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滤芯、净水水路及净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7-02 06:59:3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滤芯、净水水路及净水设备。


背景技术:

2.目前,由于水质问题及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净水设备已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之一。现有的净水设备中主要依靠膜滤芯对原水进行过滤。
3.然而,当净水设备处于待机状态时,膜滤芯内会同时存在原水和纯水,由于反渗透滤芯元件工作后中还是会在原水侧残留下浓缩水,浓缩水中的无机盐离子会在反渗透膜待机时从其原水侧透过膜片扩散至纯水侧,导致用户在重新开机后一段时间内接取的水tds(total dissolved solids,溶解性固体总量)值较高,使得原水的tds(总溶解性固体)的浓度要远高于纯水的tds,进而导致该净水设备下次开机制取纯水时,其首杯纯水的tds浓度比较高,影响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滤芯、净水水路及净水设备,其有效解决了用户在长时间停止用水后,第一杯水tds含量高的问题。
5.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滤芯,包括反渗透过滤组件以及包围所述反渗透过滤组件的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纯水出水口、纯水冲洗进水口和原水进水口,所述外壳与所述反渗透过滤组件之间形成有原水腔,所述原水腔与所述原水进水口连通;
6.所述纯水冲洗进水口与所述原水腔连通。
7.进一步地,所述反渗透过滤组件内设置有纯水冲洗流道,所述纯水冲洗进水口通过所述纯水冲洗流道与所述原水腔连通。
8.进一步地,所述反渗透过滤组件包括中心管和包围所述中心管的反渗透膜元件;
9.所述中心管的一端形成与所述纯水出水口连通的纯水排水口和与所述纯水冲洗进水口连通的纯水冲洗入水口,所述中心管的另一端形成纯水冲洗口,所述中心管的侧壁形成多个纯水收集口;
10.所述中心管内分别形成纯水出水流道和所述纯水冲洗流道,所述纯水出水流道分别与所述纯水排水口和所述纯水收集口连通,所述纯水冲洗流道分别与所述纯水冲洗入水口和所述纯水冲洗口连通;
11.所述纯水冲洗口还与所述原水腔连通。
12.进一步地,所述中心管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套设于所述内管外侧;
13.所述外管的内侧壁与所述内管的外侧壁之间形成所述纯水出水流道,所述外管的第一端和所述内管的第一端之间围合形成所述纯水排水口,所述外管的侧壁形成多个所述纯水收集口,所述外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内管的第二端之间为闭合状态;
14.所述内管内侧形成所述纯水冲洗流道,所述内管的第一端形成所述纯水冲洗入水口,所述内管的第二端形成所述纯水冲洗口。
15.进一步地,所述纯水冲洗流道内设置有第一单向阀。
16.进一步地,所述原水腔位于所述外壳内侧壁与所述反渗透过滤组件外侧壁的部分,设置有单向密封圈。
17.进一步地,还包括上端盖,所述上端盖盖设于所述反渗透膜元件的排水侧,所述上端盖设置有通孔,所述中心管穿过所述通孔;
18.所述上端盖与所述外管的外侧壁和所述外壳之间形成浓水腔,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浓水出水口,所述浓水腔与所述浓水出水口连通;
19.所述上端盖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原水进水腔,所述原水进水口通过所述原水进水腔与所述原水腔连通。
20.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净水水路,包括:制水水路,所述制水水路上依次设置有进水电磁阀、增压泵和如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滤芯;
21.储水装置,所述储水装置的进水口与所述滤芯的纯水出水口连通;
22.冲洗水路,所述冲洗水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储水装置的排水口连通,所述冲洗水路的第二端与所述滤芯的纯水冲洗进水口连通。
23.进一步地,所述冲洗水路上还设置有第二进水电磁阀和第二单向阀;还包括第三单向阀,所述第三单向阀设置于所述滤芯的纯水出水口和所述储水装置的进水口之间;
24.所述储水装置包括储水罐或压力罐。
25.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净水设备,包括如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所述的一种净水水路。
