕集的颗粒物脱落,从而影响检测结果。所述过滤部41由连续的“v”字形结构单元组成,每个“v”字形结构单元均水平设置且该“v”字形结构单元的凹面均朝向进气方向设置,此结构可有效地避免颗粒物掉落且可增大大气样品的其透过速率。
25.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