2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滤芯、净水水路和净水设备中,通过在滤芯的外壳上设置与原水腔连通的纯水冲洗进水口,使得滤芯在停止使用后,可以通过纯水冲洗进水口将纯水通入反渗透膜元件内,将反渗透膜元件内的原水替换为纯水,从而解决了净水设备长时间停止使用后,第一杯水tds含量高的问题;进一步,通过在反渗透过滤组件内设置纯水冲洗流道,使得纯水可以通过纯水冲洗流道通入反渗透膜元件;以及通过将滤芯中的中心管划分为纯水出水流道和纯水冲洗流道,使得纯水能够通过纯水冲洗流道进入反渗透膜元件内,避免了对反渗透膜元件进行改造,还可以在纯水冲洗流道设置单向阀,避免原水逆流。并且在原水腔内设置单向密封圈,使得纯水冲洗水只需要冲洗反渗透膜元件内部的余水,而不需要冲洗位于外壳内侧壁与反渗透过滤组件外侧壁的部分原水腔内的余水,能够在冲洗反渗透膜元件的同时节约纯水冲洗水。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滤芯的上端局部示意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滤芯在制水工作时水流方向示意图;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滤芯在冲洗工作时水流方向示意图;
3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净水水路的结构示意图;
3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净水水路制水工作模式时水流方向示意图;
33.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净水水路冲洗工作模式时水流方向示意
图。
34.附图标记:1、滤芯;11、外管;12、内管;13、纯水出水流道;131、纯水排水口;132、纯水出水口;14、纯水冲洗流道;141、纯水冲洗口;142、纯水冲洗进水口;143纯水冲洗入水口;15、第一单向阀;20、反渗透膜元件;21、上端盖;22、挡板;23、原水进水腔;24、浓水腔;30、外壳;31、原水腔;311、单向密封圈;312、原水进水口、313、浓水出水口;41、进水电磁阀;42、增压泵;43、第三单向阀;45、复合滤芯;51、储水装置;52、第二进水电磁阀;53、第二单向阀;9、废水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3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7.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38.针对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滤芯、净水水路及净水设备,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滤芯包括反渗透过滤组件以及包围反渗透过滤组件的外壳,可选的,反渗透过滤组件包括中心管以及包围中心管的反渗透膜元件。外壳上设置有纯水出水口、纯水冲洗进水口、原水进水口和浓水出水口,外壳与反渗透过滤组件之间形成有原水腔,原水腔与原水进水口连通。其中,原水进水口用于通入原水进行过滤,浓水出水口用于将过滤原水产生的浓水排出,纯水出水口用于将过滤原水产生的纯水排出,纯水冲洗进水口用于通入纯水至反渗透膜元件对滤芯进行冲洗。在滤芯停止工作一段时间后,纯水冲洗进水口将纯水通入反渗透膜元件,使得反渗透膜元件的浓水替换为纯水,从而解决了净水设备长时间停止使用后,第一杯水tds含量高的问题。其中,外壳可以是圆筒形,可选的,纯水冲洗进水口可以是直接与原水腔连通,也可以是通过设置于外壳或反渗透过滤组件上的纯水冲洗流道与原水腔连通。
39.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纯水冲洗流道设置于中心管内,从而不需要对反渗透膜元件进行改造,具体的,中心管的一端形成与纯水出水口连通的纯水排水口和与纯水冲洗进水口连通的纯水冲洗入水口,中心管的另一端形成纯水冲洗口,中心管的侧壁形成多个纯水收集口;中心管内分别形成纯水出水流道和纯水冲洗流道,纯水出水流道分别与纯水排水口和纯水收集口连通,纯水冲洗流道分别与纯水冲洗入水口和所述纯水冲洗口连通;所述纯水冲洗口还与所述原水腔连通。
40.在可选的例子中,可以通过对中心管进行嵌套或者内部分割等方式,将中心管中的流道划分为纯水出水流道和纯水冲洗流道。
41.如图1所示,在一个可选的例子中,滤芯1包括由中心管和包围中心管的反渗透膜
元件20组成反渗透过滤组件以及包围反渗透过滤组件的圆筒形外壳30,其中,中心管包括内管12和外管11,外管11套设于内管12外侧。
42.外管11的内侧壁与内管12的外侧壁形成纯水出水流道13,外管11的第一端与内管12的第一端之间围合形成纯水排水口131,外管11的侧壁形成多个纯水收集口,外管11的第二端与内管12的第二端之间为闭合状态。
43.内管12内侧形成纯水冲洗流道14,内管12的第一端形成纯水冲洗入水口143,内管12的第二端形成纯水冲洗口141。纯水冲洗口141还于外壳30底部与原水腔31连通。
44.可选的,纯水冲洗流道14中设置有第一单向阀1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单向阀15设置于内管12的第二端,纯水冲洗口141通过单向阀15与原水腔31连通。纯水冲洗水通过第一单向阀15进入反渗透膜元件20,单向阀15能够使得原水腔31中的原水不会倒流至纯水冲洗流道14,污染纯水冲洗水。
4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原水腔31内还设置有单向密封圈311,该单向密封圈311具有单向密封作用,也就是说,该单相密封圈311可以允许原水由原水进水口的方向,即由图1中的由上之下的方向,进入反渗透膜元件的底部的方向流动,而不可以从反渗透膜元件的底部朝原水进水口的方向流动,使得纯水冲洗水进入反渗透膜元件20时,不会进入原水腔31内,纯水冲洗水只需要冲洗反渗透膜元件20内部的高浓度水,能够大量节约纯水冲洗水。在图1的例子中,单向密封圈311设置于外壳30的内侧壁与反渗透过滤组件外侧壁的部分原水腔中,且位于靠近外壳30底部的位置。
46.如图2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滤芯1还包括上端盖21,该上端盖21盖设于反渗透膜元件20的排水侧,上端盖21设置有通孔,中心管的外管11穿过通孔,该通孔的直径与外管11直径相适配,使得外管11与通孔紧密贴合。上端盖21与外管11外侧壁之间形成浓水腔24,外壳30的一端设置有浓水出水口313,浓水腔24与浓水出水口313连通。上端盖21与外壳30之间形成原水进水腔23,外壳30的一端还设置有原水进水口312,原水进水口312通过原水进水腔23与原水腔31连通。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反渗透膜元件20的过滤效果,需要保证原水以一定流速和流量进入反渗透膜元件20,上端盖上还可以设置挡板22。
47.优选的,为了简化反渗透滤芯1装置的结构,使得纯水、原水、浓水和纯水冲洗水能够从滤芯1的同一侧流出或流进,纯水出水口132、浓水出水口313、原水进水口312和纯水冲洗进水口142设置在外壳30的同一侧。
48.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滤芯1在制水工作时的水流方向如图3所示,原水从原水进水口312进入原水进水腔23,随后进入原水腔31,并通过单向密封圈311进入反渗透膜元件20。在压力作用下,原水进入反渗透膜元件20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浓水从反渗透膜元件20的排水侧进入浓水腔24,并沿浓水出水口313排出。反渗透膜元件20制备的纯水从多个纯水收集口进入中心管的纯水出水流道13,并沿纯水出水流道13从纯水出水口132流出。
49.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滤芯1在冲洗工作时的水流方向如图4所示,纯水冲洗水从纯水冲洗水入口进入纯水冲洗流道14,并通过单向阀15进入反渗透膜元件20,将反渗透膜元件20中的膜前余水全部替换为纯水,并通过浓水出水口313排出该膜前余水。
50.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净水水路,如图5所示,包括:
51.制水水路、储水装置51、冲洗水路和废水排水水路,其中,制水水路上依次设置有复合滤芯45、进水电磁阀水41、增压泵42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一种滤芯。储水装置51的
进水口与滤芯的纯水出水口132连通。冲洗水路的第一端与储水装置51的排水口连通,冲洗水路的第二端与滤芯1的纯水冲洗进水口142连通。废水排水水路与滤芯的浓水出水口313连通,废水排水水路上设置有废水电磁阀9。其中,储水装置51可以是储水罐或者压力罐等。
52.上述净水水路通过设置储水装置51,使得储水装置51中能够储存一定量的纯水。在制水结束后,储水装置51内的纯水通过冲洗水路并沿滤芯的纯水冲洗进水口142进入滤芯的反渗透膜元件20内,将滤芯1的膜前余水替换为纯水,有效解决了用户在长时间停止用水后,第一杯水tds含量高的问题。
53.为了保证进入储水装置51内的纯水不倒流,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制水水路上还设置有第三单向阀43,第三单向阀43设置于滤芯1的纯水出水口132和储水装置51的进水口之间。
54.如图6所示,当系统处于制水工作模式时,废水电磁阀9全流量排水,第二进水电磁阀52关闭,进水电磁阀41开启;需过滤的原水经过复合滤芯45的初步过滤,通过进水电磁阀41并经过增压泵42的加压后,流入滤芯1的原水进水口32,经滤芯1过滤后,纯水从滤芯1的纯水出水口132依次通过第二单向阀43排出,浓水从滤芯1的浓水出水口33通过废水电磁阀9从废水口排出。
5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冲洗水路上还依次设置有第二进水电磁阀52和第二单向阀53。如图7所示,当系统处于冲洗工作模式时,纯水口不排纯水,废水电磁阀9固定排水流量,增压泵42和进水电磁阀41关闭,第二进水电磁阀52打开。储水装置51中的纯水通过第二进水电磁阀52和第二单向阀53后,从滤芯1的纯水冲洗入水口142进入滤芯1的纯水冲洗流道14,并从纯水冲洗流道14的单向阀15流入原水腔31,将滤芯1的膜前余水替换为纯水,同时原膜前余水从浓水口排出。
56.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净水设备,该净水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所述的一种净水水路,该净水设备可以具体是净水器、饮水机等。
57.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滤芯、净水水路和净水设备中,通过在滤芯的外壳上设置与原水腔连通的纯水冲洗进水口,使得滤芯在停止使用后,可以通过纯水冲洗进水口将纯水通入反渗透膜元件内,将反渗透膜元件内的原水替换为纯水,从而解决了净水设备长时间停止使用后,第一杯水tds含量高的问题;进一步,通过在反渗透过滤组件内设置纯水冲洗流道,使得纯水可以通过纯水冲洗流道通入反渗透膜元件;以及通过将滤芯中的中心管划分为纯水出水流道和纯水冲洗流道,使得纯水能够通过纯水冲洗流道进入反渗透膜元件内,避免了对反渗透膜元件进行改造,还可以在纯水冲洗流道设置单向阀,避免原水逆流。并且在原水腔内设置单向密封圈使得纯水冲洗水只需要冲洗反渗透膜元件内部的余水,而不需要冲洗位于外壳内侧壁与反渗透过滤组件外侧壁的部分原水腔内的余水,能够在冲洗反渗透膜元件的同时节约纯水冲洗水。
58.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